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2篇)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

一、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差,所以,安全問題是時時存在,危險處處可能發生,這足以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教師的重視。正如《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而“受人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時時防護幼兒的安全顧然重要,而教給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更是重中之重。

而且,漫長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許多家長無暇照管幼兒,會讓幼兒單獨在家,不安全因素時時存在,教給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於是,在本學期我就設計了安全教育活動《遇到危險怎麼辦》,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掌握必要的、正確的自護常識,有效的進行自我保護,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步康、快樂的成長。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護意識。

2、教會幼兒一些必要的自護方法,並能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活動難點:使幼兒掌握一些自護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四、活動準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圖片、影碟片等相關資料;

2、影碟機;

3、獎品;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生活中的危險真不少”引入課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現小偷進屋偷東西;

2、小孩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3、小孩獨自在家時,家裏突然着火了;

4、小孩獨自在家時,突然發生了食物中毒、受傷、生病的事件;

(三)組織幼兒自由討論:遇到上述的四種危險時,怎麼辦?

(四)師生談話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正確有效的辦法。

(五)組織幼兒觀看四個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後半段:

1、發現有小偷時,可悄悄的溜出門去報警或找鄰居幫忙等;

2、有陌生人敲門時,不可隨便打開門,可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3、家裏着火了,先打開門逃生再求助,無法逃生時要先打電話告訴大人、打電話報警等;

4、發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時趕緊打電話告訴大人等;

(六)師生共同小結影蝶片中傳授的辦法和小朋友及教師想到的辦法,教師要一邊小結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資料強化幼兒的記憶。

(七)活動小結:

1、教師再列舉一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介紹其應變與防護的辦法;

2、教育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危險,只有不去做危險的事,並在面對危險時能夠保護自己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八)活動延伸:

激勵幼兒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觀察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在自主尋求自護辦法後,與大人共同商討自護的辦法。

六、活動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整個活動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上,而是幫幼兒設計情景,進行角色換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授之於漁,使幼兒能真切的體察真情實境,有效的提高自護意識。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製作陀螺的方法;

2、能夠合理搭配色彩

3、感受色彩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習製作陀螺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合理搭配色彩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畫有圖形的紙板、火柴棒、油畫棒、剪刀、彩色陀螺一個;

經驗準備

組織幼兒玩陀螺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出示陀螺,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什麼?你玩過嗎?怎麼玩?

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個彩色陀螺吧

二、講解制作方法:

1、介紹準備材料(畫有圖形的紙板、火柴棒、油畫棒、剪刀)

2、講解制作方法:

(1)、拿剪刀沿着圓形輪廓剪出圖形

(2)、在剪出圓形的圖形中心打上小孔

(3)、在圓形上選擇任意一部分爲其畫上漂亮的花紋、圖上漂亮的顏色

(4)將火柴棒的一端穿過圓形圖片的小孔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剪出的圓形光滑無棱角

(3)、色彩的搭配:冷暖色的應用

(4)、幼兒介紹作品,評價總結

四、遊戲結束:

(1)、現在請轉動自己手裏的陀螺,看看轉起來的陀螺顏色發生的什麼樣的變化?

(2)誰的陀螺顏色搭配的最好看?

(3)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最長?

延伸活動

到戶外進行陀螺大賽,比比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最長!

中班藝術:彩色陀螺活動反思

陀螺是小朋友們愛不釋手地玩具,我們中班的孩子對陀螺玩具的興趣都非常濃厚。於是我結合主題《七彩世界》中的活動《彩色陀螺》,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各式陀螺、玩陀螺,探索陀螺爲什麼會轉動的祕密。

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興致勃勃地觀看桌上的陀螺玩具。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萬化。“老師,陀螺轉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你們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想想這究竟爲什麼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於是孩子們小鳥似的喳喳起來。

活動中亮點是:

1、我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有觀察法、比較法、討論法、操作練習法、遊戲法。

2、注重活動的動靜交替、有看、有想、有做、師幼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比較輕鬆愉快的氛圍完成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

但我還是有許多地方很值得反思:活動開始第一環節:玩彩色陀螺,引出任務。陀螺太少,有些幼兒沒有動手玩到,沒有滿足幼兒玩的需求。應在這裏多讓幼兒玩一會兒,但是在課前我沒有考慮全面。

幼兒一起探討怎樣製作有趣的紙陀螺,

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1、用中心對稱的方法在圓形紙上進行裝飾,並均勻塗色。

2、圓形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戳一個洞,再把小木棍插入洞內,幼兒較快地完成了。孩子們在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製作方法時,這裏我讓幼兒操作玩放了較長的時間,足夠讓幼兒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些幼兒剛開始還轉動的很快,一會兒轉不動了,我讓他們繼續尋找問題,有幼兒馬上回答出:老師火柴棒插入洞太鬆了,(由於是紙做的容易鬆動)我將答案直接告訴了幼兒,沒有給她們探索的機會沒有讓他們用實踐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是我今後要注意的細節。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學習詩歌《蝴蝶樹葉》,並樂意跟隨詩歌做動作。

2.能初步嘗試替換詩歌中的個別詞語,體驗創編詩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到戶外撿過落葉

磁帶:“”活動過程:

欣賞戶外撿樹葉照片

——共同回憶、討論撿落葉和落葉飄情景。

師:寶寶們你們看這些是什麼啊?(照片) 照片上有誰? 在幹什麼呢?

——出示樹葉

——師:你們看我們撿的小樹葉也來啦?

——說說樹葉的顏色、形狀,

感受詩歌意境

——師:每一片樹葉都是一首好聽的詩歌

——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小樹葉像什麼? 小樹葉爲什麼會飛?

——跟着老師邊唸詩歌邊做動作。

嘗試仿編詩歌

——編新的詩歌,集體朗誦

遊戲 “大風和樹葉”——播放歌曲落葉

老師做大風&

nbsp; 幼兒手拿樹葉扮小樹葉!

小樹葉隨風的方向做下蹲、搖晃……動作!

附兒歌:蝴蝶樹葉

秋風秋風吹吹, 樹葉樹葉飛飛,好象一羣蝴蝶,張開翅膀追追!

反思:

在這個活動前,我利用平時的散步時間,先帶領孩子觀察樹葉飄落的樣子,和孩子們一起撿樹葉、觀察樹葉,在此基礎上纔開展了本次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一片樹葉,我問:“這樹葉是怎麼來的啊!”“這樹葉是從哪裏飄落下來的呀?”等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撿樹葉的過程,感受撿樹葉的快樂和發現樹葉飄下來的情景美。活動中,我發揮用動作表現詩歌的內容,幫助孩子理解詩歌內容。

由於這首詩歌中涉及到動詞“吹”“飛”“追”等,我採取了運用肢體動作這一策略,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這些詞,進而理解詩歌的內容。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4

一、活動目標:

1. 能在教師示範的基礎上,模仿創作造型類同的作品;

2. 初步嘗試規劃自己的創作過程;

3. 嘗試分析他人作品的不足之處,並能提出修改的意見。

二、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泥;各種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觀察小廚房裏的廚具。

出示不同種類鍋子的照片,如炒瓢、湯鍋、電飯煲、平底煎鍋等,請幼兒說說是否見過這些鍋,媽媽在家中拿這些鍋做了哪些好吃的給自己。

2.告知幼兒本次活動將製作的作品是“湯鍋”。着重引導幼兒觀察湯鍋造型特點(鍋肚子是深空心的,鍋蓋是淺空心的)。

(二)實踐操作

1.教師示範

教師示範湯鍋的塑造過程。在創作之前,教師先示範分析造型。告訴幼兒湯鍋油空空的鍋肚子、鍋蓋以及兩隻方便將鍋端起來的“耳朵”組成。鍋肚子用深空心來做,鍋蓋用淺空心來做,兩隻“耳朵”用條形壓片來做。然後,進一步示範製作過程的規劃:鍋身——鍋蓋——鍋餅。

教師示範鍋身的製作過程,在製作鍋身時,爲了造型逼真,教師在製作深空心的基礎上,還應注意當空心裹在食指上時,鍋底的部分可以在桌子上壓一下,壓平,然後再將空心從手指上拿下來整理造型。鍋壁一定要和鍋底做成垂直狀,這樣出來的作品才更逼真。

2.幼兒模仿

請幼兒依照教師的示範,先分析自己要塑造鍋子的結構,確定每個部分用什麼造型來創作,然後進一步分析整體的創作步驟。

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顏色的泥來進行塑造。教師鼓勵孩子大膽的進行創作

3.評價

教師選擇幾件典型作品,如鍋蓋和鍋子不匹配、鍋壁和鍋底不垂直、鍋子的整體造型不勻稱等,請幼兒分析這些作品的問題,並提出該井意見。

四、教學反思:

愛迪坊創意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設計本次活動中,考慮到我班創意手工的發展水平,及興趣愛好,我選擇和孩子創作廚房裏的廚具,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廚房裏的廚具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生活經驗討論各種廚具的不同特點及用途,同時激發孩子對製作廚具的興趣,爲創作湯鍋做好鋪墊。

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我事先示範湯鍋的塑造過程,通過示範、講解等方式讓幼兒更清楚、更直觀地瞭解製作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在幼兒自主塑造湯鍋的過程中,我來回觀察孩子的塑造過程,及時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幫助與指導。活動最後,我們通過

選擇幾件典型作品,嘗試分析他人作品的不足之處,並提出修改意見,使幼兒學會取長補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本次活動,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我將繼續努力用心專研愛迪坊創意課程,促進幼兒全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蛋糕製作的步驟;

2、讓幼兒體驗製作過程;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太空泥 製作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

2、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喜歡吃蛋糕嗎?你們會做嗎?今天咱們一起學習製作蛋糕,好不好?

二、基礎部分

1準備好蛋糕的底部,用工具刻出一圈凹槽。

2、把皮泥用手掌揉成圓球,再用手掌按壓成厚餅狀,放置在蛋糕的底部之上。

3、選出自己喜歡的顏色揉圓按壓成薄餅狀貼在上面做奶油層。

4、進行小豬蛋糕的主題製作“小豬”選擇位置將做好的小豬放置在上面。

5、下來進行最後的裝飾部分:用圓球、長條和喜歡的水果(草莓)裝飾剩餘的部分,讓你的蛋糕看上去更豐富、更精美。

三、結束部分

1、相互欣賞做好的蛋糕。

2、教師總結。

四、活動反思:

1、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採用多名幼兒合作完成的方法,作品效果會更好。

2、思考的時間,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會更精美。

3、列在桌子上,同伴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這樣更容易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學習指導:

通過課件的展示,結合講解與示範,爲學生在學習歌曲《梨園英秀》的第二部分內容提供一定的幫助,克服節奏上存在的難題。

配套資料:

課件、小豬蛋糕

製作技術介紹:

首先本人對製作《小豬蛋糕》教學環節採用了直觀的教學方法,根據這一設計流程,利用PowerPoint 軟件制定了相應的PPT教學課件。由於教學配套CD中的音樂不能直接插入到PPT中,所以我採用了手機錄音CD音樂的方式,再通過格式工廠將錄音轉換爲 mp3格式,最終插入到PPT課件中。最後打開網絡下載的“超級錄屏”軟件,播放之前做好的PPT課件,並加以個人解說,通過“全屏錄製”的方式,將課件內容和解說詞很好地結合到一起,錄製成此視屏。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6

活動背景

我園地處國家旅遊度假區――馬山,這裏有着豐富的創意美術資源。秋天裏,孩子們挖掘和收集了許多農作物和自然材料。農作物形態各異、紋理清晰,它們天然的造型給了孩子們無盡的想像和創作空間。在《可愛的動物》這一主題中。我們抓住孩子最熟悉的家庭關係,生成了《動物的一家》專題。前期,孩子們展開了動物家庭的調查活動,進行了親子動物創意形象的設計比賽,並開展了《動物全家福》的綜合活動。利用班級現有的自然材料,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農作物的外形特徵大膽想像,自主選擇自然材料進行動物造型設計。

2.在想像創作過程中嘗試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動物一家子》的作品組合。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師幼共同收集形態各異的較大個的農作物若干組(山芋、芋頭、南瓜、蘿蔔、茄子等),自然輔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黃豆、狗尾巴草、稻穗等);幼兒認識和接觸過造型輔助材料。

②幼兒事先開展過動物全家福活動。舉辦過班級親子動物創意造型設計比賽。

2.環境準備

①操作檯:每張臺上擺放大托盤,內放稻草段襯底的同一組的農作物。

②材料架:上面分類擺放自然輔助材料。

③工具架:擺放有橡皮泥、牙籤、大頭針、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1.“動物家庭”遐想

①帶幼兒走進大廳,圍桌觀察:這些是什麼?看看它們有大有小。親親密密靠在一起,多像一家人啊。我們班級裏做的動物都是一個一個的.多孤單呀,今天我們來用這些農作物做成動物的一家子,好不好?

②動物聯想:看看這些山芋、芋頭、南瓜,它們像什麼動物呢?爲什麼?

③拿起一盒南瓜:猜猜看,它們中間誰會是爸爸,誰是媽媽,爲什麼?那我們可以怎麼來打扮它們,讓它們更像呢?

教學建議:有了班級前期的經驗鋪墊,可以從農作物的外形上進行動物的遐想,爲合理造型打下基礎。

2.自然材料裝飾設想

①老師這邊有很多的自然材料,看看打扮動物的一家需要用什麼材料呢?取出幾筐讓幼兒認識:它是什麼樣的,可以做動物的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其特徵,如辣椒紅紅的、彎彎的,像嘴巴;橡果圓圓的,殼毛毛的,像眼睛等。

②我們怎麼把它固定在南瓜、山芋上呢?結合幼兒的提議,介紹準備的材料和一些組合方法。

教學建議:鞏固認識自然材料的特徵,爲合理造型打下感知基礎;裝飾設想時給孩子充分交流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想法,並提供一些提升性建議。

3.領會操作要求

①找兩三個好朋友圍到喜歡的農作物桌旁,一起做一組“動物的一家子”,先看看哪個可以做爸爸,哪個可以做媽媽和寶寶,再商量哪個小朋友做“動物一家子”裏的哪個角色。想想需要用什麼材料打扮,然後去材料架上取材料。

②想想、試試怎樣讓自然材料固定在農作物上不掉下來。

教學建議:交代要求時語速稍慢一些,讓幼兒聽得清楚。

4.創意造型

幼兒選擇自然輔助材料對農作物進行造型分工,發揮創意,嘗試固定。

教學建議:瞭解同組幼兒的分工情況,提醒幼兒先觀察想像後再取材料;觀察幼兒探索固定的過程,鼓勵幼兒多嘗試,儘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幫助幼兒豐富造型形象,如怎樣做更像媽媽,這是老鼠的鬍子嗎,等等。

5.創意交流

①提醒幼兒把“動物一家子”平穩地擺放在托盤中,擺出“動物一家子的造型,幼兒圍外圈坐下。

②帶幼兒圍着操作檯走一圈,讓我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動物的一家子是老鼠先生的一家嗎,哪些小朋友做的,快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③教師提示特別好的創意和方法,如,你們的想法真特別,用狗尾巳草做了小狗的尾巴;你們是用橡皮泥固定的,真有辦法;我看到佳佳和偉偉相互幫助,一起試着用大頭針把辣椒固定在南瓜上做角,等等。

④活動結束:這下,我們班級裏能動物不孤單了。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們趕緊把這些“動物一家子”蒂回班級吧。

教學建議:走一圈,讓幼兒能夠看清每一件作品:講評可採用多樣的方式,介紹、猜測、學動作等,提升孩子創意、技能、合作等方面的經驗。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可以讓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

2.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歌詞內容。

3.體驗在與同伴遊戲時的快樂。

重難點:

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音樂CD、紙飛機、鈴鼓、圖片。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小朋友們,看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唱歌來和客人老師問個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禮貌,除了客人老師來了,還有誰來了?快坐下來看看。

二、出示教師摺好的飛機

出示教師摺好的飛機,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坐在紙飛機上飛行,他們開心嗎?

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飛機飛行,比如起飛、轉彎、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師的鈴鼓聲中,幼兒用肢體模擬飛機飛行,當鈴鼓節奏停下來的時候,幼兒也需暫停飛行。

三、播放CD幼兒傾聽歌曲,熟悉歌詞,並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歌詞。

你在歌曲裏聽到了什麼?用動作表示你是一張紙,正在被折成飛機呢?在想象自己變成一架紙飛機,你會怎麼飛?

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兩到三遍。

四、將幼兒分組,根據歌曲來玩兒紙飛機的遊戲。

請幼兒五人一組,排成一縱隊。先由第一名幼兒當紙,排在第二個的幼兒唱第一句,並假裝把第一名幼兒折成了紙飛機。唱第二句的時候,把扮演紙飛機的第一名幼兒丟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兒就被丟出去後開始到處飛,在歌曲最後一句的時候,飛回到隊尾。然後第二名幼兒扮演飛機,被第三名幼兒摺好丟出去,按此循環遊戲。

教學反思: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明白愛是可以傳遞的。

體會擁抱的溫暖,並大膽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PPT、頭飾、音樂媒體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分享愛的情感經驗

師:你們有特別想念的人嗎?爲什麼這麼想念他(她)呢?

師:你會用什麼辦法表達你的想念?

二、講述故事,用擁抱表達愛

師:今天,有隻小豬很想念它的奶奶,它會給奶奶準備什麼特殊的禮物呢?(PPT播放)猜猜裏面會是什麼?(幼兒講述)

師:你們看,小豬到底送了什麼給奶奶呢?

師:什麼叫抱抱?

師:小豬說,我要把我的愛告訴奶奶,我要給奶奶一個大大的、大大的、世界上最大最大的抱抱。

師:那什麼叫做"大大"的抱抱呢?(幼兒用動作表示)

三、情境遊戲,愛的接力棒

師:小豬說,我要給奶奶一個大抱抱,可是奶奶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抱抱傳不過去呀!怎麼辦呀?

師:你們有辦法讓這個大大的抱抱傳到小豬的奶奶那去嗎?

師:你們的辦法都很好,小豬十分感謝你們,但是小豬也有一個好辦法讓抱抱傳到奶奶那去,你們想知道嗎?(播放背景音樂,講述故事)

師:小豬用了一個什麼辦法?是不是一個好辦法?你們願不願意也來當一回郵遞員,幫助小豬寄這個抱抱呢?

遊戲一:傳抱抱

師:奶奶收到小豬的抱抱,甜在心裏,暖在心裏。她說,我要把我的愛,我的回信送給小豬。(親親)

師:你們覺得這個親親會到小豬的.身邊嗎?用什麼辦法傳給小豬呢?

遊戲二:傳親親

四、再入主題,愛的迴音

師:奶奶收到了小豬的禮物,小豬也收到了奶奶的禮物,大家的心裏都甜滋滋的,覺得幸福極了。

師:這個好聽的故事就藏在這本書裏,這本書的名字叫《會飛的抱抱》。讓我們一起回教室去看看書裏有沒有更有趣的事情發生吧!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次活動我們通過繪本《會飛的抱抱》讓幼兒瞭解了信件傳遞的整個過程。通過這簡單的信件傳遞,也流露出了親情與友情之間的美好,簡單的信件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長久保存。的整個過程。通過這簡單的信件傳遞,也流露出了親情與友情之間的美好,簡單的信件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長久保存。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發現畫面的變化和圖片間的聯繫,並學着按序排放圖片。

2、瞭解小樹成長的過程,並能用簡單的語句講述。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套小圖片,一套大圖片。

2、展臺

活動過程

1、激趣引疑。

(1)教師在展臺上展出一棵高大的樹,並讓幼兒說說這是什麼?

(2)高高的大樹小時侯又是怎樣的呢?

2、幼兒自由觀察圖片,並按序排放。

再桌上的小筐裏放着小樹長大的照片,讓我們一起看看、排排,然後想想樹兒是怎樣長大的?

(1)提供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請幼兒仔細看看,並按照順序排放圖片。

(2)請個別幼兒來排放大圖片,並說說這樣排的理由。

3、教師邊在展臺上展出《小樹長大的》圖片,邊放故事錄音。

提問:到底小樹是怎樣長大的呢?

4、教師請幼兒蹲下變成一棵小種子來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自然結束活動。

《小樹長大了》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活動小班語言活動《小樹長大了》是一則排圖講述,它由四幅圖片組成的,它簡單再現了小樹成長的過程,畫面的變化較爲顯著,圖片間的聯繫容易發現,很適合小班孩子觀察講述,但在具體過程的實施中我也深有體會,現在我邊講環節邊對本次活動進行反思。

第一環節:激趣引疑我利用展臺在大屏幕上展出一棵高高大的蘋果樹,讓幼兒說說這是什麼?並引出高高的大樹小時候又是怎樣的呢?自然進入第二個環節。

第二個環節:幼兒自己拿出小樹長大的四幅小照片,自由觀察並按序排放。孩子們此時興趣盎然,都能認真觀察圖片,部分孩子能正確按序排放,並能簡單說出理由。

第三個環節:我邊放故事錄音,邊讓幼兒看大屏幕,讓幼兒從視覺和聽覺上進一步理解小樹長大的詳細過程,緊接着我讓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上臺大膽講一講,小樹長大的故事,但此環節存在問題有

1、臺上的幼兒講時臺下的幼兒在玩自己的小圖片,孩子注意力已開始分散。

2、臺上幼兒不敢在集體中大膽發言,這與小班幼兒交談能力比較差有直接原因,因此出現教師在臺上極力啓發講故事的幼兒,而臺下幼兒不注意傾聽。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制作出紙杯花。

2、在剪剪、畫畫、貼貼中體驗手工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次性紙杯。剪刀。正方形摺紙。筆芯。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前幾天我們聽了《三隻蝴蝶》的故事,故事中的蝴蝶最後都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嗎?

幼:沒有

2、師:是的,雨還在下着,花園裏還有幾隻蝴蝶沒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怎麼才能幫助他們呢?

3、幼兒討論。

二、基本部分

1、師出示紙杯花範例,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這朵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2、鼓勵幼兒探索紙杯花的製作方法。

(1)師:一次性紙杯怎樣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幼兒猜測製作方法)

(2)師:紙杯花的祕密你們找到了嗎?(幼兒講述)

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依次出示步驟圖,並補充操作難點: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直到將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打開即變成花。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操作要求:沿直線剪出花瓣、不能剪斷,剪好後利用提供的材料進行裝飾,把紙杯花打扮的漂漂亮亮。

三、結束部分

作品欣賞,教師表揚並鼓勵幼兒。

紙杯花活動反思

於中班孩子我選擇了紙杯花,讓孩子進行手工製作,但在剪紙杯的過程中,由於我沒有給紙杯上標明要剪開的線條,導致多數孩子在剪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其它方面還挺順利。

活動效果評析

因爲以往這種形式手工製作在我們班很少開展,幼兒接觸少,不過本節活動相對來說是成功的。因爲孩子表現出了喜悅、渴望及期待。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1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無論是如廁、盥洗、喝水還是上下樓、戶外活動,都需要排隊。中班的孩子們大部分已經有了排隊意識,知道怎樣排隊,但是有一些孩子愛推擠、愛插隊。由於他們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和溝通技巧,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甚至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負面影響。爲此,我利用原創微課資源,設計了本活動。旨在引導中班的孩子們在公共場所活動時守秩序、不擁擠、會排隊等待,促進幼兒社交能力提升,養成遵守公共規則的良好習慣,避免意外事件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傷害。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並且不大聲喧譁。

2.有初步的自我約束意識,養成遵守公共規則的行爲習慣。

3.體驗排排隊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愉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拱形門3個,呈曲線形放置。

2.幼兒排隊活動的相關圖片、故事和輕鬆歡快的背景音樂。

3.排隊的標誌。

4.區域材料的準備:角色區、生活體驗區。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體驗排隊的重要性。

1.集體鑽山洞體驗。

今天,尹老師要帶大家玩一個鑽山洞的遊戲。你們看,後面有3個山洞,請大家都過去,然後回到位置上坐好。(過程中抓拍問題)

2.討論出現的問題,引出排隊。

在鑽山洞過程中,你們遇到了什麼問題?(推擠、撞頭等,結合現場照片)

那你們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排隊)

3.小結:是啊,我們都想快點完成,但是山洞只有3個,這時候就得排隊來完成了,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不掉隊,這樣做就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個山洞了。

二、聽故事,感受排隊的重要性。

1.師:尹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關於排隊的故事,一起來聽一聽。

2.幼兒觀看微課視頻《小兔姐姐的麪包店》。

3.根據故事進行提問。

(1)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幹什麼:

(2)小獅子去買麪包,它排隊了嗎?它是怎麼做的?

(3)最後小獅子排隊了嗎?

四、師幼共同討論,說一說應該怎樣排隊。

1.師:小動物都學會排隊了,那麼小朋友會排隊嗎?

2.師: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爲什麼要排隊?(引導幼兒討論、回答)

3.播放PPT,結合圖片講述。

4.小結:排隊要一個跟好一個排整齊,排隊時不能插隊、不擁擠、前面和後面的小朋友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五、聽小艾媽媽怎麼說?(播放最後一段)

六、排隊遊戲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排排隊,現在我們排隊有序的再鑽一次山洞,然後請選擇你喜歡的區域。帶領幼兒開展區域活動(角色區、美工區、益智區)。

七、貼排隊標誌

剛纔我們發現了很多排隊的地方,告訴小朋友一個小知識,每月的11日爲排隊推動日,老師製作了排隊標誌,請小朋友再去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要排隊,給它貼上排隊的標誌!

《排排隊》活動反思

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的反映。幼兒的可塑性強,禮儀從小培養,有利用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中班的孩子們大部分已經有了排隊意識,知道怎樣排隊,但是有一些孩子愛推擠、愛插隊。每天戶外活動前的排隊成了我最頭疼的一個環節。有的孩子椅子也顧不上放好,就跑去排隊。你擠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把我腳踩了”“老師,他插隊。”有什麼方法能讓他們主動放棄“誘人”的位置而互相謙讓的排隊呢?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首先以鑽山洞遊戲的方式引入,讓幼兒體驗和討論不排隊鑽山洞的後果。再講述故事《兔姐姐的麪包店》引起幼兒興趣。之後通過師幼共同討論,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爲什麼要排隊?讓幼兒掌握排隊的正確方式活動中,我觀察到幼兒已通過觀看幻燈片、討論,理解和感受到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便設置了區域活動,讓幼兒在有秩序、排隊的情況下進行區域活動。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遊戲活動,達到了活動目標,幼兒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最後再讓幼兒瞭解排隊推動日,把提前設計好的排隊標誌張貼在幼兒園裏需要排隊進行的地方。總的來說,整個活動是成功的。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使幼兒從中學到正確的排隊方式。當然本次也存在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我未能及時對幼兒的信息做出良好迴應、幼兒的課堂常規稍差等方面,今後還有待加強。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12

活動目標 :

1、能安靜地,注意力集中的傾聽完整個故事。

2、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複述故事片段小老鼠清掃落葉的句子,學會“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景,並初步嘗試複述小老鼠清掃落葉的句子

活動難點:

能運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進行完整的複述。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的有關秋天的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圖片若干幅。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

1、教師完整地,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

(在講述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動作表情、語音、語速、語調以及與幼兒的眼神交流,將幼兒帶入故事的情景中,同時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裏的小老鼠們在幹什麼?

二、出示掛圖,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幅掛圖,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2、提問

(1)小老鼠們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呀?(簡單的進行提問即可)

(設計此問題旨在幫助幼兒瞭解季節與氣候之間的聯繫,知道夏天過去後是秋天,秋天過去後是冬天,同時也爲理解下面的故事內容做鋪墊。)

(2)小老鼠往洞外一看發現了什麼?

(小老鼠們看見好多落葉以後便準備幹嗎啦?掃落葉了,那小老鼠們又是怎麼掃落葉的呢?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圖片,來講講看)

三、出示第二幅掛圖,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提問:小老鼠們是怎麼掃落葉的?

(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並結合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回答。)

2、教師根據圖片講述,讓幼兒看着圖片跟着複述。

(故事:小老鼠們有的拿着掃帚在掃落葉;有的拾起樹葉,放在小框裏;有的把樹葉頂在頭上,運到一個地方堆起來;還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擡樹葉……)

3、請小朋友上來模仿動作,一邊做一邊講述相關的句子。

四、繼續講述故事,直至結束。

1、提問

(1)小老鼠們剛打掃完落葉,發生了什麼事情呀?

(2)剛打掃乾淨的地上怎麼又會有樹葉的?

鼠媽媽是怎麼對小老鼠說的?

(教師講述鼠媽媽的話,主要是讓幼兒欣賞。)

2、帶幼兒走出教室去學學小老鼠撿落葉(可以帶上適宜的工具)

五、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可讓幼兒根據圖片,跟着老師一起復述故事內容。

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已有了大概的理解,再次完整欣賞可滿足幼兒傾聽的需求,在欣賞的同時鼓勵幼兒跟着一起復述,從而進行語言鍛鍊,達到鞏固的作用。

附故事: 《小老鼠和落葉》

鼠媽媽帶着五隻小老鼠住在一棵大樹的洞裏面。

這些小老鼠都是夏天出生的,現在他們都已經漸漸長大了,已經能夠幫助媽媽做事情了。

天氣漸漸地冷了。這天,小老鼠們從樹洞裏往外一看,立即驚呼起來:“啊呀,哪來的這麼多樹葉呀?”

鼠媽媽看了看地上,說:“來,我們一塊兒掃落葉吧!”

“噢!掃樹葉嘍,掃樹葉嘍!”

“哈哈,太高興啦!”小老鼠們有的拿着掃帚在掃落葉;有的拾起樹葉,放在小框裏;有的把樹葉頂在頭上,運到一個地方堆起來;還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擡樹葉……

“哎喲,腰真酸呀!” “咳,累死我啦!”

打掃完了以後,小老鼠們都“呼哧呼哧”地直喘氣。

這時,一隻小老鼠發現地上又多了一片葉子,就指着另一隻老鼠說:“這是不是你丟的葉子?” 白老鼠說:“不是我丟的,是它丟的”,就這樣小老鼠們吵成了一片。

正在這時,“嘻“的一聲,一片樹葉正巧落在一個小老鼠的頭頂上。

這時老鼠媽媽來了,她對孩子們說:“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樹葉會從綠色變成黃色,不用風吹,自己也會從樹上掉下來。等到所有的樹葉都掉光了,天會變得很冷很冷的”

天氣越來越冷了,樹上的葉子變紅了,變黃了,即使沒有風吹,它們也自然地從樹上落下來。當樹上的葉子全部落光的時候,天氣就變得非常非常冷了。

小老鼠們不停地清掃着落葉,不知不覺,他們迎來了出生後第一個冬天。

活動反思:

1. 在前幾個教學環節中,幼兒的反映較爲積極,興趣也比較高,但由於問題提的較多,有點拖沓,導致到最後的一個環節,有部分幼兒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提問題要精煉,有些沒有必要的問題可以刪去,要考慮到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3——5分鐘,可以通過變換提問的方式去形式去激起幼兒的注意力。

2. 在第一遍講述故事的時候,由於緊張忘記說題目,導致提問的時候提了兩個較細節的問題。幼兒在第一遍聽完故事後較難回答此類細節問題。還有講故事的速度仍可再放慢些。

3. 教具掛圖可能畫的太小,坐最後排的幼兒不是很看的清楚,需要努力去看,就可能導致後排幼兒的積極性與前排幼兒相比較低。掛圖畫面的大小應該適合每個幼兒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