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精選34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精選34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

好早就聽說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記得第一次聽說是從英語老師口中蹦出來的。這次,終於有機會拿起來讀一讀。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

近日,在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時,看到這麼一段話:“中國歷史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爲‘貶官文化’。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外頭,這裏走走,那裏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樣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的不錯。”

提到貶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蘇軾。當年的“烏臺詩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軒然大波,“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也成爲蘇軾一生的轉折點。蘇軾滿腹才情,與弟弟同登進士,他的應試之作深得當時主考官歐陽修的欣賞。連宋仁宗讀了兄弟兩人的'文章都大爲驚歎:“朕爲子孫得兩宰相矣。”正當蘇軾要一展心中抱負時,卻遇王安石變法,本着文人的意氣風發,耿直的他多次上書皇帝,反對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構陷排擠,一貶再貶,輾轉杭州、密州、湖州、黃州等地。

少時讀蘇軾詩詞,最初對他的印象,停留在蘇軾與蘇小妹鬥詩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蘇軾,長相是有些粗陋的,遠不似白馬王子的偉岸,小小失落的同時卻深深被他有趣的靈魂不斷吸引。隨着年齡的增長,再讀蘇軾詩詞,越發的發現,蘇軾與蘇東坡不是一個人,這在他被貶前後的詩詞對比中可見一斑。

蘇軾被貶黃州時,生活是極其不易,他的月銀根本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當時的黃州知州是個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蘇軾,就將黃州東門外的一處小山坡交給蘇軾耕種。蘇軾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卻也能扛起鋤頭,田間地頭地耕種了起來。耕作之餘,一時興起,給自己取名“蘇東坡”。

蘇東坡在黃州寫下了千古絕唱《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每每讀兩賦,我彷彿能看到那個遺世獨立的身影,他孤獨中透着悲涼,極盡的悲涼之中,又是那麼的超脫自然。

而我獨愛他的《定風波》,這首詞是他在黃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時所作:“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世間所有的喜怒哀樂,愛恨嗔癡在東坡的眼裏,都如過眼煙雨。大學時,每當我們爲賦新詞強說愁時,班主任老餘就跟我們說:“小小年紀,愁啥愁,去把蘇軾的《定風波》給我背十遍。”當時不解老餘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幾分了。

是啊,東坡的一生,我們能窺見的只有一分。合上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緒跑了這麼遠,頓時又生出癡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變成一個關西大漢,與蘇東坡泛舟江上,打着鐵板,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而,東坡詞,小女子吟誦,總還是差些什麼似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

最近,我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爲其中深厚的文學、史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吸引、所陶醉、所折服,

一、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在《文化苦旅》中,絕大部分文章都貫徹這樣的一個主題:

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如在《五城記》中關於廣州的描述。作者說,自古以來,由於遠離京城,靠近海洋,廣州總是表現得離經叛道;而近代的廣州,“北上常常失敗。那就回來,依然喝早茶、逛花市,優閒得像沒事人一樣,過着世俗氣息頗重的情感生活。”是的,從康有爲的“戊戌變法”到現在,廣州人北上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然而失敗以後回來,依然繼續着自己那悠閒的“飲茶文化”,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作者由評論廣州人的“嘆早茶”、“逛花街”等一系列閒散生活,將矛頭直指廣州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自私與消極心理。隨着改革開放,廣州人雖然仍保留着自己特有的“飲茶文化”和“花市文化”,但是,他們卻已拋棄了以往的.自私和消極。“這些年,廣州好像又在向着北方發言了,以它的繁忙,以它的開放,以它的勇敢。不過,這次發言與以前不同,它不必暫時捨棄早茶和花市了,濃濃冽冽地,讓慷慨言詞拌和着茶香和花香,直飄遠方。”

作者在對廣州人那特有的文化進行反問和思索的同時,也不忘對廣州在改革開放所作出的成果給予認可。餘秋雨憑着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許多多的城市、小鎮和其它人文景觀所蘊含着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二、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的散文形式的確與衆不同,但讀者看了本書的篇目後,想在正文中尋找天一閣、莫高窟、天柱山,乃至江南小鎮的周莊、同裏是什麼樣子,他肯定會大失所望。因爲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其過人之處是在點明某地後,即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麗而沉鬱的人生圖景,緊跟着進入直抒式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爲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那獨有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沒有描寫介紹天一閣的景色,而是重點寫了範欽和他的繼承着們如何不惜沉重的代價去保護那萬卷家書。以及朱熹當年不遠千里從福建崇安跋涉來到嶽麓書院,冒着被免1職、甚至可能被逮捕殺頭的危險給學生講學。餘秋雨依仗其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4

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着,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文明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爲人所敬,不爲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羣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他卻並未喪失繼續努力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爲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歌頭所傾心,爲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現在則爲他的涅槃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他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盪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瞭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5

文:澀舌頭;最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信客》這篇文章在國中還是高中的語文課本上學習過。

通過對“信客”這一特殊時期下職業的全方位描寫,反映此職業對人性的考驗,側面烘托百姓衆生的人性冷暖,表達信客這一“苦差事”對城鄉聯結、情感聯繫、甚至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村裏的老信客,因私自裁下窄窄一條客人的紅綢布而受到四鄉八鄰的質問與譴責,老信客申辯不清,最終拿起剪紅綢的剪刀直扎向自己的手,再不回村,跑到偏遠地區去看墳場度日。

但鄉間不能沒有信客,歸隱前,老信客找到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整整兩天,他將附近四野八鄉出外謀生人的地址、路線以及鄉下對應各家的門,全都畫好路線,交代給了年輕人。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接班,但聽老人講的這麼多、這麼細,他也就不再回絕。最後,老人揚揚手吩咐年輕人,“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年輕人上路後,一路上都遇到對老信客的問詢,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在等待着他的腳步聲。

而只要他一回村,家裏便人頭濟濟,多數只是來看個熱鬧,誰家出息了,帶來了什麼稀罕物品,比較得多了,便會有羨慕、嫉妒、輕蔑的眼神。

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冒險家的打分,也是對城市的探尋。傳達死訊的事也常有發生。信客聽到消息,便匆匆趕去,自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衣物。來到死者家裏,即便用想了一路的委婉語氣通報噩耗,也依然會遭到家屬的憎恨與呵斥,他只能低眉順眼、聽之忍之,連聲諾諾。

一次,他帶着一封滿紙幽怨的信走進都市一間房子,看到發了財的人與另一女人同居。他進退兩難,發了財的同鄉質問他什麼人,他才叫到:這是你老婆的信!

同鄉下不來臺,硬說他是私闖民宅的小偷,狠狠打了他兩個耳光,並扭送到巡捕房。鄉民們集資將他保出來,問他事由,他只說自己一時糊塗,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

終於,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而老信客已經去世,他去他的墳頭燒香。請老人原諒:這條路越老越兇險,我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後來,貨店門口掛出了綠色信箱,私塾也合併成了國小。信客在大家的推薦下成爲了一名地理老師,後升爲校長。他死時,外地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他的墓就築在老信客的墓旁,但此時的`鄉人已經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什麼關係。

爲了看着順心,人們也罷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任何職業都有存在意義,都有相應的責任與付出。但現如今,已經很少有像“信差”這樣發揮着巨大意義的同時,付出與回報嚴重傾斜,完全靠良心與責任感來支撐的職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很脆弱,建立起來難,崩塌很容易。但好在現代人多了理性與判斷力,不會如此偏激就否定一個人的價值。

多積德行善。無論世道再功利,人心再複雜,以善相待,多爲別人考慮,也許有時會吃得眼前虧,但卻賺得問心無愧。體諒每個職業的付出,也理解與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少麻煩別人一點,別當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

讀完此書,除了通過不同故事受到不同的啓發之外,其次的享受是在作者筆下,所呈現出的那個時代的山水風物、村莊風貌、鄉土民俗等帶給人的體驗。

雖不是感官體驗,但文字一進入眼眶,眼前就浮現出了燃起火把的雪嶺,在靜謐的月光下、在叢集的山嶺包圍中緩緩划來的夜航船、亮晶晶的水路、閃爍的月光、盪漾起的浮藻游魚。如同到了一個環境、文化完全迥異的地方,對眼界的開闊、見識的增長、心靈的觸動與旅行的意義何不相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6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啓。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只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感受書中的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7

我也不甚記得看過幾次文化苦旅,只知道那個帶着些文人特有的酸氣的一本書,在我年級尚輕的日子裏,讓愁死變得有處可依也有些高貴起來了。就像是少女在青春期特有的那些自以爲是的憂愁與優越感。

我是個很怕單一又很喜歡單一的人,單一有時也是一種風格,一種別人看到就知道那是你的風格。就像是我的`穿衣,永遠不會有固定的風格,可愛,御姐,運動,都可以是我的選擇,但是總有一點是一樣的,我選擇的款式總是最基礎的,色彩單一,純色,進而通過搭配來讓這些東西有自己的風格。

看到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時也是這種感受,每一篇文章,不同的內容,卻是相同的風格。我想尤其是文字的風格是最不應當變來變去的,文字常常是代表着一個人的態度和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一羣人,而餘秋雨的文字也恰好帶着那些我喜歡的溫柔,平淡與乾淨。

總是覺着看着這本書時,好像整個人都會變得溫柔,文字極具穿透力。讓我的心上好像放了一塊棉花糖,每一篇文章中總會有那麼一雙溫柔的手將你拉入這場關於文化的旅程中,你歡心慶幸,無奈哀嘆,彷彿正如這漫漫文化之旅的一位身處其中的旁觀者。

希望抽空讀一下,餘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8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爲我們講述着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漠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着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羣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擡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爲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爲那終點,只爲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爲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爲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爲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9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癡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的要素。對於這餘秋雨做到了。

人的一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象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也許《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濃茶,入口時苦澀,但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0

如果夢想是雲朵,那麼書籍一定是雲朵身後的藍天,讓雲朵可以歇息;如果夢想是大廈,那麼書籍一定是大廈的根基,讓大廈巍然屹立;如果夢想是航船,那麼書籍一定是航船的船舵,讓航船到達彼岸。我願圓夢路上飄滿書香,然後一路高歌,走進夢想。

“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書中自有一方世界,一處繁華,所以當我的指尖輕輕翻過《文化苦旅》細細閱讀時,我就在那一方世界經歷一場苦旅,品味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與苦難。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信客的狼狽與高貴。說信客狼狽是因爲他們從遙遠的地方帶着委託的貨品回來,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風雨雨,正如書中所說:“走東路過來,顯得極端疲勞;走西路過來,則顯得特別窩囊。”他們是極盡狼狽的。說他們高貴是因爲他們堅守做爲一名信客最基本的原則——誠信。就像那個年輕信客謹記老信客的告誡。一路上都記着給別人的承諾,說到做到,把委託的貨品一分不少地帶回來。信客不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們做着最辛苦最平凡的事,用誠信聯繫着鄉村與城市。信客詮釋了“誠信”二字。

信客見證了中華五千年文化苦難的開始,卻依舊堅守誠信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誠信。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一個戲劇大師黃佐臨的愛國之情。黃佐臨在英國留學時,中國爆發“七七事變”。呵,一個是和平安逸的英國,一個是戰火紛飛的.祖國!他卻毅然選擇祖國,回來‘赴國難’。用他的話說就是:“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黃佐臨回到滿目瘡痍的祖國,用筆做武器,揭露黑暗,控訴戰爭!和祖國站在一起。黃佐臨毫不猶豫地選擇祖國,源於他的愛國之心。他深深地愛着這個生養他的地方。

黃佐臨見證了中華文化被掠奪的苦澀,卻依舊堅守愛國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愛國。

尋一處僻靜,輕輕翻開《文化苦旅》,伴着淡淡書香,我看到一代名導謝晉的執着。謝晉把拍電影作爲他的職業,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他依舊執着。他像個單純不諳世事的孩子,執着地追求着。在一種叫“敬業”的精神中追求更美的電影藝術。生活中的他何嘗不是如此敬業?他辛苦地把幾個子女養大,其中的辛酸無人能懂。他不僅努力做好拍電影這個職業,還努力做好父親這個職業。

謝晉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大浩劫,卻依舊堅守敬業的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圓夢路上,伴着淡淡書香,我收穫敬業。

正如‘文化苦旅’這四個字一樣,《文化苦旅》訴盡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訴盡五千年文化的辛酸歷程。在《文化苦旅》中,那些書中提及的人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文化,都見證了文化的苦旅,又都對中華文化不離不棄,依舊堅守。品讀這本書時,就是在經歷一場苦旅,苦後卻悟得文化歷盡艱辛後的甘甜。其實圓夢,何嘗不是一場苦旅?但有書相伴左右,便覺得雖苦猶甜。我願這場苦旅中飄滿書香,然後我一路高歌,走進夢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1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悽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情萬種的古城風貌與歷史淵流,餘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壯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蘊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嘆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餘秋雨對於文化的經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後博發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他曾說他常佇立,於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餘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於批判歷史,鍼砭時弊;他敢於發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於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裏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海口那個特殊羣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說會道。正是對於不被大衆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於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2

本書文章類型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稱之爲文化大散文,一“大”即體現在餘先生思緒飛徹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遠,讀起來使人感到大氣磅礴,意猶未盡,彷彿與作者一同遊歷世界文化古蹟。同時,先生遣詞造句無不留心,光是閱讀也足以使人盡享文字之美。

全書分三部分,中國之旅與世界之旅多以面對“文化”之所感爲主,理性中隱逸着感性,讀者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貼着所謂“文化”標籤的冰冷的名詞,它們有了溫度,有了血液,有了個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將自己的認知與歷史相融,與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無疑問所謂文化其必有故事內蘊,我們遊覽人文景點只談得上走馬觀花,而餘先生娓娓道來的行文使得它們似一位位老友,等着你,盼着向你傾訴一般。讀罷,方淺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讀起來也是五味雜陳。首先,若不是通過餘先生,很少有人可以瞭解到黃佐臨先生這位因爲種種複雜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卻馳名國際的戲劇大師,先生對巴金、謝晉等人的記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豐滿起來。它爲我們打開了窺觀大家的另一扇窗口。然而,這本書在世紀之交一經出版發行,就將先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先生對此的態度,通過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無疑問,他既不屑與跟風的大衆與跳起來的`“小人”爭論些什麼,又爲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憤懣,字裏行間展現的感情矛盾而複雜。同時,先生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屢次出現,以上種種都鮮明地展現了先生治學與爲人的特點,倘若深思,每個人對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見解。

古人有言,偏聽則暗。讀這本書,同需要我們的思想。例如,先生對王圓篆的評價,至少在我眼裏,是有失偏頗的。固然所謂功過之事皆爲後人評價前人所用,而我們真正理解一個人,還是應該立足於他的時代,他的視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見。一位逃難的道士,自己守着佛教洞窟,化緣來的錢財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發現如山的佛教經書,多次上報朝廷,深陷戰火的清廷無暇顧及。此時他將經文託付給據稱遠道而來的取經者,何錯之有?他確實塗改了壁畫,畫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麼可能認識到一個連上報朝廷都渺無音訊的洞窟的藝術價值?令人唏噓的是,連“大唐聖僧的後人”換走千卷經書給他的二百兩白銀,他也悉數用來保護莫高窟。可悲可嘆。這裏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清廷之後也發現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經卷,一路上遭到的盜竊毀壞數不勝數,反而斯坦因竊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館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國,它們是否能全部挺過五十年的動盪,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書中,先生將王道士描述得似中華民族的罪人,我想每個人心裏其實自有其答案。

拋開其餘不談,單論本書,確實值得細細玩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3

《道士塔》,抒發的是中國文人的切膚之痛,“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當歐美的學者紛紛趕赴敦煌,風餐露宿,在沙漠裏燃起陣陣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這是何等的諷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爲歷史,再去譴責誰也是蒼白無力,這場文化浩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惋惜、憤怒,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還記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嗎?這是陽關,《陽關雪》裏大雪蒼茫悽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後葦草飄蕩,層層疊疊的羣山積雪,全是冰海凍浪。天地蒼涼一枝骨,曾經的文人騷客,在這千年之中,歷經沉浮,消逝。陽關的興衰,陽關的.歷史的深邃蒼涼可想而知。遊歷了西北大漠,還有溫婉的江南情調。《江南小鎮》裏的清雅鎮邑與雕刻精緻的石橋,《西湖夢》裏絕美的西湖,風情綽約的蘇小小,傳奇色彩的白娘娘,《白髮蘇州》裏的紅顏薄命的西施,風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與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點和終點。

《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則直接將筆觸觸向文人的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從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鎮,從萬里長城到洞庭一湖,我們看到了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李白的故鄉,見證了都江堰的價值,重溫了白帝託孤的典故。“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個個跳動的字符,追尋着文化靈魂與生命的真諦。品一杯茗茶,讀一本好書,感喟作者的多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4

跟隨餘秋雨先生的步伐走入,歡迎來到中國,我們一起去探索中國的山河大地。

遙望避暑山莊背影,細讀碑文,不知不覺間秋雨先生已爲我們繪出清朝歷史,他不由嘆息:“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

來到杭州,一起品位“先有生態後有文化”的治城之策。如果你喜歡蘇東坡,那麼你一定要喜歡黃州這座城市,瞭解“烏臺詩案”背後的故事,見證東坡先生的自省和成熟……

你可能不知道山西是19世紀前最富有的城市以及“走西口”的故事。來到寧波,去看看天一閣吧,這裏有關於書籍最美麗的'記憶,它是“現代文化良知見證”。

去往黑龍江省寧安市的寧古塔,見證流放者被中國古代判決所受的長時間折磨,品味其苦難中的高貴

要知道“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跟隨秋雨先生我們真的能學習許多!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5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所以,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6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爲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7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裏,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她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餘先生在《文化苦旅》一書《魚尾山屋》中如是說。

當我的靈魂跟隨先生的文字從解凍了的鄉村走出,心裏還徘徊着那些被冰封在貞節牌坊裏的女子,偏見在女子身上的烙印終究是越來越淡,只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念頭做出的減法是以衆多的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的生命爲代價的,但我覺得這似乎只是一種表象,真正改變這種偏見,爲文化做“減法”的是一個個敢於站出來,說出來,做出來的女子,甚至是男子,而那些湮沒在《中國曆代失蹤女子》名錄裏的'只是僥倖活下來的人罷了。

當我的思緒沉浸在先生《我的山河》中不能自拔,隨着他的文字從中國的地域到天地間的戰爭,再到對中華文化三條天地之線的踩踏,也一起感喟中華文化在海洋領域的缺失,直到先生的最後一句,以陶淵明的“託體同山阿。”畫上句號。先生的這一收筆給我一種戰役激烈,又鳴鑼收兵的失落。

先生的文字幽默詼諧,引喻更是另闢蹊徑,文中把都江堰比作一位年邁的老祖宗,一批千年的駿馬,文字傳達給我的不只是一座防洪工程,更是道,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連於山系於人,厚重的中華文化又做了一次減法,正如書中所言“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山與水渾然一體,人與山水天人合一,雖不能盡懂先生所詮釋的中華文化,讀此處也有種觸動心靈之感。

書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記憶猶新。像《道士塔》裏的王圓籙之流,歷史錯付了人,才把自己一層層剝開了給人看,諸如敦煌莫高窟,這些文化的靈魂,被一次次蹂躪,支離,瓦解,後人從這些碎片中聯想,猜測,補充,爭論,我們只能自我慰藉:也許維納斯的斷臂延展了她的美。《杭州宣言》中的錢鏐讓我竟一時屏蔽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美景,爲他的形象所折服,他無心青史留名,卻關注着“民衆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漲落、湖水的濁清”這又何嘗不是歷史在做着減法,當中國曆史的着眼點從朝廷榮顯轉向民生和環境的時候,人民爲他修建的錢王祠纔是“歷史良知的一項修復工程”。杭州宣言不是人文的讚美與人間天堂的炫耀,而是“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的宣言,這難道不是文化的減法嗎?

讀罷此書,很多潛意識裏的“我以爲”變了模樣,寧古塔不是塔,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道光、咸豐,褪去了光環,首先成爲了一個個普通人,有着普通人我擔憂,懼怕,就連我無比崇拜的王國維先生的死也變了樣子,書中提及“他死於一種文化”,他無法把文化與朝代割裂開,讀來由衷喟嘆。範氏家族幾代人癡守的天一閣,只能守不能看,這個在藏書樓下生活的家族,把天一閣捆綁成了範氏家族的一個宗教式朝拜的對象,他們誠惶誠恐了幾百年,然而最後天一閣的樓板上留下的不是文人的腳印,而是偷兒吐出的一大堆棗核,竊以爲文化是不能束之高閣的,只有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毀滅與修繕纔是文化該有的模樣。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8

五千多年薪火相傳的中華文化,這大概是所有中華兒女最大的驕傲所在。然而驕傲歸驕傲,在許多人心中,這?家丫是過去式了,很少有人會去專門了?中國傳統文化——畢竟文化不能當飯吃。但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做一些旁人看起來無意義的事,比如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一書有虛構的故事,有真實的景色,但更多的是作者二十餘年間行走在這片厚重的土地上的感受。在作者筆下,我能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邊疆,能看到“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的江南水鄉;能看到“烏臺詩案”後歷經磨難的蘇軾,也能看到以低價將古經文賣與斯坦因的王圓籙。

這是一本濃縮了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書,它從文化的角度出發,以歷史事實表現了中華文化的破滅與傳承。在這本書的背後,我看到的是一片文化厚重的土地,與一個在其上苦苦追尋的行者,追尋着日漸被人遺忘的中國的傳統文化。

有的人要問了,花二十年的時間來追尋“無用的”文化,這是否值得?沒有什麼值不值得的,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只是覺得非寫一點文章不可”,和名利無關,只是興趣,只是理想。

其實,我一直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我喜歡《詩經》的溫柔敦厚,喜歡漢樂府詩的朗朗上口,喜歡《楚辭》中的哀哀楚音;諸子百家,合縱連橫;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穿越千年時光的故事與篇章,早已成爲一種文化符號,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之中,只是現代社會過於濃重和斑斕的色彩將其遮蓋住了罷了。

《文化苦旅》一書,其最大的意義莫過於喚醒了這一切,餘秋雨先生以其一人的追尋,讓更多的人認識、瞭解了中華文化,這很好。

忘卻,是不能發生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上的。有的人說,那都已經過去了,是過去的歷史,我們應走出去,親手寫下我們的歷史。這話不錯。但關鍵是一個忘卻了自身歷史的國家與民族,又怎能創造出新的.歷史呢?

怎麼能夠忘卻呢?我忘不了“蒹葭蒼蒼,白露爲霜”,忘不了“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忘不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所”;我忘不了春秋戰國,忘不了在思想文化領域碰撞、思辨、交融的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名家、雜家、陰陽家、縱橫家;忘不了李白的《靜夜思》,忘不了蘇軾的《江城子》,忘不了馬致遠的《天淨沙》,忘不了曹雪芹的《石頭記》……它們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微笑與箴言,在時光的磨滅下,流傳至今。這,怎麼能忘呢?

於是,無數的人上路了。他們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行走,追尋着先輩的足跡、久遠的文明。屈原、陶潛、杜甫、辛棄疾……是歷史的先行者,魯迅、胡適、楊絳、錢鍾書……是時代的先驅者。一代代人苦苦追尋,用一生去面見文化的真容。如今餘秋雨也上路了,在這條沒有盡頭的道路上,他追尋着……

餘秋雨先生在自序中說,中華文化的真實步履,儲存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息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這真是一點不假,畢竟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先輩已經生活了數千年。每當我走入山中,踏在靜默着的青石階梯上時,足跡與先輩們的重合,恍惚之間,我看見在泰山封禪的帝王,在華山吟遊的詩人,在黃山朝拜的僧侶……。我還看見正在伐木的樵夫,追逐雉雞的獵人,忙着做飯的農婦……千年的時光,沒有人能夠倖存,一代代人生老病死,隨風消逝,但他們都已成了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寫入那一本本厚重的史書中。

神州大地上凝結着的時間,寬廣而厚重,令我走着走着,總是不由自主地放輕了腳步,以免驚擾了這片土地,這片時光。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也許有一天,我也會悄然上路,去追尋這我喜歡的、我熱愛的傳統文化,用我逐漸消失的背影,將它傳承下去。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19

讀罷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爲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爲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着餘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0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爲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爲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說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於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餘秋雨在書裏的這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讚美着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或許又會是這樣,當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1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着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着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爲家成爲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爲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爲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裏的經書,並視其爲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裏,餘秋雨又爲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爲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爲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爲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爲什麼呢?是因爲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碟躞,以此爲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2

苦旅是基於文化之上的一種旅遊,發起者多爲所謂的大賢大聖。孔子周遊列國,只爲讓多數人接受自己的儒家思想,期盼着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君主,這是發揚式苦旅;莊子野遊於自然中,是要通過艱苦的環境,磨礪自己的心境,這是無爲式苦旅;而秋雨先生則是在苦旅中,去發現那些未知的,或已知的文明的歷史,這便是探索式苦旅。

文化和自然像一對孿生兄弟,彷彿沒什麼關係,卻又讓人想不出什麼正當理由讓他們分開,我們向前文一樣,去問問古代的哲人,孔子會說:“我向來支持有限度的愉悅。”;墨子會言:“我比你更簡單,拒絕除生活必須外的一切鋪張浪費。”;荀子道:“我認爲人的惡習必須用殘酷的刑罰幫助他們改正,讓他們徹底記住後果。”;老子和莊子站在旁邊,彷彿早就看穿了一切:“在自然和文明中選擇,我們定會選擇自然,因爲自然纔是文明之道,”兩個老人又相視一笑,“而瞭解自然的最好方式則是在苦旅探求文化。”

秋雨先生彷彿悟道了精髓,他在旅遊中瞭解到了文化,這個過程應是讓人開心,或換種說法,是讓人心悅的,又何被稱爲苦旅呢?我曾經問過我媽。我媽回答:“苦是苦在肉體上的,是爲條件的艱苦,而樂是樂在精神上的,假如旅遊真的苦,那麼秋雨先生幹嘛要吃飽了撐着去尋找那些文化的印記呢?現在的孩子整日以手機爲友,以僅供消遣的小說爲朋,反而以名著經典爲敵,學業爲輔。認爲只有玩手機纔是最好的.休息,其實那只是一瞬間的愉悅,而不似閱讀經典達到長久的滿足。”

其實苦旅只是名稱,在實質上是樂(讀悅)旅。

我聽完不覺羞愧難當,我也曾去過許多地方,無一不是對於歷史的元老重臣,我卻對向華夏盡忠多年的老臣視而不見,甚至有意忽略,這豈不是對悠久華夏文明的輕蔑與不屑?那些記載着血與淚,朝代更替的文物,幾千年來見證着前人用鮮血換來的古物,到我們這卻引不起一絲關注!我想,古物們定在爲這些前人感到不值得。

秋雨先生彷彿是第一個找到了聖賢所尋的大道的人,但明代的徐霞客纔是第一個實踐苦旅的人,徐霞客跨江河,越泰斗,穿林海,從北部富饒之地,到南方艱苦的壞境中,橫跨南北,縱越東西,條件艱苦,我也不相信徐霞客沒有抱怨過,沒有喊過苦,但他依舊完成了自己畢生的夢想,儘管有可能完成的不太完美。徐霞客要告訴我們的是苦旅,苦在外在,甘在心中。他完成了歷史第一次苦旅。

先前,我看完文化苦旅並沒有什麼感悟,只是單純的認爲秋雨先生很厲害,不怕吃苦。直到後來,我在人間詞話中看到這樣一段話:“古之成大事,大學問者,必經三重境界。一爲‘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爲確定自己的目標;二爲‘衣帶漸寬人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爲爲目標而努力;三爲‘衆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爲千心萬苦找到了自以爲的真理,卻發現真理一直都在你旁邊。”秋雨先生便是在第二層境界與第三層中間吧。

我在看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過程中,迷迷糊糊感受到了自己對文化的追求,但可能我還小吧,不清楚自己到底被古老的各國文化哪一點吸引住了,這也許還需要我像秋雨先生一樣去探索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3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大大小小,什麼樣的都有。假期我在讀一本餘秋雨寫的書《文化苦旅》。

這本書主要寫了作者從開始"苦旅"的那一天開始就踏上了探索的路程。他旅程的如夢起點,那裏飽含着他的`童年回憶。因此,一切童年都"如夢",一切起點都"如夢"。作者從如夢起點開始,一直到中國之旅,經歷了許多。他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故土,有喜有憂。這是一篇散文集,一部分是回憶散文;一部分是探索歷史文化。作者通過一個個古老物像描述大漠荒蕪的黃河文明盛衰,直到世界之旅,後到人生之旅,探索到更多中國歷史文化知識,並一筆筆寫出了一批書籍。

"如夢"之旅是作者這一生的起點,也是新的開始,它爲作者創造了精神意義上的土地。自此,作者就毅然辭去了職務,一個人尋找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遺址,冒着生命危險考察了歷史遺址,這不正是需要我們學習的探索精神嗎?他還很有勇氣,覺得應該把孟子的結論改成"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時"。因爲人太渺小,怎麼強得過天地。他的文化考察,是對黃河、長江、降雨量分界線這三條天地之線的踩踏。但是,作者告訴我們不能只糾結於自己的想法,而要把眼光放遠了看,才能探索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看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既然作者憑藉山風水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文人。我們也要勇於探索,善於發現,用自己的平凡肉眼去看遍祖國大好河山,用心明白更多人生道理,往更遠的地方看看,才能收穫更多。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4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一書。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從雪嶺上一星跳動的紅的開篇,伴隨着着筆尖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結束。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太多,“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餘秋雨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地方,用與先輩同樣的黑眼珠打量着差不多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他看到了道士塔的漫漫黃沙,聽到了都江堰的江水轟鳴;他看到了山莊沉重的孤獨的背影,聽到了異鄉漂泊人匆匆的腳步;他看到了一代大師謝晉在關掉的大門上盯着門孔,尋找亮光的身影,聽到了世紀老人巴金在_前鏗鏘有力地吶喊。菩提樹下有他的靜心打坐的身影,莫高窟內留有他沉重悲哀的嘆息。

在讀《文化苦旅》之前,我還不明白,原先散文,也能夠寫出歷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餘秋雨先生總是在從宏觀的歷史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去進行解讀。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使我感慨的一篇是《風雨天一閣》。

從天一閣裏刮來一股風,一股淒涼徹骨,帶着朽木氣息的風。

歷史在歲月的溝壑中徒步行走着,猶如黑白默片—那一棟蒼老的木樓,那一位名叫範欽的老人,那一枚枚在時間深處靜靜飄香的芸草,那一個以自我脆弱的生命與自我的文化渴求斡旋的少女…

天一閣,是希翼中華禮貌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的物態造型,是現代文化良知的見證。在亞洲,它是時間最爲久遠的藏書樓。它的創始人—範欽,對書有不講理由的癡迷。再加上他工程般的精細,使範欽成了範欽,天一閣成了天一閣。

然而,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由誰接下去呢?在他彌留之際,他一再打量着範大沖的眼。他無法得知他的兒子能否堅持到最終,無法得知他的後代能否堅持到最終。

在範欽過世二百年後,一個名叫繡芸的女孩,幻想着借婚姻來登上天一閣。但範家嚴密的規矩使她的幻想最終破滅了。我似乎看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錢繡芸那充滿渴望的眼睛凝視着天一閣,瞳孔深處是一種對文化的癡情。哪怕寄託已成泡影,她也要這麼守望着它。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

錢繡芸就這麼望着,不覺已將一生蒼涼的時光耗盡。她在一個風雨瀟瀟的`夜晚,將自我化作了一片片芸草,在時間的深處靜靜的飄香。她是幸還是不幸?天一閣不語,依然以絕世的風姿看光陰如梭穿過。

我曾多次在夢中,在天一閣硃紅的大門前,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的書生?

只是因爲那本書,我明白了手指觸碰着紙張的珍貴,我明白了一本書能保存下來歷盡了多少的磨難,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求知,在於不斷充實自我。每個人的精神就好像是被上帝啃過的半顆蘋果,僅有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時間,才能填補我們精神上的缺漏。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5

《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獨自出發旅行路上的心靈感悟。

在閱讀《文化苦旅》時,我彷彿和作者一起到達都江堰,驚歎氣勢滾滾、蒸騰九霄的江流;穿越至清朝時期的道士塔,悲憤地看着斯坦因只用30英鎊向王圓籙換取了一箱箱中華民族長達好幾個世紀的大量文物;來到風雪中的陽關,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傾聽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抵達美麗的杭州,在蘇堤上漫步,充分領略水光山色、陰晴寒暑;遊覽寧靜的蘇州,觀賞精緻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狹窄的小巷……

這本《文化苦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黃州突圍》。

《黃州突圍》主要講的是蘇東坡到達黃州赤壁前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入“烏臺詩案”的困境,一羣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文中流露對政府的不滿不敬,環繞奸臣,百口莫辯,最終,蘇東坡被貶謫黃州。

蘇東坡在黃州時,他的“朋友”們不僅不來信問候,而且收到東坡的書信也斷不回覆隻言片語。這炎涼的世態,這涼薄的人情,讓我不禁爲東坡扼腕嘆息。東坡就是東坡,讓我吃驚的是在這種難言的孤獨中他還能不斷自省,雕磨性情,最終竟脫胎換骨,達到真正的成熟了!他在這裏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千古傑作,令愛人的人更愛他,也讓恨他的人更恨他。是的,困難不但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更上一層樓。看到此,我不由告訴自己,在遇到困難時,不要繳械投降,站起來,打敗它,讓困難成爲你成功的墊腳石。

合起《文化苦旅》,我仍爲它的文質優美而心動不已,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個有名的旅行勝地,其間還穿插了不少歷史故事,富含哲理,這種閱讀感受對我而言,真如這句詩:“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6

第一次明白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僅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此刻,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說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禮貌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禮貌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爲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7

我靜靜執筆,有幸臨於長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暉,更可聽的吾天朝大國千百騷客於一脈山水間淺唱低吟,悠悠成韻。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長。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脈由一河一江間流淌,於羣山峻嶺間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廣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視唐古拉山的白雪皚皚,那雪頂的陽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結着亙古不變的凍雪的陽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寬廣和天空的蔚藍,不斷成長;我諦聽壺口水聲如雷,濁浪排空,白練騰於天宇,金蛇翔於蒼穹。浪口浪尖的一聲聲船伕號子,岸邊岸間的飛索橫渡,是黃土高原住民聲遏千年的迴響,在這氣勢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隨着汗水和風聲成長。我爲這山迷醉,不是這山,怎有民族脊樑的挺直;我爲這水流連,不是這水,怎有這血脈綿延悠悠的青!滋養一方水土,恩澤一方百姓,我怎能不爲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紙一筆中銘記,於墨染硯臺間傳承。敦煌壁畫的飛天,平遙古城的石牆,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視江水分流的堅定的眼神,他們無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傳着民族文化的凝練,以不變的氣度和神韻感染着腳下的人民,讓他們所恩澤的人民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成長。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沉聲踱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更有辛棄疾“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和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他們的氣勢,他們的脊樑,讓子孫在走過這曾經的斷垣殘陽時不停地回想!不是這千百年由民族流傳的淺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塊象形文字間的挺拔有力的文脈,讓我得以觀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體味辛酸冷暖,不斷自省篤行?我願懷着一顆感恩這一脈相承下來的文化的心,在反覆的體會中,成長!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暉,見證了堯舜間禪讓的綿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辯羣雄的變革的力量;更有那滋養我的江水,諦聽了辛亥武昌槍三響,振聾發聵,雄雞高亢的覺醒的力量。蒼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傳承,早已不再是誰主沉浮的.問題,而是青山青,綠水長,無數的人與事在歷史中變幻,構成了一股不是政體和炮火能夠磨滅的力量。這力量使人們發現,使人們不再彷徨,這力量使人們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長。

在成長中,即使東三省的大門被炮火撬開,可哪怕荼毒十數年,那人們的歌聲,那堅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長中,東南角的寶島,雖只因政見不同而暫隔,但也只是暫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們的骨子裏,依然凝聚着中華民族的脊樑。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內涵裏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長的故鄉;那事呵,穿越狼煙撥開浮雲,推陳出新,卻也總抹不掉民族的字樣。因爲你與我,不論身份、愛好、身處何地,組成了一股名爲民族的力量,這力量使我們哪怕籠罩在陰雲下再久再長,也總有一天會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這力量塑造了我們,感恩這力量讓我得以即使遠在他鄉,也不會忘記在那東方,有着我夢想中的,故鄉!在感動中,我已然逐漸成長,我執筆於古運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韻浸潤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暉,我就像是一棵僅能對着太陽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養之恩難報,那我就去感恩,去盡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間,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間成長!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8

中華文化,說是人文文化,不如說是自然生態文化,中華文化從長江,黃河,高原點滴累計!在我看來,宗教和時間是讓人從熱血沸騰的狀態冷卻下來,因爲人有敬畏之心;科學和高速讓人從淡然到沸騰,可是卻耗廢了生態文化!

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悟最深的是苦,人只有經歷過苦纔能有沉澱,中華文化,雖說是泱泱大國傳下來的精粹,雖然自帶文弱書生的軟病氣息,那也是經歷了種。種苦楚才積累沉澱下來的!寧古塔的流放文人,敦煌的多災多難!近代文人巴金等巨匠經歷的那場浩劫而涅槃重生!種種苦難,打不垮的壓不倒的中國人脊樑!所以坦然面對人生種。種苦楚,是祖先傳給我們血液中最大的財富,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要怕吃苦的來由吧!呵呵!

以前對於餘秋雨,並無甚好感,總覺得青歌賽長上的文化評委,賣弄嘴皮子,和缺乏文化素養的選手賣弄一下。讀過北大授課時,感覺他倒是個有學識的'人,學問一次,在我看來,就是博聞強記,多讀幾本書,產生種。種感悟而已。當然,看過文化苦旅,感覺就是他讀書很多,學識淵博,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他的考察筆記兼有抒情散文!印象比較深的就是那句話:書和路是分不開的,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分不開。

我也有點體會:也許任何一個名勝風景,缺乏學識的人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這處一旦被賦予了文化內涵,那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多的是他的歷史背景了。看過這本書,依然覺得,學識淵博的人有個共同之處:胸襟廣闊。是啊,如果沒有廣闊的胸懷,何來有容乃大?餘秋雨評價中華文化有一點很對,中華文化興起於長江、黃河、淮河沿線,這些文化自帶了中國文人固有的文弱氣息。在文化傳承中,有一個人物不可忽略,康熙,他的學貫中西,對於學識不偏不倚令人讚歎,這個不偏不倚建立在學貫上,另外他一改文人的虛弱,是個健壯的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讓文化進一步昇華!健康,健康,我會爲之追求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29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僅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必須回叫苦不迭。茶,僅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僅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那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那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那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那裏什麼也沒有,僅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衆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今日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0

這個人憑藉着他對蘊藏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這部令人讚歎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與餘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國中學過的一篇課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畫的那個誠信無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達出來的文字也是給人一種質樸典雅·精闢而暢達的感覺。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灑脫,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生疏而又認識的.名字,在這裏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一個曾經古文人們寄情療心的佳景,像一個埋藏着千年祕密的滄桑老人。從“走向三疊泉的漫漫山道上,我產生了大容鑄感”到“誰也沒有逃開,反都擡起頭來仰望,沒有感嘆,沒有議論,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溼淋淋的生命。”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宏偉,甚至是浩浩蕩蕩的氣魄,不止衝擊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說,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尋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體會到作者對文物遺失的痛心與憤懣。在“陽關雪”中,作者尋陽關,憶王維,感受歷史的悽美與哀傷。在“沙源隱泉”中,我彷彿看到作者站在鳴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滿憐惜與驚訝,然後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苦旅,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對於文化的思考和追求,以及一種對於逝去的苦澀的回味。他說,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後的回味,焦灼的會心,冥思的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靜下心來,將“文化”含在嘴裏細細的咀嚼,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身榮位高之際,辭職探尋文化遺蹟的歷史文化散文集,其起點也難、其過程也艱、其後果也煩,用作者的話來說,《文化苦旅》就是外出的浪子,給自己帶來的麻煩難以計數。但是,先生的“苦果”,爲我們釀出了甜酒,一場自然、歷史、文化、文人、思想的盛宴和洗禮。

全書分爲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四場旅行,太大太深太苦,所以我只能撿二三事說說。

如夢起點,是我讀來最輕鬆的一部分,勾起了我對家鄉鄉土人情的回憶和思考。我也來自一個小山村,也常和小夥伴打打鬧鬧結隊去上學,我們那個國小也是一座寺廟改建而成的,原來叫觀音寺,不知什麼原因就成了我們讀書的地方。直到我國小畢業了,校門外的一塊空地上還立着一個小寺廟,雖然因爲是“違建”而空蕩蕩的,但那也是我們課餘的一個去處,也是我們的一片回憶。現在想來,無論是書中的牌坊、寺廟還是信客,還是我們上學的觀音寺,還是奶奶們燒香的小廟,都是一種寄託或信仰,引導和支撐着人們在追求和努力着。當然,餘秋雨所觀察到的也許是意識形態、文明或者文化間的衝突,但是我感受到的,也許也是作者所追求的,是這些衝突背後的共同願望,那就是文化形態所寄託的向上、向善初心,這也是不同文化共存和和諧發展的基石和準則。

在中國之旅中,餘秋雨先生帶我領略了13處古蹟,從都江堰出發,道士塔、莫高窟……一路走到天一閣,全程充滿了對祖國曆史遺蹟的敬意,對歷史曲折的叩問,對中華文化的探尋。相形之下,我受閱歷所限,更受膽氣所限,至今只到過祖國幾個有限的省份,所以初讀時有點跟不上作者時空轉換的節奏,有點難以體會作者的'“苦衷”。因爲往常旅行,我只喜寄情山水之間,極少流連於人文古蹟,加之歷史知識貧乏,所以很難透過那一個個碑、塔、亭,看到一段歷史和一羣豐滿的人像。但是讀後反思,就是我這種淺嘗輒止的輕浮之態,以及如我一般的千萬漠視茫然之人,正在毀壞或者看着毀壞又一段段的歷史和文化,纔會頻頻出現歷史古蹟的毀舊建新、掠奪式開發和歷史劇氾濫。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社會和民族的一份子,但內心卻是自立和封閉的,沒有把自己放在大範圍之內去看待舉手投足所帶來的波瀾,所以感嘆文化散失、信仰淪喪也就成爲了必然,因爲個體的不負責任最終將帶來集體的瘋狂,這既是現在的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但卻在不自覺地演繹着的。

一切歷史、一切文化,最終都要由人去創造、發現和發展,餘秋雨先生最後用一些身邊的人的寫實,刻畫了一個完整的人生之旅,書寫了文化人之苦。他們用畢生心血推動着文化的進步,卻陷於嫉妒、諂媚的攻擊中,但他們並沒有“折筆、棄筆、毀筆、葬筆”,最終撐到了“文化孽力”不爭自毀,成爲文化長河中的經典和偉大肖像。這一文化自證和文人平反的過程,也許就像餘秋雨先生母親的一生,“一辯論就進入他們的邏輯系統,必定上當”。所以,永遠只有微笑,只有傾聽,只有靦腆,最多,只有沉默,才能穿過黑暗,戰勝歷史的碾壓和生活的煉獄,最終笑到最後。

隨着餘秋雨先生走過苦澀的文化之旅,我更深更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博大,中國文化的艱深,中國文人的根骨,其涅磐過程之艱辛、之苦悶、之久遠,難以想象。好在餘先生等一代代文化標杆,替我們提煉了苦藥,我們常人只需要嘗甜憶苦就行了。但是,是不是我們就只能坐享其成、恍若路人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其實,文化不僅僅是文物古蹟、書法中醫、經史子集,端午吃糉子、春節貼春聯也是文化,文化無處不在也潤物無聲,需要我們細心呵護和執着堅守。當我們每一個人少在旅行時的碑塔上刻一筆,多讀幾本經典著作,多傳承一項傳統習俗時,我們就已經在輕輕鬆鬆的允吸歷史文化的甜蜜了。所以,文化不“苦”,旅行也不“苦”,拯救、傳承、弘揚中華歷史文化並不難,只在一頁頁紙間,在一寸寸山河間,在你我舉手投足間。

文化、文明、文華,就在生活中,就在躬行處。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2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是沉默的原因。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一場人們屏息等待的鋼琴演奏會上,女鋼琴家悄然出場。人們驚訝於她衣着樸素時,她說:“人,要隱於音樂背後。”的確,在很多時候,許多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有些人選擇崇尚樸實無華的內心,這種信念是多麼令人折服啊!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沉重的嘆息。”你說王圓篆是壞人,也不全是,畢竟他讓那些經文躲避了飽受戰亂的'痛苦;但你說他是好人?也不是,畢竟他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結晶讓那可憎的外國人給奪了去!

“莫高窟”,一個多麼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來,他沉默着,像一棵樹,一座山,因爲他知道未來,人們會撥開歷史的睫毛,透過深沉的瞳孔,來還他一個公正而客觀的判斷。

你看啊,“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多少赳赳武將、權謀強人止下腳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許多的莫高窟,他們一定想:莫高窟爲什麼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鋼琴家的魅力在於演奏技藝的高超,與音樂融爲一體。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纔能有所作爲,從而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3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總這麼說。同樣,這也是他走遍山山水水,領略了一番我國特有的物質文化遺產之後爲何要寫經歷的原因。是的,感同身受餘秋雨先生認爲人們看待文化不能總是滿腦章句,或者說是不能被文明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是在自身的經歷中深刻,細膩的體味文化,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於是,那年,餘秋雨先生開始了他的“苦旅”燒水沐,煮米爲食、裁布爲衣,整榻爲憩。身孤旅,無伴無從。“一葉扁舟渡滄海”,卻少了李白的.輕舟,就連陸游的毛驢兒都顧不到了。

我在《文化苦旅》中,隨餘秋雨先生看了“震不垮”都江堰。

書中也寫道:“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若不是都江堰,何來天府之國,秦朝又如何統一天下?有了它,抗日戰爭時的中國纔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後方。至於爲何說都江堰“震不垮”,原因是2003年的地震,使成都附近建築倒塌,唯有都江堰受損不大。可以說,它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古建築之一。

與此同時,我們也欣賞了敦煌莫高窟。公元366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東南方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開始開鑿石窟。後來代代有人繼續開鑿,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再後來石窟造像藝術又融入了越來越濃重的中華世俗文明,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歷史。

《文化苦旅》涉及了很多的文化遺址,是一部史學鉅著。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34

中國文壇上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作家,他就是餘秋雨,而提起他,不得不說一下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因爲是中學的時候學過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我懷着崇敬之情又打開了這本書。在一次閱讀也有無限感慨。

讀這本書我首先的疑問是文化和苦旅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這時候卻心生苦澀。

首先我閱讀了《道士塔》這一節。莫高窟的大門外,有一條河,有一座塔,這座塔是一座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籙。他是一個罪人。他在甘肅做道士,讓外國的冒險家將中國的文物,一箱一箱運走,今天的'我們只能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在當時敦煌這個堂堂的佛教聖地,卻讓一個道士在看管。在這個道士無意間發現了一些文物。起初,道士還是把一些文物交給當地的官員,而這些官員只是把這些文物當成禮品,你懂的,當時的中國官場一片烏煙瘴氣。後來外國人來到這裏,他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這裏。沒想到這些人很容易就獲得了這些文物,接着一車一車的這些文物就被運走了。而王道士也笑嘻嘻的看着他那沉甸甸的銀子。

許多年後,作者來到這裏腦海裏浮現出中國青年寫的一首給火燒圓明園的詩,而這時作者也是非常感慨。他想自己也想早生一點,攔在車隊前和盜竊者對視。一次敦煌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做了一個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籤。讀完這一章,我的心中已經充滿了苦恨。我也在想如果我早一點出生,我一定會拼盡我的所有力量來保護中國的文物。然而不可能了,中國的文物已經流落國外。今天的我們有義務努力工作和生活,爲祖國的強大而奮鬥。最後,感謝《文化苦旅》,讓我在這浮躁的夏天重新安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