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公開課教案素材

【教學目標】

《記金華的雙龍洞》公開課教案素材

1、瞭解雙龍洞的特點,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

2、感悟遊記的語言美、景觀美,掌握遊記的基本寫法。

3、倡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培養同學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當導遊,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遊玩好嗎?汽車開動着,看看那裏的景色怎麼樣。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學們現在下車,俺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美的景色吧!

二、整體感知,擬定遊覽路線

教師讓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遊覽路線。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畫出導遊圖,教師和其餘同學一起協商修正。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遊覽路線,爲下面每個景點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遊覽景點,挖掘特點

1、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⑴ 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路上”片斷)

⑵ 看!“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這麼多顏色放在一起,你感覺怎麼樣?(讓同學感悟“明豔”)

⑶ 有誰知道溪流爲什麼“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水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在同學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的聲音。)

⑷ 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想象路上的`美景。(教師配樂朗誦)

2、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過渡:

路上景色如畫,但俺們目的地不在這裏,俺們目的地在雙龍洞。

⑴ 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洞口”片斷)

⑵ 到洞口擡頭望,山相當高,很有氣勢。誰能說說“突兀森鬱”是什麼樣的景象?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⑶ 從洞口“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俺們可用一個字概括外洞的特徵。(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外洞”片斷)

3、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過渡:

觀賞完了外洞,順着泉源,俺們來到了洞的孔隙。

⑴ 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

⑵ 小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繫着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像,小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孔隙”片斷,配錄音介紹。)

⑶ 請一同學上講臺,以椅子當小船,模擬作者的動作,想象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

⑷ 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的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指導朗讀)

4、馳聘想象,分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

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俺們就到了內洞。

⑴ 學到這裏,大家知道雙龍洞裏的“雙龍”其實是什麼嗎?(同學踊躍發言)

⑵ 遊覽過溶洞的同學見到過石鐘乳、石筍,誰能給俺們講解一下石鐘乳和石筍是怎樣形成的?沒有遊覽過溶洞的同學也別遺憾,老師這就帶你們觀看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這些石鐘乳、石筍的形狀,願想什麼就想什麼,給它們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內洞”片斷,出現一些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讓同學暢所欲言。)

⑶ 默讀,想想“內洞”有什麼特點。(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師生概括。)

四、着眼泉水,總結全文

1、找“嚮導”,擬順序:

⑴ 課文裏有一個“嚮導”陪着俺們一路遊玩過來,大家知道它是誰嗎?(引導同學從泉水着眼,再擬遊蹤。)

⑵ 做個小練習,把溪流的走向填下來。(教師點擊課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⑶ 這個“嚮導”不只陪着俺們,一路上也陪着作者,想想作者的遊覽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點擊課件中的“遊覽線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進洞遊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反,出洞遊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爲中國,再擬遊覽順序,使同學對作者“溪水流向、景點轉移”的寫作順序有清醒認識。

2、品語言,學寫法:

⑴ 俺們學習這篇遊記,不只是欣賞蘊涵在遊記中的語言美、景觀美,還要學會遊記的寫作方法,指導俺們的習作。

⑵ 這篇遊記篇幅不長,但給人印象深刻。作者是怎樣把一次遊玩寫得這樣精練生動的呢?哪些寫法值得俺們借鑑?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⑶ 師生一起歸納,讓同學領悟遊記融情入景、巧抓特點、總分有序等寫作方法。

五、暢談感想,學寫遊記

1、雙龍洞遊覽完了,俺們就要坐車回去了,你有什麼感想?能不能給大夥說說?

2、暑假要到了,俺們可以借鑑這篇遊記的寫作方法,把俺們在暑期裏印象最深的一次遊玩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