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

導語:地球公轉就是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那麼在七年級地理課程的教學中,學完這篇課文後老師們的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跟着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地理《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

  篇一: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

上完這課後,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美中不足的遺憾,現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整堂課以學生的探究爲中心

課一開始我就提問:“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白天過了到了晚上,晚上過了又到了白天,爲什麼白天和黑夜會交替出現,從不間斷?” 現在的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很多學生說是由於地球自轉形成的。我沒有馬上下結論。而是反問一句:“咦!我怎麼感覺不到地球在動呢?”

剛開始,學生也懵了一下,是啊,確實感覺不到地球在動。不過沒過一會兒,就有學生打破了沉靜,“那是因爲我們在地球上,如果在宇宙中一定看到地球在動。”緊接着,孩子們就舉了坐船,坐飛機的經驗,認識到只有通過觀察地球以外的景物才能發現地球的運動。那麼,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就是有力地見證。地球是運動的在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談話中得到了求證。我強烈地感到:學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關鍵看我們老師怎麼去開發它、利用它。

“晝夜現象是不是由於地球自轉形成的呢?能否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證實?”趁熱打鐵,我又向學生拋出一個研究課題。不負我所望,一個簡單易行的實驗方案出臺。孩子們帶着興奮地心情開始做模擬實驗。實驗完畢,他們爭先恐後地向大家彙報實驗結果:晝夜現象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形成的。他們通過自行探究,親歷了探究過程,獲得了知識,嚐到了成功的喜悅,使新課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二、不足之處

雖然在上課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的。但上完之後再冷靜地回顧、思考,發現還存在很多不足。雖說整個課堂基本上是讓學生講,讓學生做,讓學生總結,但細思量,還是覺得有些地方並沒有完全尊重學生,例如,導入時,有的學生提到晝夜現象是由於地球的公轉形成的。因爲只有個別學生提出,也因爲老師設計的課是第一課時,所以就回避了這一問題,現在回想起來,是否可同時研究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呢?這樣可讓學生自選研究,他們有了自已的課題,也會有很高的興趣,同時也會使他們想辦法去設計實驗驗證自己想法。這樣做可能更能開發學生潛力,更有效地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

總之,經驗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我也將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提升自我。

  篇二: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

國中地理新教材知識條理清晰,內容豐富詳實,是使學生們“獲得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學中應該避免照本宣科,讓地理課堂教學成爲學生們通過積極參與來獲得知識和認識自然發展規律的一個平臺。能夠反映地球運動的自然現象有很多,例如:晝夜現象、季節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等等。我選擇了地球的公轉知識加以介紹。該部分知識的難度較大,同學們難以理解,但同學們很感興趣。

雖然學生們對地球的運動會對地球表面產生的各種現象司空見慣,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變化規律。如: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什麼時間在什麼位置,會有什麼現象。這一系列問題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識沒有文字說明。怎麼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住地球運動(地球公轉運動)所產生的現象呢?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兩個教學方法

第一,圖表結合講解法。鑑於教材中的圖像和文字系統都是我們要掌握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可運用空間想象的`思維方法,通過讀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使學生們加深對文字系統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爲完整的知識體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空間結構和空間聯繫。但是,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由於學生們在國小的地理知識比較薄弱,而且空間想象思維特別是女同學的空間想象思維比較差。如果只通過圖表結合的方法,憑藉學生們的空間想象思維,將其儲存在大腦中,再經過加工、分析、比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來獲取新知識,對於他們來說那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用這種方法給他們有個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學器材來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學校的地理教學器材不夠齊全。經過整理,我利用地球儀、電筒、在黑板上畫圖相結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運動的變化和直射點的位置、時間、產生的現象。

  篇三: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

從教參上看,人類認識地球在公轉經歷了長期而有艱難的過程,雖然我們的學生多數通過閱讀書籍已經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但是到底人們是怎麼發現地球在公轉?有哪些證據能夠說明地球在公轉?學生知道的只是一個純粹的結論,而不知道該結論從何而來,這也正是本課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既要讓學生經歷人類發現地球公轉的過程,尋求地球公轉的證據,又要讓學生了解人類探索地球公轉的歷史,讓他們知道任何科學發現都需要漫長的過程,科學結論的得出切實可靠的有效證據,同時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結論的得出可能有多種形式和證據。

在這節課前,我問你認爲地球在公轉嗎?幾乎90%的學生都認爲地球在公轉,他們的知識多數來源於科普書籍或家庭教育,但這種先前知識中幾乎不存在提供科學證據證明地球公轉,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轉的特徵(我從一些科普書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軌道、方向、週期等等)知識信息,既然學生多數已經知道該問題的結論了。因此重點也就放在尋找科學證據上證明上,體驗科學家探索的歷程。

在處理模擬實驗這個環節時,我首先讓學生討論了第一副圖中在不同位置觀察星星會有哪些不同?在充 分討論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看書嘗試說說這個模擬實驗該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老師在這裏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如用什麼代替星星比較合適?模擬地球公轉時怎麼站位?爲什麼要被對着太陽?觀察幾次比較合適等等,更要提示學生及時做好記錄。這個環節裏面,我覺得實驗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兩顆星星的位置間距多少比較合理?離地球公轉軌道的距離多少?這直接影響到學生觀察到的星星之間形成的偏差,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距離太遠的話,學生觀察到的數據都是自己估計出來的,誤差比較大。當然實驗後,學生都能觀察到星星之間的視差,並且隨着星星距離我們位置的不同,視差也發生變化。

只是我自己還有些疑問:恆星周年視差的現象是所有星星都會產生的嗎?我們對多數恆星自身的運行情況並不知情,有學生問如果有些恆星的運行情況和地球公轉軌道和速度差不多,還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嗎?當然這種建立模型構建事實的推理方法,在科學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能夠從這個實驗中學到這種如何運用這種方法,就是在運用這個方法解釋天體運行現象時,不知道對學生本身知識認知情況是否有一個先行了解。這樣一個看似很簡單的模擬實驗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在公轉這樣一個事實嗎?並且恆星的周年視差對多數老師來說也應該是一個新概念,書本確解釋的如此簡單。既然按照我們的實驗方法,能夠輕易地看到恆星的周年視差,那麼科學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說這個觀點時,怎麼就不能證明地球在公轉呢?

最後這個解釋晝夜交替的過程是順利的,在介紹完科學家發現恆星周年視差的過程後,學生對於人類認識地球公轉的過程有了更多更豐富的瞭解,只是不知道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學生掌握尋找地球公轉的證據中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