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一柄雙刃劍論文

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是時代所趨,形勢所逼。《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號召“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越來越普及於中國小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顯示了它獨有的優越性:它給孩子創設了一個融聲、圖、文於一體的認知環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繹成精美的畫面,它讓無聲的作品顯得更爲多姿,它大大擴大了課堂容量,這些都是常規的教學手段所無法企及的。但是,這種“不着一字”(不用寫粉筆字),是否真能“盡得風流”呢?未必!

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一柄雙刃劍論文

國人凡事都講究中庸之道,這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要恰到好處,語文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學是目的,多媒體是手段,手段是爲目的服務的,如果讓多媒體主宰課堂,主宰學生,而忽略文本的存在,那難免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試想:多媒體畫面再優美,聲音再悅耳,它也只不過是教者對文本的演繹。就如將名著搬上熒幕一樣,編劇總會融入自己的理解,重新加工,創造出自己眼中的文學形象。而接受美學的觀點認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爲了教者眼中的一個“哈姆雷特”,而擊碎學生心中無數個“哈姆雷特”是不是太得不償失呢?要知道:語文教學的審美意義和現代化手段的審美教育意義是各有所長的,更是無法互相取代的。音像手段的審美效果往往比較直接,但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語言手段的審美相比較間接,但作用的效果具有深刻性。如果我們簡單地以音像手段來代替、省略或縮短學生的閱讀過程,看起來似乎是給了學生閱讀的便捷,其實是剝奪了他們進行閱讀再創造的機會,扼殺了他們這方面的才能。我們有什麼權利在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的同時,折斷他們想象的翅膀呢?更何況有些教學課件純粹是照片大展覽,徹底破壞了文章的格調,甚至偏離了文章的體裁,有些音像的內容與課文內容“形”似而“神”不似,很難與課文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在多媒體主宰的課堂上,教者嚴格執行着自己預定的程序,很多時候不能有效地結合學生課堂上的實際表現,調整自己的教學程序,同時對有些步驟的導入,對有些問題答案的啓發誘導都有“引君入甕”之嫌。而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習得的過程,學生通過體驗感悟獲得語文素養,這個過程是教師無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師通過點擊鼠標就能達到的。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爲:課堂應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認識並建構自己的認識,而不是被動到接受。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所以,能熟練使用多媒體並不意味着你就擁有了跟上時代潮流的新的教學理念,而一旦缺乏了新的教學理念,充其量,你只能算是“穿新鞋走老路”。你仍然會“把學生的思維捆綁住。把活生生的孩子變成機器人,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個性、靈氣都給打碎掉”(於漪)。這就要求課堂教學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性的教學,要求教師也由以前的演講師,佈道者真正變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從而真正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尊重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中心。

再者,多媒體教室是教室,但更象一個小小的電影院,爲了讓屏幕上的畫面更加清楚,我們必須拉上厚厚的窗簾。在這樣一個寬敞但不明亮的環境中,會給人一種什麼感覺了?壓抑,甚至是窒息。這種昏昏然中,又怎能激發學生閱讀、領悟作品的興趣呢,更何況有些教者早已把文本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多媒體教學是一柄雙刃劍,如何恰到好處地使用好這新式武器,是我們該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它只是語文教學的輔助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爲語文教學服務的。而那種無視教育本質規律和學生身心特點的要求,大張旗鼓地盲目開發,無限制地擴大課堂容量,其結果必然是適得其反。要知道東西再好,吃多了也會不舒服,語文課堂的教學也應注意營養的搭配,語文應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而不僅是容量。

其次,多媒體教學中有着精彩的畫面,但課堂中更應有教者精彩的語言。教者猶如解說員,自身語言的感染力是不可忽視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有教者語言的優美,才能薰陶出學生優美的語言,我們應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吸取知識的甘泉,我們應能讓學生如坐春風,而不是如坐鍼氈。

總之,多媒體教學大大活躍了語文課堂,但課堂不是一味地追求熱鬧,更要有門道。語文教學也需要裝潢,但千萬別忘了語文課的本質是語言實踐課,多媒體輔助手段的使用必須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個根本目的服務。在教改浪潮中,要改,更要繼承,傳統教學並非一無是處,我們不應該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我們應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只有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我們才能“徹底改革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的人才(即創新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