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陳與義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秋夜_陳與義的詩原文賞析翻譯

秋夜 陳與義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秋夜

宋代陳與義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漢明。

莫遣西風吹葉盡,卻愁無處着秋聲。

譯文

夜深了,淡淡的月光灑滿了中庭;露水下降,乾坤清澄,銀河耿耿。

請不要讓西風吹盡了沙沙作響的樹葉,我恐怕沒了它們,到哪裏去聆聽陣陣秋聲。

註釋

庭院;庭院之中。

河漢:銀河。

著:附着,承受。

賞析

凡是寫秋夜的詩,都是在月,在露,在星空上作文章,創造一個幽清寂靜的世界。如唐顧非熊《月夜登王屋仙台》:“月臨峯頂壇,氣爽覺天寬。身去銀河靜,衣沾玉露寒。”就是如此。陳與義這首《秋夜》詩的前兩句,也是把幾般景色組合在一起,在內容上沒有創新,在造句上很見工巧。如“白露洗空”著一“洗”字,把秋夜天空的爽朗形象地描繪出來,道前人所未道。同時,露在半夜後始降,降露的天必定是晴天,又與“三更”、“河漢明”的背景相吻合,足見詩人觀察得很細緻。

秋天是肅殺的季節,宋玉的《九辯》在“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後,列舉了種種秋天帶給人的悲傷。從此,悲秋成爲文人詩文創作的永恆主題之一,而蕭瑟秋聲,就成爲悲秋的媒介。陳與義這首詩,前兩句雖然純粹是寫景,但首句說“中庭淡月照三更”,表明了他半夜三更還在庭院中徘徊不睡,預伏下詩人是因秋而有感,難以入寐,三、四句就理應寫情,表示悲秋情懷。然而詩人又偏作拗折,不但不寫悲秋,反說請凌厲的秋風不要把樹葉都吹盡,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聲。這樣寫,表面上是說自己不會發愁,有意尋覓秋聲,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聲,是豁達語,實際上是作者在故作曠放,藉以抒發牢愁。

中國古代詩歌,常常通過故意違反常情的豁達語來達到更深層次抒情的目的,如這首詩,明明是悲秋,陣陣淒涼秋聲擾得他不能入睡,卻正話反說,把不堪寫成有趣,更突出了愁的深度。這樣寫法,常見不鮮,如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詩云:“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也是有意斡旋,寄託秋思。被稱爲薄命詩人的清人黃仲則,尤多此類語。如古詩有“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句,黃仲則偏說“愁多思買白楊栽”,又如重陽風雨,添人愁思,他偏說:“有花有酒翻寂寞,無風無雨倍淒涼”,都翻進一層,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