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的優秀教案

  一、教學目標

《只有一個地球》的優秀教案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設計說明】本着“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彙,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爲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爲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二、教學流程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瞭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第二課時:精讀課文,瞭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㈠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麼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麼?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爲什麼以“只有一個地球”爲題?……)

2、讓學生帶着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設計說明】興趣能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㈡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後,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彙報,師生共同評議。

彙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並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設計說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師以引導爲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㈢自讀自悟,深入瞭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遊太空的宇航員爲什麼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後,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彙報,並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迴應,使學生更易於自讀自悟,培養閱讀能

力,獲得思想啓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㈣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爲什麼以“只有一個地球”爲課題?你現在最想說些什麼?

【設計說明】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㈤再讀全文,學後質疑。

【設計說明】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後質疑,才能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拓展延伸

1、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後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①動筆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②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後感。

③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④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設計說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將課堂教學引向社會生活,富有選擇性和個性特徵,以期待在語文綜合實踐中實現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均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