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大綱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現在中國官方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等地,人口大約有三十萬左右餘人。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民俗文化,因此羌族也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羌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大綱
  羌族的風俗習慣

服飾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着傳統的民族服裝

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着皮製、毛製衣裝。明代以來紡織業發達起來,則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裝。解放後至今,服飾的面料更加多樣化。男子喜包青色頭帕,冬季有的還喜帶狐皮帽,穿麻、棉、綢、毛面料的長衫,有的長衫飾有花邊。外套爲無袖的羊皮或毛、棉製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墊坐,且適於勞動。

男子腳裹毛制或麻、棉製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製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婦女服飾鮮豔多彩。頭飾因區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黑虎地區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爲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着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後腰系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爲“色吳”的橢圓形項鍊。每逢節日喜事,羌女盛裝豔麗,雍容華貴。

建築

羌族一般由幾十戶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現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頂,牆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築手藝高超,砌牆時不繪圖、不弔線,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結構勻稱。遠看似碉堡,故俗稱碉樓。屋有立柱、大梁,椽子上加油竹或樹枝,上糊泥土蓋頂,堅固耐用。一般爲二層或三層半,頂層客房儲物,中層爲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層養畜,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傳統窗口很小,光線差,煙塵不易散出但利於防寒防盜,現大多已改爲大窗戶。傳統上下樓用獨木梯,現絕大多數已改用寬體木板梯。中層起居大堂中間用石料砌一火塘,用於取暖做飯。火塘上置三個精製石樁或置鐵三足架,用以置鐵鍋等。火塘裏的火種,長久保存不熄,有“萬年火”之稱。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區的住房多爲高數十丈的“邛籠”,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層而居。同時還有村落公共擁有的“邛籠”。羌區往往羣碉林立,極爲壯觀。這種碉樓也用不規則亂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狀,棱角突出,結構勻稱,十分堅固,現存的都系歷經數次大地震而未被毀者。內分幾層到十餘層,每層以樓板相隔,用獨木梯上下,窗口很小。這種建築除居住外,還作爲防衛作戰的城堡,特別是每個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關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樓,主要用以抵禦外來侵犯之敵,平時則閒置不用。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等史書記載,這種建築在漢代乃至漢以前就有了,“衆皆依山居止,壘石爲室,高者至十餘丈爲邛籠”。“邛籠”爲羌語名稱音譯。羌族這種歷經幾千年的高超建築藝術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解放後,這些碉樓已無防禦之功能了,因此,現在羌區農村已無新建的4層以上的碉房邛籠。現今居於城鎮和鄰近漢區的羌族民居已多爲羌漢合璧或爲現代建築,特別是近20年來,羌族古城茂縣、汶川、理縣、北川等縣城已建成經濟文化較爲發達的現代化中心城鎮。

交通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地區山高谷深,交通險阻,勤勞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人行通道,雖然是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但全境內各地數道相通。由於境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懸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橋及挑橋、偏橋、木橋、石橋等,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民保持與外界的交通往來。竹索橋一般長達二三十丈,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橋樑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發明,並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換爲鋼繩了。建溜索,兩岸立柱,竹索繫於木柱、樹根或巨石,橫跨江面,長約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時用麻繩將人身捆在硬木製的半圓形溜筒上,順着竹索懸空溜過河去,觀者驚心怵目。溜索分平索與陡索兩種。平索依兩岸水平安裝,與河面平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動引繩牽着溜筒過渡;陡索則由兩索交叉安裝,一來一往,一頭高一頭低,便於迅速溜渡。挑橋又名懸臂木橋,羌區有上百座。兩岸用圓木縱橫排列層層疊壓,以縱層逐層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平橋面鋪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橋與棧道同,主要建在傍巖上,無橋基、無橋墩,沿崖鑿孔,將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過人畜。人行其上仰視不見崖頂,腳下則絕壁千仞,谷底江水奔騰。石橋,用亂石建築成的石拱橋和平橋。現今羌區留存的石拱橋多爲唐代、明代建成,分單孔和三孔橋。最著名的是茂縣土門三元橋等,堪稱又一奇觀,已成爲國家保護文物。

解放後羌區交通鉅變。公路從無到有,如今鄉鄉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機耕道,還有兩條國道,四條省道通過羌區。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數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達。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羌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羌族的起源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自稱“日麥”、“爾瑪”,被稱爲“雲朵上的民族”。傳說5000年前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大戰,戰敗後炎帝率其大部與黃帝部落融合,形成華夏族(漢族);少部分西遷南遷,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

  羌族的語言

普米語:分爲南北兩個方言區。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省蘭坪縣、維西縣、永勝縣、麗江縣及寧蒗縣新營盤鄉以南地區;北部方言分佈在寧蒗縣新營盤以北地區、四川省木裏、鹽源和九龍等縣。

史興語:又稱“虛糜語”或“虛糜藏語”,分佈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裏藏族自治縣瓦廠區水洛鄉部分村寨。

木雅語:通行於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約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佈於康定、九龍、雅江縣境內,分爲東部、西部兩個方言區。東部方言區的人自稱“木勒,其語受漢語影響較大;西部方言區的人自稱“木雅”,其語受藏語影響較大。

扎語:亦稱扎壩、扎巴語。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扎”或“扎巴”, 約有15000人,分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康定、九龍4縣境內。各地扎巴語在語音上差別較大,其土語區有待於進一步調查研究。

納木依語:是我國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約有5000人使用的一種不同於藏語的語言。解放前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爲“西番”,分佈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爲“納木依”,分佈在木裏、九龍一帶的自稱爲“納木茲”,二者之間未構成方言差別而是土語的差異。

爾龔語:主要分佈於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龍、爐霍等縣部分地區。說這種語言的人自稱“布”或“布巴”,藏語稱之爲“道塢格”,學術界取名爲“爾龔語”,約有35000人。道孚境內一共4個土語區,即鮮水鄉土語區、上甲鄉土語區、殺衝鄉土語區、孔色鄉土語區。

貴瓊語:主要分佈在康定縣魚通區的時濟、舍聯、前溪、麥崩等鄉和金湯區的三和鄉,羌族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人口約7000人。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葛羌”,藏語稱之爲“惡通格”,學術界取名爲“貴瓊語”。

爾蘇語:內部差別較大,分爲東部、中部、西部3個方言區。操東部方言的居民自稱“爾蘇”或“魯蘇”。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稱“多續”。西部方言劃分爲呷爾土語(說這種語的人自稱爲“普”、“魯日”或“普魯日”)

嘉絨語:通行於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語言,是漢藏語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漢藏語的一些語音形式,例如複雜的複輔音和構詞手段。嘉絨語對了解古漢語的語音和語法有重大的意義。

西夏文:爲羌語支文獻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