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的歷史淵源是怎樣的

木偶戲

木偶戲的歷史淵源是怎樣的

福建自古享有“木偶之鄉”的美譽,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劇目豐富,雕刻精美,表演藝術更是神奇絕妙,在國內外木偶藝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一、歷史淵源

中國的木偶戲要比人戲更早出現,追溯其歷史,目前學術界主張“源於漢,盛於唐”,已有二千多年之歷史。《搜神記》載:“漢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傀儡。”有一個在老藝人中世代相沿的有關木偶的傳說,漢朝謀臣陳平製作木偶立於城頭,巧妙解脫匈奴圍困。唐《通典》:“作偶人以戲,善歌舞。”《封氏聞見記》也記唐大曆年間(766-779年),藝人“刻木爲尉遲鄂公,突厥鬥將之戲,機關動作,不異於生。”《拾遺記》則雲:“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或於掌中備百獸之樂,宛轉屈曲於指間,人形或長數分,或複數寸,神怪倏忽,玄麗於時。”這些記載充分說明了唐朝時南方木偶藝術已經比較普遍,並且技巧相當高超。

唐朝正是福建經濟與文化開始同步開發的時期。會昌三年(843年),福州人林滋在《閩南唐賦》一書中有一篇專門描述木偶雕刻藝術的《木人賦》,從中看出福建的木偶在唐朝時就已經相當興盛。

唐末五代,大批中原人士紛紛入閩,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也把中原與北方地區的文化藝術傳入福建。王審知治閩期間,崇尚佛教,大興寺院,每當請高僧主持時,總是準備了香花與木偶戲來迎接。《雪峯山志》卷五有詩記述了當時演出木偶的情景:“蒲鉢盛來一物無,豈司香積變珍蘇。日月並輪長不明,木人舞袖向紅爐”;“鮑老當年笑郭朗,人前舞袖太郎當。及乎鮑老出來舞,依舊郎當勝郭朗。”這說明,福建木偶戲一出現就與宗教發生了密切的關係。由於佛教活動中最高儀式是爲喪家超度亡魂,所以木偶便被視爲“喪家之樂”,這跟《通俗篇》記載相吻合。《續漢書禮儀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喪禮延至漢魏,諸侯王貴人喪有方相。”“傀儡爲喪家樂者即魁壘,方相能驅鬼逐疫。”這都給木偶披上了神祕的外衣,以致於在木偶戲中至今仍保着佛教與道教的音樂。

木偶的別稱很多,古籍中或謂傀儡、魁壘,或作郭郎、郭禿,或稱鮑老、窟儡子;而福建泉州的木偶戲,從民間老藝人到山鄉老百姓,至今仍叫木偶戲爲“嘉禮戲”。考“嘉禮”之稱出自唐杜佑《通典》:“窟壘子,亦云魁壘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漢末始用於嘉會。”這裏的“嘉會”即是“嘉禮之會”的意思。從這個特別的名稱也可以看出泉州木偶戲仍保留古稱。而閩南民間凡是婚喪喜慶也必請木偶登場,這種古制遺風一直延續至今。連高甲戲丑角向木偶戲學習動作,也稱爲“嘉禮醜”、“嘉禮步”;稱提線爲“嘉禮線”,甚至把人們生活中的“八字腳”也稱爲“嘉禮腳”,傀儡皇帝稱爲“嘉禮皇帝”。本來專業性很強的古名詞已向生活領域輻射。反過來,在人們的生活中又保存了歷史古風。這種現象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不但保存着千年古物,也保存着千年木偶以及千年古城的稱號。

福建木偶到了宋代進入了繁盛時期,宋朝福建不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海上交通,都達到了歷史上的黃金時代。1241年左右,南宋政權偏安杭州時,曾舉行過一次規模盛大的全國性“文藝會演”。當時福建派去的代表隊,僅木偶戲藝人就多達有三百餘個,居全國之首位。而素有“天府之國”稱號的四川,只派出一百多人。宋代西湖老人《繁勝錄》載:“福建鮑老一社,有三百餘人,川鮑老亦有一百餘人。”這說明南宋時代福建的木偶戲,已達到了歷史上的一個高峯,並馳名全國。

南宋莆田劉克莊於端平年間(1234-1236)告第返鄉,用詩記述了城鄉演出木偶戲的盛況:“遊女歸來尋墜珥,鄰翁看罷感牽絲;可憐樸素非渠罪,薄俗如今幾偃師。”“郭郎線斷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師何處去,誤他棚下幾人愁?”而在閩南漳州地區,木偶戲“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吸引着千千萬萬的觀衆。這件事還引起理學家朱熹的關注,提出要“禁傀儡”。我們從中可以發現,福建的木介偶戲在民間所產生的影響力。它與同時期在莆田、仙遊、泉州、漳州一帶出一的人戲,形成了犄角崢嶸的`局面。

到了明清時期,福建的木偶戲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閩中以莆田、仙遊爲中心,閩樂以霞浦、福安爲中心,閩南以泉州、漳州爲中心,閩西以上杭、連城爲中心,閩北以建甌、政和爲中心,福州以閩侯、福清爲中心的全方位網絡,木偶戲在八閩大地上普遍流傳。

二、品種類別

福建木偶戲的種類十分豐富,歷史上存在過的和現今仍在流傳的有提線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響鈴傀儡和肉傀儡、水傀儡、藥發傀儡以及紙影戲等。其中,肉傀儡是由小孩赤着身體,臉部化妝摹仿木偶動作的表演;水傀儡是木偶藝人在船上或水裏進行的表演;藥發傀儡是在木偶身上裝着火藥引信,能噴發火焰,產生音響;響鈴傀儡是腳上繫着小鈴鐺的傀儡。這幾種木偶在本世紀20年代的民間還能見到,大約在三四十年代才失傳。現在福建尚存在的木偶主要有提線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和幔帳木偶四種。

布袋木偶,又稱指頭木偶、掌中木偶,主要流行於閩南漳州、晉江等地。其特點是木偶形體擺脫線索的控制,而全靠人的五個手指操縱;其構造必有一個布袋式的內套,連綴木偶四肢,外着服裝,演員把手套進布袋裏,在套內進行活動。同時,這種木偶的全部行頭只用一個布袋裝着,不用戲箱,不像提線木偶那樣擔心線條的糾纏,故又有“布袋戲”之稱。布袋木偶產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最早起源於泉州,而後傳到漳州、漳浦等地。結果後來者居上,如今漳州一帶布袋戲的聲譽超過晉江和泉州的布袋戲。布袋木偶有南路與北路兩派。南路指晉江一帶,北路指漳州一帶。南路布袋戲保留着“鼓笛爲主,唱傀儡調”的古老傳統形式,其曲調以南曲爲主。而漳州一帶的經路,起初是唱南曲的,以後由於漳州地區流行閩西漢劇和京劇,所以布袋戲的音樂唱腔顯然受到了皮黃聲腔的影響。這一種的流變,結果走出了一條新的路子,使它突破了方言地域的限制,因而受到外地觀衆的歡迎。

三、雕刻技巧

木偶的形象不是靠化妝出來的,而是靠雕刻出來的。唐會昌三年(843年),福建人林滋在《閩南唐賦木人賦》中就把當時福建木偶雕刻的高超藝術作了如實生動的描述。如木偶外部形體的雕刻“曲直不差”、“短長合度”,十分講究軀體、四肢乃至關節的尺寸比例規格,而且,木偶頭部與腹部還鏤空,“藏機關以中動”,甚至連眼睛、嘴巴都雕刻到能活動自如的程度,“誤穿節以瞪目,疑聳幹於奮臂”;頭部還打底色塗漆上油彩,“投膠漆而是進”、“假丹粉而外周”,使木偶的頭部更富有表情和立體感,“對桃李而自逞芳顏”,“指蒲柳而詎驚衰鬢”。因此,當演員操作時,便能“既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達到了“貫彼五行,超越百戲”的擬人化、形象化的藝術效果。這種雕刻技巧可以說己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漳州的布袋木偶雕刻藝術家徐竹初,也是出身於木偶雕刻世家,其父徐年鬆與泉州江加走齊名。徐竹初15歲就開始製作木偶頭,1955年他的三個木偶頭送京展出,榮獲特等獎,郭沫若稱其技巧“神情逼真生動”。他以寫實的手法創造出500件作品,其中以生、旦爲專長,線條細膩,造型柔美,僅旦角形象就有二十多種。他融雕刻、設計於一爐,設計從生活出發,從觀察入手;雕刻從典型下刀,給人以真實感。他還大膽對木偶藝術進行改革創新,把過去身高八寸的木偶提高到一尺半,以適應大劇場的演出,同時把布制身體改爲塑料泡沫,使布袋木偶形體富有肌肉感。傳統木偶臉部上油打蠟,在現今先進的燈具照射下會反光,影向演出效果,徐竹初綜合了設計學、雕塑學、美術學、油彩學等多種學科,改爲油彩定裝,使木偶臉部反光大大減弱,從而增強了真實感。郭沫若稱讚他“創造偶人世界”。徐竹初的作品在香港被稱爲“東方藝術珍品”,併成爲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匈牙利、前蘇聯等國博物館的收藏品。

如今,泉州的江氏與漳州的徐氏,已把提線木偶與布袋木偶的雕刻技藝傳給下一代,並培養出一批新秀,使福建的木偶雕刻藝術後繼有人,風格永葆。同時,隨着上演劇目題材的日益豐富,雕刻藝術的路子也更加拓寬,諸如神話劇《火焰山》、《水漫金山》、》封神榜》、《八仙過海》中的神仙形象以及童話劇《撥蘿蔔》、《龜兔賽跑》、《柳兒放羊》中的各種動物形象,都屬於傳統行當中所沒有的角色,給人以新鮮感。

四、表演藝術

木偶是死的,可它被提到手上可套入掌中,便立即“活”起來,達到了“無生命以生命化,無情物以有情化”的效果。

木偶的藝術語言是動作。木偶與舞蹈、人戲角色的語彙不同在於,前者着重於“體味”,後者着重“形味,”擬形入神“。木偶戲與人戲相比,它的”味“,在於人戲能演到的,它也能休憩到,而人戲做不到的,木偶也能做到,諸如上天、入地、下海、降龍、伏虎、鬥妖驅魔、奇術變幻等表演藝術,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木偶還以其吸菸吐氣,脫衣穿褲,甚至頂碗耍碟、耍叉弄棒等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使人如癡如醉。木偶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全靠表演者的操縱。這正是木偶人化的獨特藝術性。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黃奕缺善於另闢蹊徑,大膽創新,特別是他在木偶動作上挖掘潛力,以細取勝。他的扛鼎力作很多,其中《馴猴》,突破了傳統的表演手法,讓表演者與木偶一起上場,那隻猴子的線條,在他的手指抽提下,能打開箱子,能取出提琴,能拉響曲子,還能騎上自行車打圈,所有動作,渾然一體,乾淨利落,增加了透明度,給人以直觀感,具有突破性的創新,達到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度,扣寬了木偶藝術的表演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