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

《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1

早就聽爺爺講過張海迪姐姐的故事,今天閱讀完《張海迪的故事》這本書後,我真正明白了“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含義。

張海迪五歲時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裏自學完中學課程。十五歲,便跟隨父母,下放到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爲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的英語小說,還當過無線修理工。 書中這樣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能碌碌無爲地活着,活着就要學習,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這句話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的心間。張海迪是一位殘疾人,但她卻能克服一切困難,學習了那麼多的文化知識,像流星一樣把光和熱奉獻給人民。此時,我不由得想起街頭乞討爲生的健壯的青年,想起整日麻將虛度光陰的人們……他們有着健康的體魄,卻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勤勞勇敢的志向。由此,我還想到了我自己。每當遇到困難時,我總是退縮,不是讓爸爸幫忙,就是讓媽媽做。在今後的日子裏,我一定要向張海迪學習,用頑強的毅力去戰勝困難。

《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2

假期裏,我讀了《張海迪的故事》,張海迪--一個身殘志不殘的人,她雖然是一個殘疾人,坐輪椅的人,竟然考上大學,並能夠獲得了碩士學位,日本的電視臺還把他譽爲十大女青年之一,多麼光榮的稱號!她還常常去福利院看望孩子們,給他們送禮物。

張海迪5歲時身體癱瘓,而且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她的媽媽用家裏所有的錢,爲張海迪請了醫生,但還是沒能完全治好海迪的病。

面對疾病,張海迪選擇了堅強,勇敢去面對,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克服病痛的身體,學習各種知識。

她苦心鑽研醫學,數學、文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海迪寫的長篇小說有聲有色,把很多文章寫得很精彩,所以獲得了許多的獎。

我們一定要學習張海迪那頑強不屈的精神。

還記得《飛蛾撲火》的故事嗎,飛蛾雖然弱小,但它有求生的慾望和精神,它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保護自己。

張海迪也一樣,她要讓自己成爲一個有用的人,要爲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要讓自己的生命實現自己的價值。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短暫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散發出無限的`價值。

我們做爲國小生,也應該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學的更多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

《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3

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海迪姐姐的故事》。這本書裏記載着海迪姐姐就算坐在輪椅上也毫不灰心。

海迪姐姐在5歲時得了一種病,名叫‘脊髓血管瘤’,這個不速之客使她終生坐在了輪椅上、使她的童年世界不再五彩繽紛、更使她的親人蒙上了一片陰影。

正是這個不速之客,使得海迪姐姐的童年不能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樣,在草地上做遊戲、摔跤,更不能和小朋友們在田野裏奔跑、嬉戲……哎!真是一個寂寞的童年啊!

但是,海迪姐姐沒有泄氣。她在輪椅上用功的讀書,從而學會了英、法、日、韓等四個

國家的語言。

這讓我想起了海迪姐姐曾說的一句話:“我每天都想放棄生命,可我又小心翼翼的把它拾起來,像看護一簇小火焰一樣看護着它,生怕它熄滅。”是啊!生命很寶貴,我們應該珍惜生命。

《張海迪的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堅持,那他(她)就沒有做不到的

事情。堅持是勝利,同樣,堅持更是成功。

《張海迪的故事》讀後感4

知道張海迪的人,都把她當榜樣,知道張海迪的事蹟,人人都像她去努力學習。媽媽上中學的時候,就知道張海迪的事蹟,一次,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張海迪的書。

從書中寫到張海迪童年故事,在她五歲的時候,一次意外,讓張海迪造成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從此雙腿不能走路。親人都以爲她要靠別人來生活,張海迪沒有傷心,反而在生活中很快樂,她開始自學。張海迪先從國小課本學起,後來,又自學中學和高中課程。

張海迪愛幫助別人,在十五歲的時候,她隨着下放的父母,來到莘縣生活。在農村,生活條件差,患病的人有很多,她用零花錢,買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等醫學書,鑽研苦讀。後來張海迪成了一名鄉村醫生,爲鄉親們治病,得到他們的好評。

1993年,張海迪又完成吉林大學哲學系研究生考試。張海迪又開始創作小說,至今出版作品有,《絕頂》、《輪椅上的夢》等等,還翻譯一部部作品。

張海迪以自學的勇氣證明自己,身上的障礙全然不顧,用生命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上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