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天行者》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行者》讀後感

《天行者》讀後感1

《天行者》作者劉醒龍,講述了在一個名叫屆嶺的偏僻山村,三個民辦教師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默默、無私地奉獻着。

屆嶺地處偏僻,離最近的小鎮也有30裏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幾乎和外界隔絕。村民幾乎都是文盲,爲了讓孩子們上學受教育,得用各種手段去動員,去強制家長將孩子送來上學。這樣纔將適齡孩子的入學率從10%多一點提高到60%多。讓村裏出一個大學生是這些人多少代的願望,也是這些民辦教師的終生奮鬥目標。那個地區貧窮,貧窮得最好吃的就是油鹽飯,即用一點油將剩飯炒一下,然後加點鹽水;貧窮得許多孩子交不起學費。小說中的幾位民辦教師的工資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統支付,另外35元由村裏支付。由於工作在偏遠、落後、貧困地區,所以該由村裏支付的那一半兒工資,經常因爲村裏沒錢、或是教育不被村長重視而被長期拖欠。由於上學的孩子因貧困而交不起學費,買不起書本,學校沒錢維修教室等等,爲了使教學能夠進行下去,他們經常要將自己的錢墊進去。

在業餘時間還不得不進行些開荒種地等額外工作,以創些收入,維持學校的各種開支和補貼貧困孩子的學習生活之用。他們在放學後,還要照顧那些離家很遠不能天天回家的學生。到了週末,還要步行一、二十里路,護送那些遠道的孩子回家。他們是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正因爲這一點,他們一直在那裏堅持着。能讓民辦教師堅持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偶然會有一兩個民辦教師轉爲公辦教師的名額,小說中幾位民辦教師,十幾年來一起工作,同甘苦,共患難,使得他們有了生死之情。每當有了一個轉正指標後,他們既想自己轉正,有不願意捨棄自己共患難的同事,最後將名額讓給新來的年輕人。

其中記憶深刻的一段是,餘校長到城裏去聽課學習,但是記者王主任卻聯繫了學校讓他去當傳達,因爲那份工資的關係,餘校長倒也沒有推辭,但是在擔任傳達室工作的時候,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當他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就去教室外面聽課、學習,每天早上,在學生們和老師沒有來到以前,他就打開一間教室的門,站在講臺前面,進行試講,講完一遍,自己接着總結反思,然後再修改,再試講。他的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王主任和實驗學校的校長,也深深的`感動了我。

小說中描述的這些民辦教師,不僅要履行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還要同形形色色的落後觀念和勢力進行鬥爭。我敬重這些鄉村教師,他們或許沒有優越的物質條件,或許很貧窮,但是他們在精神上卻是實實在在的富有的,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於教育事業的執着,看到了那種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看到了他們奮發自強的,也看到了他們對於學生們的關愛。儘管他們的教學水平比起新一代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更不能和那些有着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公辦教師相比,但正是由於他們的默默辛勤奉獻,才使我們國家那些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沒有被應受的義務教育所遺棄。對照他們,我們應該捫心反省,更應該象他們那樣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天行者》讀後感2

向萬站長、明愛芬、徐校長、孫四海、鄧有米、張英才、夏雪、駱雨……等等的中國大地的民辦教師深深致敬。因爲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裏,擔負着義務教育階段的億幾千萬農村中國小生“傳到授業解惑”的重任,將現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他們是二十實際後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他們是山區孩子們的精神脊樑。“民辦教師”這個詞,也許將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他們的精神不能讓人忘記也不應該忘記。他們用默默奉獻、匍匐前行、向上的精神譜寫一曲曲人間最美的讚歌。

這是一本相當令人震撼的書,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我看着看着都流下了眼淚,隨着故事情節一起喜怒哀樂。看完之後都有一種想當民辦教師的衝動。民辦教師也許是物質的匱乏者,但絕對是精神的富足者。在他們身上,我越來越多地發現了當今社會正逐漸缺失、人們又漸漸淡忘的一種精神,一種民族精神,一種不屈不饒、奮發自強的精神。而正是這種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讓我們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雖說沒有華麗的辭藻,曲折的情節,但樸實的語言更能讓我感動。文中通過界嶺國小几個民辦教師生活遭遇的敘述我們瞭解、感受、體知當地中國農村成千上萬個鄉村民辦教師生存環境的辛酸苦辣、情緒焦灼和痛苦無奈,他們沒有太多的文化修養,沒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身上沒有所謂的氣質修養,聽不到華麗的言語,但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鄉村建設者,是真正農村文化的苦行者,他們是在用心、用情,全身心地做着別人不屑,而自己爲之一生的事業。

他們的故事似乎與我們很遠,有些聽起來甚至讓人感到不解,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卻又分明感受到他們離我很近,因爲那是一種從內心深處產生的碰撞與共鳴。

在中國的社會階層中,他們可能是微乎其微的那種,很少有人去關注、正視他們的.工作、生活及其生存現狀,但他們還是用自己的羸弱的身軀所蘊含的良心、道德頑強支撐起了中國農村社會不斷向前前行。

中國的前途在哪裏?或許更多的人認爲在城市,在工業化,但大家是否想過,一旦離開農村、離開土地,我們城市發展的動力在哪裏,前途又在哪裏。因爲,無論什麼時候,農村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我由衷地敬佩我們的鄉村民辦老師,他們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奉獻的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站在人格高地的人。對照他們,我們應該捫心反省,更應該象他們那樣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天行者》讀後感3

《天行者》,劉醒龍用樸實的語言講述在極其艱苦壞境裏的民辦教師,他們擔負着農村國小“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力圖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命運,卻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爲他們的執着感動,爲他們在遭受不公面前的無奈而難過。

“九月的太陽,依然不想讓人回憶冬日的溫情柔和,從出山起,就露出一副急得人渾身冒汗的紅通通面孔,傲慢地懸在空中,終於等到要落山時,仍要掙扎一番,將天邊鬧得一片猩紅。這樣被烤的蔫蔫的山村才從迷糊中清醒過來。一隻灰溜溜的狗從竹林裏攆出一羣雞。沒玩沒了的雞飛狗跳,讓暮歸的`老牛實在看不下去,擡起頭來發出長長的叫聲。安靜了一整天的大張家寨,迫不及待地想發泄鬱結。大大小小的煙囪,冒出來的黑煙翻滾的很快,轉眼間就飄上了山腰,並在那裏徐徐緩緩地變化成一帶青雲。”作品開始用生動、詼諧的語言描寫了九月山村一天的景色,把讀者馬上帶入無聊、焦躁、懶散的山村環境,書中內容繼續講述幾位鄉村民辦教師餘校長、鄧有米,孫四海,這些介於農民和知識分子的邊緣人,在這個知識如沙漠的落後土地上堅守着,像傳教士一樣執着於文化的傳播,他們有着世俗人的七情六慾,在轉正指標中的自私與狡黠,關鍵時刻我們又看到了這些小人物糾結後的高貴心靈。

餘校長他們的人生是沉默的人生,在時代的發展與嬗變中,似乎不起一絲微瀾,作者在故事的敘寫過程中,也以近似於沉默的方式,寫出他們的人生堅守,展現的是一種人生方式的沉默之詩,又是一種信仰的史。我們看着餘校長與明愛芬的生離死別,孫四海與王小蘭的深愛情傷,看着萬站長的無奈與傷痛,孫英才的離去歸來的人生選擇。這些偉大的小人物的忍辱與不屈,煎熬與守望,創傷與彌合,分離與相守,使得《天行者》在沉鬱蒼涼中映照出當下世俗人間的浮華庸俗。

作者用平實的語言,既有對人物在利益面前心裏掙扎的細膩描寫,又採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寫出了山裏漫天飛舞的冬雪,落日餘暉中孤獨的笛聲,在小人物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着耐人尋味的哲理,老村長的墓碑、拋擲的硬幣,還有那篇幅中幾次出現的“真的有狼嗎”?讓人們感受了楚文化的詭異,這些現象出現在落後的山村讀起來一點也不讓人覺得突兀。作品着墨不多的萬站長,不但把張英才送進了大山,也把讀者帶進了作品中,他就像一根線把山裏山外連接起來,把作品人物串聯起來,有一句話說的深刻,“雖然改變了民辦教師的身份,骨子裏還是民辦教師。”他始終放不下對界嶺國小的牽掛,其實是忘不了對那片土地的眷戀,他的命運怎又不算是一個悲劇呢,作品中的這個小配角給我的印象同樣深刻。

總以爲只有經過漫長冬季蟄伏的北方,才能孕育出厚重、深沉、悲壯的作品。讀了劉醒龍先生的佳作才認識到,原來楚地不僅是“楚國巫風甚厚”,還有着如此感天動地的悲壯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