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一般是在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前十日、後八日和前十日、後十日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下面是關於過清明節的意義的內容,歡迎閱讀!

過清明節的意義

  過清明節的意義1

清明節,古時亦稱“植樹節”、“踏春節”、“聰明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清明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其實,清明節有好幾重意義,當然最主要的是關於生命的意義。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爲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爲一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一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有專家曾提議,應該把這個典禮擴大開來,就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對那些爲國捐軀,爲中華民族付出生命的人進行祭奠。其實這樣的活動我們小的時候是年年都搞的,現在這樣的活動在少年當中少多了。所以有專家建議我國應該有一個“國典”,每年的清明節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祭奠先烈的儀式。從先烈到先賢,先賢不僅是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我們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都是值得我們紀念的。家鄉的賢人是家鄉歷史的靈魂,也是家鄉山川的靈魂,他們在家鄉都留下了足跡,大家可以到他們的故居、墓園、紀念碑去祭奠,這將是最貼近百姓的鄉土教育。

其次,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再有,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清明節就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而形成的。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人物。

可見,清明節不僅僅一個“燒”可以涵蓋,也不僅僅一個“燒”可以表達。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提倡以一種更文明的新方式來祭奠先人,比如鮮花祭掃,比如網上祭掃等。所以有專家說,我們無論何時也不能丟棄傳統文化,重要的是不能丟棄傳統文化的核心,按照生命科學的說法,就是“基因”不能變。祭奠的方式應該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髮展,這只是外在的載體,這個載體是需要不斷更新和變化的,但是“基因”要保護和保存好,核心的價值觀要保護好。

  過清明節的意義2

中華民族是一個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於是就有每逢重大節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習俗,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節日之一。在現代,清明節還是人們緬懷先烈的重要節日,是國家和社會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日子。

清明節加上它前一天的寒食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這可以從中國歷史上留下的很多關於清明的詩篇看出,其中最爲人們所熟知的,也許就數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老先生寫這詩的時候大概他從來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他的這一首詩成就了杏花村酒。)還有同一朝代的另一詩人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飛入五侯家。”

在北方,清明祭祀大約從寒食節開始,清明節前後幾天。祭祀的形式由於各地喪葬的風俗不同,形式也就不同。比如在沂蒙山——墳墓是用土堆起來的圓錐形式土堆,人們一般在祭祀時要帶上鐵杴等工具,祭品一般包括紙錢、酒,有的還帶上鞭炮。到墓地後,先是給墳墓添上新土,最後再在墳頭上壓上一塊大的土坯(地方上叫墳頭),這一切結束後,再燒紙錢祭拜自己的祖先。很多人會在這幾天裏找一方便的時間與家庭其他成員一起祭拜祖先。這些年,有些地方興起立碑,在沂蒙山的大多數地方,並不是一年中第一時候都可以立碑的,大多是選在清明節前後的。

在這一祭祀活動中,包含着一些人情世事。如果一個人在外,和村子裏父老兄弟爺們兒關係比較好的話,在家裏的人一般會等在外的人回家後一起到墳地裏祭拜先祖,或者是在外的人不能回家給墳添新土的時候,家裏的其他人會給代添一下。如果關係不好,不但回家沒有人和你一起做事,就是你不在家,自家的墳地也沒有人給添新土,而墳墓任憑風吹雨打,慢慢荒廢,除非墳墓的主人沒有後代留下才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只要一個人在外闖蕩,還記着自己的先祖就必須要和家裏的人搞好關係,這當然是一個熟人社會所必需的,否則是很讓人尷尬的。

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這根當然是自己的家鄉了,就連毛澤東當年出韶關求學的時候還寫下了“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立志詩句。可見在毛澤東當時來看,人死後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墳裏的。這種對根的追求與依戀,就是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基因之一。試想,近代以來多少在外闖蕩的華僑華人爲祖國的富強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而他們之所以對祖國具有這樣的情懷就是因爲這種根的情結所在。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是放在國家前面的,不是家比國家重要,而是說家庭在個人來說是更爲基本的概念,而沒有國家就沒有家,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受苦難的歷史經驗。所以,當中國處於危難之時,中華民族的所有兒女都會爲這個大家付出自己應盡的努力。

先祖對我們每一個人是重要的,正是對先祖的崇拜使人們的家的概念更爲穩固。祭祀說是一種迷信活動,不如說是一種風俗,是懷念先祖的一種特殊方式。所以清明節是重要的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今天,清明節中的文化意義必須要重新進行挖掘,繼承和發展其中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如果清明真的起源於人們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那就還具有另一層意義。他那不爲名不爲利的精神在今天尤其值得人們思考。其過於死腦筋的行爲雖然不值得學習,但其爲國家爲百姓考慮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當然晉國王也太糊塗,如果傳說是真的,那麼介子推的死還是具有無限價值的,畢竟促使晉文公成爲了一代明君,併成就了國家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