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交友之道觀後感

于丹《論語》系列講壇內容已經成爲全國皆知的經典。她本人百十來句的經典語句也廣爲流傳。但是,現代中學生卻很少詳細地瞭解其內容。爲了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分辨能力,讓他們在交友方面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我爲學生播放了于丹《論語》交友之道。

于丹交友之道觀後感

學生看得很仔細,記錄得也很認真。觀看的時候,邊聽邊記,那益者三友和損者三友,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心中。觀看之後,我引導他們從“我要交怎樣的朋友”這個話題展開論述。必要的事例引申,必須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要有理有據,不能糊弄了事。

結果,學生寫作有大部分內容非常生動,他們的感受深刻,選取的視角也很獨特。多次的隨筆寫作,我發現很多學生已經在認真地書寫自己的內心感受。只是語言還有些生澀,平淡,我相信,在不久地將來,他們的練習一定能夠提高!

于丹人生之道觀後感

我相信大家對《論語十則》並不陌生吧。記得國中第一次背論語時是什麼樣的情景,說來真的有點可笑,那時對“之乎者也”真是敬而遠之,可以說我們見論語如見班主任。

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論語纔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有朋從遠方來,不亦樂乎”,很久不見的朋友重聚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值得我們高呼“不亦樂乎”!“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於是,我們跟着孔老夫子進入“學思結合”的書山暢遊。當我們滿以爲自己學識淵博、自以爲是時,孔老夫子的另一句膾炙人口話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把我們拉回現實中的膚淺的自我。論語教會我們人生的道理,同樣論語又教會我們爲人處世。我看武俠小說時經常被一些以德報怨的大俠所感動所折服,然而孔老夫子卻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反問道:“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一語中的。在他論語中提倡“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是多麼引人深思的話語啊!

今天我進一步接觸了論語,聆聽了于丹教授給我們演講的《論語心得》,更加拉近了我與論語的距離。雖說認識淺薄,卻不羞淺談自己的一些感想,我不敢說是一種想法或者觀點,因爲我對論語也不是很深入的瞭解。

孔老夫子的人生之道是怎麼一回事呢?孔子曰:“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句話就深刻地概括了人生七十載的各個階段應達到目的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境界。那麼“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呢?“四十而不惑”,怎麼做到不惑呢?“五十而知天命”,何謂天命?又怎麼做到“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認爲,這種人生的座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生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有社會年齡,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夠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

人生短暫,何以做到真正有效率地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夠領悟到四十歲的境界或者更高呢?于丹教授說得好:“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的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麼模樣,成爲我們的不朽,成爲我們的墓誌名,每個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種理想,但是一切從社會化進程開始,從一個自然人,轉化成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這就是學習的起點。”孔子的“十五治於學”這可以說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是他給自己學生的一種要求。孔子自己經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沒有人是生來就瞭解很多事情的,我不過是對古人所有經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我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學習而已。所以孔夫子說像我這樣的人呢,像我這樣有仁義之心的並不缺少,但是像我這樣好學習的人很少見。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那麼怎麼纔是有效的學習呢?是否知識淵博,學富五車就學有所成嗎?孔子很注重“學以致用”。其實我們今天這個信息時代,可學的東西太多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十五上學,比五歲早就開始學習了,但是都學了什麼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圓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長長的古詩,但是背圓周率對他的這一生真的就有用嗎?今天的上學還有多少是孔子所說的那種爲己之學能夠學以致用,所以在一個信息時代,我們面臨的是悲哀是信息的“過猶不及”,《論語》其實認爲所有好的東西都有它的度,與其貪多嚼不爛,把自己的腦子複製成一個電腦內存,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溶入自己的生命。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呢?所謂“三十而立”,于丹教授的理解是:“並不是一種外在的社會座標衡量你已經如何成功,而是內在的心靈標準,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一種心靈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一種自信和一種堅定。”中國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詩說的好,叫作“獨釣寒江雪”,我們想一想,在這樣一個清冷的冬季,我們視野中的那個孤獨的蓑立翁,他釣的是什麼呢?沒有人在冬天能夠釣上魚來,但是他是爲了釣雪而去。這就是魏晉人所說,你去訪朋問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門前不敲門就返回了。爲什麼?我想念這個朋友,我乘興而來,我到了,盡興而返。也就是說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內心真正認定的事,這大概是一種立的標準,也就是自己認可了,我一生所爲有什麼樣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