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總結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本文圖文並茂,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小結課堂教學過程及各位老師的點評,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總結

一、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時我充分運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加以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比如夏天螞蟻辛勤地搬糧食,蟈蟈自由自在地玩樂;冬天螞蟻們在洞裏安然過冬,蟈蟈們又冷又餓,下場悲慘等等,都已圖片示之,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二、抓住教學重點,有目的進行教學,多種形式朗讀

課文主要通過螞蟻和蟈蟈的對比展開,特別是對於夏天裏螞蟻和蟈蟈的對比,應該成爲教學的重點。本課中我圍繞此部分,進行讀相關段落,找相關語句,做相關動作等方式幫助學生感悟螞蟻的勤勞和蟈蟈的懶惰。並且將語言文字的理解與相關語境相結合,如理解“自由自在”時,我讓學生找出蟈蟈的相關動作,再想象還會有什麼樣的動作,這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就是——自由自在。

本節課中,學生進行了多樣的朗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齊讀,表演讀,教師範讀等,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提高了朗讀水平,理解了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找出課文中的留白,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多處情境可拓展學生思維,如:課文中描寫螞蟻搬糧食的動作的詞只有“背”、“拉”,寫蟈蟈自由自在樣子的也只有“唱歌”、“睡覺”這兩個,事實上,圖中所畫或者它們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因此,教學時,我讓學生動腦筋去想一想,螞蟻還會用什麼動作搬糧食?蟈蟈還會幹什麼?如: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你還能想出它們會有哪些動作,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在學做螞蟻的背、拉動作後,再讓學生邊做小螞蟻搬糧食的動作邊讀句子。我讓學生來誇誇小螞蟻,有的孩子說勤勞,有的說吃苦,有的說勇敢,不懶惰等。同樣我在教學完蟈蟈夏天的表現以及學完全文後也安排了這樣的環節。尤其在學完全文後,我設計了這樣的說話練習:你想對螞蟻、蟈蟈或是自己說點什麼?孩子們不僅有對螞蟻的誇獎,對蟈蟈勸說,還有對自己的鼓勵——向螞蟻學習,做一個勤勞的好孩子。

教學中也還有一些地方沒有進行設計或處理不當。

1、沒有完全抓住教材中有重點詞語進行教學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這樣幾句話“幾隻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教學中我沒有引導學生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以此來感受蟈蟈夏天裏的神氣,所在直到課文學完後,仍有學生不能明白爲什麼課文結尾會說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神氣”一詞也是文是比較重要的詞語,而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進行思考。

2、對學生的.評價要用鼓勵性的語言

進行小組賽讀時,我有這樣的話:你們小組的螞蟻能讀得更勤勞些嗎?我的語言表面上是在激發這組同學,讓他們讀出相關語氣,可是對沒有關注到其他同學的感受。

3、語言不夠簡練

教學中對於學生回答聽問題,我總是在不斷地進行重複,不管學生說得準確與否,準確的,我會重複,不準確的我也重複,不斷地重複學生的回答,這樣做會讓學生更加關注到老師的話,而忽視了其他同學的發言。

4、對於有難度的問題,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教學中我進行了幾次語言的訓練:如這是一隻()的螞蟻。進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訓練,這些問題學生能夠通過思考進行回答,但是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教學中我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思考急於讓學生回答。雖然孩子勉強回答了出來,但是是在我的提示下進行的。相信如果孩子的足夠的時間,他們會說得更好!

5、學生的學習方法訓練不足

教學蟈蟈在夏天的表現時,我讓學生進行自學。在此之前,我沒能對螞蟻的表現部分的學法進行小結,只是簡單的藉助黑板上的幾個字進行了要求,有的學生沒有完全領會老師的意思,沒有按要求進行學習。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進行細緻地訓練,幫助他們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以,促進他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