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考試課文複習講義

課文的分析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成考語文考試必考考點。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考試課文複習講義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考試課文複習講義,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考試課文複習講義

  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考試課文複習講義

《秋水》

第一項,作家作品。

本文節選自《莊子。秋水》,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他是老子之後道家的主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爲老莊。莊子主張順應自然,提倡無爲而無不爲。莊子的文章想象豐富,汪洋恣肆,詞藻瑰麗,並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是莊周自著,“外篇”和“雜篇”是他的門人和後學者所作。

第二項,文體知識。這是一篇以對話方式展開說理的論說文。

第三項,主旨。本文的主旨是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爲,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十分有限的,這一主旨在客觀上給人以有意的啓示,這就是人們不能囿於個人的見聞而自滿自足,應該努力學習,不斷上進。

中心論點是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

第四項,層次和段落。本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即河伯所想所說。先寫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已。到海邊看到海以後,認識到最爲天下之美近在已是錯誤的。會見笑於大方之家。

第二部分是第二個自然段。即寫'海神'北海若的談話。闡述天下萬物是無限的,而人的認識和作用是有限的,人不可自多,不可自滿。

以上兩大段還可以各分幾個層次。

第一段分兩個層次。第一層從開頭到天下之美爲盡在已,寫何伯的自滿。第二層從順流而東行到見笑於大方之家,寫河伯到海邊後才認識到自己那種自多的觀點是危險的。

第二段分爲四層。第一層從“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到“爾將可與語大理矣”。闡述人們的見識受到各種限制,只有對超越自己見識限制的人,纔可以與他談論大道理。

第二段第二層從“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海若闡述海是比河大,但又比天地小,所以不能自多。

第二段第三層從“計四海在天地之間也”到“不似毫末之在於馬體乎?”,通過一系列的類力,闡述世界萬物和人類都有大小、多少之比,人是很渺小的。

第二段第四層從“五帝之所連”到最後,闡述人類社會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們所認識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爲名,以此爲博都是自多。而這些也像河伯開始時一樣,尚未超越自己的侷限表現。

本文的結構特色:本文的結構特色是逐層推進的論證方法。本文的論證方法頗具特色。先由河與海比,從河水上漲,兩岸不辨牛馬,到海水不可爲量數。這是由小到大,說明事物的相對性,河伯認識的侷限性。那麼海就是最大的嗎?接下來就論述,儘管海水無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絕對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間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間。接下來從反面論述,由大到小,四海之於天地,中國之於海內,人之與萬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對的,那社會呢?人類社會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對的。這樣逐層論證,層層深入,論證透徹,充分地表達地文章的主旨。

第五項,本文的寫作特點。

一、寓論述於寓言之中。本篇是議論文,但我們未見有抽象的說教,而是虛構了河伯與海若對話的寓言故事,海若象莊子思想觀點的化身,河伯則代表了莊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觀點。通過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來展現說理,闡明觀點。

二、景物描寫的襯托作用。本文開頭有一段對河水和海景的描寫。先寫秋水時至,百川灌河,黃河兩岸不辯牛馬,後寫北海浩瀚,不見水端,文章以河水與海水景象的大小對比,來襯托河伯與海若兩種不同的認識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一文章的主旨。

三、援譬設喻使哲理具體化、形象化。莊子散文善於援譬設喻來表達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連類而及,層見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同樣如此,比喻句有:

1、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2、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澤乎?4、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5、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毫末之在於馬體乎?

以上比喻說明人的認識,受條件和環境的制約,世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誇耀是愚蠢的,必定會見笑於大方之家。這些比喻以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形象,把深奧而抽象地哲理表達的淺顯易懂。

四、運用排比句和反詰句,使氣勢磅薄,說理有力。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和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和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還有,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還有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而大倉乎?還有一個句子,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仕士之所勞,盡此矣。

第二段第四層從“五帝之所連”到最後,闡述人類社會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們所認識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爲名,以此爲博都是自多。而這些也像河伯開始時一樣,尚未超越自己的侷限表現。

本文的結構特色:本文的結構特色是逐層推進的論證方法。本文的論證方法頗具特色。先由河與海比,從河水上漲,兩岸不辨牛馬,到海水不可爲量數。這是由小到大,說明事物的相對性,河伯認識的侷限性。那麼海就是最大的嗎?接下來就論述,儘管海水無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絕對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間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間。接下來從反面論述,由大到小,四海之於天地,中國之於海內,人之與萬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對的,那社會呢?人類社會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對的。這樣逐層論證,層層深入,論證透徹,充分地表達地文章的主旨。

  成考語文複習注意事項

第一,注意基礎知識的複習

要注意辨識現代漢語常見的錯別字。如“威脅”一詞經常有人把它寫成“危脅”,“明星”不能寫成“名星”。不能亂用簡化字,不少人只圖一時省事,將一些筆畫多的漢字隨便簡化,造成錯別字,如把“舞會”寫成“午會”,把“零件”寫成“另件”。同義詞、的多義詞和常見的成語要注意區分其細微的差別。如“截止”和“截至”。又如“風騷”一詞,在“獨領風騷”和“賣弄風騷”中意思絕不一樣。

第二,文言文閱讀

複習時應將重點調整到成段閱讀上來,不要在虛詞、的文言語法上花太多的時間。在2003年的考試中,大綱已經明確詩詞一題不再包括現代詩歌,因此考生只要注意複習古代詩詞即可。

第三,要訓練“一題多立意”

比如作文題爲《節約》,考生可能會想到:節約是民族傳統美德,應提倡和讚揚。想到這一點後,我建議考生先不要動筆,再思考一下。可能有的考生又會換一個角度思考:一味地鼓勵節約,削減支出,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意識,如果消費意識不強,恐怕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這兩種立意完全不同。作文最好將時間控制在50分鐘左右。

試卷看,常見問題多內容單薄,材料陳舊,敘述、議論平淡,缺乏激情。具體來說,考生要關注下列五方面:

要關注社會生活。有的學生對社會生活、周圍事物缺乏關注,頭腦空空,以致作文內容不豐富,材料不鮮活,立意不新穎,主旨不深刻。個別學生連國家大事都不知道,有學生作文題爲《期待澳門迴歸》,讓人哭笑不得。

要注意讀寫積累。缺乏讀寫積累的結果是影響了聯想力、想象力的培養,導致作文內容貧乏、語彙不豐富,文字不生動,文思枯竭,或者有話倒不出來,寫不下去。

要提高綜合表達能力。有的考生不會根據內容選擇相應的表達方式,更不會交互使用敘、議、描寫、抒懷來表情達意,導致文章乾巴巴的,語言沒有表現力。

要加強語言基本功。 閱卷中發現,一些考生的作文中病句、錯別字較多,標點不規範,有人甚至給題目加上書名號,書寫潦草,一些常用字都寫錯了。

  成考語文複習技巧

首先是要海量複習。每天一定要做大量的GMAT試題,最好是GMAT歷年真題。這樣纔不至於在考試的過程中因爲考試時間過長而產生不適應或者是時間不夠的情況。

其次是做題一定要快,做題不夠準是可以通過不斷總結來提高,但是如果養成了做題慢的習慣,突然想做快的話,正確率會迅速下降,很影響成績。做題快的要領,就是要找到一種做題的好方法,能夠讓自己像機器一樣通過標準來反應,養成一種做題的慣性。

第三就是要勤總結。GMAT考試是一個決策能力考試,本身屬於一種思路考試。如果犯過錯誤後不能在思路上進行總結,下次很可能還是會在同樣的地方犯錯誤,不會有進步。其實,總結的質量就決定了你的分數。

最後就是要科學的模考。當正確率達到一個平靜後,或者做錯的題一般都是那些重現率很低的題目的時候,你就可以進入模考階段了。模考的目的主要是爲了保持狀態和查漏補缺。模考要儘量仿真,哪怕你認爲一定可以在數學部分獲得滿分,模考部分包含數學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爲最關鍵的不是你在數學部分能考多少,而是在什麼狀態下考試你的語文部分的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