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出路問題探索畢業論文

  第1篇:中國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初步探索

0引言

可持續發展出路問題探索畢業論文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物流業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已經由傳統意義上的運輸和儲存轉變爲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有機地結合的活動。以信息技術爲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物流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加體現了物流業作爲產業載體在推動整個社會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作爲國民經濟增長和技術升級的原動力,物流業將伴隨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而發展,並充分體現先進製造技術向全球化、高技術化、信息化、服務化、集成化、綠色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的總趨勢[1]。

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趨勢正不斷加強,各個領域的技術交流、經貿交流日益擴大。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這些進步、變革與發展,使當代物流業的生態環境、產業結構與發展模式等發生了深刻變化。科學發展觀對物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物流業正面臨着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1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

21世紀頭十年,我國物流業規模快速增長。按價格計算,規模以上製造企業的總產值從2000年的近43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470億元,年平均增長56.7%;利潤總額由2000年的293億元增加到2012年1630億元,平均增長70.66%;在28個行業中,物流行業產值年均增長率排名第一,相應的業務量也大幅提高;按不變價計算,整個行業增加值年均增加15.57%,遠遠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的10.2%[2]。

在產業結構上,物理行業佔服務行業的比重明顯提高;在資本機構中,民資和外資的比重明顯上升,均已超過國資比重;在組織結構上,大中型企業的比重明顯上升,同時業務量的比重不斷上升,其費用佔總銷售產值的比例達20%以上,有些行業的出口比例已近70%;產業技術創新有所增長,2007年大中型企業物流費用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0.9%,對人工的依存度有所下降。我國物流業增加值在全球所佔的比重迅速增長,已達16.77%,2010年的業務量已高於美國,居世界第一位[3]。

近十年來,我國物流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規模總量快速增長、產業結構有所改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產業競爭力水平有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及國際地位不斷提升。

2我國物流業所面臨的機遇

2.1我國比較優勢和潛在優勢的物流產業具備國際競爭力

發展物流產業有利於避免各地生產商品的同質性,減少垂直型分工,也避免了各國爭奪發達國家產品的市場,最終能有效地避免過度競爭。同時,物流的產業化和發展物流產業羣的出現促使原有的產業和部門發生分化和重組。當今,物流行業對傳統產業具有高度滲透性和高度帶動性,同時物流行業也在增加高新技術的含量。計算機和通信系統的發展和運用,推動了物流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趨勢,同時促使物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組織水平相應提高,例如高精度的監視器與計算機組成的自動管理系統,可以發現物流運輸和管理上薄弱環節,計算出最佳的運輸路線從而改進物流行業的不合理組織,提高傳統物流交付效率,增強行業的競爭力,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出效益,企業、市場、行業在本質上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4]。

2.2我國傳統物流行業的創新和改造

用高新技術和先進的產業技術改造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當前物流行業面臨的問題,這是由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而資本短缺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過去,我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本特徵是靠低廉的價格走數量擴張型發展道路,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我們不可能長期繼續走數量擴張型發展道路,必須利用世界技術創新加快的機遇,加速我國技術創新的發展[5]。而我國面臨的技術創新的首要任務則是傳統產業的技術創新,我國應在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利用世界技術創新加快的機遇加快我國傳統部門的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和當代先進的產業技術改造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的發展重點還是在改造傳統工業上,不能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忽視對傳統產業部門的技術創新和改造。

2.3我國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地位快速提升

在全球價值鏈分工當中逐步提升地位,轉變了分工中處在較低端的狀態,由加工組裝型向精密製造型升級,由粗加工向高加工度化升級,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價值,發展了國產品牌。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由技術引進、技術改造向原創型技術創新升級,增強了物流業的創新能力,產業共性技術科技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完善。

2.4我國“創造的”比較優勢和符合我國實際的適當技術

落後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契機和關鍵就在於高科技的產業化。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整體技術水平較低,資本與技術優勢相對缺乏,在發展高技術產業方面不可能全面鋪開。要實現物流行業發展的新突破,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並具有國際競爭力,就必須大力發展符合我國資源條件、符合比較優勢的“適當的產業”。但是有競爭力的產業不一定是“高新產業”,而是“適當的產業”。

3我國物流業所面臨的挑戰

3.1世界經濟形勢和格局帶來的不利影響

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全球經濟在短期內難以再呈現一輪高速增長的景象,實現復甦可能需要一個漫長曲折而又艱難複雜的過程。對於我國而言,出口導向型和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受到較大的衝擊,其中物流業最爲嚴重,這種局面可能還將繼續。

無論是在金融危機之中,還是金融危機之後,我國物流業產品的出口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當前,世界各國都在考慮後金融危機時代重啓經濟發展步伐,特別是“再工業化”給我們的啓示是要大力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因此貿易力度的加大大大推動了物流業的發展;科技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進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創造新的物流就業崗位。總之,面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如果依然依靠傳統物流管理模式,我國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會受到更大挑戰[6]。

3.2國內市場供需矛盾

2012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提高內需是我國今後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並提出了多項對策,如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農民收入、刺激消費(包括農村市場)、發展服務業和新興工業等。這對促進物流業的持續發展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看到,目前還面臨不少問題。

當前,國內市場供需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遠未形成。據調查顯示,由於國民經濟一次分配嚴重向資本傾斜,消費率明顯偏低,國內消費不足。因此,我們需要採取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加快城市化進程、產業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新興產業發展、減少產品過剩等辦法促進國民消費。消費的提高對物流業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但同時應該注意使投資率與消費率逐步趨於合理。

我國傳統物流業經過近十多年的快速增長,人民的商品交流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國內市場需求已經開始變化,部分與衣食相關的物品總體上呈剛性需求,其實物消耗量不會有大量增加。隨着基尼國際刺激計劃的逐步退出,大規模發展的速度將逐步放緩,一些傳統物流業產品的需求已經趨於飽和。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必然涉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利用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必須實施技術創新、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

3.3結構調整難度加大

對我國物流業而言,結構調整是一個老話題,只是它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顯得更加突出了。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物流業本身的問題,而且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機制與體制密切相關。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使一批加工類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嚴重傷害,給就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結構調整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3.3.1區域結構趨同化嚴重

當前,我國物流業區域結構趨同的問題比較嚴重,制約了物流業的合理有序發展。從較發達地區來看,區域之間產業結構趨同的問題比較明顯。從整體來看,各地之間經濟互補性不強,重複投資和產能過剩嚴重,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不高,人、財、物等無法有效整合,市場競爭呈無序狀態,實物增量高於價值增量,導致資源大量浪費。

3.3.2產業結構不合理

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我國的物流業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但仍有不足的方面。我國物流業對人力的依賴性還在延續。與此同時,高技術產業在物流業中所佔的比例過小,且物理服務都集中在低附加值環節,產品結構仍處於低端水平。近幾年來,產品結構調整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大部分仍處於低端水平。

4我國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4.1堅持自主創新

當前,中國物流業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基本模式是以低成本的比較優勢來參與全球物流行業體系,即以便宜的勞動、廉價的能源、幾乎不計入產品成本的價格向全球提供便宜的低端服務。但是,隨着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地增長,財富必然會持續積累,從而帶來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企業對更高價值端產品的追求,使中國的低成本優勢、低端製造、廉價企業管理模式難以爲繼。但就中國實際國情和就業水平來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仍然需要不斷升級產業結構、不斷轉變發展方式,因此物流業接下來的道路應該是尋求和創造新的發展模式,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而這就是自主創新的優勢。

4.2堅持服務增值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客戶的需求呈現多樣性,國外的物流企業開始實施爲製造商和消費者都提供服務的雙向服務轉變。目前,國內部分企業也在實施這種轉變,由單純地爲客戶提供物質形態產品向提供包括越來越多非物質形態的服務產品方向發展。與物流業有關的服務業主要包括爲消費者提供服務的現代物流服務,爲製造商服務提供服務的物流業務和流通業務。

4.3堅持以人爲本

當前,我國企業的技能型人才嚴重不足,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物流業缺乏科技含量的致命因素。實現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人才戰略方面應着眼於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及注重培養物流業經營管理人才。

5結語

從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我國的物流業已經取得不小的進步和發展,但也存在着許多問題,而國內的新形勢、新環境,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的物流業面臨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和挑戰,但新的挑戰中必定藏着新的機遇,我們只有勇敢地迎接這樣的挑戰,把握好新的機遇,才能走出困境,實現“中國製造”新的騰飛。

  第2篇:論我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實現途徑

一、我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人口問題

首先,人口老齡化問題是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區域經濟發展重視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具有規模大、速度快、地區發展不平衡等特點,使我國經濟發展養老保障的負擔更加沉重,嚴重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質有待提升。雖然,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漸提高。但是,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對較低,人口素質和人口質量無法適應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再次,我國人口的.就業壓力較大,失業率仍呈上升趨勢;最後,我國人口城鎮化進程較慢,城鄉發展不平衡,嚴重阻礙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2.資源問題

首先,水資源問題嚴峻。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生產的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國水資源存在分佈不均、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嚴重影響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我國礦產資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斷下降。雖然我國的礦產資源豐富,但是我國礦產資源的儲量卻不高,有些地區出現礦產資源短缺的現象,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再次,我國的土地資源不斷減少,許多地區缺乏經濟用地,直接影響區域的經濟發展。

3.生態問題

首先,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着水土流失問題,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氣污染,以及固體廢物污;其次,我國荒漠化形勢嚴峻,部分地區的荒漠化缺乏治理,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壞,我國部分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受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大幅度減少。嚴肅的生態問題使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4.經濟社會問題

首先,我國經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發展比重過高,但是卻基礎薄弱,農業生產效率較低。同時,我國農村人口較多,而農業機械化程度偏低,農產品收入不高,導致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較慢;其次,我國的工業仍然不夠發達,工業總量相對較低,經濟結構存在嚴重的缺陷,生產活力不足,導致我國工業效益不佳;再次,我國服務業發展與其他先進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服務業技術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時,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等傳統服務行業在服務業中占主導地位,而現代物流、信息諮詢、科技開發等服務行業發展滯後。

二、實現我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途徑

1.營造可持續發展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制度和體制創新,積極轉變職能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同時,政府應建立公平競爭秩序良好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其次,政府應加強人文建設,實施誠信教育和文明教育,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最後,政府應積極加強法制建設,制定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區域經濟發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爲我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強區域合作

首先,應積極培育產業集羣,推動區域產業朝一體化方向發展。爲此,相關部門應按照區域經濟現狀合理規劃產業分工和產業佈局,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調整企業的組織機構,加強資源整合,延長產業鏈,進而優化區域產業佈局;其次,積極加快共同市場建設,推動區域市場朝一體化方向發展,建立同意開放的經濟市場,並積極維護市場秩序;最後,政府應加強統籌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爲此,相關部門應加強路網建設,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寬鬆的運輸條件。

3.加大投資力度

首先,政府應積極拓寬投資來源,實施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模式,積極爭取國際財團、民間資金、金融機構及外國政府的資金支持,爲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其次,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完善投資結構,爲此,我國應加大招商力度,建設多元化的招商項目,提高投資份額。同時,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最後,政府相關部門應確保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加快項目建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重視項目建設的質量,使區域經濟的項目建設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4.創新發展模式

首先,區域經濟發展應積極推動清潔生產,鼓勵生態經濟的發展,創立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同時,政府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建設,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撐;其次,我國應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突破環境和資源的約束。爲此,區域經濟應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引導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同時,政府應重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加強對循環經濟的監管,提高經濟效益。

5.重視人才培養

首先,區域經濟發展應積極重視高校的人才培養戰略。高校作爲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佔據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應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培養專業化特色人才,爲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其次,區域經濟發展應重視企業人才的培養。爲此,相關企業應組織員工定期參加技能培訓,完善企業員工的知識結構,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從而達到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的目的。

  第3篇:立足可持續發展尋求失地農村經濟新出路

一、嚴峻的現實處境

現在大多的失地的農村集體經濟都面臨“啃老本”的現象,每年各村集體經濟都有分發農民各項生活補助的負擔,同時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村級老年生活補助金的負擔也在逐漸的加重,同時現在大多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大的城市打拼,很少回到農村發展,也直接導致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儲備力量不足,致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趨於傳統化、滯後化,一些新的技術,好的發展理念不能得到及時的普及,負擔加重的同時而發展卻跟不上步伐,直接導致了現在農村經濟發展的被動局面。

二、失地農民的心態和期望

1.在徵地補償的明細制度上仍存在不完善的方面,補償的差異化也讓很多失地老百姓有不滿情緒,進一步造成了上訪的事件日益增多。

2.農民失去了土地,造成不少以耕地爲生的農民失業,尤其是發展大棚草莓、大棚蔬菜等特色農業種植戶的大批失業,挫傷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也對於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3.很多失地農民對於村委的徵地補償款使用的方式不理性,不求長遠的利益,只要眼前的利益和享受,讓村內的中低層的年齡層對於村級經濟前景失去信心,產生內部矛盾。

三、對策與建議

隨着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和城市集中規劃對土地的需要,徵用土地還是無法避免的,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失去土地的農民,相應的問題也會不斷的增加。所以,我們必須給失地農民更多的關注,避免新貧困源的出現,從而確保社會安全和公平。

1.切實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不受侵犯

就現行的法律而言,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是不完全的。由集體土地變爲國家土地的過程,應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制度和相關的程序執行,做好全面細緻的具體規劃,不能“一拍頭”,防止造成徵後荒棄的現象發生,以免國家資源的浪費和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也避免給農民帶來不可逆轉的土地損失。

2.建立多樣化的徵地補償機制

可以通過“以地換地”的方式用附近的土地和農民進行交換;也可以選擇股權或者債券的方式來給農民進行一定的補償,逐步建立“經濟補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對於那些性質是公益的土地徵用,政府應該給失去土地的農民提供最低的生活保證金,從而維護失去土地的農民的利益。在失地農民的住房安置方面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意願,結合當地實際進行妥善安排。在徵地的時候,必須認識到弱者是農民,需要給農民足夠的尊重,尊重其土地所有權,對於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農民以及農村集體也可以參與進來。

3.健全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將失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現在,農民養老的時候,依靠的往往是子女,這種方式實現主要是依靠道德以及家庭責任,存在明顯的缺陷和風險。高額的醫療費用支出,對失地農民來說更是巨大的壓力。目前推行的由國家專項資金支持,針對失地農民辦理的失地保險與失地農村農民個人養老保險相結合,爲各個年齡層提供養老保險補助,保障了失地百姓的利益,在當地帶來了極大地反響。

4.爲徵地補償款尋求新出路

目前各村的徵地補償款使用形式單一,僅用於失地農民生活的保障的福利支出,完全等於坐吃山空,實在不利於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爲徵地補償款尋求可靠地投資性支出,既可以“引進來”——以徵地款爲部分投資資金,引進有發展的企業合資,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可以“走出去”——尋求可靠地投資機遇,以資金入股企業,讓失地農民有分紅,當然這個過程也不能盲目的開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依託,離不開職能部門的監督和扶持。

5.進行失地農民自主創業以及再就業培訓制度的建立

給失地農民和城鎮居民同樣的待遇,重視對失地農民進行技能上的培訓,不斷的提高其就業能力。同時加強就業信息對於失地農民的覆蓋面。凡勞動年齡段內的失地農民,均可進入城鎮勞動力市場,享受就業培訓、擇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多種就業服務;申領《就業援助證》的,在接受職業培訓、就業援助、自主創業等方面享受與市區城鎮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同等政策待遇等。

6.給失地農民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

失地農民和下崗工人、農民工以及城鎮的貧民一樣,在社會上都是弱勢羣體,其社會地位比較低下,並且經濟能力較差,在徵地等一系列社會活動開展的時候,其權益非常容易受到侵犯。由於失地農民本身法律意識欠缺,甚至在其身上都無法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與此同時,其也給社會穩定帶來嚴重隱患。因此,要給失地農民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