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上好國中數學複習課

國中數學複習課在整個國中數學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無論對於學生鞏固平時所學知識還是對於今後參加會考前的全面複習都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激發學生上覆習課的興趣,以及如何把複習課真正轉變成學生複習知識,掌握、鞏固、彌補新授課解決不了的問題的課,進一步提升新授課的教學成果的課,我個人認爲,關鍵是要在複習課上給學生更大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複習課上能夠領略到與新授課不同的風景,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複習課的魅力所在和存在的必要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上好國中數學複習課

1 關愛、理解和尊重學生,營造良好的複習課堂氛圍

隨着時代的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教師每時每刻都應當以學生爲教學的主體,每一位老師應該是從心底深處去愛每一位學生,理解學生特定年齡階段的特殊行爲,尊重學生,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究竟需要什麼。特別是學生到了九年級,升學的壓力加大,部分學生由於基礎差,在學習上比較迷茫,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厭學現象,隨之會出現各種異常的現象,這就更需要我們的老師去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例如,有些教師在九年級就受不了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上特別好動、睡覺等現象。這時候我們不妨先嚐試去理解學生,一方面好動就是他們這個特定年齡段的應有的特點,另一方面我們要思考在會考這麼關鍵的時刻學生爲什麼會出現這樣反常的現象,擺正自己的心態,引導學生將這種課堂中好動的行爲轉化爲學習中敏銳的思考和思維方式,幫助那些在學習上感覺自己沒有希望的學生樹立信心。這樣,既緩和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又使學生和教師都從中獲益不小,兩全其美。

2 不斷提高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爲會考複習保駕護航

作爲國中畢業班的教師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爲會考複習保駕護航,在這個學習型的社會中學習的渠道很多,關鍵是看主觀上願不願意學,想要學些什麼東西。我認爲作爲一名合格的九年級數學教師應當至少掌握以下幾項基本技能。

一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能。最起碼要能夠熟練操作PowerPoint,能夠充分整合教科書內容和網絡中的文字、圖片、動畫、模型、專家視頻講座等豐富的資源,真正製作出符合自己教學要求和本地學生實際的合格課件。這樣,就能夠在複習課中將各種抽象問題形象化、簡單化,增大課堂容量,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複習會考最後一道壓軸題時,由於這道題往往是二次函數的綜合性題目,涉及到點的運動問題,我們可以藉助於計算機製作課件,在課件上讓點運動,再讓學生觀察,這樣可以使問題形象化,學生就更容易消化吸收。

二是要充分研究歷年全國和本地的會考命題。往往有許多教師認爲會考命題已經是考過的內容,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在複習中單一的追求全真模擬試題、某某考前權威預測卷、押題卷,但這恰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全真的模擬和預測畢竟只能是模擬和預測,而不是真題,在參考價值上還是要遜色很多,常常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難題、偏題和怪題,長此以往,就會誤導學生的複習方向。教師只有大量演練會考真題,才能夠厚積薄發,爲學生的複習方向把好脈。

三是要適當研究高中數學教科書內容。數學學科作爲一門完整的學科體系,教師對新課改中知識完整性的要求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至少要能對自己所教學段的知識體系在整個學科中的位置要有非常準確的定位,這就要求教師要適當瞭解學生將來要學什麼,從而爲學生將來的發展埋下一個良好的伏筆,使學生能夠在後續學習中迅速進入角色,早日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3 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訓練,提高複習效果的核心所在

多年來,國中數學中的“方程”“函數”“圓”一直是會考的重點考查內容,“方程思想”“函數思想”貫穿會考試卷的始終。會考數學試題特別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在所有會考試題中,同學們普遍感到困惑的無疑是最後一題:函數中的圖形、圖形中的函數、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問題。可以說,正是這一題最終拉開了試卷的得分。因此,在會考複習時,我們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複習與梳理。

從數學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總結、揭示一類問題的解題規律,從而提高解題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思維品質。使他們不僅會梳理知識,更會用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反思,能在千變萬化的問題情景中,把握好數學思想方法獲取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的動力工具,靈活運用知識,發展思維。

數學思想方法不同於某一個定理,會了理解了就能把問題解決掉,至少有個思考的方向,用某一個定理就可以解決問題。數學思想方法是一個漫長的滲透過程,只有在學習訓練過程中有意識的總結體會,纔可以理解、掌握。例如:幾何圖形中,求長度、角度、面積等問題,設未知數,建立等量關係,用方程思想解決問題,剛開始學生會感到無處理解,會感到很不自然,但是解決的類似問題多了學生會感覺這樣解題是很自然的事,其實,這正說明學生對方程思想解題已領悟了,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4 嚴把選題關,保證會考複習質量

會考複習由於復溫時間緊知識容量大,這就要求在會考複習時選題要精,要有正對性。而在現實中學生對習題的質量好壞往往缺乏足夠的鑑別能力,會陷入題海戰術不能自拔,這樣不但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還可能會使學生走入數學學習的困境。所以,我們任課教師一定得嚴把選題關,選題要有梯度,重視教材的基礎作用,重視覆蓋全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具有典型性、能夠充分提高學生對各個知識點認知水平的好習題,爲學生的複習節約時間、提升效率。

總之,上好國中數學複習課,不僅對教師的知識儲備量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且對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國中數學教學一線的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和充實自己的教學能力,跟上新課改的步伐,才能在數學教學之路上走得更遠。

延伸閱讀:

淺談小班幼兒的趣味數學教學

幼兒園小班的學生主要是指年齡在三週歲至四周歲的幼兒。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其較爲明顯的特徵。首先在心理上,三至四周歲的幼兒喜歡遊戲玩耍,對於枯燥和抽象的事物接受能力較差,對於生動形象的事物具有較強的興趣。數學教學具有抽象性,在教學過程中相對枯燥,那麼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爲生動形象的具體事物,將枯燥的數學學習和演算過程變得生動具有吸引力,是幼兒教師主要思考和麪臨的問題。將遊戲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增強幼兒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更好地實現對於幼兒的數學教育的課程目標。

一、在遊戲中學數學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其內涵旨在說明幼兒時期的孩子是在怎樣的生活中渡過的,很精闢,確實如此。一個人的幼兒時期的天性就是好玩,就是在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中、在快樂體驗中瞭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物,認識世界中點點滴滴的規律。將生活中幼兒已知的形象事物放到數學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年齡段的幼兒,一方面對於未知具有濃厚的興趣,有利於他們學習和認識新鮮的事物或知識。另一方面,很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事物具有極大的牴觸情緒,並且很難理解和學習。通過簡單的遊戲,在遊戲中進行學習,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學習,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設計數學遊戲

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趣味數學教學中。例如,對於數字的認字教學中,將阿拉佰數字的形狀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相聯繫,增強學生直觀的形象記憶。“1”與“鉛筆”相結合;“2”與“鴨子”相結合;“3”與“耳朵”相結合;“4”與“國旗”相結合;“5”與“釣鉤”相結合;“6”與“哨子”相結合;“7”與“鐮刀”相結合;“8”與“葫蘆”相結合;“9”與“蝌蚪”相結合。並且將其編成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能夠更加便於孩子的記憶和學習。“1”像鉛筆,直又直;“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講課;“4”像小旗,風中飄;“5”像魚鉤,來釣魚;“6”像哨子,嘟嘟響;“7”像鐮刀,來割草;“8”像葫蘆,高高掛;“9”像蝌蚪,找媽媽。通過這樣的趣味教學,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效果。

(二)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遊戲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於枯燥的數學更是愛不起來,注意力集中不起來。將日常的行爲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例如,對於數學圖形的認識。在讓孩子認識圓形、正方形等圖形上,給孩子每人發幾塊小餅乾,告訴小朋友,現在我們要先把餅乾吃成一個正方形,然後再讓小朋友將餅乾吃成一個圓形。通過這樣的活動直接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在動手中增強了孩子對於圖形的理解。

二、在運動中學數學

(一)對現有體育遊戲進行改編

許多現成的體育遊戲注重的是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因其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受這種做法的啓發,我想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豈不是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二)根據需要創編體育遊戲

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如結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學,可創編“我給球兒來排隊”的室外遊戲;結合圖形的教學,可創編體育遊戲“跳房子”等。小朋友們一邊做遊戲一邊接受數學知識,感受到的是學習和遊戲的雙重快樂。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有學者提出了讓幼兒從“在操作中學數學”向“在社會情景中學數學”變革的理論。根據我的教學體會,讓小班幼兒在遊戲中、在運動中學數學證實了這一觀點的科學性,也算是我個人對學習這一理論的一點實踐經驗和體會吧。

理論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研究數學學習問題,一方面要研究學生的智力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發生和表現出來的情緒、態度、和各種想法等因素。本文從情感因素的成分,情感問題的形成過程,情感因素對認知的影響三個方面闡述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論文關鍵詞:情感因素,信念,態度,情緒,認知

一、情感因素的成分

新課程理念下,情感因素涉及三大類,即信念、態度和情緒,並分爲積極和消極兩種性質。

信念,也成爲觀念,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問題的總的看法,在一個較長階段影響着個人的活動行爲,左右着個人的長期定向。它涉及三個方面。

1、關於數學的信念。例如,數學是什麼,數學是否就是一大堆定理和法則,數學有沒有用,與日常生活有沒有聯繫。

2、關於數學學習的信念。例如,爲什麼要學數學,學習數學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活動,應當通過什麼途徑學習數學,是不是就靠記憶和模仿,學習數學是否只能老老實實地推導,不可以用觀察、實驗、猜想等方法。

3、關於自己的信念。例如,自己是否適合學數學,學不好數學究竟是自己沒有天資,或是能力不強,還是不夠努力,以及關於自信心,自我分析,自我鼓勵等等。

態度,是有適當穩定性的對數學及數學學習的感覺和取向或傾向。學習數學,對數學的重視程度,即是態度。

情緒,是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短期的具體的反應。例如,學習過程中,如解題、考試時的興奮或焦慮情緒。

二、情感問題的形成過程。

學生的情感問題,是在他們日常的學習過程遇到麻煩時產生的。各種類型的情感又存在着緊密聯繫。一開始表現爲短期的情緒反應,含較多的自發性,情感性成分。不良情緒的重複出現將使之漸漸凝聚,轉變爲認知性成分較多的態度以至信念。信念相對來說較穩定,形成之後不太容易改變,能反過來長期地影響學習態度和情緒,指導自己的學習行爲。我們尤其應注意到,他們的情感問題通常是在實際活動中經潛移默化、自下而上地發展的。儘管我們可以從哲學、人生觀方面對學生作指導,但他們可能更相信自己的經驗。最重要的起因是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現實可能比說教更靈驗。這就提醒我們教師要防微杜漸,從日常教學做起,從點滴着手,注意積極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態度和信念,並防止不良情緒的形成與發展,事後的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三、情感因素對認知的影響

學生的情感有怎樣的表現?對數學學習會產生什麼影響?有不少問題是較明確的。例如,有學習興趣並不一定就能學好數學,但沒有興趣就一定會影響到學習行爲及效果,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信念,態度,情緒,各包含了自己的具體內容,下面就他們對認知的影響作一些具體的討論。

圍繞“船長問題(一條船上有75頭牛,32頭羊,問船長几歲)”暴露出來的奇怪現象,就典型地反映了信念的問題。

不少學生確實認爲,老師給的題目肯定有解,做數學題目總是要列出運算式子進行計算;解應用題每個條件必須全部用到,並有唯一的解答,等等。於是很多學生得到答案43歲或其它答案。又如,學生覺得數學不過是一大堆公式和法則,只要能用就可以了,他就不太會去作逐步的深層次的理解。要是把數學學習看成只是模仿加記憶,是快速反應套公式,就很少會去想一想公式,法則背後的數學思想。這樣,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創造性能力的發展,將會受到限制。

信念還會影響到學習態度和情緒,學生沒有適當的數學學習的動機,缺乏動力,將使他們的學習態度及效果打一定的折扣。如果認爲數學的法則都是人爲的規定,看不到什麼實際應用價值,他就有可能把數學當作無意義的符號遊戲,也就可能對數學提不起興趣來。而一個年輕人要是在數學學習中缺少正確的自我意識,譬如,自信心不強,不能恰當的分析、評價自己進步或落後的原因,例如,認爲自己不適宜學數學,缺乏自我激勵和管理意識,長此以往,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努力,甚至一生的發展。

對數學,數學學習的積極或消極態度,與他的實際表現的關係更緊密一些,與學習效果是正相關的,但是與學習成績之間並不一定存在緊密的依賴關係,數學學習的態度不是一個籠統的因素,它和學習的課程內容有關係。例如對幾何、代數、三角、統計等等,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至於不良的情緒反應,如遇到考試就出現焦慮,就直接產生嚴重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引起不良後果。

總的來說,學生的情感因素與數學學習成績具有相關性,但並不一定是因果關係,其影響可能主要是側面的,間接的,或者說,良好的情感是學習發展的一個必備條件。例如,學生由於態度不端正,會使學習退步,而改進了學習態度,並不一定就會使學習進步,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他的認知方面的努力,才能改進效果。

在此還要提到教師的情感問題,實際教學中,我們都要求學生投入到數學活動,要傾聽老師的講解,要掌握和應用數學。學生作爲人,是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的,對本人所從事的學習,所投入的活動,對自己及老師都會產生個人的多方位的想法,並轉而對自身今後的學習發生積極或消極影響,所以,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有正確、積極的信念、態度和情緒,纔有能力對學生的情感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

總之,用認知的觀點來分析數學,應當充分認識和重視師生在數學的教與學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信念,情感會影響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學習狀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左右,然而,目前在評價教學狀況時,往往僅限於評價認知行爲和結果的好壞,幾乎沒有明確的標準和從容的機會來評價教師和學生在情感方面的成功與偏差,這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論國小生數學預習的重要性_國小數學論文

論文導讀::論國小生數學預習的重要性,國小數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論國小生數學預習的重要性

預習是最傳統的學習方式,一直深受教育界的廣泛重視。那麼爲什麼要組織學生預習?怎樣組織學生預習呢?其實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就是自學的過程。經過預習,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鍛鍊,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正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預習是數學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之一,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預習是組織教學中的必要組成部分,其意義在於:

1、預習給學生一個自由探索的活動空間。預習從形式上看也就是在沒有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生感受、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能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預習時學生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興趣與能力進行活動,有選擇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如在預習“認識乘法”時,基礎不同的學生選擇方法也就不同,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能明白書中的'意思,直接就用乘法算式做題,而基礎不好的學生剛開始肯定是運用加法慢慢過渡到乘法,導致做題的方法也就大不一樣,但通過預習讓學生都能認識了乘法。預習新知識時學生是作爲活動的獨立主體國小數學論文,自由地探索新內容。使學生學會邊看書邊思考,並把自學的發現用語言表述出來。

2、預習給學生一個鍛鍊自學能力的舞臺。預習從功能上看有助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國小數學教材編寫具有簡煉性、概括性、邏輯性強的特點。如在預習“認識多邊形”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先找一找各種不同的圖形,找一找日常的生活用品中都有哪些圖形,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概念,然後學生試着用語句來概括不同的圖形,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能深層次瞭解數學的概括性,而不同圖形之間實質上也有一定的相同之處,這些知識學生在預習時都會蒐集,都會去理解、分析,這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鍛鍊。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經常預習的學生自學的能力明顯增強,學習主動高效。

3、預習是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的前奏。學生預習過後,對要學的

摘要細心講解,預習過程中常常看到學生思維的碰撞,創造的火花。課堂教學充滿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二、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是一個長期複雜過程。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呢?

第一、能正常開設好預習指導課

老師在每節課上都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內容,創設在家裏預習的情境,一步一步地指導學生預習。例如:國小數學第六冊“年、月、日”一課時,我是讓學生從以下四個步驟由淺入深預習這一內容:

1、初讀課本內容後,瞭解其主要內容。再讀課本內容,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線。

2、想一想,新知識新在什麼地方?與舊知識有什麼關係?

3、試一試,課本上的練習會不會做,這樣做的道理是什麼?先留20分鐘給學生自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學生預習完後,教師必需及時組織集體交流每一步預習的結果:

(1)、主要內容是關於時間單位年、月、日的知識和相互之間的聯繫。細讀課本內容,教師帶領學生一句一句邊讀邊理解

關鍵詞語。如“常用的時間單位,除了時、分、秒以外,還有年、月、日。”中的“除了……以外,還有……”;“二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中的“平年”、閏年”;“通常每4年裏有3個平年,1個閏年。”中的“通常”;“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中的“公曆年份”、“一般”;“1993年是平年,所以1993年二月有28天。”師:1993年是平年怎麼判斷的?你能不能判斷任意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嗎?

(2)、思考新舊知識的聯繫:年、月、日是較大的時間單位。

(3)、集體訂正學生完成的練習,教師及時的給予評價。

第二、教師注重評價,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

作爲教師我們要善於對學生積極閱讀、主動思考的表現及時給予評價。檢查“疑問”的數量與質量國小數學論文,瞭解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與掌握,觀察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與流暢性,從而對學生的預習作出評價。如在預習“位置也方向”這部分內容時,不同的學生預習的效果就截然不同,有同學提出的問題就很有針對性,試着問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也有些同學問自己的家在鎮政府的哪個方位,像這樣的問題提出時讓預習就顯得尤爲重要,對於這些學生我們應該很好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試着讓學生說說問這些問題時的想法,讓其他同學也去借鑑借鑑,對沒有認真預習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繫,瞭解情況,共同幫助每一位孩子,讓他們都養成勤於預習的習慣。

第三、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學生的預習成果

現在的課堂教學過程就作如下的變革:(1)學生提出問題,師生集體討論,從點入手。(2)教師穿針引線,師生共同討論,以點帶面。(3)師生共同小結,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引深提高。(4)鞏固練習,教師個別輔導(時間不少於20分鐘)。現在評價一節課好壞的標準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界有成功人士曾這樣評價一節課:看一節課是不是真正的好課主要就是看老師講有沒有超過五分鐘,這也就是說現在的課堂是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這樣高標準的課堂更是?粗?灰祝?餼透?枰???吻澳莧險嫺腦は埃?煜に??駁哪諶藎?莧迷は笆鋇奈侍夤崬┱?誑翁茫?庋?淌υ誑翁蒙喜拍芮崴傻慕?幸?跡?庖簿統浞痔逑至絲翁媒萄??齜矯嫺奶氐悖喝醚??嗨擔?嘌???目諭繁澩錟芰Γ蝗醚??嘟渙鰨?嘌???獻韉哪芰Γ蝗醚??嗵逖椋?嘌???兄?哪芰Α?

第四、自主學習,集中攻克課本中的思考題

自主學習是現在教學大力倡導的國小數學論文,而預習思考題也集中反映了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有利於提高學生預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可以有效地防止預習中“走馬觀花”、“信馬游繮”的傾向。如:預習筆算“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時,讓學生思考:(1)乘數是二位數的乘法法則是怎樣的?先讓學生回憶計算的方法,達到溫故而知新,並比較一下與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法則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2)你認爲怎樣才能比較準確地計算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還試着讓學生寫一寫你能列出幾種方法來?

第五、鼓勵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知識面

學習不能只侷限於課內知識,其實課內外知識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在預習“釐米和米”時,學生可參考的課外知識就很多,而真正書本上的卻很少,課外各種測量工具多少是書本上都沒見過的,這樣對學生真正認識長度單位有很大幫助,而且學生在遇到疑問時,不急於提示,幫助釋疑,而是指導學生看書,自己嘗試解決。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是很有益處的。

事實證明預習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減輕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只有讓學生從小養成自覺、主動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淺議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理念對於中學數學教學提出新要求,指明新的方向,數學教學應該本着新課改的精神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而且要學會如何去掌握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該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1 培養獨立求解意識,敢於獨立探究問題

每解一道數學題都是從審題開始的,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探究的需要和獲得新體驗的需要。在做題時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讓學生先嚐試性解題,暴露思維過程,然後師生共同探究,效果會更明顯。例如,已知集合A={1,2},集合B={x|ax=2},而且A∩B=B,求a的值。我先讓同學自己做,大多數學生都解出了a=1和a=2兩個,有同學說a=0也可以,a=0成立的原因是什麼?同學們急切地想知道,就主動去想,有沒有特殊情況?然後意識到集合B是空集時也成立。再如,學習橢圓定義時,我準備了一條細繩和兩個圖釘,將細繩的兩端固定在圖板上,再用鉛筆將細繩拉直並不斷運動,先讓學生觀察形成軌跡,啓發學生動手實驗並思考,爲什麼會出現橢圓?形成條件是什麼?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經過反覆觀察、實驗、猜測、驗證之後茅塞頓開,而且將橢圓成立條件記得非常牢固,在對其進行建系求方程,研究性質時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掌握了相關知識,而且完善了解題過程,提高了思維能力,提高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與挑戰能力。

2 提升教學活動效率,充分提升學生自主探究意識

中學階段學生思維進一步完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在教學中適當設計一些環節,有意識的針對學生進行訓練,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進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推到等差數列通項公式時,我設計如下步驟:(1)學生猜想公式結構,並分組討論(2)學生嘗試證明所得結論,教師觀察(3)師生共同品讀定義,列出相關等式(4)教師給定“累加法”定義,規範推導格式。在本節課中摒棄傳統教學方法中直接用“累加法”證明的抽象過程,通過學生探尋,激發興趣,再研究回顧定義,逐步探究解題過程,加大了學生參與程度,證明方法水到渠成的引入,降低了公式的抽象程度,而且爲以後用累加法解決不規則數列求通項問題做了鋪墊,循循善誘,對公式的結構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動手、勤思考,爲學生提供獨立處理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品格,教師更要鼓勵學生敢於面對並挑戰困難、挫折和失敗。

3 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作用,綜合利用用學校教育資源

發達的現代媒體,計算機、互聯網技術進入學校,爲學生獲取信息交流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和豐富資源,多媒體教學集動畫、圖像、聲音於一體,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抽象的問題更具體,更形象,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於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其優勢,豐富教學內容,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屏幕上清晰地圖象,美觀規範的立體圖形,幾何畫板中具體的作圖過程,以及計算機準確的計算都會讓學生更清晰更明確的理解知識,例如必修三的第一章算法初步學生在電腦上親自體驗並正確使用計算器、進行小的編程演示,自主將程序框圖轉換成程序,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4 正確認識學生的多樣性,因材施教鼓勵個性發展

多樣性包括生理心理多樣性,發展過程和結果多樣性,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多樣性的前提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工作因時而進,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自身潛能。在教學時設計有梯度問題,根據學生掌握情況提出層次要求。例如:ABC中,,,求

大部分學生如此解:由可得;由可得,進而可求或。

有學生提出異議:由可知:,同理可知。

由知:不可能!即取不到。

故只有一解

學生在獨立分析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三角函數的單調性來確定三角形內角的取值範圍,嚴密論證了三角函數值取值的可能性。

5 小組式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交流與合作

數學課本中每一章都有思考題,每一節課後都有閱讀與思考,爲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爲了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我在課堂上採取分組教學,涉及學生自主學習問題,就讓他們互相交流,佈置課外作業,就讓他們共同探索,例如:我把全班同學分按宿舍成五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團隊學習,以好帶差結對子,並在各組之間進行競爭,可以是數學概念,可以是解題,甚至在課堂上,進行小組交流解決問題。沒有交流就沒有合作,沒有交流就沒有相互促進,學生在分組中既有了助手可以解決一些困難又有了競爭意識,大家都想更加優秀,在分組中產生正能量。

由此可見,教師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很難適應新教材的要求,不利於提升學生能力,更影響學生髮展,因此在教學中轉變教師的教育觀教學方式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纔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國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新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到現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是摸着石頭過河,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也存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就目前而言,關於數學的教學改革研究已經深入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當採取什麼方式有效學習,教師如何合理安排教學的研究工作還是比較少的。鑑於此,當前我們必須考慮的事情就是現代化的教學與傳統教學有什麼不同之處?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解決了這兩大問題,就可以從實質上做好數學教學工作。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需要摒棄傳統的說教式教學,取而代之的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首先應轉變傳統觀念,選擇那些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可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發現,“引導―發現”模式與“活動一參與”模式都可以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其中“引導―發現”模式所指的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並非簡單地將課本中的知識機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研究和摸索,從而達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模式下並非完全脫離教師的指導,只是說教師在其中主要起到點撥與從旁指引的作用。通常情況下,這種教學模式是按照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研究探討―得出結論這四個步驟完成的。事實證明,採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活動―參與”指的是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類型的數學實踐活動,加強動手能力的鍛鍊。與此同時,掌握數學知識點是如何發生的、如何形成的,以及建模方法,從而使學生樹立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的意識。這種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並且通過互動的方式可以增進師生與生生的情感交流。但有一點必須指出,不管我們是選擇“引導―發現”模式還是“活動――參與”模式都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靈活的選擇與組合(畢竟每所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是有差別的)。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一個必然趨勢。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獲得獨立探索和自主研究的機會。

2.在教學過程中多設置一些師生互動與學生間的合作交流環節

每個學生由於自身的環境與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他們往往會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對發生的事情會有不同的見解,理解的程度也是參差不齊。鑑於這種情況,數學老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差異,採取交流討論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共享,達到取長補短及共同提高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千萬不要純粹灌輸。事實證明,不管教師的水平有多高,只能代表數學老師對知識理解得很深刻、很透徹,並不代表每個學生都能夠完全接受。由於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程度有高有低,對同一問題會有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深度的理解,因此在理解的基礎上解決的方法也是種類繁多。教師必須提供給學生儘可能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爲了做到這一點,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教學實踐表明,學生通過廣泛交流、討論與爭辯,增強了合作意識。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充分體現自己的思維與創造能力,而且可以從別人身上得到不同角度的啓發。除了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外,師生間也應當加強合作。比如,教師和學生可就某個數學問題共同研究與探討,進行質疑和交流。當然,由於教師的知識經驗與生活經驗比學生豐富,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首先必須敢於向老師挑戰,並且勇於對教材內容提出質疑,這樣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綜上所述,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中數學教學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改革,爲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通過採用“引導―發現”模式與“活動――參與”模式都可以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可以在各大學校的教學中推廣。除此之外,數學老師還應當儘可能多地在課內課外進行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研究的能力,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爲將來更好地利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打好堅實的基礎。

淺談高職高專高等數學教學策略

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理工科各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程。它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有着專業服務功能,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和必備工具,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和數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高等數學課程具有容量較大、難度較高、進度較快的特點,爲了更好地發揮高等數學這門課程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本人結合工作實際,就目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工作進行分析,並對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學生學習方面

1.初等數學的基礎

由於多數高職學生的成績是專科錄取水平,他們的數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 個體差異較大,接受知識不快,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大,這給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對本課程聯繫緊密的初等數學知識進行重點複習,例如在講解函數這一章時複習高中數學中函數、三角函數等內容,這樣複習使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更加容易聽懂。儘量彌補初等數學的基礎知識是學好高等數學的重要條件。

2.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學的學習是“填鴨式”,老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而大學則爲“自主式”學習,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爲主動。那麼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調動其學習興趣,就需要任課教師、班主任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3.改變學習方法

由於高等數學這門課程內容多、信息量大、進度快,當堂課消化每節課所授內容是比較困難的,這就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 培養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記錄好不懂的知識點。課堂上帶有目的性的聽課,着重聽取不理解的知識,做好課堂筆記,把握重點、難點,課後進行復習和練習。高等數學這門課程和其他理工科課程類似,雖然不需要題海戰術,但是一定的題量練習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如果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所學知識,那麼學習就會有新的動力,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會提高。

4. 改變思維方式

初等數學是討論靜止的、具體的和不變的常量數學,而高等數學是研究運動的、抽象的和變化的變量數學。例如在高等數學經典的微積分當中,微分研究的是局部的、動態的和瞬時的事物,而定積分是“以暫定久”“以常制變”“以局部馭整體”。這種研究對象本質的區別就決定了學習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們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高等數學和初等數學之間緊密的內在聯繫,積極引導和啓發學生,運用與中學數學相聯繫的教學模式。比如在講授定積分時以求曲邊梯形的面積爲例引入新課,再由學生相互討論,最後由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求解方法和思想,使學生了解“以直代曲”“逼近”的思想方法。這樣通過實例引入概念、以直觀教學闡明數學思想,有利於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適應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的思想方式。

二、教師教學方面

1.教學內容模塊化

我們與各專業的老師進行交流,瞭解了不同專業對高等數學的需求。高等數學是基礎,只需學會運用,不需要煩瑣的證明與推導過程。於是我們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分配,將高等數學的內容分爲兩大模塊:通用模塊和專用模塊,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專業的要求。通用模塊包括一元函數微積分,適用於各個專業,在第一學期講授;專用模塊包括多元函數微積分、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根據專業進行選擇,在第二學期講授。這樣使教學更具針對性,突出高等數學基礎性、應用性、工具性的特點。具體安排如下:

專業 講授模塊 教學要求

會計系、機電系、醫學系、信工系各專業 一元函數微積分 (1)使學生掌握一元函數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2)培養學生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管系各專業 ①一元函數微積分

②多元函數微積分 (1)使學生掌握一元函數微積分、多元函數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2)培養學生具有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較強的應用意識

教育系各專業 ①一元函數微積分

②多元函數微積分

③常微分方程

④無窮級數 (1)使學生掌握一元、多元函數微積分、常微分方程、無窮級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

(2)培養學生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採用伏筆技巧

將簡單的數學思想重新進行加工、綜合從而形成複雜的數學思想,把一些重要的數學概念、方法採用伏筆技巧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比如,在複習函數的概念時對隱函數的概念設下伏筆;在講授導數與微分時,對不定積分的概念設下伏筆;在講授不定積分與定積分時適時提出微分方程的概念。這種前期設伏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比較容易被學生認可和接受。

3.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的聯繫

初等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基礎,高等數學是初等數學的繼續與延伸,我們在教學中把二者看成是相輔相成的整體。首先高等數學對初等數學具有指導作用,一些數學問題用初等數學的方法和理論不易解決或解決不了,只有用高等數學的思想方法才能解決。如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在中學數學中就不可能徹底解決,但用定積分的知識解決這一問題卻很方便。其次,要儘量利用中學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高等數學中的問題,以體現中學數學的應用價值。

4.適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傳統的黑板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高等數學中計算、推導和證明過程。絕大部分理論教學如導數概念、求導方法等採用傳統的板書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直觀並且學生注意力不易分散。但隨着計算機的普及,數學實驗已被人們高度重視併成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產生了計算機數學,多媒體技術也在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高數上比較難懂又難以板書的概念(如定積分的概念等)、例題和典型例題分析採用多媒體教學。 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改善課堂環境,提高授課效率,增加教學信息量,還可以使“板書”生動、清晰、具有強烈的表現力,使數學概念的形成、圖形的生成和發展更加直觀。而且多媒體可以提高上課的趣味性,尤其是像高等數學這樣比較枯燥的課程,多媒體課件的美觀化是很重要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教學評價

儘管高職學校的學生數學基礎比較薄弱,但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儘量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並適時地給予鼓勵,加以肯定,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爲學生明天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爲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對同一專業的學生,採取統一命題,統一評卷,其目的是通過統一考覈,分析各班的教學和學習情況,但統考成績只佔學生成績的60%。另外,教師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出勤率、作業、自學能力、課堂表現等給出成績,佔40%,最後加上統考成績得到綜合考覈成績。這種定量加定性的評價方式提高了學生全面參與教學環節的積極性。

6.提高教師的創新素質

高職高專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職場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這就對教師的創新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學校教研組的教師進行了一些教改項目,並開展了研究性學習。每個學期經常舉行公開課教學活動,課後進行評課總結,這樣可以將其他教師上課的優點融入自己的課堂中來,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爲了更好地服務於專業課學習,數學教研組的教師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已經編寫了一套校本教材,這本教材包括一元函數微積分、多元函數微積分、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等內容。該教材適合不同專業學生並且通俗易懂、概念清晰、例題豐富而且又貼近實際,教師可以根據各專業的需求適當調整所學章節。

總之,高等數學雖是高職院校理工科的一門基礎課,但它是學好專業課的必要基礎,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計算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國小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着力點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理解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感情的有效途徑,在學生認知建構、思維訓練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課堂,它的練習設計一定是精挑細選、高質量的。

隨着新一輪課改的實施,國小數學課堂已基本形成“以學生爲本”的局面,課堂教學氣氛良好。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數學練習設計的目的不明確,缺乏練習的針對性;對數學練習設計的形式單一,缺乏練習的層次性;對數學練習設計的容量大,缺乏練習的變化性。

因此,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找準課堂練習設計的着力點是教師必須關注的課題。教師只有以課程標準爲指導,緊扣課堂教學目標,科學設計練習內容,精心組織練習形式,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一、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練習要有針對性。

心理學研究證明:第二次重複學習,識記效果強化18%,第三次重複學習,識記效果強化7%,第五次重複學習,識記效果爲0。由此可見練習次數絕不是越多越好。既然練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教學目標,那麼練習也就要準確地把握各部分知識結構的重難點,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做到有針對性。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新授結束後,練習部分我採用蘇教版教材55頁的想想做做一,並且補充:75×101=75×( )+75×( )。補充這個習題,主要是想讓學生領會,右邊括號裏的兩個數,不管怎麼填,只要保證和是101,等式就成立,因爲左右兩邊都表示75個101,還是想讓他們由乘法的意義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感悟。最後我讓他們算了括號裏怎麼填最好,他們都知道是100和1,並能口算出結果7575,有個學生還說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其實我想,學生已經有所感悟,乘法分配律可以簡便計算。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練習,基本能夠把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逐一突破,真正達到鞏固新知、鍛鍊學生思維的目的。

再如,在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時,如45÷4,十位上的4除以除數4商1,重點理解1爲什麼要寫在十位上,十位上的4表示的是4個十,也就是40,40除以4等於10,十位上商1表示的是1個十,就是10。練習時,可以多讓學生說說商的十位上爲什麼寫這個數,從而有針對性地鞏固這節課的重點。通過這樣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二、設計要因材施教,兼顧學生差異,練習要有層次性。

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差異,新課程提出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突出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性。因此,練習設計應爲學生提供多層次的選擇,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均衡發展的需要。練習設計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安排。

例如:“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235+78+65→235+(78+65)→235+78+65+22→235-78+65-22練習的層次逐步由簡到難,由加到減的延伸,根據各種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層次的練習,以利於因材施教,充分體現在實施新課程標準實踐活動中,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和提高,都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再如,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教學中,在分析“工廠運來一批煤,計劃每天燒2.5噸,20天用完,實際每天燒2噸,這批煤可用多少天?”後,教者在問題里加上一個“多”字,把問題變成“這批煤可多用多少天?”學生在辨析比較後,得出求這個問題必須先求出“實際用多少天”,即先求出中間問題。接下來,教者直接出示“機牀產原計劃每月生產640臺機器,實際提前四個月完成全年任務,機牀廠實際每月超產多少臺?”讓學生獨立思考並解答。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應先求出中間問題“實際每月生產多少臺”再解答。通過這樣有層次性的練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不斷髮展。

平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知識的連接上做到循序漸進、富有層次性,而且在對待學生的態度方式上也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對於成績差、反應慢的學生應該更耐心一點,對其表現出來的一點點進步都應報以真誠的高興與表揚;而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就應該在不同時段提出更高要求。

三、設計要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練習要有變化性。

課堂練習設計的變化性,可以減少枯燥感,克服學生學習的厭倦效應,促使他們自始至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例如題型的多樣:計算、填空、選擇、判斷、應用、畫圖、改錯,等等;形式的多樣:遊戲、動手操作、實驗、製作,等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充滿興趣,那麼學習數學就將變成他們自己的事,一件他們願意做並且想做好的事。國小低年級學生課堂上會比較活潑好動,如果長時間進行高密度練習,則很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此時如果教師設計遊戲、搶答等練習訓練,則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如在認識方向新授結束後,教者通過遊戲練習鞏固知識:教師發出口令,學生做出相反動作。如:教師說:“向左看”,學生就把頭轉向右邊;教師說:“向前一步”,學生就向後一步;教師說:“摸左耳”,學生就摸自己的右耳。通過這樣有趣的練習,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練習過程,不但能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而且能讓學生將新知充分內化。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練習在國小教學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教師要充分認識課堂練習的重要功能,不斷探索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着力點,以提高教學效率。

託班數學教學活動:花朵朵朵

教學目標:1、瞭解3之內的數目,嘗試對3之內數目的物品開展分類。

2、在觀測和察看圖片與提問的啓發下,探究用數字點卡表示物品的數目。

3、喜歡參與數學教學,體會教學的快樂。

教學預備:

1、教學用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目爲1、2、3的花兒兩張;

——1、2、3、的數字點卡片各一張,歸類與底板。

2、學具——動手操作教學材料每人一套物品與數字點卡動手操作圖片,歸類盒每人一個。

教學過程:

一、瞭解圖片數目,認知點子標識。

1、教師:孩子看這裏有何?每一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塊兒來數一下好不好?

2、教師:請孩子說一說哪一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孩子把一樣多的花將它們放于歸類盒的一個格子中。

3、教師:此刻請孩子說一說他們均是幾朵花?

4、教師:(展示點子標識)孩子看!這就是啥?請孩子數一下每一張小卡片上有幾個點?

5、教師:下方我們一塊兒來做一個找夥伴的遊戲好不好?請孩子上來拿一張數字點卡去找與它相同多的花做夥伴。

二、孩子動手操作教學。

1、花朵朵朵:

師:(展示點數小卡片與花兒圖片)孩子看!教師這兒給你們預備了很多的花兒圖片,另外還有些許點子小卡片。此刻請孩子先數圖片上花兒的數目,接着將一樣多的花兒放於一塊兒。最終請孩子選取點子小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夥伴

師:(展示動手操作教學材料)孩子看!這場景上有何?先點一下每種物件有幾個,然後用連線的方式將與點子一樣多的物件連在一起。

二、溝通教學:找一樣多

師:此刻望着場景說一說與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一些物件?與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一些物件?與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一些?

師:孩子們均可找着他們的夥伴真機靈!

如何有效地開展數學操作活動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下面談談我這幾年開展數學操作活動教學的幾點經驗。

一、注重操作活動的遊戲化,讓幼兒在主動探索、操作中獲得知識

我們在組織遊戲活動時,不僅讓幼兒學習一定的知識技能,而且要注意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同時,還得教給幼兒有關的數學方法和經驗。我們還可以通過創設遊戲化、情景化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提升經驗。遊戲是幼兒期獨特的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藉助數學遊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二、注重操作活動的實效性,提高幼兒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有的教師對“操作活動”的目的一知半解,以爲只要幼兒有動手機會就算是操作活動,因此整個操作活動過程仍由教師統一安排。如,在“學習9的組成分解”的數學活動中,有的教師是這樣安排操作活動的:教師拿出9根小木棒,然後分成兩份,讓幼兒一邊說一邊記錄下來,並說出9有幾種分法。這種做法實際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操作活動,幼兒進行的只是模仿教師活動的一個過程,在這種爲操作而操作的活動中,幼兒仍處於被動的狀態,缺乏積極主動地去感知、發現和探索的機會,這樣操作只是走走過場而已。

三、靈活運用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學習數學活動中最忌諱的就是機械記憶,不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應把知識重點放在發展幼兒思維能力上,使幼兒有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念、判斷推理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體會到,掌握各項知識的順序爲:讀數、基數辨認圖形、分類、寫數字、組成和加減法,最難的是組成和加減運算。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動來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興趣。如,在學習“7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內容,這是其中的一組請幼兒仔細觀察7塊積塑的不同。(1)積塑的大小不同:1塊小積塑,6塊大積塑;(2)積塑的形狀不同:2塊正方形積塑,5塊長方形積塑;(3)積塑的顏色不同:3塊紅色積塑,4塊綠色積塑。然後,讓幼兒根據剛纔的觀察,用數字卡片排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並說出理由。幼兒必須運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語言表述等手段來完成這項任務。這比直接讓孩子死記7-1=6或1+6=7效果要好得多。可以說,操作法是能夠讓每一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參與的操作方法,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評價方法,進而促使了他們的思維發展。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法”是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聯繫的有效方法,這是一個引導幼兒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幼兒必須動手動腦。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更好地運用“操作法”,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使“操作法”發揮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