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多元評價

如果說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過程是一幅張揚個性的圖畫,評價則是畫卷中畫龍點睛的一筆。在美術教學中,常常因爲幼兒完成速度不同,使教師無法進行集中性評價,導致評價這一環節經常不了了之或是蜻蜓點水般地流於形式,體現不出其應有的價值。而多元的評價能禰補集中性評價效果的不足,發揮判斷、導向、激勵、改進等功能,使教師及時發現美術教學中的問題,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並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以追求評價的最佳效果。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多元評價

一、富有情趣的角色評價

評價指標的具體化是評價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在聽課時經常聽到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評價:“畫得很好!”“今天畫得有進步!”“不錯!”這樣籠統的評價形同虛設,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作品到底好在哪裏,取得了哪些進步,孩子心中沒數。評價似乎成了敷衍孩子的一種手段,長此以往就會令孩子感到乏味無趣。

而巧妙地利用一些富有情趣的角色來進行評價,可以提高評價的效果,使評價更體現具體性、針對性,也使幼兒感受到來自評價的生動有趣。如,幼兒在畫春天的花時,教師可以藉助蝴蝶的教具來評價。開始時教師可以很自然地提醒幼兒:“蝴蝶要來採花粉了,看看蝴蝶想停留在哪朵花上?請把你們畫的'花展示出來吧!”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蝴蝶的小貼紙或一支彩筆,將蝴蝶的貼紙順手粘在或用彩筆畫在幼兒作品的相應位置上,並配以具體精練的口頭評價:“這朵花的顏色好鮮豔,我要停留在這裏。”“這朵花的花瓣細細長長的很少見,很特別,我想停留在這朵花瓣上。”“哦,這一大片花海好美啊,我喜歡,可還不夠密,要是再多一些花就更好了。”

蝴蝶角色的自然融入讓孩子感到趣味無窮,而教師的評價不繁瑣又具有針對性,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又如,在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教師讓幼兒畫媽媽,並祝媽媽節日快樂。在這樣的創造活動中,教師可以儘量地發揮媽媽的角色功能,讓孩子把完成的作品帶回去讓媽媽欣賞,讓媽媽在讚賞孩子的同時提出適當的建議,並在評價的過程中享受濃濃的母子親情。

其實,幼兒身邊的角色比比皆是,關鍵在於教師是否善於利用這些或大或小、或真實或虛構的角色,並很自然地利用這些角色進行適當的評價,使評價活動開展得生動有趣。

二、一目瞭然的便條評價

便條評價是書面評價的一種形式。在便條評價中,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選擇性地或經常變更一些常用的指標,將便條貼在幼兒作品的背面,使評價一目瞭然,簡單易操作。由於幼兒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階段,對理解抽象的文字難度較大,因此,設計簡單形象的圖標能使評價便於操作,簡單、明瞭、形象,有助於教師評價、幼兒自我評價及家長評價。

如,教師可根據班內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 “有創新”、“有恆心”、“好習慣”這三個不同的常用指標,並在同一張表格內呈現,分別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見下表),教師只要在相應的符號上打“√”就可以了,操作起來方便實用,可以在教師巡迴的過程中完成,也可以在幼兒完成作品後再進行。這需要教師必須在關注每個幼兒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進行有重點的評價

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師對幼兒的創作過程進行有目的的檢查,同時也減輕了教師評價的工作量。家長對這種便條式評價也表示認可,通過看符號很清楚地瞭解孩子在班內進行美術創作的基本情況。大班幼兒也能在便條上進行自我評價或互評,簡單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