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發展生豬產業的意義

爲加快我縣生豬產業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生豬產業,認真貫徹落實關於促進生豬生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保障市場有效供應,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淺談發展生豬產業的意義

  一、切實提高對加快生豬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生豬產業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產業,豬肉供應事關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事關人民羣衆貼身利益。我縣飼料資源豐富,區位條件優越,交通運輸便捷,發展生豬產業潛力巨大。但是,近年來,我縣生豬生產發展滯緩,尤其是去年以來豬肉價格劇烈波動,暴露了我縣生豬產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主要是:生豬養殖、加工能力與市場豬肉均衡供應需求不相適應,種豬繁育能力與生豬生產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疫病防控能力與日益複雜的動物疫情不相適應,農戶分散飼養方式與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現代畜牧業的要求不相適應。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發展生豬產業對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搶抓國家加大對生豬產業發展扶持力度政策機遇,千方百計促進生豬產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思路

以黨的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創新生豬產業發展方式,推進由量的擴張爲主向量和質並舉轉變、由分散養殖爲主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變、由銷售活豬爲主向集中屠宰銷售加工產品爲主轉變,着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和科技創新,着力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着力增強發展後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生豬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目標任務

到2015年,全縣生豬年飼養量達到150萬頭,年出欄量達到90萬頭,生豬產業產值達到13.5億元以上。優質良種豬養殖比重達到90%以上,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到60%以上,定點集中屠宰加工比重提高到80%以上。良種繁育、疫病防控、質量監管、飼料供應、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加快發展規模養豬。積極引導支持生豬養殖向規模化發展,重點扶持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實施“生豬健康養殖示範工程”。到2015年,全縣扶持建設10個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規模的標準化健康養殖小區、150戶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規模的標準化規模養殖戶(場)。按照“示範引導、政策支持、科學規劃、統一標準、創新機制、規範管理”的原則,各鄉鎮要制定生豬規模養殖發展規劃,支持發展生豬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積極建立規模化的標準生豬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引導分散養殖農戶入駐養殖小區。在堅持同步規劃、同步治理的前提下,結合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在規模養殖小區(場)配套建設防疫、消毒、疫病診斷、無害化處理設施和沼氣池,穩步推行養殖區域管理制度,遏制養殖環境污染,徹底改變人畜混居、畜禽混養的落後狀況。

(二)支持鼓勵能繁母豬生產。認真落實對飼養能繁母豬戶(場)的補貼政策,推進能繁母豬保險,積極支持保險機構開展能繁母豬保險業務,鼓勵養殖戶(場)投保,擴大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從2011年開始,對已投保的能繁母豬,因發生疫病需要撲殺的,除由財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給予補助外,與保額之間的差額部分由保險公司予以賠付,防範能繁母豬生產風險,切實穩定能繁母豬數量,夯實生豬產業發展基礎。

(三)加強生豬調出大縣建設。根據區域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加快生豬優勢產業帶建設。要加快生豬產業發展步伐,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縣上對生豬產業有較大發展、符合中央獎勵條件的鄉鎮,將積極予以申報,爭取納入獎勵範圍。

(四)實施生豬良種工程和品改工程。加快完善生豬“原種場-原種擴繁場-種豬生產場-人工授精站”良種繁育體系,在生豬優勢產區建立一批骨幹種豬場,提高種豬質量和供種能力。加大投入力度,新建和擴建年產萬頭以上種豬場10個。按照整縣推進原則,實施良種補貼,推進生豬人工授精。加

大優良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力度,實行保種與開發利用相結合,打造地方優質良種品牌。

(五)大力推進生豬產業化經營。要把發展規模化養殖作爲生豬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快生豬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和產業化建設步伐,提高生豬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帶動農戶發展生產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積極作用,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把農戶緊密聯繫起來,建立大基地,連接大市場,實現大流通,加快推進生豬產業化發展進程。同時要嚴格按照政府扶持、民衆經營、市場運作的原則,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帶農戶,農民經合組織聯農戶的發展模式,加強龍頭企業、經濟組織、養豬戶的產銷銜接,形成利益共同體,探索和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把養豬經合組織建成養豬戶與政府、養豬戶與龍頭企業、養豬戶與市場、養豬戶與銀信部門之間的橋樑。

(六)加強生豬產業科技創新。增加畜牧科技投入,抓好以生豬爲主的畜牧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快良種選育、生豬加工、標準化養殖技術、飼料獸藥和疫病防控技術研究和開發,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培育新品種、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科技部門要把生豬產業化發展列入重大科技攻關計劃,配合有關科研院所進行攻關研究,強化和推進產學研結合。積極穩妥推進縣、鄉畜牧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健全基層畜牧技術推廣機構。鼓勵專業合作、專業大戶和龍頭企業圍繞基地建設,建立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強化生豬養殖科技教育和培訓,將養殖農戶培訓納入“陽光工程”培訓計劃,提高畜牧業技術人員和養殖農戶的生產經營技能

(七)加強信息服務和生產預預報。逐步建立健全生豬產銷信息體系,完善信息網絡和信息發佈制度。支持建立縣鄉村三級生豬產銷信息網,推進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加工龍頭企業與畜牧部門的信息聯網,逐步建立規模養豬場、養殖小區和加工龍頭企業信息直報制度,及時掌握生豬產銷動態信息,爲抓好對生豬生產的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加強以生豬爲主的主要畜禽生產調查和分析,加強對生豬等畜禽的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統計工作。充分發揮市場監測、預報對生豬產銷的引導作用,特別是要科學指導養殖戶(企業)合理安排生產,逐步擴大養殖規模,有效規避市場風險。

(八)切實加強生豬疫病防控。認真貫徹“預防爲主”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方針,切實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確保疫苗供應,加強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的檢查,保證免疫效果,降低疫病風險。完善動物防疫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強化疫情監測。建立健全疫情測報體系和疫病可追溯體系,實行重大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強化生豬重大疫情預報。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防疫物資儲備,建立重大動物疫病儲備金,增強應急反應能力。堅決取締生豬馬路市場,強化對生豬及其產品的流通監管,嚴防病源擴散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