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

初次翻看此書,被內容的實用性激發興趣;內容涵蓋了管理學,心理學,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作者站在哲學的高度,靈活指導,攝入淺出,給我帶來很多新的認知。

看到序言部分,被一句話吸引:“要做一個領導,你要知道自己是誰,這是你做事的基礎。”“領導力就是清晰的指出別人的價值和潛力,使對方受到鼓舞從而有所意識。”一個人最難的是自知,對自己的認識程度,直接決定了認識別人的程度,從而影響自身的領導力;個人理解,領導力更偏重於一種溝通方式,通過發自內心的,非指責,非命令的方式,激發對方的工作和生活熱情。

變化的世界,不變的規則。最能觸動我的是對於恐懼和不安全感的解讀:最輝煌的成就需要靠相互依賴和彼此合作才能實現。當我面對超出能力範圍的事件,會本能的產生恐懼心理,隨着時間臨近,不安全感愈發強烈,這個時候,我可能纔會去尋求幫助;而沒有做到,問題出現,立刻尋求同伴的幫助。

“情感銀行”。看到這個詞,對我的感情生活有很大的啓發。人們總是習慣記住過往發生的不好的事情,這是出於人類幾千年來進化出的本能反應;正是這個本能反應,容易讓我們淡化經歷過的美好;“情感銀行”,讓我可以把經歷的開心美好事件集中存儲;經常回顧,幸福常伴。

書中闡述的七個習慣的個人理解:

1,積極主動:主動行動,以自己的經驗和理性做出抉擇。

2,以終爲始:每個決策的下達,是發展的啓點。

3,要事第一:工作事件分主次,優先以最好的狀態解決主要矛盾。

4,雙贏思維:開放的態度,互敬互惠。

5,知彼知己:有效的溝通,從傾聽開始,只有充分了解對方的需求,才能提供最佳方案,把流程和錯誤降到最低。

6,綜合統效:類似求同存異;整個己方和對方的需求,提出讓雙方共贏的方案。

7,不斷更新:個人層面,在精神,身體,情感等方面,不斷補充營養,終身學習;團隊層面,更多是的運行模式的持續優化,團隊成員的共同成長。

七個習慣模型,給團隊和個人,帶來的是可以達到一個持續高品質發展的運行狀態。

通讀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是完美;是從個人內在自我提升與完善爲起點,輻射周圍的一種,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的成長與管理方案。首先,這是需要到達一定的境界,方可實現,我覺得,目前,我可以以此爲終身的奮鬥目標,朝着這個方向邁進。目前的我,讀出另一份感受:完美的背後,似乎隱隱有作者的壓抑,有那麼一絲壓抑感,部分理論有些機械化,可能是爲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和運用。

說說通讀後的收穫:說一點,情感賬戶中的七種投資方式:

理解他人:其實核心在傾聽,聽得越多,越能夠理解對方的表達。

注意小節:細節的意義非凡,有時候,我還要學會全局的視角審視當下發生的事件,統合考慮。

信守承諾:言出必行,許下的諾言,盡全力兌現,這一點無論在親情,愛情,工作種,都至關重要。

明確期望:及時,清晰表達自己的訴求,期望,願景,否則會和周圍的小夥伴形成代溝,或者埋沒自己的價值。

正直誠信: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保持自己的底線,做自己,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勇於致歉:犯錯,是一個加深感情,提升自我的機會;但是我有時候因爲個人的侷限性,會羞於承認錯誤,這一點還需要努力修正。畢竟,沉浸在過往的錯誤中,沒有任何意義,它只能帶給自己更多的痛苦。

無條件的愛:有人說,當你被愛過,你才能學會愛別人;我想說,我們只有會愛自己,才更會愛別人;愛,是一種行動,看得見,摸得着,沒有什麼條件,那樣去做,我就歡喜,綿綿不斷。

七種投資方式,是對人生的投資,共勉。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2

本書作者史蒂芬·柯維曾對近200年來美國所有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進行的潛心研究,他發現前150年的.作品強調“品德”爲成功之本,內容主要描述一個人如何進行品德的修養。而一戰後不久,人們對成功的觀念,由注重“品德”轉移到了強調“個人魅力”,即認爲成功與否更多取決於一個人的個性、社會形象、人際關係以及圓熟的處世技巧。這類作品有些固然承認品德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多半重視不足,沒把它看作基本要素,它們看重的是怎樣對人們施加影響以及人際交往的捷徑。然而,即使你可以玩弄手段,可以投其所好,賣力地結識他人,努力地維持自己積極向上的形象,只要你有人格上的缺陷一一比如言不由衷、虛情假意,時間久了人們難免會猜疑,你的任何努力都會被別人的戒心當作別有用心。也許憑藉個人魅力,你可以取得一時的成果,但這種方法得來的成果是脆弱的,好比玻璃杯一樣經不起生活的撞擊,而隨着人際關係經不住考驗而破裂,成功也就離你遠去了。

成功是由內而外的創造,而不是複雜的技術活,是時間和感情的積澱,而不是憑藉技巧得來的獎勵。歸根到底,我們的本質要比我們的言行更具有說服力,而人格魅力論恰恰忽略了這一點。這種由內而外的成功,纔是真正的成功,品德的修養應該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修養。

好的品德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掌握,但從國小就開始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我們,並沒有真正地擁有書本所教給我們的品德,或者是在日後長期的實踐空白裏淡忘了。我認爲優秀品德的缺失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品德修養的好壞,表現在人的行動上:你擁有樂觀的品質,那麼任何事都不會使你悲傷;你懂得時間的寶貴,你就會想盡辦法利用每一分鐘;你知道和氣是美德,就自然地學會控制你的情緒;你瞭解堅韌是最偉大的品質,就會堅持到底,直至成功;你明白愛是最美的語言,就會用全身心的愛去迎接每天。卓越的人生,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好品質,好的品質決定行動,而行動的貫徹,往往是難度最大的一環。書中引用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人的行爲總是一再重複。因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因此,習慣是你貫徹好品德的利器。

如果說好的品質是成功的必需品,那麼習慣就是一種讓你得到這些必需品的最佳途徑。因爲習慣的形成是從顯意識到潛意識的轉變的過程,好的品質的表現形式是相應的行爲,而一旦這些行爲成爲你潛意識的一部分,你也就具有了這些好品質。而習慣可以分爲兩種模式:思維習慣和行爲習

慣,前者是後者的前提,有了思維習慣也就有了行爲習慣。因此,改變我們的思維習慣是首要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去學習,先轉變思維,進而影響自已的行動。而把我們所學的好品質轉換爲具體的行爲,再以習慣做爲工具加以掌握,我想我們的成功就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了。

作者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成功教學經驗爲基礎、總結了一個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所需要的七個習慣。內容循序漸進,前三個習慣先以個人領域的成功爲基石,過菠到後四個社會領域成功的習慣。我覺得,無論是哪一部分,都值得我們去仔細研讀。由於它處處透者智慧,以至於我們需要精讀幾遍才能瞭解其問的深刻哲理,而把這些行爲的規範同自身的狀況結合起來,也需要相當長的時問,所以我認爲這本書應當作爲一個伴身之物,時時研讀,一日三省其身,真正地把作者所描述的好習慣變成爲自己的習慣。我想等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都會找到自己人生的真諦。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我想渴望成功的我們最先培養的,是尋求智慧的習慣,我想借着大師們的智慧,我們都會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遲早我們也會總結出自己的成功之道。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3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作者史蒂芬·柯維,該書鑽石版精選柯維博士“七個習慣”的核心思想和方法,爲忙碌的我們帶來高價值的自我提升體驗,用更少的時間參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續成功之道。

書中提到七個習慣如下:

1、積極主動: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做決定。

2、以終爲始: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如使命宣言。

3、要事第一:夢想的組織與實踐,聚焦要事,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4、雙贏思維: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態意圖,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機會、財富及資源,利人利己。

5、知彼解己:誠心去了解聆聽別人,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

6、統合綜效:揚棄敵對態度1+1=1/2,不以妥協爲目標1+1=1。5,也不止於合作1+1=2,而是創造式的合作1+1大於2。

7、不斷更新:在基本生活層面(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6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原文摘錄:這七個習慣唯有在身心平衡的狀態下運用效果最佳,每個習慣之間關係密不可分。越是積極主動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實施自我領導和管理;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能從事越多的第二象限事務(下文重要不緊迫)的更新活動;越能先理解別人,就越能找到統合綜效的雙贏解決方案;越是改善培養獨立性的習慣,就越能在相互依賴的環境下提高效能;而自我更新則是強化所有這些習慣的過程。

其中,我對第五章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則和第十章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則最有啓發。

01、要事第一中的時間管理矩陣:

第一象限既緊迫又重要;第二象限重要不緊迫;第三象限緊迫不重要;第四象限既不重要也不緊迫。

我們之所以疲於奔命,覺得很累那因爲把絕大部分時間花在第一象限,其次花在第四象限用以逃避現實稍作放鬆,用在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少之又少。如果這樣意味着我們陷於處理危機的生活中。

還有大部分時間花在第三象限,往往緊迫的事對別人重要對自己未必。這是我們太在乎別人而忽略了自己。也會時常感覺很累。

而高效能人士是這樣處理:

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務,因爲不重要。花更多時間在第二象限,這樣會減少第一象限的出現頻率。

只要能確定自己的第二象限,即知即行,可以事半功倍,這就是帕雷託原則——以20%的活動取得80%的成果。

而我們常常會犯的錯誤,以爲重要緊迫的事情是第一位,其實不然,花在第二象限更多的時間原來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02、從四個方面磨鍊自己(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

身體層面:健康飲食,充足休息,定期鍛鍊。鍛鍊身體提升耐力韌性和力量。

精神層面:能夠調動人體內具有激勵和鼓舞作用的資源。忠誠,學習,冥想。

智力層面:主要靠教育,藉此不斷學習知識,磨礪心智,開闊視野。閱讀,想象,規劃,寫作。

社會、情感:理解別人,服務,增進安全感,堅守原則,肯定自我,與人爲善。

在這兩點上印象最深刻:在拓展思維上,定期閱讀優秀文學作品,每週一本書。磨礪心智上就用寫作這個方式。

從本書中我將改變自己原來總是在第一象限中忙得團團轉,筋疲力盡,而是致力於重要不緊迫這第二象限,另外,每天堅持鍛鍊身體,一週一本書,還有就是每天堅持碼字。

良好的習慣是可以讓你變得更好。而習慣的養成也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恆,方可習慣成自然。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4

本書將七個習慣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個人的成功,個體如何從依賴走向獨立;第二部分則是公衆的成功,如何從個體的獨立走向羣體的互信互;而第七個習慣則是要求通過不斷的更新來尋求更多的成長。簡單說七個習慣爲:

1、積極主動

那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會羞恥嗎?或許會,因爲也許你要怪自己當時爲什麼沒有積極主動的去爭取機會,而是在空等機遇垂青。當看完積極主動這一習慣時,有一種心得很簡單:不用等往前走了那麼一大段路再來扼腕回首,現在就該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機會。

在學會做到積極主動的同時,不要忘了遵循原則,沿着上一棒傳遞的方向:學會自我領導、清晰個人使命。

列一張使命宣言、定一個生命中心,這是實現自我領導的第一步: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2、以終爲始

“以終爲始”的習慣可以適用於各個不同的生活層面,而最基本的目的還是人生的最終期許,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的原則爲基礎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創造,和實際的即第二次創造。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構想,然後付諸實現。

3、要事第一

工作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事情,響不停的電話鈴聲,回不完的電子郵件,理不清的來龍去脈。作者在書中畫出了四個象限,提供了六標準和四步驟,指明瞭要分清什麼是重要的事情,告誡說要把重要的事情擺在第一位。希望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們這些讀者能夠找到實現自我管理的好方法。

積極主動添加成長動力,自我領導指明成長方向,自我管理理清成長重點。當培養出前三個習慣的時候,一個人的成長也就從依賴走向了獨立。

4、雙贏思維

我們有雙贏思維,我們要雙贏。但,有一點很重要,你理解對方想要的贏嗎?你的贏又被對方理解了嗎?可見,彼此間的相互理解對成長及成功是多麼重要。

學會傾訴與聆聽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自由溝通的環境中,很難想象還會有多少人出來高呼理解萬歲。

5、知彼解己

人們高呼理解萬歲,是因爲還有太多的不被理解隱藏在背後。我們有雙贏思維,我們要雙贏。但,有一點很重要,你理解對方想要的贏嗎?你的贏又被對方理解了嗎?可見,彼此間的相互理解對成長及成功是多麼重要。

學會傾訴與聆聽是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在一個可以充分表達自己、自由溝通的環境中,很難想象還會有多少人出來高呼理解萬歲。

6、統合綜效

我們要雙贏,我們開始相互理解,我們該開始協同合作。綜合分析你我的方法和我們共同的目標,然後協同研究達成目標的最佳途徑。這時候,1+1就不僅僅是等於2。協同合作可以取長補短,博採衆長,變阻力爲助力,最終實現雙贏的結果。

當許多獨立的個體抱着雙贏的態度,彼此傾聽理解,然後協同合作一致努力,他們所產生的向心力將爲他們帶來公衆的成功。

7、不斷更新

企業先開發出一個信息化系統,然後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優化、完善,最終滿足企業的信息化的需求。當企業的需求發生變化時,這一信息化系統再通過不斷的優化、完善來滿足新的需求,如此循環發展。人生的成長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達成某種成功,畫好某個成長的圓,我們又得通過不斷的鍛鍊、磨礪,再爲某種成功努力。

七個習慣是關於個人成長和管理的,這是一般教育裏所沒有的;七個習慣在於強調品德,讓我們以富足的心態看待世界,以雙贏的意識與人合作,以傾聽的方式與人交流;七個習慣鼓勵人們確立自己的使命宣言,爲自己建立在原則的目標基礎上而奮鬥!所以,請,打開這扇“改變之門”吧!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爲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爲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通過培養這七個習慣,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成長爲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