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課程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新型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教學的總目的之一是“能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爲了體現上述教學理念,改變高耗低效的教學現狀,使語文課堂和諧、高效,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採取了“十不”教學策略。

淺談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

一不佈置預習

教學一般都有“預習”環節。預習,從本質上講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但從現實層面看,卻存在着以下幾個嚴重的問題:一是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二是缺乏實效的預習使學生養成了浪費時間、缺乏責任意識等不良學習品質;三是不利於教師真正瞭解學情,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高效地教學;四是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失去了新奇感,課堂學習缺少興趣與動力;五是也相應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可以嘗試取消“預習”,將“預習”移至課堂,讓學生在上課之始,緊緊圍繞着學習目標,按照教師的自學指導進行探究、實踐、自主學習。這時,學生的學習既是教師指導下的統一行動,又是獨立自主的學習,有利於暴露學生學習的真問題,有利於教師真正瞭解學情、發現真問題,從而在下面的教學環節中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性。由於有了教師的學習指導,有了學習時間的要求,這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觀念,提高了學習效率。而沒有了預習,學生的課業負擔相應減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也相應提高。讓學生“先學”,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高度信任,相信學生能學、會學,學生就會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學習自覺性就會提高,從而更加刻苦,學習效果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二不課始複習

傳統的教學環節包括課始複習,其用意就在於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回顧,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但課堂同時也要考慮效率的問題,要儘量在既定時間內合理地完成教學目標。只有這樣,師生的教與學纔會更具責任感、使命感,纔會想方設法、全力以赴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也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如果課始複習過度,必然會佔用新授課的時間,新授課時間也就會相應縮短,師生既要忙於複習,又要忙於學習新的知識,必然不能集中“優勢兵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事實上,一般而言,每一節課末都有複習環節,是新授課的最後環節,如果在這個環節對新授課內容的提升與發展,再輔以適當的課後作業,足以使學生掌握與鞏固知識。

於是,我們嘗試取消課始複習,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積極完成新的學習任務,達成新的學習目標。這樣既減少了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又能爲本節課提供更多的學習時間,爲全面達成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提供保證。

三不精美導入

在許多課堂上,教師都要用精美的語言導入新課,這種語言是教師經過反覆推敲、精心準備的結果,它包含了對文章內容和特色的凝練概括,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等內容的介紹,這樣做的目的是能給學生一個總體印象,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節約課堂教學中不必要的時間,創造學習情境,擴大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也存在負面效應:學生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先入爲主,在不用思考的情況下,知道文章內容、寫法、特色、語言等,()被教師“牽着鼻子走”,被動接受教師所講內容,無法形成自己對文章的獨特理解與認識。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解讀文本權首先是學生的;教師如先解讀,實際是讓學生先入爲主,進入預先設定的條框之中,掩蓋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是教師自欺欺人的表現。教師的作用不是提前告知,而應該是有意暴露和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更何況,當人們在現實中自主閱讀新文章時,導入這個環節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有靠自己去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嘗試取消精美導入,爲學生在課堂上騰出更多時間,以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不課始解題

許多語文教師,一上課就從題目,尤其是大學聯考考題入手,講題目的結構,講題目的表面意義與深層意義,講題目與教學內容的關係,等等。我們認爲,這樣的做法只是教師自己的解讀,並不是學生的解讀,不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析題、解題的能力。首先,應該讓學生自己試着解題,然後結合文本對照解題,如果學生有了問題,教師才幫着引導解決。這樣,學生既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也提升了對題目、文旨的理解。

因此,我們嘗試在課堂上採用直接導入法上課,將解題的機會留給學生,而不是一開始就解題。不解題,即不介紹文章內容,不介紹作者生平、時代背景、題目含義,採用這種方法,教師導入的時間變少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就變多了,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自由地看書、思考,就不會被教師牽着鼻子走,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與認識,這是學生學習的權利。不解題,並不是說教師不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而是在學生確實需要講解時纔講,即所講內容是教師非講不可時纔講。這種講解,講什麼、怎樣講、何時講,都要有所選擇,因需要而定,因學情而定,因內容而定,決不可由教師隨心所欲地講。

五不輕意範讀

傳統教學非常重視教師的範讀,以給學生影響,給學生薰陶。教師的範讀確實有上述作用,但反過來想想,教師的範讀多了,學生自主品讀的實踐時間就會相應地減少。而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把讀書權還給學生。“讀書從學生讀書開始”,而不是從教師讀書開始。不先入爲主、不限框、不設條,就能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可以引導學生更爲高效的學習;讓學生自主閱讀,只有學生出現錯誤,教師才引導學生去正確解讀文本。教師的範讀要像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樣纔會給學生留下更爲深刻的印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養。另外,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課文,通過輪讀、比讀、表演讀等方式,在讀中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如錯誤的生字詞、句讀、情感表達,由學生間相互討論解決,最終把字音弄清,把句讀弄明,使感情到位。如果學生讀得很流暢、很到位、很準確,教師就不必在學生朗讀上做文章,就可以節省時間進行其他環節的.教學。

教師不範讀課文,實際上就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有效地相互解決問題,是把讀書權真正還給學生。

六不預供情境

有教師認爲,教學法的要義就是教師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給學生創造學習的情境、文本的情境、樂學的情境。於是,許多教師課前總是在情境上絞盡腦汁,一上課就提供若干與學生學習相關的情境。如上課效果不好,教師還會責怪自己創設情境的本領不高。

我們認爲,語文學習的情境權首先是學生的。一千個讀者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言外之意,就是學生對文本的情境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情境創設的權利首先應當交還給學生。而學生的見解是教學中最可貴的資源,是教育教學的第一手資料。學生已經領會了,教師就不必再糾纏;學生的理解有誤,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幫助和引導。如果學生沒有思考,沒有暴露問題,教師就提供相關情境,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灌輸式教學,不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語文能力的培養。

七不允許查閱

有些課堂教師一拋出問題,學生就開始忙起來,忙什麼?忙着查閱資料。如學習文言文,學生似乎在比誰翻資料翻得快、翻得多。而教師則認爲這是在擴大學習資源,讓學生自由自主地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搜尋、檢索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認爲,教師這樣的做法與理解是錯誤的。課堂上這樣的翻閱,其實不是學習,不是研究,是移字,是“抄襲”.教師在課堂上主要作用是什麼?是引導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使學生由淺而深、由粗而細、由表及裏地理解知識、形成能力。課堂上,放手讓學生查閱資料解答問題,很多學生做了,並且做對了,但學生真正懂了嗎?儘管所答全對,但這是資料上的,不是學生自己的解讀,以資料解答豈能代替學生自己獨立的思考?再者,放手讓學生翻查資料,就不能準確地暴露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利於教師在課堂上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八不輕意開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只有真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其語文素養才能真正得以培養。但在現實中,許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成了講演者、表演者、賣弄者。只要學生一有問題,就迫不及待地講、說、寫、演,以爲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

我們認爲,知識不是教師講出來的,是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的。教師在課上不要輕易講解,而是要還權給學生。不講解,是

對學生的信任,是對學生的期待,學生就會竭盡全力解決問題。但在課堂上,教師不是完全不講解,而要看時機、看火候,在什麼時候講解、講什麼,決定權不在教師而在學生。在學生需要講解時講,在學生無法理解時講,在學生學習達到“憤”、“悱”時講。講學生不會的,學生會的不講。這種講解,不是教師代替學生去思考問題,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一定要在“導”字上做文章,導出方法、導出規律、導出內涵,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把握實質、形成能力、薰陶思想。一句話,教師要做到“無事不出場”,“非出場時纔出場”.

九不遷就學生

很多公開課上得很“順”,似乎都是“水到渠成”,果真如此嗎?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順”的原因是課堂上,教師喜歡關注那些舉手的學生、那些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生、那些尖子學生,而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不舉手的“差生”.“課堂繁榮”是假象,其實質是少數人的發展,是少數人表演的課堂,不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使得“面向全體”的素質教育目標落空。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面向每一位學生施教”,而在教學中,許多老師常常以好代差,以表面的“熱鬧”代實質的“虛假”.我們在課堂上不能隨意遷就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課堂的機會。再者,對學生的回答不能一味肯定,要火眼金睛,發現問題,有策略地指出問題,提升問題,發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最有效地解決問題。

十不佈置課後機械作業

現在,一些學生存在着嚴重的厭學問題。爲什麼厭學?因爲課後有大量的機械作業,學生非常不感興趣。由於課堂效率低下,只好“課內損失課外補”.所以,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設立基本目標,不拔高,不降低。這樣,課堂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從而爲課後解放學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們認爲,課後不應在知識的識記上糾纏,而應着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能力與水平,讓學生讀書、觀察、實踐、活動;課後時間應是學生的,一定要把課後的活動權還給學生。爲了使課後時間更有效的運用,我們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特點。學生畢竟是學生,自制力、學習方法、學習能力都有限,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組織作用。引導、組織學生投身到有益的事情中去,提升認識,提高水平,讓學生想做、能做、做好,在做中求樂、求趣。這就從根本上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學生不再感到學習是一個苦差事,從而實現樂學、愛學、好學,充滿興趣、高效地學。

從以上分析可見,“十不”教學策略的實質是:全過程讓學生學,全過程讓學生思,全過程讓學生去實踐,把學生學習的自主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讀書權、選擇權、活動權、思考權、實踐權,真正視學生爲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問題的過程中,達到能最有效地解決問題的目的。實踐證明,實施“十不”教學策略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教學策略,將使語文課程在開放中更加顯現活力與生機,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爲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