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36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36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代表作,現在是作爲高中生整本書閱讀的必備書目,也是我們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如果僅僅以高中生的閱讀來看待它,顯然是低估了它的社會價值和時代價值。全書共14張,從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到權力結構,從中西方文化的對比等多個角度着眼,探討了中國文化形成的基本形態。

作爲一個從泥土裏摸爬滾打長大的泥娃娃,鄉土帶與我的,是清新的芳草味與幽幽的炊煙香;但除卻那些自然的饋贈,鄉里人與鄉土的陋習則帶給了我無盡的反感。

鄉里人不識字,也沒見識。明明沒讀過幾份報,沒看過幾本書,卻要裝成高深莫測的樣子聚在一起聊民生談天下。

鄉里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今天這家的鴨子闖進了自家的田,明天就必須把自家的鵝趕到他家的地裏去;明明是雞犬相聞的鄰居,偏偏結了八輩子的仇;婦人們沒事就愛串門,對別家新嫁過來的媳婦品頭論足,又說說自家的婆婆的壞話,咒這家笑那家,樂此不疲。

鄉里人迂腐講究,忌諱多。作爲堅信科學的二十一世紀唯物主義者,倒不是我不尊重祖宗的規矩,只是有些太過離譜,損人不利己的東西,早早拋棄纔好。鄉里人不僅要求自家人遵守,還要別人認同,遭到了否定還擺一副臭臉色。

難怪城裏人會嫌棄鄉下來的,沒見識、自私、膽小懦弱、迂腐落後。書中講的有道理。沒見識是因爲不識字,不識字是因爲沒必要識字;自私是常態,是爲了更小的“公”而自私;陳腐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些講究如同印度妻子殉葬,緬甸成年禮殺人一樣,是傳統。這些能成爲鄉土社會不適應新格局的原因,也能當做鄉土社會幾千年沉澱的結果,但絕不能成爲鄉土社會就此止步不前的理由。

“從土裏長出過的光榮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鄉土的落後已是現存的事實,如要正本清源,須得下一番狠功夫。面對泥沙俱下的鄉土社會,在好的改革也會出現漏網之魚。我愛這一方鄉土,也希望它能改頭換面。而都市在前領跑,鄉土卻止步不前。鄉土改革進行得熱火朝天,重點放在了發家致富上,但私以爲,思想的改革着實是刻不容緩呀!

正如艾青所說“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依然深愛那片田地。那片讓我馳騁其中的,留下爛漫笑聲的天地。

如今,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城市化進程有條不紊逐步推進。但是,我們的文化卻長久地承襲於鄉土中國。研究鄉土文化,就是研究我們國家和我們自己。我們從何處來,所以將向何處去。

我生於田壟,長於稻泥;我願環住一灣秋水,擁緊一簇稻花;我在烈日之下奔跑,於長空之間遨遊;我躺在雨後的泥土上,嗅着新雨的清香;我與跳水的鯽魚作伴,我以偷食的斑鳩爲友;我同乖巧的家犬嬉戲,我隨回程的水鴨同歸。我守在這一方泥土上,傳訴着濃厚的鄉情,所以,鄉土呀,怎可拋棄得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

費孝通老先生著述的《鄉土中國》,篇幅短小精悍,文字飽含深思,讀來使人受益匪淺。文中講述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具體素描,而是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色體系,支配着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本書開篇一句話,便揭示了中國社會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是由中國千年歷史發展決定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農業大國,中國人過着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紮根,在悠長的歲月裏,熟悉環境、養成習性,世世代代互相傳遞經驗、互相學習,最終形成中國文化。

在《文字下鄉》一篇中,作者講到現代社會對鄉下人“愚”的固有認識。實際上,“愚”是智力問題,而鄉下人真正的問題是“文盲”,即知識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相同。知識的欠缺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導致的。作爲面對面社羣,鄉下人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空間阻隔和時間阻隔小,比起對文法和藝術要求高且意義不完善的文字,直接接觸的語言更勝一籌。簡言之,需要決定存在。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鄉下人的“愚”是不恰當的,因爲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工具且有缺陷,其表情達意的功效是有限的。作者也指出,只有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本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我國社會的基層機構。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作者做出了精闢的比喻,差序格局就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而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與之不同的西洋格局,是團體格局,像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

中國人在相似的環境中有着相似的經歷,接觸和使用同一象徵,因而在象徵上附着了同一意義。他們代代相傳,創造、學習和記憶社會共同的經驗。文化正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經驗。社會結構格局決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在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裏,“倫”即差序,私人聯繫中維繫着孝、悌、忠、信的道德要素,要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而中國社會中“攀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差序格局也是息息相關的。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等方面展開敘述,介紹了一個“鄉土本色”的中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這本書具有高度的理論素養和洞察力,極富鄉土氣息,讓我感觸良多,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

當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借這篇報告的寫作之機,我想就寒假返鄉的所見所聞和《鄉土中國》的閱讀理解,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鄉土社會結構與西方社會提出的新概念。中國的鄉土社會的鄉土性、不流動性和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會關係遠近決定社會範圍的獨特社會結構,進而衍生出了因時因地富於伸縮的社會範圍。

然而,在城鎮化刻不容緩,鄉村邊界一退再退的今天,“差序格局”的產生原因——取資於土地的傳統農業社會已近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土地、轉向現代社會謀生的“新農民”。

同時,現代法治社會對傳統鄉土的侵蝕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即爲“長老政治”的趨於敗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綿延數千年的“差序格局”是否也隨之消失淨盡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仍然聚村而居,墾地種菜,生活並未因遠離土地發生較大改變。我返鄉後的經歷或許可以爲此做出一定解釋。

本次春節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作爲外地返鄉人員的我自然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又以在門禁上發生的一系列瑣事最具典型性。

我所居住的商品房小區主要爲回遷的原李家壕村村民,我祖父母所居住的另一個小區則主要由我所隸屬的原紅廟坡村民構成。問題就出在我出於必要往返於兩個小區之間的時候。

我首次返回小區時被保安攔下,簽了一份居家隔離承諾書並測了體溫,確認無明顯症狀後居家隔離十四天,順利拿到出門條。但在我持有出門條和身份證的前提下,保安仍然拒絕放行並與我發生爭執,說什麼都不肯放我——這個對他而言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出村。此時,我在這個小區居住已久的姑姑爲我解了圍:她認出了我,並向保安確認了我的身份。保安順利放行。

而在另一小區,保安認得我,因而簡單查看出門條之後就爽快地揮手放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兩天之後我出門買菜時,不過這次的關鍵人物換成了同樣認識我的另一位村民。

這很有趣:一個試圖進入社羣的陌生人,會因爲不熟識而被排斥,但在另一成員確認他處在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裏後,又能被迅速接受——這實際上是社會關係的綿延。如同兩個石塊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本就不甚清晰的界限被迅速模糊、抹平,兩個以個人爲中心,社會關係爲主線的社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點相交。

關於我和保安之間產生的糾紛,其實可以用差序格局下的伸縮性來作出解釋:規矩既然可寬可嚴,那麼自然應有作出伸縮的標準:這標準就是社會關係的遠近,往往以血緣、業緣、地緣三大關係爲限。遠到“一表三千里”,近到父系一方的祖父母,都可以劃歸血緣;業緣和地緣的邊界則更加模糊。

這實際上可以作爲“差序格局”仍然存在的又一證據——這就是紮根實際研究的理論魅力。即使時移世易,但經典不會蒙塵:它永遠歷久而彌新。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4

經歷了十幾天後,我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充實又複雜,如果說我通過歷史書籍瞭解到的是中國土地上的興亡盛衰,那麼我通過《鄉土中國》瞭解到的就是中國土地下盤根錯節的根鬚網絡。

中國人古時對土地有特殊的情感,費孝通在“鄉土本色”中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氣’在人們看來是對鄉下人的藐視,但費孝通認爲,“土氣”恰恰是他們依靠土地生存的最好證明。鄉下人是黏在土地上的,他們生於斯,死於斯,他們直接與土地打交道,在土地中生存發展。但是土地是固定的,人口是增長的,過剩的人口,就得宣泄外出,他們不得不去外面尋找土地生存了。但無論到何處,他們都不會放棄從事土地上的職業——農業。用費孝通的話講就是“我們的民族確是和土地分不開的了”。“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這份土地情結如樹根般牢牢紮在人們思想深處,這種對土地的敬重與依戀,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代代相承。

鄉土社會裏的人,人人都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此他們不能老是移動,這就使得鄉土社會成了熟人社會。在這種熟人的社會,文字甚至語言都是多餘的。這裏的每個人都遵循着上一代的生活模式,他們完全可以靠世代的經驗生活下去,所以鄉土社會是不易變遷的。

在熟悉的相處中,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於是形成了很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爲。比如做事不講法律,只講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和傳統禮儀,這些“禮”是人們從小就熟悉並且早已內化於心的,評判是非的標準在於每個人心中的禮,持禮俗的力量在於內心的良心,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稱來衡量自己和他人。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鄉土社會的人際關係了。在鄉土社會,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費孝通先生把這種關係比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這個圈子可大也可小,它取決於圈子的中心勢力。處於這種關係圈中的夫婦感情是十分淡漠的,生育繁衍,擴大人脈關係網纔是首選。在男女關係上,鄉土社會規定男女有別來保證其社會的安穩。總之,鄉土社會是靠規矩和禮來治理社會的。

鄉土社會是穩定的、相對靜止的,它的發展進程相對比較慢。當現代社會的事物突然進入鄉土社會,鄉土社會是排斥的,如文字下鄉,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熟悉使文字顯得多餘;如推行法治,差序格局和禮治阻礙着法治的順利推行。因此,想要改變鄉土社會,就必須改變其社會的性質,這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

初讀鄉土社會,我感覺生澀難懂,但漸漸品讀中,我體會到了費老的感情。我想他一定是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才能寫出如此細緻真切的著作。在品讀《鄉土中國》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鄉土中國的變化。今日的中國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而是正走在日新月異、奮勇向前的光明大道上。

以上就是我淺讀《鄉土中國》的感受,我想如果時間充足,我一定要再次細細品讀一次《鄉土中國》,深入的瞭解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5

“禮”向來是文質彬彬的內涵,像《鏡花緣》所描繪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我們所小就被教導要懂禮、知禮,讀《三字經》、《千字文》,要“尊老愛幼”等等。漢代察舉制的基礎便是“舉孝廉”。聖人孔子也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切的根本。然而凡事多有兩面性,禮也不例外。

禮,規範我們的行爲,和諧我們的家庭,穩定我們的社會。自古以來,禮是約束自己的手段,古仁人志士強調“克己復禮”,今人強調“傳家風、承家訓”。孔子曾經說過:“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的儒家與法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強調,以德治國,反對嚴刑峻法,以禮服人,而法家思想則推崇酷吏,以法治國。孔子在這句話中就指出,以法治國能使國家穩定,但民衆“無恥”,沒有羞恥心,只是礙於法律效力,並非主觀願意;而以禮治國,民衆“有恥且格”,人們有羞恥心能自我約束。人服禮是主動的,可爲人所好,即所謂的“富而有禮”。

然而,作爲一個統治了中國千年之久的思想,它一定也存在某些不合時宜的地方。例如古代有殺人祭旗的習慣,又如帝王死後要活人殉葬。在蕭紅的《呼蘭河傳》中寫到一個人物團圓媳婦。她十二歲就被“賣”到男人家做媳婦,她從原先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羣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殘害致死。體現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小團圓媳婦本來是健康活潑的,但在這個被封建禮教封閉的小城,婆婆爲了讓她守規矩,甚至爲了讓自己舒心,任意打罵她,團圓媳婦在極度恐懼中生了“病”,鄰居也帶着“好心”幫助她,人們這種殺人無意識,以及殺人的隱蔽性和殘酷性讓人悲慘和痛心。作者通過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得近乎冷漠,對封建愚昧的國民進行了嘲諷和鞭撻。

魯迅先生也在他的《二十四孝圖》中,批判了封建社會下國人謀人性命,教人自虐的醜惡禍心。“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這樣的字眼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是應該的,但愚昧、迷茫就是愚蠢的,可悲的,甚至可恨的。郭巨挖窟窿時,他的兒子還玩着“搖咕咚”,抱在母親臂膀上,高高興興地笑着。讀到這,我不禁爲這小孩子嘆息,焉有如此愚父?

“禮”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不僅中國如此,其它國家也存在此類現象。在印度,丈夫的葬禮上妻子要被活活地燒死,這也是“禮”;在緬甸,孩子成年禮時要殺死幾個人,這也是“禮”。在諸多事例中,“禮”對人性的禁錮,對生命的漠視顯露出來。

由此看來,儒家所推行的禮制並不是完美的,或者說,在後人的傳承下變得扭曲,變得野蠻,不合時宜。

綜上,對於禮,我們應該理性面對,“仁、義、禮、智、信”要有,但我們不能愚禮,錯誤地盲從禮,這樣就會導致你做出一些荒唐的事,這種禮在現代社會看來是殘忍的。因此,禮要達到治,要能適應現代生活。隨着時代的發展,禮不是唯命是從,不是三叩九拜的繁文縟節,更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忠。而是一個人對道德的理解和詮釋,一個人對文明追求與展望。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6

通讀《鄉土中國》讓我明白了不少道理,見識頗長。說實話,以前並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書籍,但初讀這書後有太多的感受。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也應該多去讀讀這方面的書籍,不讀你無法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它會讓我們對鄉土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書中所說的“鄉土中國”,並非指的是中國的鄉村或者說中國鄉村具有鄉土性,而是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土地的影響。儘管,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出現了許多很發達的城市,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但中國社會的文化仍然是鄉土性的。一直有種疑問,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爲什麼中國人不太懂的反抗?很多時候,當我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通過細讀此書,才發現:原來是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深以爲然,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

順應。其實,這只是中國社會鄉土性的一部分。

通過通讀《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比如,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再如我們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突然發現,我們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個根已深深紮在土裏,其最本質的內容很難改變,這就好像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這些問題都一一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

時過境遷,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進步,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費老的所思所想依舊在啓迪着無數後輩讀者,費先生以睿智的眼光透視傳統的中國社會,用辯證反思的觀點觀察中國社會,這樣的方法在新時代的今天理應被繼承,被髮揚。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7

剛剛過去的一週,語文老師讓我們在閱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基礎上,各自登臺,課前演講,說說自己熟悉的“家鄉”話題。回想週四晚上,舍友們大概都入睡了,我卻輾轉難眠,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古人因爲空間阻隔,交通、通訊不便,而每逢佳節倍思親,生出太多的客愁。如今的我,雖在他鄉求學生活,終因在故鄉生活的時間不夠長,又長期和父母在一起,我對故鄉的感情也就不夠深厚。但鄉愁還是有的,童年的記憶尚未遠去。此時此刻,我的思緒一路向北,回到心心念唸的故鄉——邯鄲。

這座城市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單說這些成語,邯鄲學步,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胡服騎射等等,就夠鋪墊我成長的見識的,而最讓我忘不掉的就是這座老城獨特的“味道”。

第一層味道便是美食。驢肉火燒在華北地區可謂獨佔一片天地,熟度透徹,香而不柴,酥軟適口,味醇綿長。要是能打早兒起來趕上路邊大爺剛做出來的火燒,舀上一碗玉米糝,可以說是很滿足的享受了。不光是驢肉火燒,還有和村燻肉、羊湯也是這座城市的美食標籤。那湯,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那肉,香而不膩,爛而不黏,吃上一口便回味無窮。我每年長假都急着回故鄉住些日子,大概是被這老城的味道吸引的吧。

第二層味道便是這座城市的人們。這座城能承載幾千年的歷史,與其包容開放的精神氣質是分不開的。在我的體驗裏,這裏不管是什麼崗位的人,都能熱情地對待生活。在我的記憶裏,每次從機場打車回家,出租車司機總能用親切的邯鄲話跟我嘮上幾句,這口音時時刻刻提醒着我,這就是家鄉。

第三層味道就是這座古城的文化氣息。這裏被稱爲“成語之都”、“太極之鄉”,小孩子從學說話、學走路開始就耳濡目染,其文化之氣裏往往就多出一些“成語”和“太極”的味道。

秦始皇嬴政生於此地,也就是戰國末期的趙國都城邯鄲。他從邯鄲出發,一步步崛起,橫掃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千古一帝”的不朽功業。而作爲一個學生,我更感興趣的是,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讓漢字從大篆統一到小篆,後來又改進爲隸書。我喜歡隸書,喜歡這穿越千年的神奇文化。

放眼歷史,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杭州等古城隨着朝代的更替,其城市的名字也是不斷變化的,而“邯鄲”作爲地名長達三千多年,從未改變,這恐怕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每年長假,我都要回到邯鄲,在故鄉住些日子。我常常去滏陽河畔,在那裏暢想未來,心中充滿陽光。燕趙古都,老城街巷,我喜歡這裏的萬家燈火;梧桐樹旁,現代建築,我喜歡展望古城往南續寫的方向。

鄉土中國,鄉土邯鄲,鄉土鄉音裏有我輾轉的老城的味道,有我遐想穿越的溫暖的鄉愁。在異鄉的新城,我爲“家鄉”代言,但願我心目中的邯鄲味沒有客愁之苦,而有的,是同學少年,共享風華。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8

抱着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閱讀一下。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接着說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說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說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說不清。

在“家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說起,他認爲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着,他說到了“家族”,啊認爲“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說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爲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無爲政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衆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說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爲人們的行爲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爲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了“要”,爲了滿足“要”,人的行爲就由慾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爲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說:“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爲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說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爲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爲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爲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擡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爲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9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土中國》這本書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鄉土性並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

關於這本書,費氏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它是費氏在“鄉村社會學”課上所講內容的整理,除後記外,全書共14部分:“鄉土本色”略論了鄉土社會的概況,爲不甚瞭解鄉土情形的讀者簡要搭建了中國鄉土的框架;“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兩篇則從時間與空間角度分別闡述了傳統鄉土中文化的傳遞方式,從而引出禮治之適用於較少變動之傳統社會和法治之適於變動較爲劇烈之經濟社會;“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三篇又成一體,通過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比較作爲中西社會結構基本單元的團體與社區,並引申出了中西結構其本質的不同;“男女有別”、“禮治秩序”與“無訟”三篇承前之禮治話題,從立法角度來具體考察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無爲統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與“名實的分離”四篇則通過考察鄉土中權力的歸屬將權力分爲四類: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類於傳統之軍政權力,同意權力類於今之法治的和平暴力,教化權力類於宗教教化之權而時勢權力頗有卡理斯瑪統治之列;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從經濟的角度,以其動機是否爲單純生存需求爲界,辨析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之經營目的的不同。

中國傳統社會作爲一個高度集權的的社會,中央集中了全國最高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然而,從中央發起的改革卻鮮有不失敗的,更有些甚至直接威脅政權的統治,許多理論上明可強國富民的統治甚至直接危害了統治的根基。這使我們在反思體制的弊端時也不得不細細考察這一“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基層社會,反思這些歷無數政權更迭而依舊千年不倒的門閥其基石究竟何在,反思在顯性的暴力政權下究竟還隱藏着哪些隱性權力或者權力集合。“以史爲鑑”,不止是爲了“知興替”,更是因爲今天的社會仍存留着無數傳統的因子,今天的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更深徹地瞭解這塊土地的每一細微處及其產生根由,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不至於鬧出“無粥食肉”的笑話。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0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爲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爲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爲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爲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爲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爲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爲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爲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爲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1

在衆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說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說一段我曾不敢啓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說:“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竈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溫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2

《鄉土中國》共分爲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等共十四篇,經過我兩個星期的閱讀,已經對前三章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到了中國濃厚的鄉土文化,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農村的人的一些特質,下面我就針對閱讀後的感受做一個簡單的綜述。

一、開篇,費先生便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認爲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才是中國社會的根基,說鄉下人“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爲生,生於斯長與斯。中原人到了草原上依舊要鋤地播種,不管天氣如何還要試着種地,想家時可以帶一捧家鄉的泥土煮湯喝,“土”是他們的命根,又講“村裏的人過去什麼姓,現在還是那些姓,不太變動”。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動的,而這種不流動表現在人與人身上,就是鄉土社會中農民聚村而居。

由於他們聚村而居,彼此之間相互熟悉,即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信用的維持依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人情。“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文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有機的團結”即禮俗社會,“機械的團結”即法律社會,說到“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法產生的,而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的特性註定了他們彼此特殊的交流環境。

二、文字下鄉。“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先生認爲這句話是有問題的,認爲這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正如城裏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是一樣的,有人說鄉下人愚是因他們不識字,是文盲,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怎麼能說他學習能力不如別人呢?

語言本質上是一種象徵體質,文字更是,在人與人無法直接接觸到的情況下用文字來傳遞信息。“鄉土社會”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長大的,他們天天見面,面對面接觸,不需要文字也能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很好。費先生說鄉土社會是個面對面的社會,有話可以當面說明白,不必求助於文字,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因此文盲並非因爲愚,而是因爲鄉土社會的本質。

三、再論文字下鄉。上篇從空間維度講述鄉土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因此不需要文字,而本篇着眼於時間格局。認爲只有當生活發生變化時,感到記憶不夠時才需要藉助外在工具即文字,而鄉土社會不流動性強,缺乏變化,因此從時間格局來看,鄉土社會也沒有文字需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講的中國傳統的鄉村生活正是我小時候所切身經歷的,就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鄉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舉辦紅白喜事,同村甚至鄰村關係要好的大家都會提前幫忙,這次你幫我,下次你家有事我又來幫你。總之,這本書讀起來讓我很有代入感,將學術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3

何爲鄉土?

費孝通在書中認爲,鄉土性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鄉下人離不開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爲最主要的謀生方式,土地在農民眼裏是跟生命同等重要的東西;二是不流動性,並不是指人員的居住地是不變的,而是在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三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的特點就是人員的變動十分緩慢,遷出遷入的情況比較少見,因而鄉土社會是熟人之間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知根知底,從而會有“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但是鄉土性只是對鄉土闡述的一個方面,費孝通用了一本書都說不盡的東西,我們也不強求概念,我們只需知道,現在的中國社會仍是鄉土的,仍保留着古老的獨特的文化屬性,中國人不管是城裏人還是農村人從根本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鄉土特點。第二個部分又談到了文字在鄉土社會中的意義。作者認爲,鄉土社會中的文字是不必要的,“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爲什麼舍比較完善的語言而採文字呢?”其實,還有更多的不需要聲音和文字參與的“特殊語言”可用來作象徵的原料,如表情、動作等,它們比語言更有效。“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說話都不是傳達情意的惟一象徵體系。”鄉土社會的穩定結構導致在這個社會中的人接觸的人員網絡比較簡單,加上生活方式的單調,語言足夠在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文字則顯得過於麻煩和多餘了。

第三個部分談到差序格局。這個部分對我來說十分難懂,在中國的社會中,個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圈子的中心,通過個人向整個關係網傳遞信息,有自我主義的特點。其中我認爲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人治社會”的概念。中國是法治國家,但是在鄉土社會中最有效的維護秩序的方式並不是法律,而是人倫。往往人際關係會限制自己違反秩序的行爲。差序格局的特點在營銷中有很大的作用,除了比較官方的廣告投放之類的,我覺得拼多多也算是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不知道理解的是否透徹)

然後是家族和男女有別,到此的視角突然以家庭爲主體放大。中國的家庭以父系大家族爲特點,是連綿延續的,從而在生兒育女方面中國人的重視度極高,對子輩成員的感情婚姻問題也比較在乎,纔會出現早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而男女有別則認爲男女之間不必求同和相互瞭解,在生活和精神上產生一種隔離,防止出現激動性的感情(這一點我也不是十分理解)

最後幾個部分都寫到了鄉土社會中的決策和權力結構,以“禮”的社會規範來調節秩序。作者還認爲現有司法制度的缺陷是破壞了禮治秩序,難以建立有效的法治秩序。權力的歸屬有四種形式: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其中的長老權力我認爲是比較廣泛的,鄉土社會中有名望的長輩話語的執行度很高。

總而言之呢,這本書看的比較累,專業度比較高,加上這種社會學的作品很少接觸,所以費了很大力氣看完,也不太能夠理解透徹裏面的一些概念。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4

看到書名的瞬間,我最先關注的不是“中國”,亦不是“鄉”,而是“土”。我們現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種蔑視、看不起的感覺。比如別人說你穿的很土氣,沒人會以爲別人是在誇讚他。但是在閱讀完《鄉土本色》這一章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開篇就點出中國社會的本性是擁有鄉土性。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具有鄉土性,在農村生活,以種地爲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一陣子疫情有了好轉,我們就去後山上挖野菜。現在想想,野菜的出現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種它也能自己生長。我們挖的是薺菜和苦菜,挖它們並不困難,後山的田地裏到處都是,拿着小鋤頭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沖洗一下,蘸豆瓣醬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許沒有食物的饑荒年,人們也能從這些田地裏的野菜果腹,這也許就是土地給辛勤的人們的饋贈吧。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爲主,人們被禁錮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響很大,“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即使我們換了居住地,也仍然會選擇先進行農業生產,文中也舉了一箇中原人即使到了適合放牧的內蒙古還要進行土地耕種的例子。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耕地是固定的,糧食的富足,人們開始繁衍生息。隨着人地矛盾不斷激化,同等的土地養不起那麼多人,就會出現分家的情況,一些人就要出去尋找新的出路。雖然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重視安土重遷,但是各自保持着孤立與隔膜。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數量很大的階級——農民階級。農村人員流動性差,農民之間互幫互助,一起耕種勞作,一起保衛家園。爲了各個方面的便利,聚居在一起。農民因爲土地的影響,安土重遷,久而久之,聚居的人們之間變得熟絡,形成了所謂的“熟人社會”。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纔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讀完《鄉土中國》,我對“土”這個字的態度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之前我們提到農村,印象可能是破舊、貧窮,人們都是從農村去城市生活,但現在很多城市人返回到農村,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去體驗農家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本色這一章概括總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在文中提到的“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整章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讀完《鄉土中國》之後,發現費孝通先生的語言風格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值得反覆回味。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5

有人說歷史是不斷進步的,後來的總比先前的人有知識有見解,不過這句話是很不正確的,至少在我看來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社會的瞭解還遠遠不如費孝通先生的著作裏面的見解。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遠,深層含義其實是牛頓要比巨人的腦袋要高。而我們大多數人卻比不上巨人的腦袋,並且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腳丫下倒着看的。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那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紹是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紹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紹鄉土中的政治運作,最後三篇大約介紹是鄉村變遷。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爲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6

費孝通先生把這本小冊子稱爲“不成熟的果實”,但這本小冊子卻是展現中國鄉村圖景、研究中國傳統社會不可或缺的一份參照。費先生用自我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將自我在鄉村實踐中的所見所感融合在了社會學這一偌大的智慧體系中,將中國鄉村社會中的一幕幕具體情境抽象成一些符號和概念,或許正如他自我所說,“那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色彩線條背後更爲凝練點睛的筆道與風骨,是鄉村社會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沉澱與精神承載。

鄉土中國以《鄉土本色》開篇。的確,用“土”字來形容鄉下人是最恰當可是的,土地不僅僅養育着一方人的成長,還寄託着他們的終老;不僅僅寄棲着他們的一生,還替他們養育繁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鄉村的人以土地爲生活的根基,絲絲縷縷都牽扯着泥土,怎樣能不沾染點土氣,又怎樣不是鄉土本色呢。中國人歷來安土重遷,這也是因爲以農業爲生的農民是附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根本,是搬不動也離不開的,僅有當一個地方繁衍至人口到了極限,纔會有一部分人去開拓新的地方。正是這種與土地相依相息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有文化。鄉土就是本色,即便隨着現代化的推動鄉土早已成爲粗俗、野莽的象徵,在國際化中的經濟較量中農村總是作爲城市化進程的阻礙被擠壓、貶低,誰也改變不了,多少年前的我們祖上先輩都是依存着土地代代相傳的事實,誰也否定不了,當今社會再先進發達也離不開靠着一身鄉土氣耕種收穫的衣食父母。

說起鄉村社會的不變求穩,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是深有體會。這種不變的心理不僅僅在個人中、一個家庭中,而是在整個農村的普遍觀念中、在代際相傳中,根深蒂固。以前我將這理解爲傳統、保守,因爲農村社會圈子封閉,對外來事物和變動的理解本事差,只是想着在自我的一畝三分地上過着知足的生活,大概實在是沒什麼可失去了,所以即使日復一日地碌碌無爲,他們也樂得求個平平淡淡。於是乎,鄉村中的許多生活習慣於模式都由這個不變而衍生出了來。

因爲不變,空間的固定和時間的簡單複製,文字在鄉土社會成了剩餘的東西。當今社會,人們把不識字、不會寫字的人叫做文盲,現代教育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全面掃除文盲,可是在鄉土社會,文字這個東西卻是可有可無、不見得受待見。很多農村人文化水平低,被城裏人嘲笑愚蠢,費孝通先生卻認爲鄉下人不是因爲“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決定其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中他分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論證了這一點。首先從智力上說,鄉下人和城裏人是沒有高下之分的,這一點有過親身經歷的費老在文中就以自我孩子的例子做比。所不一樣的是,城裏的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和文字打交道的機會更多,見的世面更廣,所以在學習上容易顯得更勝一籌;鄉下的孩子沒有有文化的父母,沒有接觸更好教育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沒有養尊處優的條件,而是從小見慣十分接地氣地生活技巧,學做各種農活,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所以從解決問題的實踐本事上看,鄉下孩子不必須比城裏孩子低。在這個基礎上再看文字在鄉村的應用也就不用扯到智力問題了。農村其實是一個個小圈子社會,是一種熟人社會,圈子裏的人都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是天天都能見面的,是互相瞭解得不能再瞭解了,在這種應對面的直接接觸中,語言就已經足夠滿足交往的需要,作爲間接工具容易產生歧義又多有不便的文字就顯得沒那麼必要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7

還記得第一次翻開《鄉土中國》是在大二,當時是由於英語課的需要而閱讀此書。這是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寫著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的作品。在此書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將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面展現於讀者眼前。而此書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當時主要閱讀的是其英譯版本,故而對中文版的遣詞造句以及其蘊含的更深層次的事物道理並沒有進一步的瞭解和探討,所以近日得空重讀《鄉土中國》,再次走進這個充滿“土”味的世界,又是別樣一番感受。

《鄉土中國》由《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這14章組成,每一章都相對獨立而又密切相關互相照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內心最爲觸動的是第一章《鄉土本色》和第五章《系維着私人的道德》以及第十二章《血緣和地緣》。

第一章的內容看似平淡無奇,但對於一本理論研究的書籍,既不枯燥陳悶,也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我認爲就已經算是成功了。而真正打動我的是從那個“土”字開始的。誠然,這個詞算不上一個褒義詞,作者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但他就是這麼直接的用了這個詞,並在之後的幾章中也不時提起它,或許描述中國的鄉土社會還有更文雅更高檔的詞,但是這個“土”字,撕開了我們對於本身面目的羞愧面紗,就是土氣,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一章中,費老講述了很多方面很多維度的問題,古今中外均有涉及,當然也提到了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仁”。作爲儒家思想的核心,我們總是在不斷探討更新對“仁”的理解,書中雖並未明確指出何爲“仁”,但是通過引用和論述《論語》中孔子的話語,讓我們對“仁”也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此外,費孝通先生還講到了美國的《獨立宣言》和“代理者”minister,墨子孟子所秉持的觀點也有提及,即使是社會學專業方面的書,也是多學科多方面的交匯貫通,這一章使我不由得對費老心生敬佩之意。

而在《血緣和地緣》中,所講述的內容在我看來更偏專業性,但“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等一系列陳述句式和下定義的說明,深入淺出,通俗且簡潔明瞭的語言總是讓人不知不覺中就被吸引,有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費孝通先生把這本小冊子稱爲“不成熟的果實”,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將自己在鄉村實踐中的所見所感融合在了社會學這一偌大的智慧體系中,將中國鄉村社會中的一幕幕具體情境抽象成一些符號和概念,或許正如他自己所說,“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勾勒成像的色彩線條背後更爲凝練點睛的筆道與風骨,是鄉村社會生活習俗背後的文化沉澱與精神承載。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8

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中國社會學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要了解日本文化很多人會去讀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而要了解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則離不開這本《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老在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他於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課內容整理出來的書,37年後的1984年由三聯書店重刊。主要依據當時鄉土社會的人際生存現狀、社會結構、交往方式等,運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完成。該書中的鄉土中國,其實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理解中國鄉土社會的各種元素,再看三十年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可以發現費老的很多說法如今仍然擁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文中開篇就指明瞭鄉土社會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特徵,鄉土性,這也是整篇文章的基礎。正是在鄉土性的基礎之上,作者延伸開來得出了很多結論。鄉村社會的鄉土性導致了不流動性,從而產生了一系列鄉土社會的特性:禮俗社會,文字的相對不重要性,差序格局,無訟無政,家族的基本結構,血緣社會等等。整篇文章是一種橫向思維的'視野,將鄉土社會不同部分的不同特性以此剖析。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費老筆下的鄉土社會差序格局,他認爲中國傳統社會中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這個圈子具有伸縮能力,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能放就放,能伸能縮。這是自我主義產生的源泉,也是中國小農意識、自私自利產生的另一種詮釋方式。中國人在國際友人眼中永遠頂着“自私”的帽子,沒有集體、國家意識,永遠想着自己及小家的利益。因此他們只掃自家房前雪,他們爲一己之利損害大家的利益,他們目光短促、心胸狹隘,他們不顧天下蒼生只顧自己安樂。

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看客,這些看客在魯迅作品中都以羣像出現,是一批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落後的羣衆,居處在偏僻、閉塞、愚昧、落後的中國鄉村,長期以來的封建意識的毒化和侵蝕,已積澱在他們的精神骨髓中,並在他們思想、心理、性格、言行中自然而非自覺地表現出來,於是他們愚昧、麻木、無聊、庸俗,於是他們集中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民的劣根性,以及我們民族精神中的嚴重痼疾甚至於人類某些弱點,即安於命運,麻木順從,既受人愚弄,又愚弄他人的性格特徵。

不僅以前的文人在批判國民的劣根性,當下也有很多人在反思。昨天和同學看完了姜文的《讓子彈飛》,這是一部很多人期待已久的影片。姜文一改以前懷舊、緩慢、意識流的風格,在這部新片中注入了很多反諷、黑色幽默的東西,使得商業大片的背後也有很多讓人反思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國民愚昧自私的劣根性。費老先生在開篇就意識到,已經有一種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逐漸產生,在這裏可以稱之爲城市社會。如今中國城市化進程發展的如火如荼,鄉土社會確實在逐漸土崩瓦解。可儘管如此,鄉土社會中的很多特性卻殘留了下來,並在城市化中畸形發展,這使得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無論是統治者還是基層民衆都面臨了很多困惑。最近“黃山門”事件愈演愈烈,復旦大學面臨着嚴重的公關危機。事情可能不像網絡輿論中所說的這麼簡單,但歸根結底,廣大網民還是在指責國民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費老先生筆下屬於鄉土社會的特性,在中國一流大學的學子們(所謂的知識階層)身上出現。中國經濟的崛起大家有目共睹,於是很多人開始稱中國爲“大國”,但大國絕對不能只是經濟上的騰飛(中國在這方面也還需要繼續努力),國家軟實力、國民文化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風範和氣派,而如今中國依舊充斥着小農意識和小市民意識,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鄉下人進城穿了套西裝,腳下卻依舊是雙解放鞋,顯得不倫不類。

《鄉土中國》後半部分主要剖析了皇權、官僚、紳士的關係。皇權擁有至上的權力,是天下的擁有者;官僚並非天子的家門,並不和皇上分享政權,他們不過是臣僕、是行政機構;而紳士是退任的官員或官員的親戚,他們沒有權力但是有勢力,他們在官僚機構的庇佑下虎虎生威。紳士是士,官僚是大夫。士大夫聯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層次,就是到現在還是如此。只不過名稱有變而已,“士”變成了政府官員,“紳士”則變成了“官二代們”。官二代文化或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人情、禮俗而非法治爲基礎的傳統也爲官二代文化提供了滋生的溫牀。這幾年公務員考試異常火爆,這是個很值得人們反思的現象。首先參加公務員考試人員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沒有多少人是真正秉着爲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好公僕的目的從政的,大多數的人是爲了混一口飯吃,爲了在得到官僚體制的特殊庇佑。當然每個人都是要生存的,有一定程度上追求物質無可厚非。但官員是特殊的職位,他有一定的權威,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社會進步的間接領導者。當一個社會上的官員都沒有了責任心而淪爲物質的奴隸時,這個世界是可怕的。其次,相比公務員固定的收入外,大家更加看重整個官僚體制的庇護作用。這是社會另一種形式的淪落。如今官員與官員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相互保護的體系,各種有需求保護自己的勢力都在向官員靠攏,商人表現的尤其明顯。於是出現了,出現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9

初讀《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只對先生所提觀點一百個不贊同。先生在兩篇文章中分別從“時間阻隔”和“空間阻隔”兩個角度論述了鄉土社會背景下的中國農村沒有推行“文字下鄉”的需要,原因是在“面對面的社羣”中無需文字就可以很好的交流和生活,文字的使用不但無意義更有可能畫蛇添足。先生的論據是在以土地爲生存基礎的中國農村,人們的生活是相對固定和封閉的,經驗和文化的傳承完全可以通過“口口相傳”實現。看到這些,我心中卻有無數個反駁的理由。我雖不贊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仍然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字讀書是幫助人們腦洞大開的重要途徑。只因封閉無需識字其結果豈不是更加封閉。思來想去,感覺唯一能讓我尚且接收書中觀點的理由就是“時代不同,觀念不同”。而先生在書中的觀點也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探索性開拓。正如在84年圖書重刊時先生所言,“這本書最初出版之後,一擱已有三十七年。......我願意把這不成熟的果實貢獻給新的一代年輕人。”

然而,作爲一部社會學著作,我認爲《鄉土中國》必有它的獨特價值。所以再讀,而細讀之後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感嘆先生思想的前瞻性和觀點的獨特性。

誠然,在當代社會,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文字和文化學習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中國,文化學習是農村提高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40年代末期的中國,在那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背景下,農村文化普及或許真的沒有土壤。所以,正如先生提出的結論“......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而現在中國社會“基層變化”也正爲“文字下鄉”提供了條件,使“文字下鄉”成爲了必須。而先生在70年前提出如此觀點真的是太有前瞻性。

先生的另一個觀點是“......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這個觀點的明智在於它提倡的是“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真正考慮到受衆特點的教學才能使學習發揮最大的作用,而不只是侷限於形式化的學習。由此推廣到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考慮到不同國家學習者的不同特點的教學纔是真正科學的教學。也許這就是漢語教學進一步國別化細化的需要。推而廣之,對於我們自身的學習也是如此,真正適合我們、可以提高我們自身能力的學習纔是有意義的,而不是爲了學習學習。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0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鉅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

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

費孝通在序言裏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說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係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麼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係,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

鄉土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異常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

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於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係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係既是夥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

.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權威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於理解便於閱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後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

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

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繫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1

在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一書之前,我對中國的總體認識,還是隻停留在以農業生產爲主的農業國基礎上。因爲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這五千年的文明傳承過程中,積累了以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爲代表的深厚農耕文化,從而奠定了中國農耕文明史地位。

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可能在很古的時候住過些還不知道種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樣,對於我們至多隻有一些好奇的興趣罷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這片大陸上多數的人是拖泥帶水下田村生活的了。簡單的說,在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在我的老家,至今還沿襲着一部分原始的生產工具,比如犁鏵、馬車、鋤頭、石磨、水車、水磨、紡車等生產工具,從這些生產工作可以看出,在人類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在部分農村還沿襲着這些古老的生產工具,充分說明,中國具有的鄉土性,從而導致鄉土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國從古至今,許多農民靠務農爲生,而且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正因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的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構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以前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僅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至今都是在仁、義、禮、智、信的禮教下前行,並不斷在道德與法律的相互影響制約中慢慢前行。可以說,文明的進步,離不開生產生活,是在幾千年中國老百姓通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中總結出來的。他們在原始的生產生活中,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最後戰勝自然和一切困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耕文明,從而推動中國一步一步向前發展進步。

家庭是指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這是個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羣。親子指它的結構,生育指它的功能。親子是雙系的,兼指父母雙方;子女限於配偶所出生的孩子。這社羣的結合是爲了子女的生和育。在由個人家擔負孩子生育任務的社會裏,這種社羣是不會少的。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個個別的家庭說,是短期的,孩子們長成了也就脫離他們的父母的撫育,去經營他們自己的生育兒女的事務,一代又一代。在任何文化中,家庭這社羣總是賦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如果家庭不變質,限於親子所構成的社羣,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兒女長成之後,有一段期間只是夫婦的結合。夫婦之間固然經營着經濟的,感情的,兩性的合作,但是所經營的事務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較多人合作的事務就得由其他社羣來經營了。在中國是一個講裙帶關係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因素就是家族。雖然現在中國已經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加強社會治理結構管理,但在社會這個共同體中,家庭勢力同樣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勢力不可小視,充分說明中國的鄉土性。

總而言之,要弄清中國的鄉土性,就必須要從生產工具、土地、文化、家庭等方面來綜合分析研究,找出有中國鄉土性代表性的因素。在結合社會學有關理論,充分找出各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及在社會治理結構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而講清楚中國是一個具有典型鄉土性的國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2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於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於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彙編成冊,發表於1948年。此後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讚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着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麼論述一個問題的!對於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閒聊中以爲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着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穫。除去叢刊序文和後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餘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穫。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於一個概述,爲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爲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爲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並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爲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爲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爲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爲鄉下人不識字,然後再追問,爲什麼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後論述文字對於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爲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侷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纔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爲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爲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爲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爲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爲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瞭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於文字的需求後,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爲並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後,文字纔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着對於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爲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裏談得上對於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纔可以瞭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瞭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爲,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纔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幹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着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着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後,農民對於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後,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纔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着別人家裏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裏挺彆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於事後纔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並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3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巍巍古國,五千年的屹立;鄉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於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於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於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後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祕。君不見遠行的遊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癒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着最後一口氣也要拜託家人將自己的屍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於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農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說:“風颳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黃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着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於斯長於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彙,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着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爲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爲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裏是次要的,要爲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爲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爲“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爲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爲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爲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有分有寸,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爲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溫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爲內化爲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並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爲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4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爲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爲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爲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爲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爲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爲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爲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爲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爲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5

當老師佈置我們閱讀《鄉土中國》時,我便用寒假的娛樂時間讀完了此著作,並且有了深刻的感想!

距離費孝通寫下《鄉土中國》已過去近八十年。書中所描述,探討的社會現象至今仍可在鄉村中找見許多實例,足見其蘊含的豐厚價值和作者見解之深刻獨到。在全書的開篇,費老即拋出了極富創造性的觀點一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紅性的。由此開闢了一個從未有人涉足的嶄新領域,憑藉他毫不畏懼的闖勁和對知識的蓬勃熱情。單是費老個人也對這段年輕日青求索經歷感到深深觸動。單是這份敢於在未知的識知識板塊開墾的勇氣就值得我們長久沉思感悟。在此書中,費老以通俗的語言,嚴密的論證、深入淺出,去嘗試回答"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一問題,讀罷全書,我們不能不說,這確是中國基層社會的精確刻畫,難怪在近八十年的水漫長時間裏仍不失其光輝,反而日漸顯出它的可貴。

當鄉土社會來到今天,它又將經歷怎樣的變遷呢?它是否這一經幾千年發展形成的基層社會現狀是否會爲這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新時代所消解呢?我們不妨大膽地做出肯定的問答。費老在文字不鄉這一章節中就就提及"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已開始拋離士社會,但遺憾的是如今他區不能再帶着深邃的思想去審視如今的中國甚層社會了。那就讓我們順着他理性的目光看向今天。

首先,紅社會的消解並不意味着農村的消失,而是農村的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別、長老統治等一系列特性被削弱了,我認爲這些特性相當一部分是源於鄉村的“粗“不流動性”、“封閉性”,正是這種“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生活帶來了鄉太村獨特的秩序(當然這指的是和平年代廣封建時代,皇帝的統治,從實在鄉土社會中,實際上看是鬆馳微弱的,掛名的無爲的“由此給了鄉村不問世事,自我發展的基礎。但是在今天標任何一個鄉村都無法與世隔絕,封建社會的土壤消失了,在其上生長而出的社會必然會出現改變中,甚至是瓦解。

其次,在城市化不斷髮展的今天,鄉村的許多人口流白了城市,同時鮮有新的鄉村誕生,這無疑是在侵蝕着鄉土社會的根基。除此之外,原有鄉村的諸多特徵與現代社會的追求方向是有所偏離甚至是相悖的。愛國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但在鄉經社會中現代國家的相概念卻是沒有的:國家堅持依法治國,但在鄉經社會中權利與義務的規定是模糊的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社會追求自由開放歌頌愛情,但在鄉社會中激烈的男女情感是不容存在的……社會的主體一農民的也發生了改變。他們不早已不再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而轉向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轉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小農經濟本不復存在。面對着現代社會的衝擊,鄉經社會將要退無可退。但我們還不能草率地不定論。廣大的經社會並非不能被輕易地瓦解更淮確地說,即使原先的經濟社會不再,鄉村的生命力仍會催生成個新的鄉土社會,更加現代的卻保留着原原先部分特徵的基層社會。這是就目前來講的。這個新的鄉土社會依舊會變遷直至在更加遙遠的未來,在高城市化、高度城市化現代化的未來被徹底消解。

但鄉土中國的意義永遠不會真正消失,鄉始終是中國人永恆的精神寄託,正如書中導讀所寫的:讀懂了鄉土中國、就讀懂了我們的過去,而只有不忘過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6

很早便聽說了費孝通先生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中國農村的主要特徵,涵蓋了人文環境、社會結構、權力結構等內容。爲何要討論中國的基層社會呢?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初次出版於1948年,正處在我國從鄉土社會轉向現代化都市社會的過程中,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並進行對比和解讀。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也許我們現在生活在城市,但上一輩或上幾輩定在農村生活過,因此鄉土社會是我國的基層社會。正如書中所說,“因爲只有直接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簡單來說就是鄉土社會人口流動性較小,村子裏的人祖輩都生活在一處,彼此間很熟悉,甚至是親戚。就連我這個生在城裏的孩子,每次回老家見到任何一個人總能發現我們之間存在着某種親戚關係。先輩的經驗以及禮俗也得以通過語言流傳下來,並不需要依附於文字。由此可見,鄉土社會的特性決定了文字在鄉下的非必要性,我們若是因爲多識得幾個字而沾沾自喜,那便是膚淺了。

其實一直以來有個問題困擾着我,爲何我們的文化與西方文化相差如此之大?不敢說我從《鄉土中國》中找到了確切答案,但確是汲取了一些想法。我們的鄉土社會是依賴於農耕的,所以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祖輩的禮儀文化通過一代代的言傳身教得以延續。因爲周圍都是熟悉的人甚至親戚,所以“面子”就顯得很重要,也由此衍生出了禮俗。例如向別人借了錢,不僅要及時歸還,還要再多送對方些東西以示感謝,否則便是失了禮數。這些禮俗也好,亦或是道德準則也好,可以說都是模糊的共識。並不需要法律的要求,每個人自出生就會從長輩那裏瞭解到這些共識。所以我們可以說,社會格局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化差異。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7

古人有個習慣,離開故土要在行囊裏帶一捧故鄉的泥土,意味着走到哪裏都不忘記自己的根。中國人農耕火種自古傳承,對土地有特別深厚的感情。從遠古女媧造人的神話就能看出來,我們都是小泥人的後代。我剛進讀書羣裏曾經問過一個問題,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異是怎麼形成的。當時羣友們給我推薦了幾本書,認真地列到越來越長的書單中,但慚愧地還沒有開始看。所幸這一期共讀書目其中的一本《鄉土中國》,起碼讓我先了解了一部分中國鄉村文化的傳承基礎。

這一類書籍不在我的閱讀舒適區,讀前不免忐忑,但這一本確實很好看,深入淺出,足見費老功力。我想重點談談《鄉土中國》給我的一些感受和啓發。

一、規矩在鄉土社會中是人們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定式。

最近沸沸揚揚的metoo事件、強東事件、霸座事件等等,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權利和權力的邊界在哪裏的問題。而權力和權利的邊界在中國有個比較屬地化的詞兒,規矩。《荀子·禮論》:“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禮記·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孔穎達疏:“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可見對於規矩,從古人開始就有非常明確的定義了,簡單說來就是用來衡量邊界的規則。

費孝通在鄉土社會中直接指出:“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並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爲這是規矩”;“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一點與以契約作爲關係維繫基礎的西方社會區別非常大。

我記得小時候回農村老家過年,最頭疼的就是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因爲晚上守歲過了十二點才能睡覺,早晨天還沒亮就要早早起來並吃完早飯,因爲天亮之前就有人徑直登堂入室來拜年了,如果還沒起牀會被人大聲嘲笑。但頭暈眼花的我又最記得這個時候,因爲爺爺家輩分很大,會有四五十歲來拜年的陌生成年人喊不到十歲的我爲“姑姑”,在炕沿就勢屈個膝且作揖來問我新年好。在更趨近於契約社會的城市裏,這種半夜直接闖進別人家,以及喊個小孩子爲姑姑真是很難見到的光景。但當地全村都是這麼做地,反倒是我的驚訝顯得格格不入。天亮前一定要徑直登堂入室別人家並拜完年,並且一定按照輩分不按照年齡來行拜禮這種行爲,並沒有人質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當地人看來這就是天經地義的,年年如是,這樣纔是不失禮。

所以費老得出結論: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

二、鄉土社會維持秩序的力量所在是人治

契約社會有暴力機關可以幫助維繫契約的有效性,那麼對於以口口相傳的經驗形式流傳下來的道德約束作爲規矩,怎麼維繫其有效性呢?費老指出:“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我們的社會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想見,在某個波紋中的秩序,一定程度上這塊石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細細品來頗有點誰發起、誰負責的意思在。

費老歸納出三種權力方式:

第一種是在社會衝突中發生的橫暴權力。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老子提出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其實就是避免紛爭的一種手段。就像水滴,當互相融合時,可能一滴不乾淨的水就會污染一大杯水。但衝突是不可避免地。那麼一旦有衝突發生,鄉土社會的橫暴權力就要發揮其作用了。

最能體現橫暴權力的橫暴二字的一個例子,是婦女一旦被發現不忠會被浸豬籠、沉塘。而這種懲罰自己家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實施了。以家庭爲基本單位的鄉土社會中,家庭一定要維持穩定,並且要生育和繁衍勞動力,多多益善。所以對於導致家庭不穩定的因素,要使用橫暴權力去幹涉,就像人體的免疫細胞自主發揮作用一樣。暴力導致的悲劇非常之多,這也是鄉土社會爲現代社會所詬病和不可想象的大多數現象所在。

第二種權力是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這種權力模式大家最不陌生,少數服從多數、投票等等都是同意權力的具體工具形式。同意權力對於鄉土社會的重要性在於,一旦達成共識,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更加促進鄉土社會水源獲取、土地分配、耕牛等物資共用這類爭端事項圓滿完成。典型的例子是,大家都同意去買媳婦,所以通過買賣獲得的媳婦在本地人看來就是正當手段完成的家庭構建。農村被綁婦女解救十分困難就在於此。

第三種權力是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提到長老這兩個字,感覺莫名回到了篝火面具的洞穴文明。但實際上隨着鄉土社會的發展,長老是一直存在並有其非常崇高的地位的,現在也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形式和名頭上稍微整了整容。

長老長老,顧名思義,首先要長,這個長可以理解爲長輩,這是身份和地位上的限制;其次要老,毛頭小夥子肯定做不來長老,這是經驗和眼界上的限制。這兩個條件擺的明明白白,長老的作用呼之欲出了:經驗的傳承。

南方這一點更加明顯,對於祠堂、族譜等文化的重視,起名字時大家族一定要按照家譜來確定輩分,有些大宗族都是有族長的。就是沒有明顯宗族的地方,有紅白大事的時候一定要請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坐鎮,遇到不懂的禮節要去請問老人應該怎麼辦。

我參加過農村的婚禮,一定有一位大知賓負責總調度,通常是年紀四五十開外,有豐富的籌辦經驗,那時候他的指令就是最高意志,包括各種親戚、貴賓都要聽他的調度安排,頗有點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意思在。所以,怎麼安排一場婚禮,全在大知賓的一張嘴上,並沒有我們熟知的計劃書、WBS任務分解、各種公告、條文、時間表來告訴各色人等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所有人都等着大知賓口頭通知。有些多才多藝的大知賓,話說的十分之漂亮,一套一套的半文半白,甚至有些還會唱着押韻的歌詞來安排事項,令人歎服。這就是典型的人治。

第四種權力是發生在激烈的社會變遷過程中的時勢權力。費老用的這兩個字非常傳神,時勢造英雄,這種權力的產生和實現方式大家都懂得,是彼可取而代之的自信,是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霸氣,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大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時勢權力還是在鄉土社會的框架內產生的,一旦取得了權力,不會跳出鄉土社會的特性去重建一個世界,如果真有哪怕一點徵兆,那麼就會有人懷疑對方可能是穿越者了,比如王莽同學。

那麼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打土豪分田地,這是框架內還是框架外呢?嗯嗯嗯,我感覺我這篇讀後感想到這個問題後就可以結束了,那麼,就結束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8

費孝通先生在此書開篇第一句就言明:“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正是希望通過《鄉土中國》一書來探討回答:“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法國社會學家孔德曾經說過:“凡在上級的必然以下級爲基礎,因此也可以用下級來解釋上級。”農村是整個中國的基層,中國現存與新興的很多階層都是從農村分化出去的,因此研究鄉村問題對於我國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什麼是“鄉土”,這是費孝通先生在全書開篇就着重討論的問題,在費孝通先生看來“泥土”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分不開的,正是土地塑造了中國幾千年的榮光,但也是土地束縛了我們向上飛的翅膀。在鄉土社會裏,“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是生活的常態,一塊能用腳步丈量其長短的土地,可能就黏着一個家庭幾代人的一生。固定的生活模式、熟悉的生活人羣、不流動的生存空間、在各自孤立的社會圈子中形成了的“熟人社會”,是一種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鄉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從長大到死亡都是在一個熟悉的圈子裏,人們從熟悉得到信任和安全感,契約與法律在鄉土社會中反而成了多餘之物,因爲維繫着鄉土間信任關係的是一種由熟悉而帶來的可靠性,但這種“約定俗成”卻往往格格不入於當下這個由陌生人所組成的社會。

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之中,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則是變態,哪怕是被迫離家遷徙,鄉土社會的“根”還是不變的,他們就像被風吹出去的種子一樣,在落地生根以後,仍然會在新的村落中延續舊的習慣。

在鄉土社會之中,文字也是多餘的,但這並不意味這鄉土社會沒有文化,更不意味着鄉下人是“愚”的。在鄉土社會的人們更加重視文字的有用性。我們對文字的定義是: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承載語言的圖像與符號。但是鄉土社會是一種“面對面社羣”。相對狹窄的人際交流結構與封閉式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得鄉土文化只需要橫向之間或者縱向幾代人之間經驗上的傳習,而文字卻是因爲人們在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的限制而產生的,歸根到底,中國的文字並不是在基層中發生的。鄉土社會是一種近乎於“重複”的社會,在這種社會中單憑語言已經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詞不一定要文,中國古代的勞動者並不是缺乏創造力的,以《詩經》爲例,《詩經》的風部集合了各地民歌,其中就包括最膾炙人口的《蒹葭》、《關雎》、《桃夭》等等,這些民歌在鄉間口口相傳,但若無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可能這些名篇就難以傳世。在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中,文字的實用性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我們初步推行文字下鄉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也就成爲能夠預料的事情了。

在費孝通先生看來,中國人“私”的毛病也是有章可循的。費孝通先生運用社會結構分析法,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差序格局中,每個人都是以“己”爲中心來結成社會關係網絡的,但是這個網絡的大小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伸縮能力的,《增廣賢文》裏曾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正體現了這個社會圈子會因爲中心勢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書中以《紅樓夢》中的賈府爲例子:在賈府鼎盛之時,只要沾親帶故之人都可以包容進這個圈子,但到了風雨飄搖之時,便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團了。圈子的大小與“血緣”、“地緣”、“經濟水平”、“政治地位”、“知識文化”水平都休慼相關,在這種由一個個社會圈子所組成的社會之中,羣己的界限就模糊了,公私的範圍也就有了相對性,“克己”也就成了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德行。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9

這是一本深入中國農村的一本著作,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內容只就農村而言。雖然如此,但中國尙千年來的壓迫封建思想並非短短几十年就能從我們的血液中消失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依舊侑着鄉土的特性。因而從農村着手描述,更能反應出原汁原味的中國。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侑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社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茖面貌。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茖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爲侑了土的滋養,才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侑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侑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這種鄉土獨侑的氣息蘊含着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鄉村獨侑的氣息。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侑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鄉土中國情緒,恐怕是難抒發出來的。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鄉土中國》《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茖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爲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爲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0

鄉土中國,聽着就具有年代感,這本書也成爲了一本高中生必讀讀物。那麼鄉土中國到底研究的是什麼呢?它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研究了過去的耕種方式,生活方式等。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着幾千年的農耕歷史,從三皇到五帝,從神農氏嘗百草到賈思勰的《氾勝之書》農業成爲了人們一直都在突破的領域,成就著作也數不勝數。

鄉土本色,中國數千年的農業文明的傳承,使得想吐性成爲我們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儘管時過境遷,物換星移,國人大多還是有着,安圖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這些都是鄉土性的表現,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是費孝通先生本章的第一句話,在當時,指出中國社會已經有了從鄉土社會中分離出去而獨立存在的一種社會模式了。放眼今天,六十多年過去了,隨着農民工羣體的不斷膨脹和流動性的加強,對於農民工數量上的激增,中國雖然仍是一個以農業爲主的國家,但正在向社會化,現代化邁進。

第一章裏,作者從“土氣”嵌入分析,中國人的農業本性土性是因爲不流動而,生的,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他們的生活範圍,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由於生活的固定結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又一重要特徵,許多中國社會的特徵都是由此而來。比如說,中國爲什麼早在戰國就有墨家提出法治社會的觀念,但是兩千年了中國爲什麼還是人治社會?就是因爲這種人際關係的侷限性和鄰里的熟悉性。

第二和第三章講,當時一些人提倡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爲鄉下人對於但是費老認爲不應該這麼說,鄉下人不是這裏上班,只是知時上的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的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

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爲了記事很崇拜和記錄帝王時間,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

差序格局對不上,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核心起得遲爲了更好地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是作者認爲作爲中國核心文化的儒家文化是孔子開始,這種人論及是社會差序格局的淵源,作者進一步只說這種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一根詩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也就是維繫着四人的道德滴血,中國人的私信特別重,作者似乎對於儒家,重人倫強調,孝悌準備的一套道德主張是頗有微詞的比較推崇西方的團體意識。作者在文中間潤德指出,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應值得一看所示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繩索。作者顯然認爲,這種伸縮是不公平不中意的作者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也只是希望能將全力澳門更側重於講交情攀關係,其實聯繫今天的現實生活這種情況依然存在,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1

作者通過此書向讀者們詳細介紹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特徵,也對其他國家的基層社會進行了比較,抒發了許多觀點。

鄉村中的社會是熟人社會——因爲人口流動率小,所以社區之間的往來較少。那人口流動率小又是爲何?鄉村人民的生活依靠着土地。“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鄉下的人民們依賴着泥土所提供的農業資源,土地又是不能遷移的,久而久之人們的居所也就穩定了下來,常態是“生於斯,死於斯。”

“土”,基本意義是泥土,形容人本應是“淳樸”的意思,而現今卻成爲了一個貶義詞。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正是因爲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所以社會中的人與自己的家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大家都是熟人,這樣就見外了啊!”對待這樣如同家人般的社會中的人們,大家都是如此的心態,哪裏用得着擔心口說無憑,而畫個押,籤個字?如同作者所說:“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反觀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陌生人社會”,多接觸的並非熟人。無法揣測對方的意圖,無法保障在與對方的合作、交往中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於是出現了合同,出現了條約,要雙方簽字同意。保障自己的權益無可非議,但這也是人與人之間距離疏遠的一種體現。“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於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彙。”不得不承認並接受這一事實,因而許多人會感嘆城裏人們不同於鄉村人民的冷漠。

除了“土氣”外,鄉村人民還常因爲不識字而被說是“愚”。然而,文字之所以被髮明,是爲了運用於兩種情況——一是空間上的阻隔,比如人們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此時文字就能夠跨越距離的阻隔傳達於人們;二是時間上的阻隔:顯然古人並不能直接將信息傳達於後人,於是他們著下書籍,寫下自己的感悟與經歷。

而在鄉土社會中,距離與時間都不具有隔閡,時常都是通過詢問熟人來解決問題,似乎沒有文字的用武之地。再退一步說,“愚”形容的是“學不會”,而不是“根本沒有學,所以不會”。就算是再聰明的人,不經過學習也一無所知。

後文中,印象深刻的還有作者提出的“插序格局”與“團體格局”概念,對比了中西社會間的不同,也讓我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此書書寫了我們許多人都沒有認真瞭解過,親近過的中國鄉土社會,全面展現了基層社會的面貌。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2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國風格的社會學理論,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和論證的,《鄉土中國》是社區研究的一部比較成熟的著作,代表了費孝通先生早期社會學研究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本文主要介紹這本書的背景,筆者個人認爲是主要的章節的內容,對當下社會的意義以及筆者一些淺薄的見解。

費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已經交代了此書的寫作經過,這是他在四十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大所教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他認爲和青年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應該探索一些有意義的課題來打開那些還沒有人探究過的知識領域,而不是借用現成的教材來照本宣科,於是便有了這些一面探索一面講授的講義,其中的概念和觀點也沒有經過琢磨,都是具有討論性的,“我並不認爲教師的任務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主要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

社會學在社會科學中是最年輕的一門,更不用說在中國的發展狀況,而本書所處的歷史背景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1947年),當時的中國剛剛經歷了抗日戰爭並且正在經歷着解放戰爭,費孝通先生在如此艱難的社會環境下還能專注於這樣“冷門的”學科研究,親自到廣西瑤山,雲南多地農村實地考察調研,在桂期間前妻不幸溺亡,可以說是經歷了重重困難,暫且不說其研究成果如何,這樣嚴謹求實的學術態度着實讓我等後生敬佩!

第一節《鄉土本色》中,費老在開頭就明確指出,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國自古便是以農耕爲經濟基礎,加之我國人口基數大,絕大多數人口是依靠農業營生的。作者認爲我們想要研究中國的社會,不妨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那些務農的鄉下人,人說鄉下人有些“土氣”,當然這個土氣並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反倒是準確地概括了他們離不開泥土,依靠種地謀生的事實,同時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以農爲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大旱兵亂等災難性因素所帶來的人口遷移的狀態。費老也並不是說中國鄉村人口是固定的,人口不斷增加,原有的土地容納的人數達到飽和後,過剩的人不得不向外開闢新的土地,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老樹和種子一樣。

這裏我有一個切身的事例,在我讀高二的時候,曾聽大人們提起過,我母親的祖上是廣西人,由於饑荒和戰亂,祖上攜着妻兒逃難,徒步跋山涉水,找到了一處和家鄉的環境相似的地方(雲南師宗縣五龍鄉)並定居了下來,確切算來,到母親這輩是第三代。2015年,廣西那邊的後人根據祖上的書信,族譜和口頭相傳的話,找到了母親和她的兄弟姐妹們,我曾見過他們相認後的合影,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長相,照片的背景是一條河和連綿的青山,就像外婆家的自然環境一樣,我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世背後居然還有這段奇妙的故事,讀到費老所提到的“我在廣西靠近瑤山的區域裏還看見過這類從老樹上吹出來的種子,在雲南我看見過這類種子所長成的小村落,還不過是兩三代的事。”我想,或許費老當年所說的“大樹”和“種子”,便包括我母親的族人。

交代完農業人口時代定居在一片土地上,其狀態是基本穩固的事實後,作者進一步指出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這是由小農經營、水利合作、安全保衛、繼承產業四個原因導致的,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但是村落間是孤立、隔膜的,正如一開始所說的人們世代定居在某一片土地上,人口流動性小,社區間的往來也就必然疏少,這樣的生活是具有地方性的,在這種限制下,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人們的關係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熟人社會,在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越規矩的自由,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種自由,規矩是習俗和禮節,是傳統的、世代流傳下來的東西,在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差序格局”,我們的格局就像是一塊石頭扔進水裏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舉個例子,一個人如果有錢有勢,他的關係圈可以大得像一個小國,在鄉下,一個人的圈子可能就僅僅侷限於小家庭裏,所以中國人對於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因爲這是一個可以伸縮的格局,在這樣的人情社會裏,我們就注重攀關係,講交情,大家都以“己”爲中心,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波一樣越推越薄。

儒家講究人倫,這個倫就是由己推及到別人所發生的一圈圈波紋的差序,也就是我們傳統的社會裏最基本的概念,接着在第五章《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具體指出,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裏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爲規範的信念。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建成的網絡,這網絡每一個結都附着一種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自然也就沒法超脫於人倫道德的差序而存在了,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社會裏,道德和法律是可以伸縮的,因爲你的站立基礎是人倫道德,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能發生作用,要在問清事情是什麼,對象是誰,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拿出什麼標準。

在《禮治秩序》和《無訟》兩個章節裏,費老依舊對法律在中國實行存在的阻礙進行了探討:鄉土社會的秩序由規矩、習俗來維持,上文也已經提及這個“規矩”。約定俗成的準則,前人留下來的經驗成爲了後人行事的參照標準,這樣的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適的行爲規範,維持禮的規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在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認有可以施行於一切人的準則,因爲每個人都是自己社會關係的中心,每個人的立場與角度不同且在時空的變換下會發生變化,而現行的法採用的是個人平等主義的,這和舊有的倫理觀念相差很大,於是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很難運行下去,它所帶來的副作用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並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單靠制定法律條文和設立法庭是很難建立起法治秩序的,更應該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方面進行改革,否則單把法律推行下去,不僅得不到法治秩序的效果,反倒破壞了禮治秩序而引起弊病的先發生。

這些論述對於今天的法治建設仍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法治中國的建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從1997年“依法治國”的基本戰略第一次提出到今天已有二十年之久,法律是越來越完善了,可是人民對於法律的瞭解又有多少?人民的法律意識有沒有隨着法制的健全而有所提高?法治中國不僅僅只是法律體系,更重要的是,它還包括法律所要保障的、廣大的人民羣衆這個主體,換句話說,要讓人民知法懂法,普法任務不容忽視,中國的法治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在《文字下鄉》這章裏,費老指出,之所以鄉村人“愚笨”,不識字,是因爲他們沒有接觸文字的條件和環境,並且在他們的生活裏,語言已經足夠表達意思,甚至有的時候,語言都是多餘的,因爲他們可以通過面對面、特定的符號或者表情肢體語言等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根本不需要文字,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地討論其可能性。這個論述讓我耳目一新,因爲在以往的認知裏,我認爲鄉下人文盲多僅僅是因爲經濟水平低,沒有條件接收教育,所以人們受教育程度不高。分析這類問題,我只會簡單地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簡單籠統的結論來解釋,這個章節不僅讓我認識到了農村教育水平不高的具體原因,更改變了我以往的認知態度,即從事情多個角度具體分析,切忌籠統,一概而論之。當然,這個論述對我國普及義務教育也有重要意義,也就是說想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要設身處地地考慮被教育者的實際情況,改變農村孤立膈膜的狀態,加大其與外界的聯繫與交流,營造出需要教育的環境,而不僅僅只是把教育帶下鄉。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3

當我用費老的視角觀察世界和思考某些問題時,一些難懂的問題頓時就有了解答。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爲什麼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費老的點撥,也許我會認爲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點也是終點。一個人不是爲了目的而活,而是爲了追求幸福和美滿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爲了某個目的而起了偏執之意,而是要我們始終記得出發的目的是這份初心。

當然這也沒有錯。但當我問起自己爲什麼一定要堅守一份初心的時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爲,我生來就紮根在這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耕種插秧的鄉下人的土地。是因爲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人眼裏,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國家,在中國人眼裏不是一個country這麼簡單,那是因爲中國人覺得有家纔有國。這時候初心一個詞變得宏闊起來。它撐起來的是一個民族愛國的精神,紮下去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根。這是第一個點。

同時,初心也是我們的源。書中說,歸根結底,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這本書始終在將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作比較。春節晚會中有一小品,講的是城裏人看不起鄉下人的軼事,其中一句話打動了我——“誰從前還不是個鄉下人”。沒有錯的。現代社會中的城市無疑是從鄉村發展而來,多少人外出打拼爲了家裏人能過上好日子,反倒在過上好日子時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忘了源頭,忘了出發時的初心。反觀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保持着那種不擡頭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的熟悉感,他們有着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規矩,無需法律框定,是有機的結合。相比現代社會更多發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們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張張契約去建立信任,是機械的結合。這說明鄉土社會是自然的、基礎的,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必然存在於一個環境中,而這個環境的根就是鄉土社會。鄉土就是根本,這便是我們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鄉土,自然就有了鄉情。想通了這個,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着火鍋激動到流淚,漯河的朋友愛吃雙匯火腿腸,東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親人……書裏說,治水土不服要用家鄉的一捧土煮湯喝;余光中的《鄉愁》,句句道着鄉情的重量。中國人自始至終是心向家的,不論年少時是想飛多遠多高,最終着陸的地方都是原來那個家。

如今,我等西交學子紮根大西北,在這西北地區教育之高峯埋頭苦學、精益求精,便是堅守我們懷中的一份初心。《鄉土中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面對人生問題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寬容和堅定。

前路漫漫,我將懷揣西交學子的那份青春的熱忱與赤誠,答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4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作爲一個從古至今都依賴着農業發展到今天的國家,農民的比重很高,農民也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以前對中國的農村和鄉土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但讀完鄉土中國後,卻感覺中國的鄉土社會都是與書裏講的大同小異的。

農民的命根子是土地,正是世世代代的農耕生活養活着在這片鄉土上生活着的農民,所以中國對土地的依賴,造就了這樣的鄉土社會,現在的“土”是貶義詞,似乎帶有點蔑視的味道,但我卻覺得不然,土字就是代表着泥土,“土”就是鄉下人的命脈。從前的農村生活,家家戶戶春播秋收,挖土豆、插秧、割麥、剝包穀都是我所經歷過的。土地是神奇的,你對他有一份付出,就會得到一分收穫。鄉下生活好像也不用怎麼花錢,記得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井,春天在鳥語花香中播種,到了秋天便收穫,家家有幾顆棗樹、核桃樹、桃樹。柴火上山坎幾顆青?木,玉米棒棒也可以拿來燒,逢年過節買點糖果,添件新衣便是了。可見,“土”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是有一定道理的。

費孝通先生分析:中國農民聚村而居原因大概有:一是每家的耕地較少,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耕地距離不會太遠。二是水利灌溉需要,聚在一起,合作方便。三是爲了安全,聚在一起爲了保衛。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平分了家裏的土地,一代一代的在一個地方增長人口。正是土地的不可移動性,導致了人被固定在那裏。在時代洪潮的席捲下,從鄉土時代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鄉土時代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出了弊端,陌生人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對的,於是“土氣”便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以往那樣每逢農忙時節,約定俗成的家與家聯合在一起收穫,今天在張三家割麥,明天在李四家打瓜,沒有報酬,就是在一起吃口飯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復返了。現如今的鄉土文化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漸也在更新,擯棄了傳統的一些不適用的、不好的,遺留下一些人情的溫度。

學者將中西方文化作比較,西方社會,在美國,農場主都是一個人掌管着方圓幾百上千畝的土地,一家人孤獨的生活,是因爲處於初期,本就地廣人稀,所以西方強調的是獨立意識,負責意識,西方社會爭得是權力,而我們的社會講的卻是交情,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裏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就是羣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看中團體,公私分明。但中國則不然。

鄉土社會在時間中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成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不必計劃,所以時間自然會給我們選擇出最適合的生活方案,我們每個人也正如作者所說,教師不應當只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所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真實定位,爲社會的推進與變化積極助推便是。作爲一名檢察工作者,我們更有溫度的執法,站在鄉土社會的實際中,處理每一個案件,以化解矛盾爲出發點,那麼社會矛盾將更少,社會將更加和諧,羣衆的獲得感將更加強烈!

在這也希望,我們的鄉村依舊美麗,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5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於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於通論性質,並以此作爲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爲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爲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係、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爲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於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後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6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爲深刻: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划着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竈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於先人,源於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爲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麼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麼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裏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裏,要如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