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黃雀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野田黃雀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譯文及註釋

翻譯

高高的樹木不幸時常受到狂風的吹襲,平靜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寶劍雖利卻不在我的手掌之中,無援助之力而結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沒有看見籬笆上面那可憐的黃雀,爲躲避兇狠的鷂卻又撞進了網裏。張設羅網的人見到黃雀是多麼歡喜,少年見到掙扎的黃雀不由心生憐惜。拔出利劍對着羅網用力挑去,黃雀才得以飛離那受難之地。振展雙翅直飛上蒼茫的高空,獲救的黃雀又飛來向少年表示謝意。

「註釋」

①利劍:鋒利的劍。這裏比喻權力。

②鷂:比鷹小一點的一種兇猛的鳥類。

③羅家:設置羅網的人。

④捎(shāo):揮擊。

⑤摩蒼天:形容黃雀飛得很高。摩,迫近。

賞析

此詩選自本集卷六,以下兩首同。史載,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藉故殺了曹植的親信楊修,次年曹丕繼位,又殺了曹植的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處動輒得咎的`逆境,無力救助友人,深感憤憤,內心十分痛苦,只能寫詩寄意。他苦於手中無權柄,故而在詩中塑造了一位“拔劍捎羅網”、拯救無辜者的少年俠士,藉以表達自己的心曲。此詩開端,詩人以“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濃郁的悲劇氣氛,隱喻當時政治形勢的險惡;而少年拔劍捎網的形象則寄寓着詩人沖決羅網、一試身手的熱切願望。此詩意象高古,語言警策,急於有爲的壯烈情懷躍然紙上。樑代劉勰稱此詩“格高才勁,且長於諷諭”(《文心雕龍·隱秀》),確是中肯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