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

《風來了》是一節繪畫表現課,其對象“風”是我們身邊時時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看不見又摸不着,對它的表現只有從相關聯的其它事物上得到體現。這就要求學生對相關的對象要有較深刻的認識。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課《風來了》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讓學生步步深入,“體驗、探索、想象、表現”是我上這節課的設想,從感官的直觀感受到記憶的挖掘, 最後得以體現學生的自主意識,整個過程主要環節安排較爲合理,環環相扣。

課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爲學生再現了風來時事物的變化,通過看、聽、說、畫的結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觀感受,爲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服務,體現了新式課堂的特點。

通過用線來表現風,可以畫出風的不同姿態:飄動、旋轉;及速度和方向,使學生體會風的不同變化。通過畫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動吸引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新的教學的境界。有如下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1、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部分繪畫基礎和語言表達能力稍弱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增強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2、要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有所得

3、鼓勵學生對畫面的構圖、情節構思大膽創新,大膽發揮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面風格。

神奇的大自然變幻無窮,我們每天和它在一起,細細地體味着陽光、冰雪、風雨帶來的溫暖、涼爽與舒適。本課以生活中學生常常遇到的風爲內容題材,讓學生回憶各種各樣的風颳起時所見到的情景與不同的感受,並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風的形狀是看不見又摸不着的,怎樣表現風來了呢?這便是教學中要解決的學習問題。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用線來表現風,可以畫出風的不同變化,使學生體會風的形態。

爲了便於學生進入學習活動,安排有小訓練,即陳列吊燈、衣架上晾的褲裝、柳條等圖樣,提出問題:你能想像出大風吹過來時,它們會有什麼變化嗎?說一說,試着畫一畫。穿插其中的小訓練對於觸動學生的感知,增強其體驗、感悟的能力,發展想像和表現力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這堂課之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多的指導,提出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