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通用2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通用28篇)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

拜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現在欣賞到大師級的文字、音樂,常常由衷的發出敬佩的感受。人類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羅素說過,女人對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產生嫉妒,男人則通常對同行的男人產生嫉妒;幸好,上帝還賦予了人類另外一種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夠多發展敬佩這種感情,也許將來會有時間和意願去欣賞藝術、美術、雕塑之類的內容,但就目前而言,書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內涵也最豐富的藝術形式。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常常被叔本華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雖然這本書完成的時代在叔本華的後半生,但在這本書中,叔本華常常表現的像個自負的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異常熱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學思想爲個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註解。舉幾個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見解:

痛苦和無聊是人生幸福的兩個死敵。每當人們遠離其中的一個,就靠近了另外一個;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亞里士多德說過,理性的人們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沒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樂,其本質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質確實肯定的。舉個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順利的,你很少感受到這些順利給你帶來的快樂,即使有,也只是轉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說牙疼、損失少許錢財,這個痛苦都會時時的拜會你,給你帶來深刻的印象。因此,快樂只是表象,無法持久,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世上人們都去追求快樂,感官上的,情慾上的,權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與其追求快樂,不如避開痛苦。

獨處的好處,一個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豐富,對別人的依賴性很少,才能從獨處中自得其樂,而獨處對於天才而言,則更是必需的部分。一個無法忍受,無法從獨處中獲得快樂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貧乏的,是這世上大多數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開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會好好享受獨處的好處。

哲學家,是探索人類靈魂的先行者,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開拓者,他們的思想往往遠遠領先於他們的時代,不被當時所理解,但最終真理就是真理,即使過了幾百年,也會被重新認定;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在當代就被大家讚揚的傑出人物,往往死後會被遺忘。因爲天才就是引領人類的火把和旗幟,他們永遠前行在大多數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

讀完書看完附錄,和那麼多偉大的人物一樣,我也被叔本華深深吸引。確實,就像尼采說的,叔本華是爲自己而寫,文字不矯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堅定、自信。本書,讓我對哲學也產生了興趣。

直接行動就是在噹噹網上訂購了“尼采、柏拉圖”,和哲學搭上夥之後,反觀之前的讀物,覺得層次太過低劣,接收到的知識不知經歷了多少個“消化腸道”,搞不清是第幾手了。當真正閱讀時,會發現,很多我認爲新鮮的論斷有可能是好幾個世紀之前的產物。在19世紀叔本華的書中,發現很多現下都非常“時髦”的觀點,如同新瓶裝舊酒,可見我的孤陋寡聞。

1、對待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態度

很多心靈導師都告誡人們要“活在當下”,其實在19世紀叔本華便認爲“現在“尤其珍貴。他花了很長一段論述來說明過去、現在和未來對人們的影響,並明確表示“現在纔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現在的重要性“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我們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這可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賣瘋了的暢銷書《當下的力量》無非也就是圍繞這些理念。

2、關於人自身幸福

“人的最大成功在於內心的寧靜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因爲看到某名家的這句話,我不遠千里去北京參加她的工作坊。而這裏,叔本華對於人自身幸福的論述更加的的精準。他說“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纔是最關鍵的。財富除了能滿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對於我們的真正幸福沒有多大影響。”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說法也很多,但是這幾句話,簡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屬性,幸福無關乎他人和財富,僅僅關乎自身。這個理念,是不是也能從目前林林總總的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3、關於世界的看法

大學時候某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簡單,世界便待你簡單“,叔本華說“同一樣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樣的境遇,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都不盡相同,處在同一樣環境的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個人到底生活於何樣的世界,首先取決於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事物對人的影響,取決於人對事物的認知,這和心理學的情緒ABC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應該說情緒ABC理論從這個觀點中吸取了養分。

4、關於變化、關於夢、關於別人的看法、關於社交

“只有轉換變化纔是永恆的”

“人的內在衝動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我們睡夢的指引,這些夢帶着預示的內容”雖然弗洛伊德說自己沒有受到過叔本華的影響,真是這樣嗎?夢的解析,意識和性在叔本華的書中都是有論述的,而且就像這段對夢的描述一樣,都相當之精闢。

“我們可以把那些瑣碎的、每時每刻煩擾我們的小小不幸視爲存心給我們做練習和鍛鍊之用,這樣我們就不至於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這種觀點是不是比“心靈雞湯”更爲實用?

“如果我們真的擁有這方面的素質和長處,那我們並不會想到故意去顯示、炫耀它—想到我們的這一份擁有,我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這就是“曬幸福,分得快“的哲學原理。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一個人對社會交往的熱衷程度大致上與他的精神思想價值成反比。”所以獨處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說當今中國“無大師”估計就是不夠孤獨,嵇康、阮籍、陶淵明這些真正的隱士,才能創造出一流的作品。

總之,在現代心靈雞湯類書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內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瘋狂轉發的“時髦論點”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學理論觀點,在本書中都可見端倪,且更爲簡練、精闢,不愧爲《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3

叔本華認爲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書中,始終強調人的自身屬性對人生幸福度的決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開篇立論,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智力、審美等個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決定幸福與否。

快樂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一個具有樂觀陽光氣質的人,能夠在任何條件下尋覓到快樂與滿足。一個氣質悲觀憂鬱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無法打動它,就像是陽光照不進黑暗森林。

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因爲它是麻木逐利的,快樂或痛苦,對他的心靈激不起任何漣漪,掀不起任何波瀾,毫無意義。

隨後指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對命運與幸福的影響較小,其擁有或佔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其幸福,作者把這類人比作毫無思想感情的機器,並通過對比指出,依賴外部因素的快樂是低級趣味,只有發自內心的快樂纔是高級趣味。

同時又指出,對於普通人難以真正享受發自內心的快樂,其人生就如同一臺中,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動,慾望得到滿足則無聊,慾望不能滿足就痛苦。而更有諸多人同時陷於痛苦和無聊之中,淪於無法滿足遠超自己能力的願望的失望中,無所事事,卻不懂節慾,並從內心尋找快樂。

總之,痛苦和無聊是幸福快樂的兩大死敵。

《人生的智慧》強調個人的清心寡慾,修身養性,着重心靈的態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類似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

叔本華沒有爲絕大多數人提供改變世界和改變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變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方法。當普通人領悟自我與世界相互獨立自我,不爲世界而活,而是爲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樣子的時候,就多了一條路:簡單的快樂,社會價值觀由成功轉向成爲“人”自己。

當我們把這套理論訴諸現實時,有一種錯覺,就是站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狹隘立場上,主觀臆斷地以爲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會與中國社會之間的差距:當西方社會龐大而穩定的中產階級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內心的幸福意義活成自我、平民甚至無產階級也能在社會福利的廕庇下免於掙扎而是簡單而快樂地低慾望生活着的時候,中國社會廣大的“打工人”卻在殘酷的內部傾軋中受到物質、慾望、攀比、競爭的多重夾擊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從這本書中對中國社會和個人意義產生了悲觀感——這就是管中窺豹甚至強詞奪理了。

這些理論,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會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時代預言、驗證、反思、借鑑價值。

看似是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之間差距的表象,實質是時代與時間的問題。現在的中國社會所暴露出的種種弊病,恰恰也是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社會的頑疾。

中國現在處於資本積累和起步上升階段,叔本華那個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現在處於高度發達即將甚至可以向共產主義發展的階段,中國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國人現在很難做到自我的幸福,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人現在可以做到內心幸福安然,中國人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

叔本華在書中隱隱約約地對比了這兩種生存狀態和生活境界,並不是辛辣地對比諷刺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而是看透了當下的時代而預言未來的時代。

中國人不應該在讀罷此書後倍感消沉,而應該意識到叔本華的理論猶如一座發展時間線的標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視角普適於任何文明,只不過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驗證了預言,走得慢的中國今天也走到了這座里程碑旁並在叔本華理論和西方實踐經驗的結合指引下,對前途有所瞭解,並朝着那個歸宿調整心態、樹立信心、保持樂觀,在未來也能實現每個人的或心靈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質文明的腳步並走在物質文明的前面,讓不同階層的人都找到價值的棲息、意義的歸宿。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4

第二章闡述了第一種分類——人的自身,是全文的一個核心章節,佔據了相當多的內容。作者首先論述了“愉快”這一人類感覺。他認爲人如果愉快,原因是其自身是一個愉快的人;追求愉快是正當的,人們不應該猶豫不決地接受愉快的心情,因爲生活的真實性就體現在此時此刻——它無法割裂地連接無盡的過去和將來——此時此刻的愉快。作者認爲應把把獲得和促進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種追求的首位,而增進愉快心情的莫過於健康——避免縱慾放蕩的行爲、令人不快和劇烈的情緒動盪,以及長時間、緊張的精神勞累;每天至少在戶外進行兩個小時的身體快速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勤洗冷水浴,飲食有節。相比較而言金錢財富對於愉快心情的貢獻最小。

這裏作者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妄圖給“愉快”這一極度主觀的感覺一個定義。首先,每個人的愉快都是有其限度的,一個相對總是心情愉快的人,我們只能說能夠使他愉快的事物範圍比其他人大,但不能說他是一個“愉快的人”,否則讓他遭受各種病痛的折磨,讓他經受各種非人的待遇甚至死亡,“愉快的人”還會愉快,這不是很荒謬嗎?愉快的對象總是有下限的。否則不分具體對象的“愉快”犯了形而上的錯誤,或者說這裏的“愉快”其實翻譯有誤。其次,作者認爲一個人追求當下的愉快是正當合理的,那麼有些愉快當下讓人舒服一時,過後卻造成了長遠的痛苦;有些事情完成的過程中沒有一刻是愉快的,完成後卻帶來了長久的愉快,那麼眼前的愉快還有那麼重要嗎?並且作者所反對的縱慾放蕩、飲食無節,在進行的那一刻帶來的肯定是極大的愉快,否則人們就不會去幹這件事。只是因爲伴隨着這些極大的愉快的,是極大的空虛與痛苦,所以作者才反對它,那麼追求這些愉快的人難道不是在追求此時此刻的愉快嗎?作者的說法前後矛盾。我們只能說,有些愉快持續的時間較短,有些愉快持續的時間較長,我們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應追求長遠的愉快,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愉快是應當規定崇尚和禁止的,只有當獲得愉快的途徑違反了社會規則時,纔會去懲罰這種行爲。但問題又來了,長遠的愉快,其愉快的感覺固然長久,但也必定不那麼明顯,不那麼強烈,那麼這種愉快與其稱其爲愉快,不如說是平和,已經脫離了一般感覺的範疇;而短時間的愉快,其感覺必然是強烈、深刻的,那麼我們又憑什麼認爲前一種愉快就是真的愉快,後一種愉快就是假的愉快?綜上所述,如果有人認爲自己能夠規定他人的愉快,那麼這個人就是荒謬的,愚蠢的。他可以說,人爲了自身長遠的發展,或爲了其他特定的目標,應該追求怎樣的愉快。但單獨拿“愉快”出來說事是形而上的,是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接着,作者認爲:

1、幸福取決於愉快情緒,愉快情緒取決於身體健康;

2、但身體健康的人如有天生超常的感覺能力也會產生憂鬱情緒(天才是憂鬱的)——人有愉快型和鬱悶型(兩者各有利弊);不滿情緒越厲害,自殺所需的誘因就越小;愉快情緒越強烈,自殺的誘因就必須越大。這裏的見解可謂深刻,以個人之淺薄閱歷,實不足以妄加評論。

作者認爲幸福有兩個死敵:

1、痛苦;

2、無聊。兩者在外在和內在兩重含義上對立:外在: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出痛苦——豐裕和安定產生無聊;內在:一個人對痛苦的感受能力與對無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每當我們遠離上述的一個敵人的時候,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這裏實在是指出了人生不幸的根源。

作者認爲精神富有的人會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追求寧靜和閒暇,思想深遠者甚至會選擇獨處。因爲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人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人最終只能訴求於自身,不應向自身之外期望太多。此處實屬不刊之論,個人感同身受,是作者真正令我讚歎之處。到始信峯始信黃山之美,見此語方信叔本華之偉。人類的絕大多數痛苦,都是因爲把期望放在了外界的事物身上。

作者認爲閒暇被偉大人物視爲最可寶貴的東西,因爲閒暇之於每個人的價值是和這個人自身的價值對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於閒暇。”個人贊同叔本華的觀點,但是有必要指出,也許有一部分人會將忙碌視爲一種幸福。因爲我們無法確切得知每個人對自己所忙碌的事物的情感態度。有些人可能終日忙碌,卻也感覺到幸福。有些人可能終日清閒,但卻感覺痛苦。也許這裏的“閒暇”特指的便是那種有益的不爲俗務所累的狀態,那麼這裏的思考又純屬累贅了。

叔本華列舉了很多哲人的觀點,說明智慧是矛盾的:愚人可能比智者更愉快。這裏個人還是持上文的觀點:離開特定的目標或實際情況討論“愉快”,是形而上的,是對世界的多樣性和個體的獨特性的蔑視,容易陷入臆斷的錯誤之中。如果人人都認爲自己連愉快這一再主觀不過的情感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裏,而要隨意地評價他人和受制於他人的評價,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可怕。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5

遇到一本好書時忍不住快些讀下去,另一方面又捨不得讀完,三萬多字讀了大半個月,作爲極端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他的書讀起來並不輕鬆,他孤獨地死去了,正如他之前孤獨地活着。但此時此刻,在這個人的身邊,某樣東西告訴我們:他爲此孤獨獲得了補償。那種要了解永恆的熱切渴望,伴隨着這個人的一生;而這種渴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在死神臨近之時,才罕有地、像夢一樣地瞬間在腦海掠過。他終其一生對造作都深惡痛絕,始終忠實於自己。他孑然一身、受盡別人的誤解。因爲得到出身和教育的幫助,這個有着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生世事重負的羈絆。他對此偉大的饋贈心存感激。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要對得起所獲得的這一饋贈。爲了肩負起崇高的使命,他不惜放棄了所有其他人都會開心享受的樂趣。他現在頭上的月桂花環是在他到了生命的黃昏之時,才終於戴到了他的頭上。儘管如此,他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卻是懷着鐵一樣的信念。在那漫長的、不公正的默默無聞之中,他從不曾偏離其崇高的孤獨路徑半步。在自己選定的事業中,他真可稱得上恆兀兀以窮年。

在後面附錄其實很容易能夠找到他的想法源頭,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徵是對幸福苦苦追求,而又無法滿足,那麼,人的後半生的特徵則變成了對遭遇不幸的害怕和憂慮。因爲到了人生的後半部分,我們多多少少都清楚地瞭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虛幻的,而苦難纔是真實的。因此,現在我們努力爭取的只是一種無痛苦和不受煩擾的狀態,而不是快感逸樂,這至少對於具有理性的人來說是這樣。在青春歲月,無論我們身處何種環境、狀況,我們都會對其感到不滿,那是因爲我們剛剛纔開始認識到人生的空虛與可憐——在此之前,我們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樣子——但我們卻把無處不在的人生的空虛與可憐歸咎於我們的環境、狀況。整個一生顯得如此短暫,令人無法想象。當一個人老了以後,那走過的漫長歲月,還有自己的風燭殘年,有時候在某一瞬間,竟然會變得近乎疑幻不真了。“誰要是像我那樣孤獨地過了一輩子,自然更懂得那種孤身上路是怎麼一回事。”他孤獨又自負,敏感又堅強。他是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爲伴。他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着隱居的生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6

說心裏話,哲學書對我而言太深奧了,一般情況下我不會購買這類書,因爲讀不懂。

人生的智慧,這五個字吸引我決定讀一下,而這是第二次閱讀。第一次泛泛地讀了,毫無收穫。

於是決定再次讀一遍。應該坦誠地說,這一次讀後,有了一點點的感悟。

一、縱觀全書,叔本華的關於人生的智慧的哲學思想充滿了哲理和美,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爲真理是永存的。

叔本華在書的開章,就解釋了何爲人生的智慧:“如何儘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也既是人生如何獲得幸福。

書中用六章闡述了人生的基本劃分、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財產、人所展現的表象、建議和格言以及人生的各個階段。

作者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點,將人生得到的好處分爲三個部分——外在之物,人的靈魂,人的身體。作者用這個觀點逐一論述了人的一生中獲得幸福快樂的途徑和關鍵。

二、這本書讓我明白,對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關鍵作用的,是人的主體獲得的好處: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樂的性情、愉悅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體魄。仔細想想,確實有道理。沒有好的身體,談何快樂?沒有愉悅的感官又如何感覺到快樂呢!

所以,我們應該將身體的健康重視起來,而不是年輕時忽略身體、透支身體,年老時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沒有機會後悔。

叔本華在論述人的一生如何獲得快樂幸福時,用很多語言和引用否定了財產的多少對人生快樂幸福的作用。即使人的財富可以讓人實現很多願望,但是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因爲人類是一個貧乏不堪、充滿需求的物種,對財富有更多的尊重和崇拜。而權力可以獲得財富。但是同時,財富和權力不會永恆存在,因此擁有這些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幸福,而保護財富和對權力的極力維持,讓人充滿了焦慮和疲憊……

所以,作者得出結論~~人獲得幸福快樂的智慧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兩者之間達成一個平衡,明白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得到教誨纔會感到快樂。所以,得到教誨就是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和新的思想,也只有學習纔會讓人感覺到無盡的快樂,也就是精神上的獲得纔是永恆的和真正的!

一本好書,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的精髓寫出來,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靜下心來讀一讀,用哲理來讓我們獲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7

一個具有深遠和高貴思想的人,不應該允許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瑣事和低級煩惱所佔據,以致於無法進行深遠、高貴的思考,因爲這樣做確實是“爲了生活而毀壞了生活的目的”。

我們關心的只是,如何使一個人以本性的內容和特質所允許的方式發揮他的本性,既不應該希望改變他人,也不可以乾脆譴責別人的本性。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據說列夫·托爾斯泰當七年級讀叔本華的這本書,就喜歡得不得了。在給友人的信中自稱,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給他所帶來的愉悅是“從來未曾體驗過的”。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強調人的內心世界的豐富對於人的幸福感的極端重要性,認爲獨處與思考是開發這種內在精神世界因而提高一個人自我品味的前提。一個不甘於平庸的人應該愛好獨處,站在時代的最頂端。這樣他才能看的更遠,思考的更深。

以下是一位網友在讀完《人生的智慧》以後所總結的6點個人感悟,或許對你的人生能有所啓迪和醒悟:

1,窮人痛苦,富人無聊

叔本華認爲,窮人痛苦,富人無聊,是一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時所面對的兩大問題。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大死敵。每當我們脫離其中的`一個時,我們也就在接近另一個。一個社會的窮人越多,這個社會的苦難就越深重。飢餓、疾病,甚至戰爭,都和貧困貼得很近,有些原本就是貧困的原因和結果。

隨着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窮人脫離貧困而走向富裕,富人羣體日益龐大,無聊的人羣也開始逐漸增加。無聊的人會生出許多無聊的事,無事生非是人的本性。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現在越來越多,所謂溫飽思淫慾,正在變爲一種我們這個社會的常態。

吃飽了總得找點事做吧,不然太無聊了,於是乎女人就成了目標之玩物,毒品就成了精神麻醉之寄託。

2,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

所謂人生智慧,就是關於人的一生怎樣過得幸福的智慧。叔本華認爲,最可靠而持久的幸福源自自愛,自娛自樂,源自一個人的內在精神。即帕斯卡爾所說的,獨處是一種能力,我們最大的毛病就是無法學會一個人獨自安靜地呆在房間裏。

對於人生幸福,叔本華指出,決定普通人命運的根本在於3個內容:

1)人的自身,即在普遍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因素,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

2)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比如房產、車、固定資產等等。

3)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亦即人們對他的看法,主要是榮譽、地位和名聲。

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華說:“一副健康良好的體魄和由此帶來的寧靜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躍清晰深刻、能夠準確把握事物的理解力,還有溫和節制有度的意欲以及由此產生的清白良心,所有這些好處都是財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人自身擁有的優勢,如偉大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感,與人的地位出身以及優厚財富等諸優勢相比,猶如真正的國王與戲曲舞臺上假扮的國王一樣。”這些話告訴我們,心靈和情感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遠遠勝過地位、出身以及財富。因爲心靈是人自身所擁有的,而地位出身等則屬於身外之物,並不屬於人的本性。

一個人精神豐富的程度決定着一個人是平庸還是高貴。因爲他精神能力的範圍決定性地限定了他領略高級快樂以及是否能感知幸福的能力。

3,耐得住寂寞,學會獨處

叔本華說,能夠自得其樂的人最幸福。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他的原話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獨處時,沉謦於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樂。但對於一個冥頑不靈的人,接連不斷地聚會、看戲、出遊消遣都無法驅走那折磨人的無聊。”“一個善良溫和節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樂,但貪婪妒忌卑劣的人儘管坐擁萬千財富卻難以心滿意足。”

壞人容易形成團伙,小勢力,偉大的人卓爾不羣。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實際上,叔本華一生大半時間都過着半隱居生活。在柏林大學和黑格爾PK之後,他便辭去教職避走他鄉,在法蘭克福遠郊的一個小鎮住下,著書立說,直至去世。

珍愛自己的精神個性,耐得住人生的寂寞,做一個卓爾不羣的人。叔本華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能夠享有自己卓越的與衆不同的精神個性所帶來的樂趣,那麼,普通大衆所追求的大部分樂趣對他來說,就是多餘的,甚至是一種煩惱和累贅。

蘇格拉底看到街上擺賣的各種各樣的奢侈品時說,我不需要的東西可真多!

4,愚蠢人打發時間,聰明人利用時間

一個人喜歡與人交往的程度,與其思想的平庸和貧乏程度一致。對此,叔本華很明確的提出:“人生,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平庸。”他說:“一個人若有了卓越而偉大的精神思想,就會造成他不喜歡與人交往的性格氣質。因爲這種人堅信,一百個傻瓜聚在一起也產生不了一個聰明的人。”

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愛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平庸。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選擇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閒暇只會造成一個無用的傢伙。

5,按照自己天性發展的人能獲得幸福

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華表明瞭一點,即能夠自得其樂的人,能夠按照自己的天生才能發展並取得成就的人,最後能獲得幸福。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一個人若能夠按照自己天生的才能不斷髮展,並藉助這種才能從事某種活動取得成果,就能享有幸福。幸福屬於那些能夠自得其樂的人。因爲幸福的外在源泉不受我們控制。人到老年,幾乎所有的外在源泉都會枯竭,此時此刻,一個人的自身擁有,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因爲只有我們的自身擁有才能夠在我們各自的生命中保持得最爲持久。

對此,歌德也說,誰要是生來就具備某種才能併爲此而生活,那他就由此而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

6,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叔本華認爲,拋棄今天的人,不會有明天。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纔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忽視眼前的美好事物,或者說眼前事物的美好,直到有一天這種美好消失時,我們才後悔沒有珍惜人生每個被它閃耀的瞬間。我們不能因爲觸手可及,俯拾即是,就不去珍惜眼前的美好。要知道萬物屬無常,有生便有滅,好好珍惜當下,我們才能享受生活,收穫幸福。

生命就像一條奔騰的大河,有人沉,有人浮,沉下去的化作一攤泥,浮上來的隨波逐流,在這沉浮間,我們還能剩下些什麼,還能追求些什麼?逝去的已成爲過眼雲煙,未來的還無法揣測,只有珍惜現在,珍惜擁有的一切,纔是幸福。

叔本華用他一生的哲學所學和體驗之智慧,讓你我懂得:在明天和意外之間,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最先到來。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8

邁着沉重的步伐,我們走過了2020年的三分之一時間。這是災難的一年,鉅變的一年,也是奮鬥中的一年。逆流中,我們思考與尋找,不斷堅定信念……

在疫情中,我見到了許許多多頑強的英雄,同樣見證了無數普通人堅守、堅強的故事。作爲一名交通行業從業者,每當我看到我們守護的交通動脈,每當看到辛勤工作的同事們,我心中的自豪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

在這短暫而又無比漫長的抗疫征程中,我相信,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激盪着思考與疑問。是的,天災猶如一面鏡子,照亮了人性中的閃耀和光輝,也展露了我們生活與精神的脆弱。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不乏迷茫與焦慮,我們是否應該返璞歸真。

帶着這些思考,我投入了屬於我們高速行業的“抗疫”戰爭中。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我的2020,我相信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堅持”,在疫情中堅守職責,在業餘時間裏堅持閱讀。在這段艱苦奮鬥的日子,文字無疑爲我帶來了許多力量。其中給我帶來最大震顫與激勵的是叔本華所著《人生的智慧》。在艱苦的奮鬥路途中,坎坷與困難無疑是常態;在面對困難枯燥的抗疫工作時,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動搖與懷疑。尤其是在我們面對到以我們一己之力無法掌控與預測的天災人禍時,正如加繆在《鼠疫》中講到那樣:“當未來成爲了觸不可及的彼岸時”在不安中如何掌控我們自身的精神,成爲了我在疫情期間的思考。而《人生的智慧》中的觀點讓我窺見了端倪:理性的人不追求快樂,只求擺脫痛苦。正如書中所提到:沒有真正的需求,就沒有真正的幸福。唯有摒棄個人的惰性與趨利避害的自我心理,在實現個人意義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們纔不易誤入歧途。

隨着疫情發展,我這本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想要收穫價值與成就,唯有將自身的精神與價值投入到真正有意義的工作與事業中,我們纔會收穫那“肯定”而“確切”的滿足。一次次耐心的排查,一個個忘我的晝夜……我們在思考,我們在前行。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9

最近再次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受益匪淺。這本書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但依舊不影響到它的經典。它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很接近,如健康、財富、名聲等。許多生活中的困惑,經叔本華深刻而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

近一年來對原先感興趣的事提不起興趣,對生活不再積極樂觀。對工作也失去熱情。不斷從外界找原因,卻忘記從內部探尋。而今天看到叔本華所寫,才恍然大悟。他寫道:我們從我們自己那裏汲取的快樂遠比從我們周遭所獲得的要多更多。最高級的、最多樣的、最持久的快樂是那些思想上的快樂。而思想上的快樂,主要源於思想的力量。

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是最快樂、幸福的?戀愛時和另一半一起在地裏摘西紅柿,一邊欣賞美麗的晚霞。在泰國時和朋友們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無忌憚的高聲唱歌嬉笑。元旦聯歡會時和學生們一起跳舞、遊戲。大學時,週末在圖書館閱讀的一個下午。高一時,在課堂上心無旁騖的聽課。還有安靜的夜晚寫出一篇好文章的時候。

他人會帶給我快樂,但並不穩定,也不容易達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樂卻相反,不需要別人的配合,獨自一人就可以實現。無論你是有錢還是沒錢,是身處要職還是處於底層,只要你打開書,靜下心來去讀,就能有所收穫。

他還寫道:人類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實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內在的構成,他心靈的構造。因爲這是個人感覺、慾望和想法引發的內心的滿意或不滿的直接源頭;從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環境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媒介或者是一種間接的影響。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我總認爲是環境的改變導致現在的倦怠狀態。但仔細分析下來卻不是這樣的。大概是因爲當初所設下的目標大部分達成了,下一個人生階段又尚未來到。長遠目標過於遙遠,近期目標沒有設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廢寢忘食的書。作者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書中,作者以優雅的文體和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晚年的成名作。這本書涉及健康、財富、名聲、榮譽、待人接物等與我們世俗生活至爲接近的事情,語言很通俗,但卻有其難以抗拒的魅力,讓人心悅誠服地將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時本書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闡述了幸福論。

本書開篇即將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分爲三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顯示的樣子。那麼何爲幸福呢?叔本華的解釋是,人的內心快樂抑或內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產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對於幸福只能發揮間接作用。楊絳先生說過,人最可貴的是人自身。人生說短也短,說長也挺長,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人的內心是否強大。然而,現實又是怎樣的呢?叔本華對現實進行了剖析: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是考慮運氣、考慮擁有的財產,或者考慮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可是我們如果能夠內在豐富,或許對運氣就不會有過多的要求,也不會在對比中產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說大衆,不分貴賤,都總是承認:衆生能夠得到的最大幸運,只有自身的個性。所以,人的內在擁有,對於人的幸福纔是最關鍵的。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悟到這一點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鳩魯把人的需要劃分爲三類: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類如食品、衣物,最後一類如奢侈、排場等。然而,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或許是排在後面的需要。人性中還有一點,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們之所以感到不滿,是在於我們不斷試圖提高我們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並沒有錯,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麼好嗎?適當的給慾望做減法,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或許並非壞事。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話,擾亂人們的不是客觀事情,而是人們對客觀事情的見解。眼前的事物無論好壞,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人對它的認識多半取決於自己的主觀看法。相比糾結於各種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導致不快樂,能夠擁有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幸福生活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現實中,人們不可避免的想要爭取名聲或名譽。叔本華認爲,名聲和名譽是一對孿生兄弟。名譽是可朽的,但名聲是不朽的。名譽尾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而不會超越此界線。但名聲卻與此相反,它走在別人對我們的瞭解之前,並把名譽也帶到了名聲抵達之處。每個人都能獲得名譽,但只有少數人能獲得名聲。因爲名聲的獲得只能通過做出行動業績或創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動業績需要一顆偉大的心,而創作鉅著需要擁有非凡的頭腦。行動業績會通過記憶傳達給後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來的樣子留傳下來。作品的形成不依賴機會,它們只靠創作者本人。只要作品還存在,它就以原來的樣子而存在。然而,我們會發現,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歷經數世之後才被人欣賞、開始流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只有時間能帶給我們爲數不多的真正具備能力的評判員。當然,書中也提到,現實中不排除虛假的、名不副實的名聲。

關於獨處、思想和孤獨,書中寫道,一個人逃避、忍受或喜歡獨處是和這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成比例的。因爲在獨處的時候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受到自己的豐富思想。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促使人們投身於社會交往的,是他們欠缺忍受孤獨的能力。因爲通過與同一類人的接觸,他們才能獲得最強烈的刺激。在這種意義上,叔本華把平庸之輩比喻爲俄羅斯獸角樂器,而把有豐富思想頭腦的人比作鋼琴。每隻獸角樂器只能發出一個單音,把所需的獸角恰當地湊在一起才能吹奏音樂。而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樂隊,更適合獨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別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爲主音存在。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態。

書中露骨的寫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會輕易表達出來的人性的弱點。如,書中引用歌德的話,優秀人物很少被人發現,他們能夠獲得人們的承認和賞識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們給別人榮譽的同時,也就降低了我們自己。因而叔本華總結爲,人們除了智力的不足,還有一種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譽會得到人們公正的評判,它也不會受到嫉妒的攻擊,但獲得名聲只能經過與嫉妒的一番惡鬥,並且,月桂花環是由那些絕非公正的裁判員所組成的裁判庭頒發授予的。如此觀點看似悲觀,但經受過生活、人性考驗的人或許會有共鳴。所以,對此部分的理解見仁見智吧。

對於現在和將來,叔本華認爲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永遠不要忘記:現在纔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相比之下,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總的來說,不管將來還是過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麼重要。距離相隔遠了,物體在人的視覺裏就縮小了,但卻在頭腦思想裏放大了。只有現時纔是真正的和現實的。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爲了將來操心傷身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而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書不長,但字字璣珠。不知不覺又到深夜,更多體會,還是拿書慢慢領悟吧…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0

一本書或者一堂課只要有一句話能觸動我們,那就是一本好書、一堂好課了。如果把一次觸動比喻爲一朵浪花,那麼,在讀這本書時,你會覺得波濤洶涌,浪花翻滾!在閱讀前,下了很大決心,要求自己一定要沉下心來仔細領悟,因爲總認爲和哲學相關的書籍都是深奧、晦澀難懂。但當我翻開書時,吃了一驚,因爲它娓娓道來,通俗易懂,且翻譯本的文筆優美,引人入勝。

裏面很多觀點並不新穎,但卻分析透徹,且加以佐證,有理有據,使人覺得言之有理,絕無空洞乏味之感。

前言裏,亦非介紹叔本華時,提到他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人,“從小就性格孤僻,孤傲敏感且喜怒無常”,此書字裏行間也流露出來了。但這樣也會覺得叔本華也和我們常人一個樣,一下子拉近了距離,總的來說,本書內容還算正面、積極向上,讀完後可以提升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喚醒藏在我們內心的那份激情!“人們在世間有何種感受,主要在於人以什麼方式來看自己所處的世界”。

中國有句古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這個道理,同樣是逛街、參觀,但每個人卻會有不同的感受,對同一個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提醒我們要注意學習,不斷提升、拓展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當別人有不同意見時,不要輕易地以自己的看法去判斷對錯,而應該順藤摸瓜,找到產生這個觀點的“方式”,以此提高自己;另外,要尊重別人的意見,錯和對都不是絕對的,做到“合而不同”。

“人持久不變的並不是財富而是人格”,這是亞里斯多德的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由此可見,人格會伴隨我們走過一生,意義非凡!從小的方面來說,人格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事業。中國命相學上有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真是有它的道理!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人的人格好壞決定了他對社會是貢獻還是損害,而人格不會因爲財富、學識、能力的多寡強弱而改變,相反,如果一個人的人格不健全,那麼他擁有的能力越強,只會增加對社會的威脅,因此,科學是把雙刃劍,關鍵就看它掌握在誰的手裏,所以我們常強調做事先要學會做人。

這就像武俠小說裏的大反派,他們擁有超人的能力,卻不造福人類,反而殺人如麻、貽害江湖,結果弄得天怒人怨,人人得而誅之!如果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健全他們的人格,金庸筆下的變態殺手、江湖怪人就會大大減少。中國的教育在這方面做得工作很少,並不怎麼關心孩子心理的成長、人格的培養,而把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和親朋好友聊天時,一旦提及他們的小孩,我都不會問學習怎麼樣,也不關心他是否愛學習,是否中途輟學,因爲在這百花齊放的社會,在學校讀書並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徑。相反,我往往會問他懂事不,是不是經常思考,有沒有考慮過人生,有沒有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而並不是一時衝動,“讀書明理”纔是關鍵所在。

“人生的幸福與悲苦,關鍵不在於遭遇的事情本身是苦是樂,而要看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事情,我們自身的感受是什麼樣。”,“我們更容易抵禦來自外界的苦難,但卻很難承受自身性格缺陷所帶來的痛苦”。從古至今,流傳着許多苦中作樂的感人故事,就是這個道理。從這個角度看,當我們面對苦難、挫折時,應該坦然、樂觀面對,因爲人生本來就是由酸甜苦辣組成,缺一不可,這些我們都無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待它們的態度。人最大敵人其實就是自己,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勇於戰勝自己。在這次公司組織的乒乓球比賽中,第一場和超聲對決,我參加單打,結果輸了,關鍵就在於很少參加正式比賽,心理太緊張了,而在後續的比賽中,自己過了這道心理關,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贏得精彩,輸,雖敗亦無憾!戰勝自己的感覺真爽!一個人幸不幸福,不在於他擁有多少,而在於他要求多少,知足就會常樂,叔本華也開出了幸福良方:“心地善良,思維敏銳,樂觀進取,爽朗大方,體格強健這些人自身所應該具備的美好的品德纔是獲取幸福的第一要素”。

本書中還有許多浪花,比如:

“心靈空虛是厭倦的根源”。

“幸福主要是來自於心境的平和以及其滿足感”。

“在女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她和男人的關係”。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想法上,是一種不幸”。…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1

這是一本幸福人生的哲學入門書,我讀了一半,反覆回頭看,邊讀邊後悔,後悔怎麼不早早讀這本書。悔之晚矣,悔之晚矣!翻開封面,才知道這本書是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語系王晉華教授翻譯的。王教授是著名翻譯家,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英美文學研究與翻譯工作。

作者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他在書中講到人們命運最根本的差別可以歸納爲以下三類:

1.一個人的自身,即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脾性,道德品格,智力和所受的教育。

2.一個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財產以及其他的各種佔有物。

3.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這可以理解爲,一個人在他周圍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或者更確切地說,別人是如何看他的。別人的看法主要體現在對他所持有的榮譽,職位和名望方面的看法。

顯然一個人的自身最重要,現實中我們卻往往迷失在身外之物中。我本人就有切身體會,我們從自身得到的幸福遠大於從外界獲得的幸福。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好好做自己,愛自己。可悲的是,現實中許多人具有奮不顧身的獻身精神,爲了功名利祿,不惜一切,不珍惜自己的身體,不惜以身試法,甚至是珍貴的生命也可以不要。正如書中所寫,歷代的智者總是講着同樣的事情,而構成歷代社會絕大多數的愚人們也是做着一樣的事情,做着與智者們恰爲相反的事情,而且,這種情形仍將持續下去。正如伏爾泰所說的:“在我們離世時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仍然像我們剛到來時一樣的愚蠢和邪惡。”

最高級的,最爲豐富和持久的快樂是那些精神思想上的快樂。儘管年輕時我們對這一點缺乏足夠的認識:心理上的愉悅主要是來自精神思想的力量。從這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身,取決於我們的個性,而命運或運氣則往往只是用來指我們的擁有物,或是指我們的榮譽。這一意義上的命運是可以得到改進的,可要是我們的內在豐富的話,我們也就不會太去要求好運了。

一個恬靜快樂的性情,健康的體魄,樂觀的心態,清晰、活躍的智力,能夠洞察事場的頭腦,溫和、節制有度的意欲,由此帶來的良心上的安寧——所有這些品質都是職位和財富無法給予,無法替代的。一個人的自身,在他獨處時所陪伴他的東西,別人誰也不能給予也不能奪走的東西,顯然對他有着至爲重要的意義,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他所擁有的財富和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一個精神豐富的人在獨處時,可以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想象中而自得其樂;可對於一個毫無想象力的笨蛋來說,不斷的社交、宴會、看戲、遠遊以及各種娛樂活動,都無法排遣掉他的無聊。一個善良、脾性溫和的人在困境中也能感到快樂,而一個貪婪、生性邪惡和嫉妒的人,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會常常鬱鬱不樂的。對於一個常能從自己卓越個性和非凡頭腦中得到愉悅的人來說,那些普通大衆所追求的快樂和消遣大部分都是多餘的,在他看來,甚至是麻煩和累贅。爲此,賀拉斯在談到自己時說:象牙,大理石,圖畫,雕像,紫衣,銀盆,很多人視它們爲必不可少,但有的人卻不爲這些東西煩心。

蘇格拉底看到街市上擺着售賣的各種各樣奢侈品時,禁不住大聲說道:“世界上我不需要的物品可真不少啊!”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看起來就在於有閒暇。蘇格拉底稱讚閒暇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擁有物。

叔本華在書中所講的哲學道理,我反覆讀,已不知多少遍,日後還要細品。王晉華教授翻譯得好,我感覺到中西文化的交融。推薦大家有時間也讀一下,開卷有益。

叔本華在書中也有種族歧視,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歧視,這個我不認同。人類之所以爲高級動物,我認爲恰恰是高級在不歧視同類,不歧視下層勞動人民,互相尊重、包容。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2

叔本華封神之作,雞湯界的核彈。

熬過難啃的前幾十頁,會發現讀這本書很好讀,有幾節甚至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很多道理簡單明瞭,但在叔本華的書中讀到和在公衆號裏讀到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生命長度決定了我們是階段性動物,童年、青年、以及老年,可以分爲三個人截然不同的人,因爲這三個階段我們的追求(好奇、性慾、和安穩)不同。青年時期更多的應該是積累,到了中年時期再爆發。沒有任何一個體育冠軍能做到青年、中青年一直奪冠,少年得志很難,大器晚成纔是唯一能靠自己努力實現的目標。把精力多放在真正的知識、技能研究上,世界上所謂人情練達的能人真的太多了,唯有技能可以讓人在獨處、面對災難、年邁時不至於變得無助。這條最重要!健康,比以上任何都寶貴。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3

自我反省就像是長胖一樣,我終究要直面的。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祕密,我是空的。骨子裏缺少驕傲,脆弱又虛榮,眼淚會不請自來,嫉妒會如影隨形。另外,最難過的是,風一吹就站不穩,所以我常常撿他人的想法放在自己身體裏,今天撿你的,明天撿他的。

有時候耍小脾氣,乾脆就讓身體空着。我就會像氣球一樣飛起來,飛得高高的。衆人卻擡頭仰望:“哇,你好棒。”我興高采烈地享受這份褒獎,然後得意忘形的飄向遠方,竟忘了目標。

不可否認衆人有意無意的誇獎增強了我生活的勇氣,正如我在受到別人輕視、不敬、怠慢時,會難過、傷心,會有深刻的創痛一樣。衆人的誇獎向我允諾:衆人會聯合力量給予我保護和幫助,憑藉這股比自身力量強大得多的防護牆,我就可以對抗生活中的災禍和困頓。我,纔有了底氣。

但叔本華說,這是虛無的。“就算是強有力的手臂,如果甩出的是一件很輕的物體,那也無法給予這輕物足夠的力量讓它飛得很遠,並且有力地擊中目標。這輕物很快就會墜落地面,因爲這輕物本身沒有物質性的實體以接收外力。”

於是我想,如果有朝一日,那些花花綠綠的語言大廈,還有逝去的時髦留下的漂亮空殼,當他人望向我內在的時候竟發現一切都是空架子——這會淪爲怎樣的笑柄啊。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繼續讀他的書,他諄諄教誨——

1、“偉大的心和偉大的頭腦所具備的價值和幸福全在於它們的自身。”——我不能靠他人而活,應該反觀內心。

2、“每個人的世界到底是貧瘠的、淺薄的和膚淺的,抑或豐富多彩、趣兒味盎然和充滿意義的——這視各人頭腦而定。”——餵養自己的不能只是虛榮這種食物。

3、“要過一種深思熟慮的生活,並且能從生活經驗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訓,我就必須勤於反省,經常回顧做過的事情和曾經有過的感覺和體驗。”——這是很好的建議。

4、“一個人是否具備價值只能取決於這個人在別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那這樣的生存將是悲慘的。”——做自己的主。

5、“每一個人首先是並且實際上確實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裏,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自己的幸福,其重要性百倍於他人對自己隨心所欲的看法。”——自己很重要。

......

最後,我想要告訴大家,今天我有了自己。骨子裏面裝什麼,心裏裝什麼,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漸漸有了一分明白,如腳踏實地般安穩。

那麼,你是誰?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4

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外在形式,但可以決定自己的內在形式。外在只是表象,是短暫的、甚至是虛僞的,終究會被時間所遺棄。內在精神的豐富纔是永恆的,不爲表象所改變的,他會讓一個人不是去追求幸福,而是去減少痛苦,因爲痛苦越少,越不重要,說明一個人越幸福。那些所謂的幸福從本質上說是否定的,只有痛苦纔是肯定的。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在極力宣傳幸福,至於什麼是幸福卻模糊的,但是人們都清晰的知道什麼是痛苦。所以,與其說去追求一個不確定的東西,不如去減少一個真實存在的事物。

但又說回來幸福只能從自身尋找,而不能借助於他物。是因爲一個天生擁有外在條件的人,不需要經歷勞累的生活,但如果沒有豐富的內在精神,會爲了無聊的生活而去外界揮霍,而外在的揮霍並不能掩飾由於無聊而帶來的內在空虛。相反,如果一個爲生活所困的人,會因爲眼前的匱乏而感到痛苦,而終日操勞,如果內心再沒有豐富的精神去減少痛苦,那麼只能越痛苦。所以幸福只能從自身去尋找。只有那些內在具有豐富精神人才能獲得平靜,即幸福。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5

沈君,別來無恙吧,近日讀完你送我的小書,感觸頗多,願與君分享。

《人生的智慧》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力作,正是此書讓其晚年得享盛名,讓更多人瞭解其獨具一格的哲學思想。都說叔本華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在我看來,他也有積極樂觀的一面,本書雖名爲“智慧”,其實是叔本華的“幸福論”,也可算作他的自傳。精妙深刻的語言加上優美的、格言式的翻譯令我大呼過癮,讀書時手中的筆從未放下,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勾畫。

開篇老叔就指出,決定凡人命運的根本差別在於三項內容:

人的自身 。即在廣泛意義上屬於人的個性的東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

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 。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

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 。即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也就是人們對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爲名譽、地位和名聲。

對於這三個因素的輕重排序,老叔的結論是:對於一個人的幸福,甚至對於他的整個生存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他直接決定了這個人是否能夠得到內心的幸福,因爲人的內心快樂或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

這麼棒的開頭一下就激起了我閱讀的慾望,歷經數十個日日夜夜,牀上、廁上、火車上,這本書陪我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旅程。

第二章老叔同志花大力氣論述了“人的自身”,強調人應該注重內心修煉和個性培養,尤其要不懈提升、積累精神財富。書中的一句話特別合我胃口——“一個愉快的人總有他高興的原因,原因就是:他就是一個愉快的人。一個人的這種愉快氣質能夠取代一切別的內在素質,但任何別的其他好處都不可以替代它。我們應該把獲得和促進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種追求的首位。”隨後老叔強調了健康的重要性,建議大家都“動起來”。他本人常年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定居法蘭克福後,無論颳風下雨,每晚都牽着他的狗兒出外散步。本章結尾部分有一個發人深省、振奮人心的結語:“當一個人註定要把自己的精神印記留給整個人類,那麼,對這個人就只有一種幸福或者一種不幸可言——那就是,能夠完美髮掘、修養和發揮自己的才能,得以完成自己的傑作。”這其實是作者本人真實的內心獨白,才華橫溢的叔本華在29 歲即完成了開宗立派的鉅作——《作爲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但直到60 多歲才爲世人所稱頌,如果沒有那樣強大的心理暗示,他怎能堅持那麼久?這讓我想起了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平凡的世界> 創作手記》中的一段話:“在狂熱緊張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狀態應該是什麼?那就是認定你在做一件對你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無古人的工作。不論實質上是否如此,你就得這樣來認爲。你要感覺到你在創造,你在不同凡響地創造,你的創造是獨一無二的;你應該爲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認爲他偉大無比也未嘗不可。這不是狂妄。只有在這種‘目中無人’的狀態下,纔可能解放自己的精神,釋放自己的能量。應該敢於把觸角延伸到別人沒有到過的地方,敢於進入‘無人區’並樹起自己的標誌。……照耀你的世界的光芒應該是你自己發出的。”沈君,讓我們一同發掘並釋放自己的突出才能吧!

第三章老叔介紹了“人所擁有的財產”。

第四章大篇幅論述了“人所展現的表象”,對我啓發最大。老叔悲觀地說:“幾乎所有的人畢生不息地奮鬥,歷經千難萬險,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捫心自問,我又何嘗不是呢?所謂的“通過提升自身影響力、幫助別人以實現個人價值”,說到底也是自己的虛榮心作祟吧?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導致人不能平靜地生活、工作、學習,從而不能爲自己而活!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接受真實的自我,不畏人言,坦蕩蕩勇敢選擇要走的路、要過的生活。到那時候,內心的幸福就如期而至了。有一句話與你共勉:“具有價值的不是名聲,而是藉以獲得名聲的東西——它纔是真實存在的,而以此獲得的名聲只是一種偶然意外而已。……例如我們羨慕一個偉人,並不是因爲這個人被那些缺乏判斷力、經常受到迷惑的大衆視爲偉人,而是因爲這個人確實就是一個偉人。他的最大幸福並不在於後世的人會知道他,而在於在他那裏我們看到了那些耐人琢磨、值得人們永久保存的思想。他的幸福是被自己掌握的。”

第五章“建議和格言”是本書內容最多的部分。在本章裏,老叔表現了自己悲觀、現實的一面——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本章以小節的形式列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犯的毛病,如嫉妒、不能節制慾望、過度勞作等等。老叔對每一個問題都做了精當的評論,但因爲內容過分接近現實,讀起來如同“卡耐基論人性弱點”那種教人爲人處世的成功學著作,略覺反感。

第六章“人生的各個階段”是本書的完美收官。老叔大聲疾呼把握現在——“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不必太未雨綢繆、思考遙遠的未來,也不宜總是如閨怨的少女般懷念再也回不去的過去。“不管我們能夠生活多長時間,我們都只享有那不可分的現時此刻,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沈君,讓我們都過好每一天,享受此時此刻此岸的生活,但也不能在溫柔鄉中迷失自我、忘記使命——“生來就註定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的人,從青年時代起就在內心祕密地感受到了這一事實。他就會像建築蜂巢的工蜂那樣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臨近結尾,我想緬懷一下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他讓我重新認識哲學的魅力,哲學是平易近人的、屬於每個人的學問。正如他在教授第一堂哲學課時所說:“在康德以後,很快就冒出了盡是玩弄字詞的詭辯者。他們亂用莫測高深的字詞,把他們時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煩膩和厭倦,把這些人嚇得從此遠離哲學,不再信任這種學問。但現在,某一更具思想能力的人將會出現,使哲學重新恢復其榮譽。” 終其一生,叔本華都近乎頑固般堅持這一原則,從不故弄玄虛、矯揉造作,始終忠實於自己,爲人類寫作。1860 年9 月20 日,72 歲的叔本華在書房與世長辭,孤獨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密友格溫納獻上了如下致辭:“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使命,他懷着鐵一樣的信念。在那漫長的、不公正的默默無聞之中,他從不曾偏離其崇高的孤獨路徑半步。在自己選定的事業中,他真可稱得上恆兀兀以窮年。”

沈君:前路漫漫,風雲變幻,仕途艱險,使命永駐。作爲四年室友,我對你懷着深深的感謝,藉此機會送上你畢業前給我的祝福:人生的智慧在於無論富貴還是貧賤都能幸福愉快地度過。願君無論身處何環境,均能堅守自己最真實的內心,制止最原始的慾望!

願幸福與君同行!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6

近來閱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多感觸,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1850年寫的《附錄和補遺》中的一部分。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爲伴。他的作品蘊含着豐富而偉大的哲學思想,但早期的作品並不受到同行們應有的歡迎和理解,當然也不會得到世人認可和讚許。金子總是會發光,在去世的前幾年,叔本華終於獲得了他早應獲得的名聲。

書中講述了,決定人生命運的根本區別在於三項內容: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人的自身對於造成人們的幸福抑或不幸福會產生根本和徹底的影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財產和其他佔有物,對人的幸福的影響僅次於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現的樣子,亦即人們對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爲名譽、地位和名聲。這些對人的幸福所發揮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們應該愛護,培養和發展我們的自身,因爲它是我們得到幸福的關鍵,對我們的幸福起決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帶給我們幸福的莫過於輕鬆、愉快的感官,因爲他所帶來的好處是即時呈現的。一個人如果他能時刻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那麼幸福就會想他招着手走過來。所以樂天派是幸福的,他們總能找到高興的理由,擁有輕鬆、愉快的心情。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愉快的情緒,而愉快的情緒取決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的體魄,會使我們精力充沛,幹勁十足,專注於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沒有人會願意像病人一樣躺在牀上,或者坐在輪椅上度過他的一生,因爲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運。叔本華認爲最大的愚蠢就是爲了諸如金錢、晉職、學問、名聲。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兩者之間。當距離痛苦越遠的時候,我們離無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生痛苦,而無聊來自豐裕和安定。普通民衆爲了溫飽和免於飢餓,和痛苦進行着曠日持久的戰爭。富人卻不得不面對無聊連續不斷的襲擊。

金錢之於人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重要。人們總是誇大了金錢的作用,以至於爲了得到更多的金錢,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倆。這樣做的後果是幸福離他們越來越遠,因爲傷害了自身,與高貴的人格是背道而馳的,也損害了自己的名譽,儘管名譽對於我們的幸福沒有我們的自身和擁有的身外之物更有優勢。人們希望得到足夠多的錢,好讓他們的後半輩子免於因爲錢而造成的不幸,然後瘋狂地追逐金錢,當賺到的錢能讓他們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又有了新念頭要讓下一代能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於是又開始追逐金錢的行動。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財富的慾望,總是難以滿足,因爲他們追求財富的慾望總是在不斷地膨脹。金錢可以爲我們解決吃飯、穿衣、住房的問題,還可以爲我們生病時提供醫藥費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費。這也是金錢的真正意義。至於購買華麗的服裝,閃着耀眼光芒的珠寶首飾,名貴的跑車,還有結婚祝壽宴請時鋪張排場,都是浪費金錢的行爲。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對於我們的幸福並沒有多麼大的好處。

地位、名譽、名聲對我們人而言都是奢侈品,我們不應該過分地追求,更不要將它們視爲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別人賦予我們的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而且可能隨時被別人收回去。其實得到名譽並不難,只要恪守本分,兢兢業業,它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因爲名譽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一旦你沒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沒去做一件本該有你去做的事情,那麼名譽就會從你身邊溜走,而且一去不復返。名聲被視爲名譽的孿生兄弟,名譽會死,而名聲卻永恆的存在。正因爲得到後可以永恆的存在,所以得到名聲是很艱難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貝蒂在《吟遊詩人》中寫道:高傲的名聲殿堂閃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麼的艱難!顯而易見,要得到這一奢侈品並非易事。很多做出過非凡成就,寫出過卓越作品的人,在獲得了他們應有的名聲之前,就已經悄悄地離開了人世。在他們做出非凡成就和寫出卓越作品的年代,這世上並沒有比他們偉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點的評論家,更沒有和一樣擁有偉大智慧和思想的頭腦。直到後世,誕生了天才,他們智慧和思想纔開始被大衆所知道了解,並且名聲大噪。本書的作者還是幸運的,在他永遠地閉上眼之前,世人就將顯赫的名聲贈予了他,儘管此刻他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已經無力承受月桂花環。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非常樂意使用和維護這種權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這種權利,讓我們從這權利中受益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不可逃避的問題。從我做起,從人的自身開始,培養我們良好的道德品格,發展我們豐富精神思想,鍛煉出我們健康的身體。錢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因錢的缺乏而受到干擾。地位、名譽、名聲,我們不必強求,做好本職工作,熱衷於自己的事業。做到了這些,你會發現,幸福的翅膀長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7

有人把叔本華歸入悲觀主義哲學家的範疇,但他的悲觀多來自於對世界更理性的審視,他用他的痛苦經歷去凝結智慧。

他並沒有像父親希望的那樣成爲鉅商去貿易和賺錢,並沒有延續家族的商業輝煌,然而讓其父親也沒有料到的是,其思想遺產比經商所能創造力和影響程度更爲巨大,綿延了幾個世紀,成爲了現代唯意志主義和悲觀主義的創始人。一生未婚,無子無女。就像他自己所說”誰要是像我那樣孤獨的過了一輩子,自然更懂得孤身上路的種種滋味“。

多時候,在人羣中,我們都不確信自己擁有什麼突出的才能,因而會試圖爲自己添加各種標籤,但當我們遠離人羣,安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夠確信自我的存在,能夠真正通過自我思考獲取成長。這或許就是選擇孤獨的收穫,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容易看明白自己。

人一旦有了慾望,爲了實現這個慾望,一直就會迫使理性爲自己進行策劃,於是,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什麼叫“幸福”?叔本華認爲,人的慾望被滿足的那一個剎那就是幸福。如果第一個慾望得到了滿足,而第二個慾望還沒被設想出來,那時人就陷入了“無聊”的狀態之中。一旦這個人的第二個慾望產生出來,他就重新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他的理性又忙於爲實現他的第二個慾望而籌劃。所以,叔本華說,人生就像一個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在追求快樂幸福的過程中,必然衍生出痛苦和無聊,無聊的人歸因於膚淺,而智者體驗更多的痛苦,。所以,你所知道的痛並快樂着並非你所知道的痛並快樂着,對於膚淺之人來說他們是對立着的兩回事,中庸之人覺得兩者關係式辯證的,而睿智之人認爲他們是一碼事。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8

人生就像鐘擺,在無聊和痛苦徘徊。慾望是中間的橋樑,慾望未滿足,就會陷入得不到的痛苦;慾望滿足了,就會從一開始的興奮到迷茫、無聊,開始尋找下一個慾望目標。人總是如此,慾望與貪婪折磨着我們的意志,無聊與痛苦消耗着我們的生命。

怎麼纔可以擺脫無聊和痛苦呢?一個人最高級、最精彩、最長久的快樂,是心靈上的滿足。擁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纔不會輕易受世俗的煩惱困擾,快樂自給自足。

幸福,求諸自身。簡單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再有就是尋求精神上的滿足,例如讀書、思考等。

另一方面則是待人處事的態度,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客觀事實存在,而如何對待它是我們主觀的看法和感受。你覺得它糟糕至極,那就是糟糕的事情,糟糕的情緒圍繞自身;已經發生了這件客觀上看起來糟糕的事情,正面去處理對待,不施加過多情緒,人就會變的理性中性。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你不想,就沒人能傷害的了你。

身體健壯,纔是最珍貴的,最值得珍惜的,這好過所謂的財富權利。每個階段都有奢侈寶貴的東西,例如年少青春,又例如中老年的名聲財富。

在我看來,青春一去不復還,最讓人遺憾,讓人老了之後回味無窮,這比金錢寶貴多了。當然,身體健康是貫穿每個人一生,最要珍重的一筆財富。畢竟,身體健壯的乞丐好過疾病纏身的國王。

這本書並不是讀一遍就能全部理解的,文風精悍短小,都是濃縮的精華,匯聚了叔本華老爺子的所有思想見地以及批判。當下讀不懂沒關係,或許再過幾年,人生閱歷又再豐富了,再讀或許感悟又不一樣了。

另外覺得很有趣的是,不知道哲學家是否都是邏輯強大,縝密一派的,在讀這本書時感嘆叔本華老爺子的邏輯思維清晰,心想怎麼那麼像是理科男呢?後來查看資料才知道,他老人家還真是學過物理的哈哈哈。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19

叔本華的哲學在他30歲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成熟。接下來的其他著作都是他對這部著作裏提出的哲學觀點的發揮和補充闡述。而尼采,是一個永遠的精神思想的漫遊者、飄泊者,他永遠不會停留在已經獲得的結論之上,永遠都在激烈地、大幅度地變換和修正自己的觀點。

人們辛苦掙來的閒暇,就是爲了讓人能夠自由地享受意識和個性所帶來的樂趣。所以閒暇是人生的精華。

用閒暇去培養和發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豐富的內在。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裏,一個擁有內在豐富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當中擁有一間明亮、溫暖、愉快的聖誕小屋。

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海水喝得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名聲。

哲學是這世界上唯一能夠對付道德和智力範疇的龐然大物的大力神。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點就是在關注現在和計劃將來這兩者之間達致恰到好處的平衡,這樣,現在與將來纔不致於互相干擾。

孤獨爲一個精神稟賦優異的人帶來雙重的好處:第一,他可以與自己爲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別人在一起。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具備一定的預見能力和寬恕能力合乎我們爭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幫助我們避免受到傷害和損失,後者則爲我們免除了人事紛爭和吵鬧。

“生活,也讓別人生活。”不要心存改變,沒有一個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真實個性,這包括道德氣質、認識能力、長相脾性,等等。

通常,那些具有高貴本性和出衆思想稟賦的人,會令人吃驚地暴露出缺乏對人情世故的瞭解,尤其在他們年輕的時候。

如果不是爲情勢所迫,那麼最好就是對占人類總數的六分之五的人敬而遠之,儘量避免與他們接觸,這是由這一人羣的自身道德和智力構成所決定的。

人生就像一盤擲骰子游戲,擲出的骰子如果不合你的意願,那你就只能憑藉技巧,去改進命運所攤派的骰子。

在這一個“鐵造的骰子決定一切”的世界,我們需要鐵一般剛強的感覺意識,作爲承受命運、防範他人的盔甲武器。因爲,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戰鬥。

每個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具體原則,這些原則深藏於每個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爲這些原則是人們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願的結果。

伏爾泰曾經相當美妙地說過:一個人如果沒有他那種年齡的神韻,那他也就會有他那種年齡特定的種種不幸。

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不同時期的現時此刻相互之間的差別在於:在生命開始的時候,我們前面是長遠的未來;但在生命臨近結束時,我們卻看到了我們身後走過的漫長的過去。雖然我們的性格保持不變,但我們的心境卻經歷了某些顯著的變化。

在童年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帶有一種新奇的魅力。在並不清楚自己目的的情況上,“從永恆的一面看視人和事”。

因此,在童年時期我們就已經打下深刻的或者膚淺的世界觀的堅實基礎。

詩的本質就在於從每一單個事物把握這一事物的柏拉圖式的理念,也就是把握這一單個事物的最本質、因而也是這類事物所共有的整個特徵。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0

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爲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儘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於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爲“幸福論”。因此,這本書著作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幸福的生存。

對於人的幸福起着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類的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在這世界上存在三種力:明智、力量和運氣。我想運氣至爲重要。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1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難求之於自身,但要想在別處得到則不可能。

—尚福爾

本書中,所謂“人生的智慧”含義完全是形而下的方面;“人生的智慧”在這裏的意思,就是如何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於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爲“幸福論”。因此,這本書教導人們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而這樣的“幸福生存”,從客觀上審視,或者更確切地說,通過冷靜。縝密的思考(因爲這裏涉及主觀的判斷),都可以定義爲肯定要比非生存好。既然“幸福生存”是這樣的定義,我們就可以這樣說:我們依戀這一生存,就是因爲這一生本身的緣故,而不是出於是否活着能夠與如此定義的生存相吻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幸福論的這種肯定答案是基於人的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很多人對很多著作已經給予了批判,但是要完成這一類型的著作,就只能放棄更高的、屬於形而上和道德的審視角度——而真正的哲學本來就是要引領人們進入這樣的審視角度。因此,書中所作的評論是從平常、實用的角度出發,並且保留着與此角度相關的繆誤時,那麼,這些議論就確確實實經過了折中的處理。因此,它們的價值就只能是有條件的。其實,Eudamonologie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委婉詞。另外,這些議論還說不上完整徹底——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所討論的主題難以窮盡;另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我要全面討論這個主題,那麼,就只能重複別人已經說過的話。

卡丹奴斯的《論逆境》其目的與這本書相似,它可以作爲這本書的補充。雖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辭學》中,摻進了簡短的幸福論方面的論述,但那些只是老生常談。當然,一般來說,各個時代的智者們,都說過同樣的話語,但是很多人卻在做着相反的一件事,因此,伏爾泰說過:“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是照樣愚蠢的邪惡,跟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多發現的並沒有兩樣。”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2

《人生的智慧》據說是叔本華所有著作中最通俗易懂的一本,因爲這書本來就是他晚年從自己的《補遺與附錄》中選取要點,寫給普羅大衆讀的,今天看來倒是有幾分“科普”的意味。可與我以往閱讀過的書籍相比,這本書的語言還是相對晦澀,需要你一個字一個字的理解,去領會他想闡述的道理。

叔本華在探討人生之前,先精練了亞里士多德關於人的劃分的條目,作爲決定人的幸福感的三大因素,即: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和他人眼中的樣子。

在叔本華看來,它們反映了一種社交聚會的價值,也同時宣告了思想的破產。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某種意義上,我覺得也算在短期內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罷了。可惜的是,當牌局的結束,瓜子吃完,或者麻將打到深夜至各自的妻子前來催促時,這些能夠交換思想的物品也就消失了,之前還樂在其中的人,慢慢意識到要回到原有的生活,他還是他,你還是你,不變的是各自的生活。

叔本華認爲,人的自身對一個人是否幸福起到了決定性、根本性的影響,這部分屬於人的個性,若具有良好的素質,則是大自然的恩饋,包括高尚的品格、健康的體魄、愉快的性情、持續的興趣等。

而我們世俗中衡量人成功的標準,大部分都是財富的積累。叔本華對此也有論述,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後的財富盈餘,對人的幸福影響不大。人總是會不斷提高對財產的滿足要求,期待與實際的差距越來越大,也就會越陷入對財富的貪婪中。

除了財富外,身外之物還包括家人、朋友等等,將自己的生活重心寄託於身外之物,不是長久之計,除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是會變的,最終重心會在身外之物中不停地轉換,期間產生的空虛會時不時地侵襲我們的身心。

在現在和未來計劃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是智者避免過多憂慮的一種方式。關注現在,不要糾結過去和操勞未來,才能最真實的感覺到我們自身的存在。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3

阿圖爾·叔本華是享譽全球的哲學大師。這本《人生的智慧》是他晚年的著作,書中逐層講透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接人待物應遵守的法則,指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真正享有幸福。雖然叔本華本人並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很好地運用這些智慧,可這本書卻十分有啓迪性。

叔本華最著名的論斷是“生命意志說”。即生命是我的意志,一種盲目衝動的力量,一種不斷產生欲求的力量,一個欲求滿足了,又有新的欲求,生生不息,所以生命意志的本質是痛苦。作爲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其實這本書中很多觀點我都不認同,但這不影響我喜歡它。

摘錄幾個我喜歡的點:

個性決定命運。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獲得什麼樣的幸福。精神的力量尤其能幫助人們領略更高層次的幸福快樂。自身的精神力量如果不夠強大,即使是在親朋好友或是財富這些外界的幫助下,能獲得的快樂也相當有限,只能獲得夾雜着動物性的流於俗套的快樂,比如只能享受感官的樂趣、低級粗俗的消遣,能感受到的最佳樂趣充其量也不過是平庸的家庭生活而已;就連最能開拓人類視野的教育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高學歷的人卻精神匱乏就不足而奇了。

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如果一個人一來到世上就被賦予了外在的富有,但同時內在又是貧窮的,當他試圖用外在的財富去彌補內心的不足時,常常徒勞無功,到最後連外在的財富也都會失去。——這個觀點不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厚德載物”嗎。

樂觀能讓人更幸福。抑鬱型的人十件事情即使做了九件,他也不會感到高興,只會爲了那一件失敗的事情坐立難安;但樂觀型的人只要有一件事做成了,就會成功地從中找到安慰,並保持愉悅的心情,因爲百分之百的壞事實際上並不存在啊。——這段話用於每晚輔導作業的家長再合適不過了。即使再不能滿意,孩子每天還是有閃光點和進步的,適當調整心態,孩子和家長都會更幸福。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4

也許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都不得不承認幸福是每個人一生的追求,每個人都在爲自己將來的幸福你努力着,即使現在迷茫、困惑但從未停止自己的腳步,爲了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爲了使自己的人生幸福,不斷地努力爭取着。但幸福是並不是爭取便可得到的,幸福是相對的。

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讀了他的這本書我感悟很深,人生的幸福究竟是什麼,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但誰也不能評價對與錯,因爲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把秤,在稱量屬於自己的幸福。但《人生的智慧》告訴我更多的是自己快樂的方法或者說是避免悲傷的途徑吧,因爲只有經歷過悲傷之後纔會理解到幸福,纔會更加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書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書中“我們不應該對別人期望過多,或是一般的不對外在的世界寄予太多的厚望。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助益是有限的,到最後每個人都需要獨立自持,重要的是能獨立生存”。幸福是由自己掌握的是由自己爭取來的,每個人只有經歷過播種的辛勞之後纔會更加體會到收穫時的喜悅。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即使有他一定會落到你的頭上嗎?幸福是長了翅膀的他會飛到不同的人生身上,即使你夠幸運他恰好停在你身上,但她還是會飛走的,只有自己努力爭取到道德幸福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纔會永遠的,外界的一切都是虛假的就像童話與現實的相撞,外界的幸福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在追逐幸福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會獨立,獨立的做每一件事因爲最後每個人都要獨立自持,重要的是獨立生存。

叔本華告訴我人生的幸福最主要的是人的自身,比如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展。對於追逐自己的幸福,第一件事我認爲就是應該不斷的發展自己,不斷塑造自己更高的情操。每個人都在朝自己期望的目標發展着,因爲我們都認爲那樣的自己會更加的幸福。幸福簡單而又複雜關鍵是看自己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相信只要堅持都會贏得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

這本書有些枯燥因爲它屬於哲學的範疇但是一本很值的看的書,書中寫了很多經典的道理,其中我認爲較有用的“一、要成爲社會有用的一份子,人們就得做到兩件事:第一,每個人不管在何處都該做的事;第二,每個人出於自己之特殊爲之而該去做的事。不管青春如何欺騙我們,最高尚,最有變化,最能持久的快樂得自心靈的快樂。跟人相處要想取得優勢,唯一的方法是讓對方看到我們不依賴他,等等很多的道理。

人生就是在苦與樂之間的交替,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生活的更加快樂,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的定義,堅持自己的幸福,就像但丁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自己的幸福就在自己的手中是靠自己爭取的。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5

我很慶幸能夠在徘徊在痛苦與無聊時讀到叔本華《人生的智慧》這本書,這給我這段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慰藉,叔本華認爲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但人們總在它們之間搖來擺去——脫離了痛苦,便開始無聊;不無聊時,多半痛苦着,程度輕重而已。

“世界上,除了極少數的特例外,我們的選擇實際上只有兩個,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與別人交流是無聊的,特別是這個人與你的差別很大的時候,開口不是衆所周知的真確就是無窮無盡的日常。這點在多人的交流中更加明顯,越多人蔘與的團體,它的內部就越無趣,越枯燥。但一個人也是痛苦的,生理的社交動機在不斷的抓撓你的內心,所處環境的對象越少,越能感受到孤獨的痛苦。無論如何,都讓人難以持久的生活地的心如意,最終都只能在學習和讀書,當時間和注意力被這些極度耗費精力的行動中消磨殆盡,才能得到最後的放鬆。於是,某種程度上說理想的幸福是伴隨着孤獨的。

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羣中去,學會在人羣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他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他應鍛煉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爲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孤獨並不是一種被主流聲音肯定的行爲,我們更倡導與他人交流,於是我常常在不想找人交流和不想孤獨中徘徊。這樣的徘徊的折中,便是叔本華所說的在人羣中保持一定的孤獨,很遺憾,時至今日我很少能做到這個恰當的度。我認爲我更多的時候會感到孤獨而不是無聊,在沒有足夠動機的時候,我寧可在孤獨中度過。而這份孤獨纔是促使我不斷去尋求更多替代社交的物品的動機。我纔有機會接觸這些心理學,哲學的論述。

叔本華的論述給了我足夠的代入感,讓我沉迷其中,但隨着讀書的深入,一些問題也愈發凸顯。人生的幸福是否真的需要孤獨呢?

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觀點,動機理論認爲交流的動機是人生來具有的,是人在自我實現的路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偶然的孤獨是我們所排斥的,不是因爲我們都是沒有思想的“庸人”,而是我們生而如此。在人本主義的觀點中,人生的幸福,是可以在需求的滿足中,一步步地得到,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孤獨的地位,也許我們可以從外表認爲部分自我實現者在某些時候是孤獨的,但他本人卻不可能是這樣想的。一個人感到孤獨的最好解決方式,還是找個朋友聊聊天,而不是自我慰藉。

儘管我很感謝這本書給我無趣的生活帶來了幾道明光,但我想我要暫時告別這本書了,不希望有朝一日的重逢。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6

哲學書我一直看的很少,因爲覺得全是大白話,道理翻來覆去的說。初看,哇,好有道理,自己想想,又覺得貌似什麼也沒說,因爲哲學在邏輯上的論述,都是可以合理解釋的,最後的選擇還是需要自己做判斷。

最近馬馬虎虎地看完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我對叔本華並不瞭解,是看到了有推薦這本書的,正好想看書了,就決定看一看。

這本書內容很少,但是精煉,有深意。對於人生的智慧,叔本華到沒有直接去說,只是圍繞着“人”來講一些道理,講到了人,幸福、不同層次的需要、別人眼中的人,人的一生幼青老階段以及延伸出來的一些作者的看法和人生建議。對“人”從裏到外,從以前到現在,從內窺自身到外審整體,從財產、技術到精神、幸福都談論到了。基於目前的閱歷,我能得到的思考可能不多,但文中有兩處內容,讓我很有感觸。

“我們幸福的原因在於我們自身之內,而非自身之外。”

這句話,咋一看其實就是一句白話,更像是一晚陳年雞湯。我們或許會說,幸福是比較出來的,你沒有那麼重的攀比心,就是幸福的,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我們或許會說,你總拿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相比,又怎麼會感到幸福呢。這些話我也拿來去安慰過朋友,寬慰過自己,但始終沒有說服自己,因爲一段時間後,我又會陷入不自覺的比較、難過、不幸福的感覺中。

叔本華的想法是說服了我,他說“如果沒有精神上的追求,就不會獲得精神上的快樂”。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感官享受的幸福,那麼感官麻痹後就需要更具刺激性的事物去刺激感官。如果一個人追求的是某個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會對這個領域的內容感到非常興奮,那麼他對於其他人或者事所表現的不感興趣甚至是漠視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終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層面的東西。我並不覺得追求精神或者追求物質有不同或者高低之分,只是真正明白了內心深處了想法,纔會明白怎樣滿足自己,怎樣提高幸福指數。

“如果一個人缺少符合他年齡的神韻,那麼他就會擁有他那個年齡特有的各種不幸,我們終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現時此刻。”

以前的我,總是希望事情盡善盡美,多聽一些意見,多做一些考慮,多做一些及計劃,多儘量避開一些“坑”,甚至想過,我要記錄下來,以後告訴我的孩子,怎樣去避免掉這些。但同時,我也在思考另一個問題,萬一我的孩子不願意聽我的,執意爲之,我是要堅持,還是要放下。現在,我想我會放手,我會給孩子建議,讓他明白任何事情是立體的,多面的,不是填空題而是多選題,但是最終判斷在他,最終選擇在他。我並不是懼怕不幸所以這樣。

不幸是主觀的,不同的人的不幸是不一樣的。我能想到的一個情形,就是早戀。青春期的時候,懵懂多情,在乎一切,但是我們被教導的是壓抑,並不是有效的疏導。長大了呢,不止一個人對我說,回想過往,最遺憾的是校園期間沒有一段值得回憶的懵懂情感。他們不幸嗎,有人覺得,有人不覺得,但是他們的確缺失了人生中不能再重來的一部分,經歷或者認知。

如果有機會,我會再讀一遍,或許到時候會得出其他的想法吧。好書值得多讀。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7

《人生的智慧》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晚期著作,該書能幫助我們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儘快成長,幸福生活。230年前的叔本華,從本真的維度,闡釋了人生本原的面目和最智慧的活法,這也是叔本華《人生的智慧》一書的寫作目的。

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寫到“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叔本華將這句話解讀爲“所有的快樂,其本質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質卻是肯定的”。正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不是缺少發現,而是缺少想去發現美的心境。當煩憂、焦慮和痛苦縈繞心間時,我們的注意力始終只會聚焦在痛苦之上而無暇顧及其它。我們感受到的痛苦越強烈,自身存在感也越真實,而快樂轉瞬即逝,像夢一般不真實。伏爾泰也曾有過類似的表述:“快樂只不過是一場幻夢,但痛苦卻是真正實在的”。

叔本華認爲要儘量避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痛苦,就要過一種深思熟慮的生活,比如我們不應該以痛苦爲代價或者冒着遭受痛苦的風險,去追求氾濫的物質慾望滿足和感官快樂,那樣只會爲了否定、虛幻的東西而遭受真實的痛苦。對於已經發生的痛苦,要從生活經驗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訓,勤於反省,經常回顧做過的事情和曾經有過的感覺和體驗。降低對生活的期望,生活並不是讓我們享受的,我們必須忍受和克服它。增加生活閱歷不失爲應對良策,洞察世間百態纔可做到平常之中安然自得,處亂之時榮辱不驚。叔本華還從對人自身的剖析、對待自己、他人及命運的態度、人生的各個階段等方面闡釋他認定爲人生真理的感悟。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中寫到:“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在明白人生的殘酷,遭受生活的苦難後,依然選擇不放棄,併爲人生構建意義,便是我所理解的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也是讀《人生的智慧》一書獲得的最大智慧。

人生的智慧優秀讀後感 篇28

第一章,將人生劃分爲三個部分,

(1)人的自身;

(2)人所能控制的財產;

(3)人所展示於外的形象,也即他人的看法。

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在於第一點,人自身內在的素質。擁有不同內在素質的人看待對於同一客觀事物的角度與內涵就不同,由此人幸福與否關鍵在於主觀意識。

第二章,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是無聊和痛苦。痛苦是由於外在的匱乏所造成的;無聊是由於內在的空虛所造成的,因此無聊也一般是生活富裕、安定的人所面臨的,因爲他們不需要被生活匱乏所苦惱,但內在素質不豐富的人容易感到無聊,從而需要尋求外部刺激來排解無聊。人之一生都在追求閒暇時刻,只有在閒暇之時能夠享受到自我意識與自由,而除閒暇之外,人的一生都在忙碌與勞作中度過,所以不要爲了掙錢而放棄了閒暇,這是本末倒置。產生快樂的有三種生理能力,

(1)滿足機體帶來產生的快樂,比如吃飽、休息;

(2)發揮肌肉力量帶來的快樂,比如運動;

(3)施展感覺方面帶來的快樂,包括閱讀、觀察、寫作、學習、冥想等。而第三層次由感覺帶來的快樂是最幸福與長久的。

第三章,不要揮霍財產,學會儲備財產,保護財產。

第四章,對幸福至關重要的是平和心境與獨立自主,要減低對待別人意見的敏感度,否則只能成爲別人看法和意見的奴隸。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只有在他們的看法影響到他們對待我們的行爲的時候,纔會對我們產生直接影響。因爲人是生活在羣體社會之中,需要與其他人進行合作,而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決定了他們對待我們的態度,從而決定了他們是否會與我們展開合作。由此,在前述這個角度上,看重他人的看法本質上仍是從自我出發。所以,如果因爲過分奴性地看重他人的看法,而放棄了自我則本末倒置。(我們喜愛比人的敬重並非因爲敬重本身,而只是因爲人們的敬重給我們的好處。)

第五章,

(1)對待自己的態度,學會獨處,享受獨處,每一天都是獨立的一生;勤於反省;知足常樂,不要有太多的慾望,人生的幸福在於沒有痛苦,而不是獲得享樂的機會;另外,不要追求太多、計劃太多,事事常處於變化之中,並且想法也隨着環境在改變,也就是說我們未雨綢繆的計劃也許到未來並不會用上,而我們爲此付出的損失可能過大。

(2)對待他人的態度,人的性格無法改變,學會容忍;對待朋友,不要太多遷就與熱情,要保持一定的傲氣與疏忽,與人交往的優勢在於在任何方面都不需要對方,並且讓他認識到這一點;注意到他人的缺點是認識我們自身不足的機會;與人交談時,要學會沉默,不要訴說太多自己的東西,否則容易成爲他人手中的利劍。

(3)對待命運的態度,精明、時運和力量是人生中重要的因素,而運氣是至關重要的;對人生不要太過執念,一切事物都存在不確定性,任何事物都沒有永恆不變的理由,只有轉化變化纔是永恆的;時間的力量是強大的,遵循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不要透支時間否則會嚐到惡果;人之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痛苦與困難,對於人際關係中的瑣碎煩惱,學會放寬心,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坎坷,當做鍛鍊的機會,並且對不幸的事物要有預判與防範,以減少不幸帶來的損失與痛苦。

第六章,童年時期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不是在意欲的驅動下去行事,所以兒童看待客觀事物總是十分專注,心無旁騖;教育兒童,要讓他們通過直觀體驗去感受這個世界,而不是直接告知其概念,並且要儘可能在小範圍內給予他們準確清晰的認知,以此不斷地拓寬,而避免以後需要糾正重新認知的過程。但與對青年人,更多是在意欲驅動下,所以追求與慾望也更多。而到了老年時期,認清了人生的幸福不過在於減少痛苦,而不是尋求歡愉,也更能擁有閒適與平靜的心態。因爲對於青年人來說未來是漫長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而對於老年人來說未來則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