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國小數學“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方法,就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積極主動提出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新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研究身邊有價值的生活問題。

2019年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依據《數學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發現教學理論,以及我校課堂教學的傳統現狀,我校提出“先學後教,以問導學”的教學模式,以“你學到了什麼?”,“你的問題是什麼?”,“你還有什麼補充的?”作爲課前三問。在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六年級數學課堂率先試點,對六年級的學生綜合考慮每位學生原有的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爲A、B兩個不同層次,A層次爲拓展層次,B層次爲基礎層次。由於A層次的學生原有知識水平高,學習能力求,我們選擇以A層次的學生進行“問題導學”模式的試點。半年課堂改革的試行以來,學生通過“預習----交流------反饋-----評價”這一基本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中大膽發言,孩子們也更喜歡數學課了。

  一、探索與提練

在小半年的摸索與嘗試中,總結了教學經驗與困惑,又由於我校師資力量匱乏,不能大量分班進行教學改革。我們於今年下半年,制定了《問題導學的課堂研究實施方案》和三年培養目標。並開始正式在一個常規班進行推廣,並逐步普及高年級數學課堂。

經過將近一年的探索與研究,我們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逐漸清晰。我們以“先學後教,以問導學”作爲教學理念,以“你學到了什麼?”,“你的問題是什麼?”,“你還有什麼補充的?”課前三問作爲教學主線,在課堂中實行四個環節,以評價爲考覈依據。

(一)欲學-----相關新知識的預習

欲學,即預習。預習可以降低新授知識的難度,可以在課堂上有目的地聽預習時所不能理解的地方。理解了重點和難點,課堂中更能消化當堂的知識。以下爲預習四步法:

第一步:讀懂,弄清題目的要求,讀不懂的可以毫不妥協地問組內的同學或者老師。

第二步:想清,想一想題目怎麼做纔不會出錯,或者重複。

第三步:操作,碰到需要實際動手操作演示的數學題,要動手擺一擺。

第四步:質疑,提出你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爲了教會學生預習,我們會在課前發導學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次序地預習,並可以將問題寫在導學案上,在第二天的課堂中尋求他人幫助。

(二)質疑-----提出自己在自學中上碰得的問題

學生在自學中碰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預習的時候填寫在導學案中,每二天再在課堂中提出來,可以請班上能解答的學生解答,解決不了,尋求小組進行解決,如再有疑問,最後由老師解答。

在問題導學中小組合作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小組合作中我們採取四人小組合作方式,老師必須要通過查閱學生檔案、測驗、平時觀察、家訪等各種途徑,充分認識每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綜合考慮每位學生原有的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掌握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爲A、B兩個不同層次,A層次爲拓展層次,B層次爲基礎層次,以AABB形式組成一個小組。每組選擇一個組織能力強,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作爲組長,全面負責本組內的工作。

(三)導學-----分解新知難點,爲學生提供思維方向與思考方法

教師要會創設問題情境,即提出問題,要能形成認知衝突,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但必須指出問題情境的創設要緊扣教學內容,要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爲基礎,但它的核心成分又必須是新的未知的東西,是爲了正確掌握新的學習內容和基本技能及解決問題能力所精心設計的,要能爲學生提供思維方向與思考方法,使學生們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四)嘗試-----學生自主嘗試解決新知識(在嘗試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自學教材、同伴互助、請教家長與老師等等)

在進行了課堂學習、合作交流、建立數學模型之後,學生自主完成課堂練習,也可以嘗試解決第二輪思考所產生的新疑問,如果自己解決不了仍舊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解決,或者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新問題的解決。

在課堂四環節的進行過程中,評價始終貫穿其中,我們以小組合作爲主體評價對象,輔以學生個人評價。對錶現優秀的小組和個人進行獎勵,發一張拇指卡,獎勵一張獎狀,免一次作業,都是對學生的一個獎勵,保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二、來年規劃

繼續以“先學後教,以問導學”作爲教學理念,以“你學到了什麼?”,“你的.問題是什麼?”,“你還有什麼補充的?”課前三問作爲教學主線,在課堂中實行四個環節。雖然其他年級也有個別老師在進行“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摸索,但是不成規格,沒有一個定向的評價標準,來年我們將統一標準,在高年級數學課和語文課中普及“問題導學”教學模式。

來年的課堂教學改革重點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期待待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這塊能有所提高,即能在校自主預習新知識,學會思考,能夠提出自己不會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發起問題,研究問題,討論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能夠進行問題導學的基本結構,嘗試進行四環節教學,希望能有學生會提問。

  三、問題與困惑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它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師要有把握課堂的引導能力和掌控能力。在改革的前進之路中充滿着未知與困惑。

1、農村國小的教學現狀以傳統教學爲主,學生的自我掌控能力有限,常規課堂的行爲習慣還有待加強,如何能將課堂教學改革與加強課堂行爲習慣雙管齊下呢?

2、常規教學班級下人數較多,即使小組合作每個學生有在組內展示交流的機會,但有不善言語、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仍舊會沉默不語,更別提在整個大班級的彙報交流中了,在“問題導學”的以交流展示爲主的教學模式中,如何更多地關注學困生,讓他們也充滿着對學習的興趣?

3、仍是大班教學爲主,知識體系仍以基礎爲主,發散性思維有但對於A層學生傾斜不夠。兼顧不了A層學生。如何在保障基礎性教學的前提下又能發散A層學生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