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圓柱體積》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圓柱體積》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下《圓柱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的體積》。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和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的過程。

2.知道並能記住圓柱的體積公式,並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3.在自主探究圓柱的體積公式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數學規律的來龍去脈,知道長方體與圓柱體底面和高各部分間的對應關係。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歸納推理能力。

4.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滲透辯證法和極限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教學課件、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和正方體的體積的通用公式是什麼呢?用字母怎樣表示?

2.回憶一下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結合課件演示)這是一個圓,我們把它平均分割,再拼合就變成了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我們還可以往下繼續分割,無限分割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長方形的寬就當於圓的半徑,用R表示。所以用周長的一半×半徑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所以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是S=πR。

3.課件出示一個圓柱體

我們把圓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同學們猜想一下圓柱可以轉化成什麼圖形呢?

二、探索體驗

1.學生猜想可以把圓柱轉化成什麼圖形?

2.課件演示: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

①是怎樣拼成的?

②觀察是不是標準的長方體?

③演示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長方體,比較一下發現了什麼?引出課題並板書。

3.借鑑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試着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課件出示要求:

①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體比較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②推導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

學生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試着推導。

4.交流展示

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生彙報師結合講解板書。

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公式怎樣表示呢?v、s、h各表示什麼?

5.知道哪些條件可以求出圓柱的體積?

6.計算下面圓柱的體積。

①底面積24平方釐米,高12釐米②底面半徑2釐米,高5釐米

③直徑10釐米,高4釐米④周長18.84釐米,高12釐米

三、課堂檢測

1.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下面的這個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奶?

(杯子的數據從裏面量得到直徑8cm,高10cm;牛奶498ml)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後自己做在練習本上。

2.一個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2米,半徑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3.生活中的數學

一個用塑料薄膜蓋的蔬菜大棚,長15米,橫截面是一個半徑2米的半圓。

①覆蓋在這個大棚上的塑料薄膜約有多少平方米?

②大棚內的空間大約有多大?

獨立思考後小組討論,兩生板演。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後延伸

如果要測量圓柱形柱子的體積,測量哪些數據比較方便?試一試吧?

六、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

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