談談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有知識、有能力、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責任感是人的基本品質之一,是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國家、對社會的自覺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種要求。人在生活中具有責任感是一種自覺性,也是生存於社會的必要的條件。責任感又是一種嚴肅的生活態度,缺乏責任感就不能夠處理好與他人及社會的關係,也會使自己一事無成。

談談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中國小校園裏,不難發現以下這些真實的、且較爲普遍的現象:無視學校的紀律以及有關中學生的規範行爲要求,隨意遲到、曠課,穿着不像學生,舉止粗俗,髒話滿口,上課聽MP3、MP4,或者睡大覺,不思學習,不做作業,沉醉網絡遊戲或者娛樂雜誌等等。同時在校園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排隊插隊,亂丟亂吐,更有甚的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現象發生。這些現象的發生,與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的缺乏有着密切的關係。那麼,作爲我們老師,應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呢?

一.在學習中進行求知責任感的薰陶

從古至今,大凡有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通過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實現自己理想的呢?學習需要全神貫注,拋開一切不切實際的想法,讓自己沉醉在學海中,主動去學習,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學習沒有真正的強者與弱者,只有不懈地探索與追求。

在當前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裏,各行各業都需要品學兼優的人才,作爲當代中學生,要想適應社會的要求,從現在起就必須樹立爲建設祖

國而努力學習的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出色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這是責任感的具體表現。有了這種責任感,學生學習就會有動力,學習就會有目標,因此,在書海中漫步,不失爲提高學生對責任感的認識、激發責任感在內心升騰的有效途徑。

二.在生活中培養關愛他人、富有愛心的責任感。

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社會責任感需要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家園。爲了培養學生有愛心的社會責任感,學校曾倡議學生捐出自己一日的零花錢來資助班裏的貧困學生,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集體給他們帶來的溫暖。

三.在實踐中培養感恩的社會責任感。

在我們學校,幾乎每年都有愛心人士對我校貧困學子慷慨解囊,熱心助學。這項善舉就好比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射進了孩子們的心房,給予了他們心靈上極大的安慰。這些孩子們也紛紛向這些愛心人士們寄去他們的感謝信,用他們稚嫩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些好心人深深的感激之情,並決心以他們優異的成績和實際行動來感謝所有關心他們的人們。生活中感人的一段段小插曲遠比那生硬的說服教育取得的效果好得多。

四.班集體是培養學生責任感的重要橋樑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爲:集體是有目的的個人集合體,參加這一集體的每個人是被組織起來的,同時也擁有的機構……這裏,同學對同學之間的關係問題,並不是友好的問題,並不是愛的問

題,並不是一團和氣的問題,而是責任攸關的問題。他深刻的揭示出班集體是培養學生責任感的重要橋樑。班集體直接影響着學生個人的價值觀。班集體是學生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組織起來的,在集體中,各種關係和教育活動都是以社會意義和個人價值共同活動的內容爲中介,每個學生的思想和行爲都會受到集體中佔重要地位的價值觀的啓發和影響,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漸認同集體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社會要求的集體價值觀,改變和完善個人的價值觀,逐漸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與社會進步、個人成長的關係,學會處理個人與集體、自由與紀律等關係,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爲社會進步的獻身精神,增強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五.從平時的言行舉止和待人接物中培養講禮貌、講文明的`責任感 在平時的談話中,要注意場合,使用禮貌用語。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上、下課時要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尊重老師,見面要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更要學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人,甚至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只要他需要關愛,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幫助他。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對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舉止文明,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要正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找準自己的正確位置,嚴格要求自己。承擔起自己的每一份責任,爲生活畫一道彩虹。

談談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篇2]

當今的中學生生在新社會,長在蜜罐裏,他們的生活是一帆風順,幸福的生活讓他們不必去思考,父母和學校早已給他們奉上滿滿的愛。過多的驕縱與寵溺致使少數學生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染上了拉幫結派的社會惡習。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社會責任感的存在。我們的學生在對自己的人生、自己對社會、對祖國的責任還認識不夠,以至個人主義膨脹、利己主義增強、享樂主義流行。因此,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已不容忽視!

《談談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