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宿的抒情散文

我住在太陽城這個老年社區大概己有十一個年頭了。從我入住的第一天起,就與這塊充滿詩情畫意的園區結下了不解之緣。

歸宿的抒情散文

那一年的夏天,我從北京人民廣播電臺87.6頻道,聽到一條讓人心動的消息----太陽城盛大開盤。

當時讓人心動而又朦朧的房地產市場,對我有着強烈的吸引力。特別是地產商的售房理念‘退休生活的領跑者’更加讓我心動。

頂着酷暑,我加入了北京市的看房大軍。車上的人滿滿的,雖然很擠,卻很舒服。空調的習習涼風,沁人心脾,車前是一個懸掛在頂上的閉路電視,一遍一遍地放着美國老人的退休生活以及太陽城的遠景規劃。這是一個270萬平米的退休社區,有70%的綠化面積及幾百畝的水面,小區東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北京市青年林場。

潮白河就橫臥在小區的東側,雖然有的河道己經乾涸,但它的遠景規劃,依然讓人神往。將來潮白河一通水,會有遊船自此朝南順流而下,直達天津,以後兩個城市之間就可以走水路了。未來一個新的旅遊勝地即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懷着夢想、激情、希望來到了這片正在興建中的小區。班車從林間小道緩緩而過,滿眼都是綠色,綠的樹、綠的果木、綠的莊稼、綠的菜地……只見那鑲嵌在果樹上的果實,閃閃爍爍、忽隱忽現、星星點點、搖謠欲墜。

班車緩緩駛入目的地。‘太陽城’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售樓的小張說;‘阿姨,您一定知道唐代陶淵明的名著《桃花源記》,您看從這個門一進去,您的感覺就不一樣了。書中的字裏行間,正是我們社區的真實寫照:‘……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幾百畝的水面,清波漣漪,許多的鴨子在水面上戲耍遊鬧。園林工人穿梭在綠地和藍天之間,紅的小襖、花的頭巾,點綴着這充滿生機的大地。建築工地,銀鍬飛落、機聲隆隆,幾十座塔吊起起落落,在空中舞動,藍天白雲、鳥語花香,好一派生動的景象。

這裏的人正在爲未來編織着美麗的童話。

  感情的投入

人老了,總要有個歸宿,除了子女的孝順之外,那就是要居住在一個環境好一點,人氣旺一點,溫暖多一點,照顧周到點兒的社區。我之所以選澤了太陽城這個社區,除了它美麗安祥之外,就是因爲它有着不錯的服務以及高素質的管理。

我是2003年6月份首家落戶太陽城的業主。那一年‘非典’剛剛過去,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心裏還沒有完全解除,內心還有一絲寒意。我正是在這個時候搬進了這個方興未艾,正在建設中的新家。剛一進園區,就聽到啪啪的鞭炮聲,物業公司的老總和工作人員齊刷刷地站在我的樓門前,除了‘歡迎入住’‘一路辛苦’的問候之外,就是物業贈送的那兩盆紅彤彤的火鶴花奪走了我的視線,那花的樣子真像是一顆顆的紅心,那樣的透亮,那樣的赤誠,那樣的醉人。那些幫助搬傢俱的大姑娘,小夥子穿流在車與樓之間,我的衣物,傢俱剎那間就歸了位。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啊!這就是我的新家,我未來養老的地方,這些人就是我可以信賴的,可以交往的朋友,我的涼意沒有了,剩下的只有暖意了。

搬來不久,我和物業老總聊起園區的建設,他深情地告訴我,這裏從開工挖第一鍬土的時候,他就在這裏,目睹和參與了園區建設。他把這個地方比成自已的`孩子,他說;‘從開工那天起就像撫自己的孩子一樣。養育它,呵護它,看着它一天天長大,一天天充實,我們對它同樣也充滿了感情和眷戀。’這些話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同物業老總的交流當中,他的這些話,證實了他的團隊確實用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從事着他們喜愛的事業。正是因爲他們對太陽城這塊熱土充滿感情和責任,纔有了今天的成績。

我所接觸的物業職能部門大多數盡職盡責。工程部修下水的一位師付,得知我家馬桶不暢,硬是用雙手一次次拽出了馬桶深處的污物。我在旁邊看着,心情十分地複雜和感動。我想;儘管我們是付了物業費他們也在做着應該作的事,可看他們那種敬業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我以爲,這就是感情的投入吧!

當我漫步在林蔭大道上,當我圍着那一汪湖水遛彎時,當我坐着電屏車在園區觀賞這一處處別樣美景時,當我和一些老人聊天時,從我身邊走過的年輕的,充滿朝氣的保安員,每每都會叫上一聲;阿姨您好!

從他們那質樸的臉上看到了真誠和熱情。保潔部的師付們,用他們那結實,粗壯的臂膀維護着園區的美麗和清潔。

社區部把【陽光快報】及時地送到每個業主的手中,這當中把社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拉得更近了,人們從這裏學到了許多知識,掌握了一些生活小常識,人與人之間從開始不相識到貼近,最後大家都成了朋友。

  感情的寄託

我有一個親戚是我介紹住進太陽城的。他們老倆口住在城裏時患有多種疾病,來到太陽城後,他們的病竟奇蹟般的好了起來,他每每看到我都會說;我的血糖加號越來越少了。我想;這可能就是大自然給老人的恩惠吧,潮白河邊那一眼望不到邊的樹林,在陽光的照耀下所產生的氧氣,深深的滲入每個人的心脾,把健康帶給每一個人。潮白河從小區旁靜靜地流過,塵埃和廢氣被它一同帶走,留下了清新和溼潤。

園區裏的歡聲笑語,時時從耳邊掠過,高亢嘹亮的歌聲、飛舞紅穗的利劍,嗡嗡響起的空竹,古典悠美的太級樂曲,劍拔弩張的擂,民族傳統的京劇,崑曲一派和諧美不勝收的景像。老人們在這裏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爲、老有所醫。

現在我們退休了,來到了這塊陌生的土地,住到了連左鄰右舍都不知曉的地方,雖說也在“張大哥”、“李大姐”的叫着,可是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那麼的生疏…..

當我這顆懸着的心落下的時候,我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大家’的感覺。每每看到‘張大哥’或‘李大姐’從客服中心笑盈盈走出來時,我能感覺到他們家的疑難雜事肯定是解決了。

老人們把這裏真正當成家。人老了,都叫老小孩,這個園區就像一個大的‘託老所’,把這許許多多的老小孩集合到一塊兒,‘有阿姨、有叔叔、有園長’的呵護,這些老小孩找到了精神上的撫慰和感情上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