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文化解讀

擂茶在桃源爲什麼世代相傳,長盛不衰呢?究其原因,從文化上,作爲中國茶文化之一的擂茶是紮根於中華大文化基礎之上。在其歷史的長河中,雖然茶的製作及茗飲方法曾有過多次變革,但每次變革都是茶文化自身的不斷超越和完善。而以茶養性、聯誼、示禮、傳情、祭祖、育德,及至陶冶情操、美化生活這個根本上,始終未發生過脫胎換骨或替代性的嬗變。這是擂茶得以形成並長期延續下來的基本前提。

擂茶文化解讀

逢年過節,辦紅白喜事,就更離不開擂茶了。無論是炎熱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這裏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飯,而是擺上一桌擂茶。家裏來了貴客,更要擺上一桌擂茶。位於桃源縣境內的桃花源素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這裏不僅自然風光讓人叫絕,這裏的擂茶,更是桃源擂茶中的極品。筆者生長在常德,數次飲用擂茶,熟知其製作過程,並瞭解其功能用途,現介紹如下。

一、有關“擂茶”一詞的歷史記載和桃源擂茶的緣起

擂茶實際上是一種飲料,由於“腳子”(方言,即擂制後形成的糊狀物)是擂制而成,所以取名擂茶。擂茶源遠流長,考“擂茶”一名,文獻出現甚早。早在宋代就盛行此茶,宋朝耐得翁《都城紀勝》及吳自牧《夢粱錄》中就有“擂茶”、“七寶擂茶”的記載,可惜七寶擂茶製法已經失傳。袁文撰的《甕牖閒評》中也提到“餘生漢東,最喜啜田田田茶、閒時常過一、二。北人知餘啜此,則煮以相餉,其法以茶芽盞許,入少脂麻沙盆中研爛,量人多少煮之,其味極甘腴可愛……茶,古不聞食,晉以降,吳人採葉煮之,號茗粥,則知田田田茶者,自晉蓋有之矣。”①

清同治《興國縣誌》曾記載:“平時賓客偶至,必呼酒留飲,佐以果盒,曰把盞。……把盞之後,繼以擂茶。搗葉爲末,加芝麻、油鹽及姜,瀹而羹之,陳列果品,再三勸進。女客至,尤尚此。農工力作,午間亦設以相勞,皆習俗之近厚者。”②

在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稱“桃源擂茶”是世界茶道中的上乘之作,並一致認定湖南省的桃源是我國正宗擂茶的發祥地,其它擂茶亦本源如此。中國擂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調飲式飲茶方法。

擂茶的歷史是有史籍可作考證的。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上,有用茶、姜、米等原料製作的茶飲併成爲宮廷貢品的記載,據說那就是擂茶。公元前280年,秦大將司馬錯屯兵沅水之南,在與桃源毗鄰的長茅嶺一帶築城,當時民間流傳“古羹”,這就是擂茶的老祖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今桃源之地被納入黔中郡。西漢初年改黔中郡爲武陵郡,轄13個縣,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陽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臨沅縣境內,當時叫烏頭村。關於擂茶的傳說有的涉及到劉備,有的涉及到諸葛亮、張飛,但更多的卻是提到馬援。劉備和諸葛亮到沒到過烏頭村,無可稽考。張飛取武陵雖到過烏頭村,但沒留下瘟病流行的記載,唯有馬援一說可見於歷史的記載。

馬援到烏頭村(即今桃花源)的`具體時間已無史可考,但據史料推測,當在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到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之間的一盛夏,《桃源縣誌?凡例》(康熙版)載③:“馬援徵五溪蠻……將兵行有紀,雞犬不驚”,“鑿石室以安民(馬援當年和將士們開鑿的石室,近似於陝北的窯洞,經兩千年風雨滄桑,至今保存完好),民間獻擂茶以報德”,譽爲千古絕唱。《桃源縣誌》(道光版)記載:“擂茶合茶、姜、芝麻、鹽、茱萸,以陰陽水和飲之,一名五味湯,相傳馬援制以避瘟。”相傳馬援率軍駐守桃花源,不料許多將士紛紛病到,當地居民便獻擂茶以治病。被病魔纏身的伏波將信將疑地喝了一碗,只覺一股芳香沁入心脾,嘴裏立刻有了滋味,遂連喝三大碗,隨之他大汗淋漓,似乎淤積多日的病痛也隨汗水流走。他忙問:“是何神物?”一老嫗回稟:“此乃神傳祕方五味湯。”於是,馬伏波忙命三軍服用,軍中疫病全除,士氣大振,舉旗徵蠻大捷。桃花源有馬石(室)、伏波洞、馬王廟、馬王溪等歷史遺蹟和紀念性山水名稱可作佐證,擂茶的來源已久。

二、桃源擂茶的製作及飲用

桃源擂茶的配方遵循古制,以桃源產大葉茶珍品“野茶王”的生茶葉爲原料。擂茶的工具主要就是擂茶鉢和擂棍。擂茶鉢通常是陶鉢,一般約20?高,25?至30?寬(還有大小不等規格)。一般的陶鉢要內外過釉光滑,而擂茶鉢是特製的,鉢內有一道道像草蓆紋一樣的鉢牙,這樣才能把茶擂成沫。(擂鉢曾在長沙窯、白居易故居、黃堡鎮窯、富灘東吳墓等出土過。)另外還有配套的擂茶棍。此棍是一根約50?至70?長,手電筒一般大的木棍。選料多用上等油茶樹,這些樹料既無毒素又不會散發其它雜味。擂茶的料是比較講究的,茶葉一般採用清明至立夏前後的鮮葉,經蒸燙去其青澀味,然後烘乾或炒幹貯藏備用,用武陵溪(在常德境內)的溪水浸泡。下鉢把生茶葉、生米、生薑(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湯”)與食鹽、黃豆、芝麻、蒜仁、胡椒、花生米、陳皮、甘草及山泉水(或深井水、礦泉水、涼開水)等,放在鉢內。

《事林廣記》中還載有相關類似擂茶的製作過程:“將茶芽湯浸軟,同去皮炒熟芝麻擂極細,入川椒末鹽酥糖餅再擂勻細,如干,旋添浸茶湯。如無糖餅,斟酌以乾麪代之。入鍋煎熟,隨意加生粟子片、松子仁、胡桃或酥油,同擂細,煎熟尤妙。如無草茶,只用末茶亦可。與芝麻同擂亦妙。”④

具體來說,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擂鉢,握擂棍,頻頻舂搗、旋轉。待鉢中的東西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越細越溶越好。同時還根據不同用途、不同季節加入不同的配料,如滋潤肌膚、美麗容顏等加入黑芝麻、黑豆等,防暑清熱加入魚腥草、綠豆、陳皮、藿香、白芍、甘草、金銀花等;又如春季加入薄荷、茉莉花,夏季加入金銀花、白菊花,秋季加入甘草、白扁豆、八角,冬季加入花椒、肉桂、茴香。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

沖服擂茶的方法十分考究。首先,必須待賓客入席之後才放上茶碗。其次,在碗裏放進半湯匙“擂茶腳子”和少許食鹽(愛甜食者可放入糖),再用少量開水倒入碗內將“腳子”及鹽(或糖)化淡。接着壺高提,水快衝,讓水在碗裏衝成漩渦,使“腳子”在漩轉的水中自然衝勻。擂茶必須趁熱而喝,然後,細品慢嚥,香、辣、鹹(甜)、澀四味俱全,異香綿長。

另外,喝擂茶時還要輔以“壓桌”(又稱“搭菜”),少則十幾種,多則達四十八種,通常有辣藕、韭菜、荷葉豆、豆角、小白菜、炸薯片、炸蠶豆、油炸鍋粑、豆豉、米泡、苞谷、蕎餅、蒿葉粑粑、醃壇菜等等,用以配茶,吃時任人選擇。現在的“壓桌”增加到餅乾、糖果、蜜餞、瓜子、水果。這些配茶,酸甜鹹辣,五味俱全,別有風味,人們邊喝擂茶,邊吃“搭茶”,談笑風聲,饒有興趣,當地有首民謠歌曰:“走東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來來往往結親家。”桃源一帶的回族同胞招待客人,常將“壓桌”擺成一字,客人入席喝擂茶,就要懂規矩,如主人擺的是“福”宇,客人就要將字拆開,另擺成“壽”字或“喜”字或其他字,喝茶也像飲酒一樣,相勸飲茶。喝擂茶成了常德人民交朋結友,待人接物的一個重要方式。

桃源人招待客人喝擂茶,除了有一整套茶道外,主人每勸客人喝一碗擂茶的理由都令人無法拒絕???開碗大吉、好事成雙、三生有幸、四季發財、五穀豐登、六六大順、七星相會、八八大發、天長地久、十全十美。還有“三碗不下席,六碗不出源”的規矩,如果你客氣推辭,主人會顯得很不高興,假如你撇開肚皮牛飲,主人會感到十分愉快,說不定還會再給你敬上一大碗香飄三湘的秦人臘酒(也產於桃源)。來桃源第一次喝這種茶的人,一定要喝完三碗,喝完三碗纔算領了主人的情,喝第一碗是“賊”,喝完第二碗是客人,喝了第三碗纔是朋友,喝得越多才越是領了主人的情。由此看來,在桃源如果沒有喝上三大碗熱氣騰騰的擂茶,你可就錯過了體會當地人那一份熱情好客的機會。而且讀過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人都會知道,現代桃源人這種待客之道正是當地桃花源古樸民風的延續,對他們而言,通過喝擂茶體會這種民風,也算是對陶淵明筆下的那個世外桃源的一種緬懷。

三、桃源擂茶長盛不衰的原因

從擂茶本身來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風味獨特,口感好。因爲如此多種的配料擂制的茶,無味俱全,既有茶葉,還有芝麻等的芳香,還有多種配菜的可口,味道豐富,回味無窮。二是桃源擂茶屬純天然飲品,不僅鮮濃味美,而且還有藥用功效。據中藥學研究:擂茶中茶葉能清心明目、提神去煩;大米能潤腸止火、益精強腎;生薑能理脾解表、散寒溫胃。常喝擂茶還有通血脈、潤肌膚、烏鬚髮的功效。擂茶的組成部分,容易消化,可以說是清腸開胃的良方。夏天吃擂茶可消暑,冬天吃擂茶可溫身,同時,還可以去油膩增食慾,常吃擂茶亦可減肥益壽。實際上也正是這樣,有喝擂茶習慣的人家男女老少多數精神健旺,無病無痛。當地人還認爲,如果能夠堅持長年累月地喝擂茶,就可以收到祛病延年的效果,他們說:“日飲兩碗擂茶,勝吃兩劑補藥”。桃源人都愛喝這擂茶,當地還有“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擂茶”的說法。三是擂茶,可以自採自制,價廉物美。其茗飲,既不失茶道之情趣,又不受經濟的困擾,從而能在武陵人(常德古稱武陵)中長期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