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泮池的散文隨筆

談起泮池,讓人聯想起小城的必定有着悠久的文化淵源。曾聽說泮池是古狀元入學時走得橋,過泮池上的橋,方能入學。泮池還在,讀書人敬仰地孔廟也搬上了佛家淨地,小的只有一間小平房,僅能容下嬌小的孔子塑像,以供學子祭拜,庇佑考試能出好成績。小城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你看泮池後的百米不足的小巷還名之文廟街。

小城泮池的散文隨筆

可惜小城的泮池的遺留似乎和文化無關,但是和明建文帝有關,傳說建文帝曾再小城獅子山削髮爲僧期間,被囚於泮池上的屋子,那時正值夏夜,蚊子嗡嗡聲響不停,橫衝直撞,就像一個個流氓痞匪在趾高氣昂欺凌弱小爲榮,唱着所謂勝利凱歌,加之池內青蛙也不甘示弱的呱呱叫個不停,對飛舞的蚊蟲予以鄙意,要不是你有翅膀飛得高,早就是是我的口中之物了。炎炎夏夜,口乾舌燥,蚊蟲和青蛙還在爭吵,讓淤積心中的憤怒一下爆發,但還是無奈的發出請求,哀求蚊子和青蛙不高歌和爭吵,蚊子也不要用那尖嘴不停地叮咬人。話說靈驗,哀求的話語剛畢,青蛙和蚊子啞巴了,蚊子收起尖尖的小嘴不咬人了。從此以後,泮池的夏夜人總是很多,老人、年輕人,時髦女郎、皮肉女人……

不知從何時起泮池多了一個塘字,聽着極不習慣。多好泮池似乎從文明的'巔峯一下墜入了凡俗的深淵。曾幾時,只有狀元、讀書人才能走的泮池橋,才能遊逛賞玩的泮池變得低調親民,纔是容納大家的步伐。看着簡陋和破敗的遺留建築,只有泮池中間呈兩層鍍金色黃瓦覆蓋小塔,還挺着斑駁陸離的軀體在矗立着,泮吃的圍欄倒了再修,修了再倒。想着當年的泮池該是小荷尖尖託着晶瑩的露珠,小魚自由地在荷間戲動,忽南忽北,隨風而起。那隻蜻蜓何時靜靜的立於荷瓣上吮吸着着露地,一身書氣的文人在此苦讀書經。隨後的池裏,荷花已歿,一尺黑褐色的臭水中也還有幾條小魚,吸引着些鶯歌燕舞的閒人、雜人前來嬉戲,路人唯恐避之不及。

曾何幾時,就連臭水也乾枯了,什麼也沒有。泮池雖還在,但文氣、人氣已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