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的經典散文

記憶裏的魚兒,彷彿就是鄉村野生的果子,讓那個年代的我們愜意地品嚐大自然的恩賜。捕魚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用釣竿釣魚,也可以漁網網魚,還有魚罾撈魚,魚簍捕魚,等等數不勝數,有魚兒的地方就有漁人,捕魚讓我們收穫着鄉土的味道。

鄉土的經典散文

老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每年春夏,我們都會到河裏去撈魚。梅雨季節,汛期到了,也是小河魚兒壯實的時候,大雨剛過,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提了漁具,紛紛到河邊撈魚。味道鮮美的河魚,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可是我們的美味佳餚,使盡了法子去捕捉魚兒。秋天,小河干涸,年少的我們脫了身子,躍進水中捉淺水裏的小魚兒,不一會兒,半桶子活蹦亂跳的河魚便成爲了我們兄弟們的戰利品。母親伴以紅椒,蔥末,豐盛的晚餐便在河魚宴中盪漾着鄉村時光的歡歌笑語。

歲月無聲,數十年悄然而逝。在忙碌的工作間隙裏,到相距不遠的老家尋找生命的細節,已成爲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冬天來了,村莊在時光的變遷中漸漸褪色,父母在歲月的`更替裏漸漸老去。家中瑣事,蒼老的父親都和我商量,包括村裏大大小小的根本與我無關的事兒,他都要說道說道。他開始什麼都聽從我的安排,言行計從,即使有時不同意,也不肯與我當面講,讓母親背後悄悄告訴我。每次回家,父母都把我當做客人看待,母親總在第一時間爲我端來一杯熱氣騰騰的綠茶,父親坐在火爐邊,像個孩子似的和我拉家常。這些年來,我總是東奔西走,左右折騰,除了妻兒,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寬容我的兩個人,他們從不埋怨責備我的隨意行走,他們只關注我的安全,我的健康,我的歡樂。也正是這種親情常在的緣故,縱使萬水千山走遍,我還是覺得故土最爲溫馨,所以回家,是我生命最真摯的皈依。

今年的冬天比較溫暖,在碧天暖陽中回家,我能感受到腳下土地的溫度。母親看我回來,放下手中的鋤頭,要爲我煮飯。我說不了,等會還要回單位去,近來有點忙。火爐邊的父親一聽趕忙說,你等會兒,我和手爺相約去池塘裏拖魚,運氣好的話,捎回去一頓好菜吧!手爺是上屋橋頭河煤礦退休的鄰居,遠在浙江打工的兒子爲他在城裏買了房子,可他就是住不慣,經常回到鄉下老家來居住,種點菜蔬,平時就愛變着法子捕魚兒,家裏捕魚器械一大堆。手爺和父親是少年的鐵哥們,到了冬天,他們經常相約到山塘裏去拖魚。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冬日暖陽裏穿了工作服,扛了漁網,分立山塘的兩端,互相拉繩。漁網從這頭拖到那頭,再從那頭拖回來,因爲冬天氣溫低,魚兒蟄伏淤泥裏一動也不動,一網拖下來,就可以收穫好些小魚兒。但是今天運氣特別好,按照父親的說法是我這個人天生有吃福,不到一個小時,父親和手爺就捕獲了十多斤小魚兒。收工回家的父親讓我拿了塑料袋子,盛裝了一部分帶到單位與妻兒分享,我用手提着掂量,估計有三斤以上的山塘小魚兒!

因爲住所和老家相隔較近,所以我經常三天兩頭回老家。在那片保持着溫度的土地上,年過七十歲的父母依然在那個悄然褪色的村莊裏勞作不輟。他們經常反饋與我鄉里土產,如地裏親自栽種的蔬菜,自家養雞產的雞蛋,親自制作的地瓜皮、蘿蔔皮、黴豆腐等等,他們經常電話我回家去拿。其實,在他們眼裏不值錢的土產品,在我們的心目中可是無價之寶。就如父親送我的那些小魚兒,帶回住所後,一餐是吃不完的,那幾條晶瑩的紅鯉魚,便蓄養在廚房的水盆裏,每天可愛地游來游去。小小的紅鯉魚兒,淳樸,誠懇,忠厚,憨態可掬,又機靈聰慧,望着這羣來自老家的水中小精靈,我彷彿看見了故鄉的樣貌來,稍稍凝神,腦海裏就展現出遙遠的村莊裏所飄散出來的鄉土的味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