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土坯經典散文

前幾天去一個村莊,粉牆紅瓦林立的小洋樓中,還夾雜着幾座低矮破敗的土坯房。看到凸凹不平,斑駁灰暗,縫生枯草的土坯牆,不由得心生感慨,想起童年看到的脫土坯的情景。

脫土坯經典散文

人類從洞穴走出,來到陸地生活,在漫長的歲月摸索中,學會就地取材料建造房子。在山裏,用石塊壘牆。在平地,用土加工成土坯,作爲築牆的主要材料。它的大小和現在的紅磚相近。

我們經常說,秦磚漢瓦。秦時就學會制磚。可一直到上世八十年代之前,中國廣袤的農村,到處還是土坯房。只有宮廷,官府和財主家,建房砌牆,才用得起青磚。從一個側面說,我們的國家,在兩千多年時間裏,發展是多麼緩慢。

我出生農村,長在農村,對土坯製作還知道點。那時農村普遍貧窮,買磚五六分一塊,一幢房子幾千塊磚,大部分都買不起。頂多買一兩百塊,下地基用。條件好點,多買點,磚包牆,外面看磚牆,內裏是土坯芯。家家戶戶娶媳婦蓋房子,都是自己拖土坯,當砌牆材料。脫是方言,是製作的意思,即土坯從模裏脫出來,形象說法。

脫土坯,通常在夏天。夏天麥糠下來,天氣熱,是脫坯好時機。一般是在平整開闊的路邊水溝,就地挖或者從別處拉來一堆粘土,撒上麥糠,或短稻草,澆上水,赤腳踩,鐵鍬鏟,和成均勻黏稠的泥團。麥糠是土坯裏的粘接材料。

泥和好,在平整地方撒草木灰,擱上坯模子,用刷子沾水,沿模子四壁刷勻,開始往模子裏填上和泥團,填滿後,用棒槌敲打密實,再用抹子沾水抹平表面,開始起模。然後,以次往復。撒草木灰,避免土坯與地面粘接一起。模子刷水是起模時,不缺棱掉角。遇到好脫坯手,一晌午打個四五百塊也不是問題。主要看場地和原料。

脫好的'土坯,曬個三四天,曬乾曬硬,就可以搬起裝車,拉回家碼院內牆頭,用塑料布蓋板,以防被雨壞。等屋架,檀條,椽子,瓦,蘆蓆,門窗籌備齊全,就可以建新房了。

在我模模糊糊印象中,還有一種叫“土渣閥”的牆體材料。就在長有稻草或雜草的地方,用石磙碾壓瓷實平整後,切成土坯大小方塊,然後剷起來厚薄如土坯的土渣閥。可能破損大,採用的不多。

最早時,還有用稻草盤泥和麥秸摻泥壘牆的。壘一截高度,就要用木棒,兩面槌打瓷實,等硬到一定程度,再往上壘。但這種壘牆技術不好掌握,牆壘到中途,不是歪就是裂。以後也被摒棄。

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紅磚,灰砂磚,空心磚,輕質砌塊等新型牆體材料,已取代流傳了幾千年的土坯。成爲作爲農耕文化一部分的土坯及土坯房,也會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走進歷史,成爲文化符號,成爲人們的一種遙遠的記憶,和一絲絲縈繞在心靈揮之不去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