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投老空山》賞析

《永遇樂·投老空山》作者爲宋朝詩人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永遇樂·投老空山》賞析

投老空山,萬鬆手種,政爾堪嘆。何日成陰,吾年有幾,似見兒孫晚。古來池館,雲煙草棘,長使後人悽斷。想當年、良辰已恨,夜闌酒空人散。

停雲高處,誰知老子,萬事不關心眼。夢覺東窗,聊復爾耳,起欲題書簡。霎時風怒,倒翻筆硯,天也只教吾懶。又何事,催詩雨急,片雲鬥暗。

【賞析】

這首作於瓢泉新居停雲堂上的詞篇,雖雲“戲作”,但除了末章略有戲謔之意,全篇格調低沉而不活躍,傳寫出他閒居無事、爲世相忘時的黯淡蕭索心境。看來他雖有化寂寞爲詼諧之意,卻因心境的過於黯淡而告失敗。全詞圍繞着題目來寫,時而輾轉延伸,時而涉筆成趣,這兩方面的結合,使全詞既沉重又天真,風味特別。

起韻運用包藏性的句子,一方面迎合題中“檢校停雲新種杉鬆”的字面,一方面又顯示出嘆老嗟衰的情意,這就正面啓開下文嘆息之門。以下接此“嘆”字,以停雲新種杉鬆爲由頭,寫出了一層又一層的嘆息。他一嘆自己年老,來不及看見這些新種杉鬆長成大樹,就像老人看不見晚生的兒孫長大成人一樣,勞而不見其獲,令人感傷。二嘆古來興廢盛衰、世間無常。這是由他自己面對新鬆的遲暮之感延伸出來的,並且他所嘆息的池館變爲荒蕪的事情,已經被時間一再地證實,而成爲古今多情人同感共嘆的內容。所以這裏爲古今滄桑而悽斷的“後人”,在他心中,就包含了他自己在內的許多古人,是一個包藏深厚的詞彙

“想當年”以下,逆回自身:當年的時光,在現在的`作者想來,堪稱良辰,而現在呢?這良辰已不可復現,一切都已消散,造成了其心中不可逆轉的空寂,這一語,寫盡了他對於自己今不如昔的生命狀態的遺恨。這種遺恨雖然是在古今盛衰的參照之下——— 也就是說並非他一人獨感獨有,但也絲毫不能消減他個人的蕭索寂寞之情。下片力圖從今昔對比和古今滄桑的體驗中振拔,但因爲缺乏真正令人激動的力量,所以他的振拔反而更顯示出他的冷落蕭索,寂寞無聊。過片一韻,他借用陶淵明的停雲詩典,寫自己的落落出世之情。他在山高處的停雲堂上,對於世間萬事已不關心,不僅不關心,且已能不關眼。“高處”、“老子”、“不關心眼”等詞,似乎能傳達他的飄飄出世之情,卻也能傳達他的落落無歡之意。據上片詞意,“飄飄”只是奢望,“落落”纔是真情。

既然“萬事不關心眼”,已經把詞意寫到絕境,其下如何爲繼?下面點題,寫他睡醒以後,覺得無聊,姑且寫一封回信給親朋舊交。這裏的“聊復爾耳”下得很見功力,因爲它既是打故典裏借來,又能傳達他無可無不可之情,從而對上文的斬絕,能以柔姿挽回,而不使詞意顯得矛盾或勉強。這是接近於陶淵明心理體驗的狀態,詞人在此確是暗用陶淵明退隱後的事蹟來自我寫照。以下即興書懷,涉筆成趣而又含有深意。他借用風吹紙筆的偶然現象抒情,寫出深心感念。感念之一是天教他懶。這裏一個“也”字,表明前此自我狀態,已經是懶了,而老天猶嫌不足,故教他徹底地懶,連“聊復爾耳”作“報書”也不用。於是他又嗔怪道,既是天教他懶,何必又在大風之後繼之以烏雲急雨來催他作詩?這裏暗用杜甫詩意,對天氣的變化,以戲謔的口吻表示高興。這一韻本身只具有諧趣,至多能表明他在風雨初起的一瞬間心情的振起。但是若往深處想一想,則他所意會到的天教他懶又容不得他懶的心理和行爲中,不是也含有對於“天心莫測”的輕嘲慢諷嗎?全詞語言雖然散化痕跡很明顯,但章法井然。所抒發的情感狀態能夠讓讀者見到被迫投閒之後,稼軒由入世到出世的心理變化以及在出世之路上的深深寂寞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