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如何培養學生思維素養能力論文

摘要:國小階段教師要教給學生的不只是單單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從學會理解知識,能夠對知識舉一反三,爲此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數學知識講究的是思維能力的強弱,所以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能力放在教學的最終目的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國小數學如何培養學生思維素養能力論文

關鍵詞:學數學;國小生;思維;素養;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以發展和努力培育國小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爲國小數學教學宗旨,以培養綜合性人才爲主要目標。由此可見,國小數學教學中從小培養給學生的思維素養是多麼的重要。思維是數學靈魂,沒有思維就不能真正的理解應用數學。就像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公式等,這些都離不開思維,只有經過仔細的思維分析記憶,才能應用自己的知識點去分析、去判斷所面臨的問題。那麼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去培養學生思維素養,下面結合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思考

多媒體已經普及社會,特別是學校引進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同時還結合語言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輔助教學將課堂轉變成一個立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讓學生樂於學,不知不覺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次,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大提高。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時候,我提出兩個問題(1)如何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2)兩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什麼圖案?首先我在多媒體上出示了兩個大小、形狀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藉助多媒體讓它們進行這隨機的組合,經過形象的動畫演示,學生們明白了,原來兩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而且經過思考後,學生明白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兩個三角形面積之和,而且三角形的高和低就是平行四邊形的低和高,由此學生很容易地推理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通過這樣的演示不僅使課堂教學變得簡單明瞭話,而且還使得學生在學習方面更加有興趣,變得更加樂於思考,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好的幫助。

二、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關係,數學課本在排課上都是前後相互聯繫,只有學習前面的知識點才能繼續學習後面的知識點。所以一般來說,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石,而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所以學生在學習中的認知活動就是以舊知識爲前提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所以說,教師在教給學生新知識的前提時,要抽出一部分時間來進行舊知識的複習及練習,以達到學生對舊知識更進一步的掌握,這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已有的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聯繫互補,充分的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爲探索新的知識體系搭橋鋪路。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開拓和發展,讓學生學習新知識變得越來越簡單。

三、一個好的練習題能促進學生思維素養的提高

練習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能否設計好一個好的練習題就成爲能否促進學生思維素養能力發展的重要學習環節。通常來說,在教材中每一小節講完後都有與其相對應的練習題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但這些習題不一定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關注學生,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此來對習題做出一些調整,使得習題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的所需。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給學生創設思維發展的時機

國小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除了讓學生掌握應學到的知識結論以外,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去了解學會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的這一過程。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去思考,吸引住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處於始終活躍狀態,從而引導學生對這一過程的探索,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索中更深層次地挖掘知識內容,認知知識結構,從而得出結論。比如在講“平均數的應用題”時,學生習慣用“拆動牆補西牆的的方法”也就是把多的分到少的上面,用這種辦法把不平等的幾部分分成相等的幾部分。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如果我把全校的學生要平均分成幾份,那每一份該是多少人?是否還可以用剛纔的移東補西的方法進行分數。如果不行,則該用哪種方法解決。事後,我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他們覺得非常不合理,由於孩子非常想知道其解題方法,表現出強烈的急切心裏,使得孩子非常熱衷於這道題。有效的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思考解題的過程中還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解題的能力。通過在已有解決問題的前提下,我又連續提問,讓學生進入思考的環節,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素養能力。因此給學生創設適當的時機對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總之,國小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傳授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其中的知識,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素養能力的培養,應用各種方法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素養爲主要目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