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明清的社會經濟知識點

一、經濟制度

高二歷史明清的社會經濟知識點

1、更名田(1669)

明清之交多戰爭,地方亡逃地歸民。

康熙下詔“更名田”,明朝藩王地變更。

農民耕種地歸已,土地易名民歡欣。

2、一條鞭法(1581)

明朝後朝地兼併,矛盾激化稅革新。

①內容

田賦徭役與雜稅,“併爲一條”徵白銀。

人丁田畝爲依據,納銀代役利農耕。

②影響

首輔①改革張居正,納銀代役影響深。

人身控制漸鬆馳,農民負擔有減輕。

賦役徵銀促生產,商品經濟漸興盛。

有利農業商品化,資本主義將初萌。

3、攤丁入畝

康熙田稅皆更新,田地更名丁稅新。

①內容

固定丁數②收丁稅,人丁增加稅不增。

雍正丁稅入田賦,“攤丁入畝”地丁銀。

②影響

“攤丁入畝”影響深,千年丁稅終廢停。

人身控制又鬆馳,經濟發展人口增。

二、農業生產的發展

1、推廣新作物

明清作物新品種,玉米甘薯新引進。

貧瘠土地可種植,糧食總產量激增。

2、經濟作物擴種

宋元植棉遍南方,明清植棉大北進。

油料作物棉桑茶,清朝擴種多商品。

農業生產商品化,涌向市場商品增。

三、手工業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

1、手工業進步特徵

明清工業又前進,手工進步多特徵。

①工具革新

生產工具多革新,產品質量效率增。

嘉興使用“紗綢機”,“製造尤工”遠揚名。

②技術提高

技術提高品種增,雙色套印加彩印。

③分工細密

分工細密行業新,社會分工區域性。

松江織造③蕪湖染④,蘇杭絲織最典型。

④產量大增

手工生產規模大,產量提高逐年增。

廣東佛山冶鐵業,日產生鐵七千斤。

⑤萌芽出現

江南絲織機房興,生產商品目標明。

2、萌芽概況

蘇州“機戶”設機房,僱傭“機工”獲利潤。

①明朝

機戶機工新關係⑤,資本主義漸初萌。

明朝中葉爲萌芽,清代發展略說明。

②清朝

工場擴大分工細,部門增多地區增。

3、萌芽受阻

明朝中葉萌芽興,發展緩慢多原因。

①市場因素

封建剝削民貧困,無力購買工業品。

②資本因素

權貴買房重置地,擴大生產缺資本。

③稅收因素

關卡林立徵重稅,限制生產少利潤。

④外貿因素

限制外貿市場小,閉關鎖國清推行。

⑤根本因素

萌芽徘徊多原因,封建制度爲根本。

四、商業繁榮和外貿狀況

1、商業繁榮

明清商業較興盛,繁榮“四多”略說明。

①商品多

農工產品進市場,品種兩百商貿頻。

②商販多

商人不畏旅途遠,長途販運高利潤。

③商城多

商貿城市達數十,北京南京最繁盛。

④市鎮多

商品經濟到農村,江浙市鎮工商興。

2、外貿概況

明朝前期國強盛,鄭和西下商貿頻。

①明朝繁盛

絲瓷茶葉易珠寶,和平使者喜相迎。

明末清朝局變更,殖民東來顯野心。

②清朝衰微

閉關政策清施行,限制外貿影響深。

廣州一處可通商,統一管理稱“公行”。

中外商人往來少,外貿微弱重農耕。

明清工商難發展,中外隔絕清弱貧。

[註釋]

①首輔:明初朱元璋廢除丞相,另設殿閣大學士,後稱內閣,內閣首輔職責逐漸等同於丞相。②固定丁數:xx年,清政府規定以康熙五十年(xx年)的人丁數(2462萬)作爲徵收丁稅的固定丁數。③松江織造:指明清時期江蘇省松江府爲全國紡織中心。④蕪湖染:明清時期安徽省蕪湖爲全國紡織品漿染中心。⑤新關係:指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