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精選8篇)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思路,能利用按比例分配解決實際問題。

3.創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關注培養學生主動的探索意識、靈活思維過程中形成積極學習情感。

二、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比的應用——按比例分配》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二冊P61—64頁內容,是學生理解分數與比的聯繫,已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是平均分的發展,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爲以後學習比的知識奠定基礎

2、學生實際: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徵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瞭解而做出的:

(1)本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靈活,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2)學生已經熟練理解分數與比的聯繫,已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3)學生對生活中隱含數學問題的事件興趣濃厚;

(4)學校調整了清潔區和本班有三個學生代表學校參加縣運動會,並取得了較好成績的實際和經歷,爲教學創造了素材

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設計理念:

1、聯繫生活,注重其應用性,真正體現“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

2、張揚個性,鼓勵解題方法的多樣化。也就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討論和辯論,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思考問題。

3、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生活的宗旨。

(1)自主學習策略: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隱藏在日曆中的數學問題,促進思維的深層次加工和提高課堂參與度;

(2)遊戲激趣策略:通過猜球和分乒乓球拍的遊戲,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創設寬鬆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維持學生學習的動機;

(3)情境遷移策略:在完成課標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設置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的問題情境,鞏固提高學生運用方程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63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28頁。

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鞏固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並能應用按比例分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在連比中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與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比(三部分比)的意義與分數應用題的關係

教學關鍵:

理解連比(三部分比)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你可以想到什麼?

(1)某班男、女生人數比是5∶4;

(2)柳樹、楊樹棵數比是1∶6;

(3)科技書和故事書比是5∶4。

2、練習:

(1)學校有故事書80本,故事書和科技書的本數之比是2∶3,科技書有多少本?

(2)改編1題中的故事書80本爲科技書有80本。

分析:每題有多種不同的解法,想想你能列出幾種不同的解法?

二、新授

1、出示例2:一種混凝土,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按2∶3∶5拌制而成。要配製這種混凝土6000千克,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1)想:2∶3∶5叫做水泥、沙子和石子這三種量的連比。意思是這種混凝土裏水泥佔2份,沙子佔3份,石子佔5份。

(2)學生嘗試解答。

(3)反饋、講評。

2、試一試:一種青銅,內含銅88份,錫10份,鋅2份。要煉製這種青銅400噸,需要銅、錫、鋅各多少噸?

3、補充: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24釐米,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三、練一練。P64。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與上堂課有什麼不同嗎?你學會了什麼?

五、《作業本》第28頁。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完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後進行的,主要引導學生應用比的意義解答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本節內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數乘法有密切聯繫,也是學習第十二冊教材比例的基礎。

2、本節內容設計比較靈活,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學情分析

1、經課前瞭解學生對於比的意義理解得比較透徹,也非常理解、喜歡比的多種表現方法,而分東西時他們都喜歡用平均分,認爲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分東西。

2、國小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比較強,凡事都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挑戰各種難題,所以本人設計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讓他們的認知由平衡向不平衡發展。並一步步引導他們運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最終真正學到知識。

3、學生可能會認爲爲什麼平均分分東西會不公平,爲什麼要按一定的比分才合理。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分配的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4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1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義,能正確運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2.通過實際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從而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能正確運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教師:幾個同學湊錢批發文具,我們來看看他們拿出了多少錢,買了哪些東西,該怎樣分?

(實物投影出示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實例)

1.李芸和張倩各拿出8元錢,一共買了10支水彩筆。

教師:他倆該怎麼分這些筆?(學生回答後,老師及時作出評價,板書平均分)

2.陳紅拿出6元,趙青拿出4元,一共買了15本同樣的筆記本。

教師:這兒還有兩個同學也批發了一些文具,(指導學生讀題)這兩個同學買的筆記本也是平均分嗎?如果不平均分,那該如何分?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你們認爲怎樣分比較合理?爲什麼?

(1)小組討論分法,並闡明理由。

(2)反饋學生的分法。

(3)交流:你們認爲可以怎樣分?

二、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比較兩種分法的區別與聯繫。

教師:把10支水彩筆平均分給兩個同學,實際就是按幾比幾的比率來分的?(按1:1來分的)

根據出錢多少把筆記本按3∶2分,這是什麼分法?(按比例分配)

教師指出:像這樣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書課題:按比例分配)

從分配的比率可以看出,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按比例分配是平均分的發展。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需要把某一樣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比如:

(實物投影出示物品配料標籤)

某配方奶粉調配時,奶粉和水的比爲1∶7,按照這個調配建議,我們在衝奶粉時能平均放奶粉和水嗎?

市場上出售一種5升裝的混合油,其中橄欖油與花生油的比是1∶1,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分裝方法?這5升油中,花生油有多少升?

教師: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見這樣的例子?介紹給大家聽聽。(學生舉例)

三、獨立思考,計算交流

教師:同學們理解了什麼是按比例分配,那按照一定的比例,我們又該如何進行分配呢?大家開動腦筋,幫助陳紅和趙青分一下筆記本,看看誰分配得最合理,分配的方法最容易操作!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教師巡視指導,反饋學生做法,集體分析解法。

方法1:化簡比:6∶4=3∶2

根據已有知識,用方程解。先求出每份是多少本,再分別求出兩人應分的本數。

方法2:總份數:3+2=5

陳紅應分的本數:15×35=9(本)

趙青應分的本數:15×25=6(本)

教師:還有其他解法嗎?(學生交流解法,並說明解題思路。通過評價,鼓勵學生用多元化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教師:同學們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真棒!可是你們如何證明自己的解法是正確的?(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

四、交流總結,優化算法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得愉快嗎?你有什麼收穫?(指名說一說)

在這麼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由於有了前面的學習,這裏通過總結、評價,讓學生在建構知識中學會優化,在交流中學會總結)

五、作業

1.小組合作,解決第74頁課堂活動第1題。

2.做練習十六第1、2題。

解決問題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義,能合理、靈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問題。

2.通過自主思考、小組討論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並在自己的內省過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這種方法的優勢。

【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填空。

(1)小明家養了35只雞,公雞和母雞的只數比是3∶4,公雞()只,母雞()只。

(2)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與其他國家擁有丹頂鶴只數的比是1∶3,2001年全世界大約有2000只丹頂鶴,我國有()只。其他國家有()只。

(3)農業專業戶計劃在承包的28公頃地裏種植水稻和玉米,種植的面積比是4∶1。水稻種了()公頃,玉米種了()公頃。

學生回答反饋:說說怎樣思考,集體評價。

2.引入談話:怎樣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決?

二、揭題,學習新知

1.在建築業中很多地方也用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2.走進建設現場。(出示例5圖)

教師:從圖中你獲取了什麼信息?(學生交流獲取的信息)一堆混凝土中沙子有100千克,石子有60千克,水泥有240千克。要配製180噸這樣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噸?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道題與前面所做的題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中你看出要分配的是什麼?按照什麼來分?

3.學生討論後嘗試獨立解題。完成後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

(1)這種混凝土要按照沙子、石子、水泥所需重量的比去分配,這三種材料的比你是在哪兒找到的?

(2)找到三種材料的連比後,爲了方便計算,你應該先做什麼?

(3)怎樣計算沙子、石子、水泥各佔混凝土的幾分之幾?

三、鞏固拓展,應用知識

1.教師:剛纔同學們通過計算,知道混凝土中沙子、石子、水泥的比爲5∶3∶12。現有一堆總重爲40噸的混凝土,經現場測量,水泥有20噸,沙子有12噸,石子有8噸。這堆混凝土符合配比嗎?如果由你負責監理,你將如何處理?

2.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比是3∶2∶1。這三個角的度數分別是多少度?這是一個什麼三角形?

教師:學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且還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問題。

四、課堂活動

分組配製果汁。(分小組準備好蜂蜜,橘子汁和水以及量具,每個小組配製280毫升果汁,配製完成後,進行組間交流:按什麼樣的比例配製的,互相品嚐,推出口感最好的果汁配方)

活動結束後,師生共同評價小結。

五、回顧總結

教師:想一想,今天的知識與昨天的有什麼不同?你是怎樣找到幾個量的比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什麼新的收穫?

六、作業

練習十六第3、4題。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題關鍵: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按比例分配問題的意義。

2.掌握怎樣根據比算出總份數及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複習比的有關知識,爲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4。

男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2.創設情境,提出課題。

(1)媽媽有10塊糖,平均分給哥哥和弟弟。每人可以得到幾塊糖?(每人可分到5塊糖。)

提問:媽媽是怎樣分的?(平均分)

(2)如果媽媽分給弟弟6塊,分給哥哥4塊,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數的比是3∶2。)

提問: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並不是平均分配,那麼,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麼分配嗎?好,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分配的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講解例2。

例2一個農場計劃在100公頃的地裏種大豆和玉米,播種面積的比是3∶2。兩種作物各播種多少公頃?

(1)這道題是一道分配問題的應用題,想一想:分誰?按照什麼分?求的是什麼?

(2)分析思考:看到播種大豆和玉米麪積的比是3∶2這句話你想到了哪些倍數關係?小組討論。

④玉米的面積與播種總面積的比是2∶5,玉米麪積是播種面積的

各小組選代表彙報,教師提前把學生要彙報的內容製成活動投影片,逐步出現。

(3)解答例2。

①試試看,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解答例2,並在學習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②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方法a:3+2=5

播種大豆的面積10053=60(公頃)

播種玉米的面積10052=40(公頃)

方法b:總面積平均分成的份數爲

3+2=5

③比較一下這幾種方法中哪種方法更好一些?爲什麼?(第二種方法好,好想好算。)

說說這種方法的思路?(播種大豆和玉米麪積的比是3∶2,就是說,在100公頃的地裏,大豆地佔3份,玉米地佔2份,一共是5份,也就

(4)這道題做得對不對?如何進行檢驗?請你檢驗一下同組同學做得對不對?(可以把求得的大豆和玉米的總面積相加,看是不是等於播種的總面積。或者可以把求得的大豆和玉米寫成比的形式,看化簡後是不是等於3∶2。)

2.練習:第62頁中的做一做(1)。

六一班和六二班訂《少年科學》的人數比是3∶4,兩個班共訂了49份。兩個班各訂了多少份?

(1)弄懂題意。

(2)提問:這道題分配的'是什麼?按照什麼進行分配?(這道題分配的是49份報紙,按照3∶4的比例分給六一班和六二班。)

(3)獨立完成。組員之間互相檢驗。

3.學習例3。

例3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1)小組討論:這道題分配的是什麼?按照什麼來分配?(分配的是280棵樹,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數的比來分配。)

(2)提問:根據一班、二班、三班人數怎樣算出各班栽的棵數佔總棵數的幾分之幾?

(3)請你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①三個班的總人數:

47+45+48=140(人)

②一班應栽的棵數:

③二班應栽的棵數:

④三班應栽的棵數:

答:一班、二班、三班分別栽樹94棵、90棵、96棵。

(4)同組同學互相檢驗。

4.練習:第62頁中的做一做(2)。

一種什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製這樣的水果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1)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2)同組同學互相檢驗。

(三)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板書課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想想看這種應用題有什麼特點?(已知總數量和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是多少。)解答這種應用題怎樣想?(把一個總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就要先求出總份數,再看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接着就可以求出各部分量。)

回到準備題,問:平均分按幾比幾分配的?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指出平均分應用題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的一種特殊情況。

(四)鞏固反饋

1.填空練習:

①把35千克蘋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千克,2份()千克,5份是()千克。

2.專業戶王大伯共養雞和鴨2100只。雞和鴨只數的比是4∶3。王大伯各養了多少隻雞和鴨?

3.第62頁的做一做(3)。

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比是3∶5∶4,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36釐米。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釐米?

與練習題2有什麼區別?

如果求它的最短邊、最長邊怎麼求?

4.判斷練習:(正確舉,錯誤舉)

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0分米,長與寬的比是3∶2,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分米?

(五)佈置作業

第63頁第1,2,3,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複習分爲兩部分:首先是複習比的有關知識,爲學習新知識做準備,接着通過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繫的題目爲學習新知識創設情境,從而提出課題。學習新課部分中,例2、例3的教學有扶有放,例2側重於引導、講解;例3則是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之後獨立完成,最後說說怎麼想的,從而掌握解題關鍵。鞏固反饋部分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第4題是學生很容易錯的一道題,所以採用了判斷的方法,指出易錯的地方,引起學生注意。

本節課採用小組協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活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及解題方法.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3.男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5.女生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二)口答應用題

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爲100平方米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麼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生區保潔任務,合理嗎?

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麼,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麼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一)把複習題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師提問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麼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麼?(兩個班的保潔區各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西師版實驗教材六年級上54頁例1。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義,能運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逐步培養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有一次,熊大和熊二來到水果店,它們各出了10元,買回8個蘋果,它們商量着平分這八個蘋果。熊大和熊二可高興了。

師:孩子們想想它們這樣分合理嗎?爲什麼?

生:它們給的錢一樣多。

師:看來分蘋果時關注的是它們出的錢。誰能告訴我,它們給出的錢的比是。

生:它們給出的錢的比是1:1。

師:那它們分得蘋果的比也是

師:證明它們分得蘋果個數的比與它們出的錢的比是(一樣的)。

2、接着,請看:

後來,它倆又來到文具店,文具店正在搞優惠活動,於是熊大拿出6元,熊二拿出4元,它們合起來買了15個筆記本,熊二說咱倆又平分吧!熊大瞪大了雙眼。孩子們猜猜,熊大會怎麼說?

生:它倆感情好,不會計較!

師:你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會照顧弟弟妹妹,能禮讓別人。

生:這樣分不公平。

師:那我們怎樣分才合理呢?今天就來研究合理分配內容之按比例分配。(板書:按比例分配)

生答:多出錢要多分,少出錢要少分。

師:看來我們也要關注它們出的錢。

師:那它們分得本子個數的比與錢的比有什麼關係呢?

生答:錢的比就是分得本子的比。

師:那我們能據它們的關係解決剛纔的這個問題嗎?

①生小組討論分法,並闡明理由。

②反饋學生的分法。

③抽小組上臺板演,並解釋步驟。

④師:同意嗎?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4、師:剛纔呀同學都開動了腦筋。一共想出了3種方法,那麼哪一種纔是我們今天學的按比例分配呢?

5、怎樣檢驗解答的結果是否正確呢?

可以用兩種方法檢驗:

①把求得的熊大和熊二應分到的本數相加,看是否等於15本筆記本。

②把求得的熊大和熊二應分到的錢數寫成比並化簡,看是否等於3:2.

6、同學們經過了剛纔的計算,那想一想:什麼叫按比例分配呢?(課件:什麼叫按比例分配)

7、生: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8、師:(課件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齊讀。師:例題中是把哪個數量拿來分配?(課件:15本筆記本)按幾比幾進行分配?(課件3:2)

9、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已經解決了一些簡單的按比例分配的問題,你能說一說按比例分配問題的解決方法嗎?

課件出示:完善板書:用分數的方法:

(1)找出各部分量比,並化簡。

(2)算出總份數。

(3)把比轉化成分數,即各部分量佔總量的幾分之幾。

(4)用總量乘各部分量佔總量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三、鞏固練習

師:孩子們,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與按比例分配有關的知識,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1.把180本課外書按4:5借給五六兩個年級。兩個年級各借多少本書?

2.張阿姨和李阿姨去年合夥做生意,張阿姨出資10萬元,李阿姨出資30萬元。年底賺取了36萬元利潤。兩人各應分得多少利潤?

3.拓展延伸:長方形的周長是80釐米,長和寬的比是3︰2,它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

四、總結延伸

師:孩子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太多了,我們一定要有一雙數學的眼睛,善於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

六年級數學“按比例分配”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主要內容有: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及化簡,按比例分配解決實際問題。

在本單元的中間還穿插安排了“你知道嗎”,介紹黃金分割比。單元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運用”,在瞭解三峽工程的投資與效益的同時,感受有關分數知識和按比例分配在建設方面的應用。

這一單元分兩個小節來編排。第一小節安排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係,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質及比的化簡。第二小節安排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因爲按比例分配是解決生產、生活中一些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在本單元中,它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科書通過一些生產、生活的實例來呈現教學內容,既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思想,又能通過這些實例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比還是後繼知識“正比例、反比例”學習的基礎,要求務必學好。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比的意義,瞭解比、分數、除法三者之間的關係,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能化簡比和求比值。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什麼是按比例分配,並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索比的意義,比值的含義,比的基本性質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整理水平,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與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發展創新精神。

(3)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解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學習活動,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

(2)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學習數學充滿信心。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認識到許多問題可以藉助數學的方法來解決。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和性質,按比例分配。

教學難點

化簡比。

教學關鍵

理解並正確運用比的基本性質。

學法指導

提供具體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去理解、體會、應用。關注新、舊知識的聯繫,關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構建。當學生遇到困惑時,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時劃分

本單元課時數:7課時。

1、比的意義和性質……………………………2課時

2、解決問題……………………………………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