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和興趣

  一、交給正確的預習方法,養成有效的預習習慣。

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和興趣

有效的預習,能使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更明確,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的學習,應十分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在學新課之前,學生一般都要預習,特別要注意預習方法的指導。有些知識,預習時可看一看、讀一讀、記一記。比如,“循環小數的認識”這個內容就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預習,學生通過預習就可以瞭解知識,課堂上自己就能說出來;還有一些知識則需通過佈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再逐步過渡到只佈置預習內容,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使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瞭解,例如在複習多邊形面積前佈置:預習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複習它們之間的聯繫。這樣學生回家就可以自己的整理這些內容,形成知識網絡

  二、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學生活動爲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

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三角形(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分別拼圖操作。通過剪、折、分、拼的操作、討論,學生得出結論: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與三角形底和高相等,而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又如學生學習一位數除法時碰到這種情況:用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十位上除後出現有餘數的情況,如:42÷3,學生難以理解的是十位上餘下的幾個十要和個位上的數結合起來繼續除。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可採用動手擺小棒的方法,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體會:4捆(4個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個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個10,要繼續平均分只能拆開和2根合併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個1),個位商4。通過擺小棒體會剩下一捆繼續平均分,怎麼分,使學生感知有餘數的除法繼續除的算理,以此讓學生把動手操作活動和豎式相對照,數形結合,在操作中從形的方面進行具體思考後逐步過渡到數的方面進行思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較爲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時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協調發展。

  三、充分發揮數學課本的作用,培養正確讀、看的習慣。

書本是無聲的教師,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的主要來源。數學教學同樣要讓學生學會看書,學會閱讀。老師指導看書,也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有的教材內容,學生不易看出重點,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帶着問題看書,尋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則。有的教材內容,學生已有一定知識基礎,可由學生先做嘗試性練習,再與書本對照、印證,加深理解。有的教材內容,學生能獨立看懂,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看書,然後組織交流所得,進一步消化理解。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首先要給學生觀察權,不要以教師好心的“講”取代學生的“看”。凡學生通過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東西,教師一定不講或少講,就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會看,首先是肯看,教學中要提供充分的觀察材料吸引學生看。教師的板書、演示等要準確,鮮明,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再由教師帶領觀察到只給“觀察提示”的半獨立觀察,到完全獨立觀察,使學生逐步掌握通過觀察比較,做出判斷,發現規律的觀察方法。如在教 “多邊形的面積”時,我讓學生根據圖觀察自己準備的圖形,做好記錄;再小組交流觀察圖形的轉化;最後全班展示。這一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看”的能力與習慣,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引入生活,增添興趣。

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生活中充滿着數學。因而讓“生活”走向課堂,讓數學貼近生活,能使學生髮現數學的價值,就能體會出數學是“人人必需”的,從而產生要進一步學好數學的強烈需求。如學生在學了有餘數的除法後舉出了許多有餘數的除法在生活中的例子:把5個蘋果,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得到2個,還餘1個。把7本本子,平均人分給3個人,每個人得2本,還餘1本。把16本書,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得到5本,還餘1 本等等。又如教學50-28-12簡便運算的時候,我在課堂上設計小賣店賣文具情境:讓一位學生當售貨員,老師和其他同學當顧客,每人買兩樣文具,讓學生再嘗生活中付錢、找錢的一幕,從實際操作中悟出50-28-12=50-28+12的簡算方法。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學生用數

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驚醒分析和思考,是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