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更好滴進行語文課堂教學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應展現出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話的話題設置要緊貼文本,從文本中提取信息,並深入文本內蘊,發掘文本意義,聚焦文本情感。 只有這樣,話題的探討纔會富有價值。

怎樣更好滴進行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對話 話題 文本 探討

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需要主題,作爲師生對話的基礎,話題選擇的好壞直接關乎對話的質量。優質的話題不僅能夠讓對話擁有更爲廣闊的空間,還能保持對文本價值主旨的觀照。富有質量和對話價值的話題要求學生能夠依託文本,研讀文本,生髮出文本的潛藏意蘊。現以教材中的典型課文爲例,談談文本話題的選擇策略。

一、提取信息,話題設置要能整合資源

課文體裁不同,其主要的要點價值也不盡相同,如時間因素、結構層次、內容組成以及多維側面等。話題選擇如果能夠有效地將這些要點羅列其中,掌握文本基本信息就有了充分的保障。課文中以大量筆墨傳遞出的內容信息濃縮提煉成爲極富價值的幾處要點,就形成了對文本廣泛內容的聚焦。在話題的探討中,學生將各個信息要點融爲有機整體,也就有效拓展對話的外延空間。

以《霧凇》一課爲例,第二自然段詳細描述了霧凇形成的過程,所費筆墨提及了較多的事物,乍一看,過程也紛繁複雜。很多教師都要求學生熟讀課文,掌握霧凇形成的過程。但面對看似鬆散雜亂的文字描述,學生難以讀懂、讀透,描述也就相形見絀了。而事實上,本段文字若以第一句話中霧凇形成的兩個條件爲切入口(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進行描述,抓住了這兩點,再讀課文,就能正確釐清文字之間的內在聯繫,話題研討的脈絡也就更加清晰了。

看似繁雜無序的語言,其實內部蘊藏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教師要善於從這種語言文字彼此的聯繫中開掘出相應的要點信息,通過聚焦提煉的方式明晰對話的方向,開掘對話的內涵。

二、深入內蘊,話題設置要能揭祕聯繫

很多課文在宏大敘事的過程中往往蘊藏着許多細小的事情,藉以表達作者的情感意蘊。而這些細小之事往往與傳統的記敘文的模式不同,沒有完整的要素,甚至沒有高潮和經過,僅僅就是一個個細節組成。但因爲人物之間的關係明確,因果效應清晰,對這一類課文內容的把握更應注重對其關係的釐清和揭示。這就需要學生對文本內容在提煉概括、補充推理的基礎上進行智慧的處理和加工。如此聚焦而成的話題才能更加富有對話的基礎和質量。

《少年王冕》一文的前半部分就通過幾件小事展現了王冕的勤奮、孝敬的特點。但由於表達的需要,作者沒有對事件進行深入描寫,依託關鍵語句表現人物也就無從談起。此時,教師可以藉助事件的關係爲學生策劃對話主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引導學生對事件進行概括:自動退學、食物孝敬、自覺學習,但這都止步於事件的表層,而對於形成這一事件現象的.原因卻沒有絲毫的考量。假如不關注事件的前因,而僅僅關注事件的後果,學生對於人物形象的體悟必然會形成較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設置了以下話題:課文寫了哪些小事?說說這些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這樣,學生在對話時的關注力就不再侷限於事件本身,而是延伸至文本的來龍去脈,話題的研討也就相應的水漲船高了。

三、生疑解疑,話題設置要能發掘意義

說明文在國小語文教材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徵,他們通過生動直觀的方法呈現出說明對象的特點。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依託事物特點尋求言語證據的。這一過程對於學生體悟選擇生動語言和適切方法來表現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終究屬於低層次的智力活動,往往難以構成有效的對話主題。教師可以從說明方法入手,引導學生在清晰處生髮疑問,在解疑處領悟文本深刻的內蘊。

例如,《秦兵馬俑》中爲了展現俑坑巨大,以足球場作爲參照的對象來比較。學生在感受說明方法的基礎上,形成了鮮明、直觀的概念認知。但教師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追問學生:作者爲什麼選擇足球場,而不選擇我們更爲熟悉的操場呢?學生積極探究之後得出:足球場的大小有固定的數值,操場大小不一,難以對比;更多的讀者對足球場的大小更爲了解,作者是爲了滿足更廣泛的讀者的認知需要。

面對不同的讀者羣體,選用不同的說明方法,這也正是教師確立對話的重要憑藉。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引領學生通過細微的比較,使得話題探討走向了深刻。

四、聚焦情感,話題設置要呈現意蘊

情感是語言的外顯,語言是情感的載體。很多文質兼備的課文流淌着作者豐富的情感元素,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對作者情愫的汲取和滋養過程。對於這類文本,教師對於對話主題的設置應聚焦在文本情感的發散處、高潮點。

例如,《黃鶴樓送別》一文中,李白送別孟浩然時的對話就是兩人情感累積和傾吐之處。一位教師在執教這一段時,讓學生通過角色朗讀的方式呈現出彼時彼景。但如何朗讀呢?教師以此爲話題,引領學生從人物的年齡、身份入手,通過文本的情境去體悟當時人物的情感。在這個話題的探討中,浸潤在依依惜別之情中的李白和孟浩然成爲課堂教學中師生對話的焦點,而文本中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甚至是每一個標點都成了課堂教學中話題研討的輔助性資料,其聚焦的意義也不言自明。

新課程理念下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要針對文本的內容特點,從捕捉要點、揭示聯繫、生髮意義以及呈現意蘊等維度出發,爲學生設置適切而富有挑戰性的話題,從而刪繁就簡,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內核,獲取生命成長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