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的茶文化歷史

石阡茶葉文化歷史悠久。據《貴州通志》記載,石阡茶葉"始於唐代,種茶、飲茶盛於明朝".據唐。陸羽《茶經》記載:"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石阡即爲過去的夷州。

石阡的茶文化歷史

明萬曆三十年(1620年)《黔記》載:唐高祖黔安清江內各屬費州(思南府)夷州(石阡府).明朝萬曆年間的.《貴州通志》和民國初年的《石阡縣誌》記載,"黔省各屬皆產茶……,石阡茶……皆爲貢品",經當年茶聖吳覺農考證,"夷州"即指石阡一帶。清人張樹《續黔書》也稱,"今石阡、思南爲夷州之夜郎也".宋代,石阡開始以茶進貢。 北宋,樂史(987年前後)撰《太平寰宇記》江南道載有"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上貢".清代《貴州通治》雲:"黔省各屬皆產茶……,石阡茶,湄潭眉尖皆爲貢品".1938年石阡茶人龍堯夫在縣城開辦"鴻雲茶莊",聘請10人搞精製加工,暢銷湘、川和兩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楊大恩教材輯要》,"民國二十九年貴陽開全省展銷會,石阡茶獲優質獎章……,據貴州日報所載,貴州茶之多,首推安順,年產約1700餘擔,茶味美,則以石阡爲巨擘焉,今年商會主席龍堯夫改良裝潢,石阡茶大有暢銷全省之勢。"前中央農業實驗所貴州湄潭實驗(即貴州茶葉研究所前身),民國三十一年調查,全省當年產茶11511擔,其中石阡產茶1000擔。產量僅次於安順、湄潭之後,位居第三。

1930年,石阡人龍堯夫在外設茶莊,用石阡苔茶製作的青毛茶走俏市場,在黔、湘等地茶市佔有一席地。新中國成立後,石阡茶優勢更加明顯,1958年,石阡縣新華村生產的茶葉送到北京參加全國羣英大會,得到了黨和的高度評價,還得到了周恩來總理親筆題詞--"茶葉生產前途無量"的錦旗。1999年,石阡縣茶葉公司生產的"泉都雲霧茶",獲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國際名茶評比金獎。生產的"泉都碧龍茶"獲第三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

2008年,"夷州翠牙"獲中國(北京)國際茶博覽會名優茶評比和上海第十五屆國際茶文化節暨茶業博覽會"中國名茶"評比金獎。2009年,南天公司所屬茗茶公司生產的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獲貴州"十大名茶"稱號,在日本國際茶業博覽會和上海十六屆茶博會上獲得金獎,"石阡藤茶"在中國(貴陽)農產品博覽會和(重慶)農產品博覽會上深受廣大人士青睞,參展產品被搶購一空。長期以來,石阡茶葉在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石阡縣的三大經濟作物之一,是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