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點亮我的小燈泡》參賽優秀教案

  (一)、設計理念:

國小科學《點亮我的小燈泡》參賽優秀教案

在進行“點亮我的小燈泡”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時,主要想體現這幾個基本理念:

1、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在指導學生探究小燈泡的連接裝置時,“爲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的問題是在學生“玩”了小電珠等材料後根據“玩”的結果自發提出來的。提出這一問題後,按照兩個研究方向展開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學生小組交流、進行充分猜測設想後自然歸納出來的。教師只是學生研究問題的嚮導、引領者,在學生獲取知識方面起到點撥的作用。

2、體現科學學習以探究爲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這一環節中,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玩弄”,這種“玩弄”其實是一種探究,一種經歷,一種體驗。讓學生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探究,讓學生像研究者一樣親身去經歷研究過程,讓學生在“點亮”與“點不亮”中體驗“成功”與“失敗”,進而逐步養成科學的探究素養。

3、體現教學設計的動機情感原則。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習興趣與學習需要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到學生的情感需要。如:在開始部分,從“介紹材料”到提問“看到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再到“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充分抓住了國小生好奇心強,急於動手的心理,迎合了他們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當順利。避免了這類課引入時很容易出現的“學生不顧教師反應,卻急於動手玩弄材料”的現象。在教學觀察小燈泡內部祕密時,抓住學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燈泡的關鍵結構:兩根金屬柱下端到底連接到哪裏?)適時提供材料,使學生帶着強烈探究欲進行觀察,而這種觀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學生興趣情感之上。在課的結束部分,點亮小燈泡的環節安排,其實是想再次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其體驗成功的`快樂。總之,教師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情感變化,應及時引導、鼓勵和啓發,從而創立一個更有利於滿足學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環境

  (二)、學習目標:

1、經歷用一根電線、一個電池,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

2、學會對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進行觀察和用筆畫出電流在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3、學會畫一個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4、經歷多種簡單電路的連接過程。

5、學會檢查電路裝置,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

  (三)、學習重點:

觀察小燈泡的連接裝置,懂得小燈泡點亮的道理,養成科學的探究素養。

  (四)、學習難點:

畫出電的流動路線。

  (五)、學習準備:

學生材料:放大鏡、電線、電池、小燈泡、剪刀、紅藍黑水彩筆各1份、小燈泡電池實物圖和白紙各6份。

教師材料:課件(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路線圖)

  (六)、學習過程:

1、引入:

師:同學們,課前我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誰能來介紹一下?(指名回答)看到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師揭題:這節課的任務就是點亮小燈泡(師板書課題“點亮我的小燈泡”)。

2、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

(1)、師:好,現在給大家幾分鐘時間來玩一玩,要求是:①用一根電線將電池、小燈泡組裝起來,②無論會亮、還是不亮都用實物圖畫出來。注意:會亮的打“√”,不亮的打“×”。

(2)、師巡視,選取典型圖例請學生按“亮”與“不亮”兩類分別張貼到黑板上,師標號。

(3)、全班討論張貼的圖例,發表個人意見。(師不作具體評議,只適當鼓勵)

(4)、師板書:爲什麼 亮 不亮

3、想一想:爲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

(1)、小組交流後,推薦代表猜測性發言。

(2)、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兩個研究要點。

師板書:A、材料結構 B、連接方法

(3)、按照以上兩個要點展開研究

A、 材料結構:

①(板書:電線)觀察電線,你有什麼發現?(內部是金屬,兩端去除了包皮),想一想電線與實驗結果有什麼關係?

②(板書:電池)觀察電池,你有什麼發現?想一想電池與實驗結果有什麼關係?

③(板書:小燈泡)用放大鏡觀察小燈泡,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師張貼小燈泡實物圖,與學生共同給各部分取名,並板書)

④ 以上這些部分可以直接看到,哪個部分我們卻沒法看清?(兩根金屬架的下部)你想不想看?你認爲有沒有必要了解這一部分?爲什麼?

⑤ 師提供剖開的小燈泡(每組1個),讓學生藉助放大鏡觀察後在自己實物圖上畫出兩根金屬架下端的走向。(指名一生板畫)

⑥ 畫一畫,電流在小燈泡裏是怎樣流動的?(指名一生板畫)

⑦ 想一想,小燈泡與實驗結果有什麼關係?

B、 連接方法:

①師補貼電池,組成放大的典型電路。小組討論流動路線,然後指名一生用粉筆畫出電的流動路線。(師課件演示)

②選幾個代表性圖例,指名多生同時上臺,用黑筆畫出板示圖例中的電的流動路線。全班評議糾正,調整張貼位置。

③比較,你有什麼發現?(哪些圖例中電是流過燈絲的?哪些沒流過?)(板書:正確——亮不正確——不亮)

④從不正確的電路中挑選典型圖例認識短路與斷路兩種現象。並說明短路的危害。(師板書:短路斷路)

斷路:將放大圖中的電線切斷,小燈泡會怎樣?從而引出斷路。

短路:選一典型錯圖,觀察電線的連接特點,從而引出短路,指出注意點。

⑤改一改,錯在哪裏?(a、b同時進行)

a、指名將張貼的不正確的電路用紅筆糾正錯誤。

b、其他學生在自己的圖紙上畫一畫電的流動路線,不正確的改正。(師巡視指導)

(4)、小結:通過剛纔的研究,誰來解釋一下小燈泡爲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

4、說一說,你的最大收穫。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認爲最大收穫是什麼?

5、結束:請同學們再次點亮自己的小燈泡。下課。

  (七)、板書設計:

2、連接方法

正確——亮

不正確——不亮

短路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