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優化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的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師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語言技能,也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一節語文課的成敗,與教師是否巧妙地設計問題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以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如何通過優化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去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的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引發學生的的主動意識,讓自覺地去質疑、探究、發現,並在質疑、探究、發現中獲取知識、經驗。也正是因爲這樣,課堂提問技巧的優化越來越爲我們所重視。可以說,課堂提問設計得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把情緒融入到課堂氛圍中來,同時也激發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激勵他們主動、自覺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該如何來充分利用課堂提問技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呢?我認爲,要優化課堂提問技巧,利用課堂提問來更好地爲語文教學服務,就必須注意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六項原則:

第一,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教師設計課堂提問要以學生爲中心,

利用各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標新立異,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允許他們就尚未理解的問題進行責詢、詰難,這樣,便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和靈活性。其次,教師設計課堂提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題要有針對性,問題的深度與難度也要適宜,要能給學生留足探究的問題空間,確保問題能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第二,提問的“留白”性原則。“留白”,是繪畫藝術的一種手法,如只畫一葉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漁翁坐在船上垂釣,四周除寥寥幾筆微波外,幾乎全是空白。即使如此,卻能給欣賞者提供了一個深遠的意境,讓欣賞者去思考,去補充發揮,讓欣賞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了對作品美學價值的再創造。

在我們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整堂課都充斥着提問,而不給學生留下思考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思維過程,問題一提出,就馬上要求學生回答,不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只要求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沒有關注到學生由於經歷和情感的差異使得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不盡相同的事實;或者很少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及獨立思考。這種不“思”只“答”的教學方式,不利於新知識的理解、知識的.同化和新舊知識之間的整合。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能力培養也成了一句空話。

第三,提問的啓發性原則。“啓發性原則”是指學生進行自我調控式學習,並在學習中爲自己設疑提問,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啓發性的提問,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引起新舊知識的聯繫,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語言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提問的合作、探究的原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是當今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課堂提問的基本原則。我們都知道,教學活動是個動態的過程,教材所承載的知識,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探究、交流和體驗來獲得。。因此,課堂提問就

必須利於師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必須本着平等、合作、對話的原則,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爲前提,充分運用各種方式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會他們善於合作、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他們自覺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第五,提問的技巧性原則。課堂提問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敢想、敢問。教師既要給出學生“自己說話”的自由和“說自己話”的權利,讓他們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嘴巴去表達,獲得自我滿足,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善於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並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時時處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樂趣。

第六,提問的雙向性原則。課堂提問不單是教師“專利”,亦應是學生的“權利”,是師生雙邊的互動性活動。

課堂提問應是雙向的,不僅教師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啓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光是由老師單向提問,學生難以擺脫被動學習地位。學生有疑才能打破頭腦中的平靜,激起思維活動的波瀾,學習纔不會淺嘗輒止,滿足於一知半解。這對老師的備課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課堂提問,能給教師帶來無盡的教學趣味,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思考的快樂,思維的提高。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探求課堂提問妙法,使學生在課堂提問中迸射出創造的火花。

參考文獻:

1、鄭彥萍;巧妙的課堂提問;大衆文藝;2017年24期

2、張慶林;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技巧[J];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王方林;何謂有效的課堂提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7期

如何通過優化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果 [篇2]

課堂提問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在教學中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沒有提問就沒有課堂教學。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有效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一、問題的設計要力求恰當合理。課堂提問首先要設計問題,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課堂提問的質量。因此,教師課堂提出的問題要從教學目標出發,抓住重點和難點,確立關鍵性的問題,不能四面撒網,漫無邊際。

問題的設計要務求精當,切勿冗雜。此類提問不宜太多,提問過多不僅繁瑣費時,而且會導致學生隨大流,增大回答問題的盲目性,使課堂教學的重點不能突出,難點得不到解決,從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另外,提問的難易要適當。教師設置的問題難度要適中,既不能設置太容易,學生不用過多思考動腦就能回答出來,激不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設置太難,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要讓學生經過思考、努力、交流與合作基本上可以把問題解決。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更激發了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增加學習效果。

二、教師提問要力求多角度,富有創造性。課堂提問最根本的一點是通過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的習慣。

因此,教師的提問應力求多角度,具有開放性,通過一個問題的提出,帶動學生對幾個問題的探究和思考,使學生養成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使學生千方百計地去開動腦筋,善於嘗試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如在講《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綜合應用這一課時時,可以這樣提問:“如果兩個三角形中,有兩個角對應相等,要使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可添加什麼條件,依據是什麼?”看似很簡單的提問,需要學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各種方法,及互相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進而多角度的思考這個問題,這種提問的開放性促進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這正是課堂提問的魅力所在。

三、提問的方法和形式要靈活多樣,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在提問的方法上,應富於變化,如在導入新課時,可以用懸念的方式提問,以疑激趣;讓學生自學時可用激疑的方式提問;在複習鞏固時,可以用反覆、迴旋的方式提問,以疑貫穿整個知識點。這些提問的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力避千篇一律。同時要求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也要富有變化,既可指定學生單個回答,又可同座學生相互回答,也可就近分組討論回答。教師提問切勿搞“突然襲擊”,雖然這樣的提問多數時候會導致回答者“出洋相”,可以一時刺激一下某一個學生,卻分散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結果因小失大。教師向學生提問時,態度要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學生能夠回答出來,這樣學生才願意回答。通常用委婉商量的語言提問比板着面孔我問你答更能拉近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更容易形成濃厚的求知氛圍,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然,課堂提問是一門研究不完的學問,也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藝術。我相信,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提高課堂提問的效果,從而真正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