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蘇教版)

小編導語:《長城和運河》是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是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築奇蹟之一。下面是本文的教學設計。

國小三年級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蘇教版)

  學習目標: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

3、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蹟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教學過程:

課前導語:(略)

  導入新課:

  一、出示中國地圖,說說中華奇蹟

1、聽說同學們上課前,都作了預習,對嗎?對課於課文中出現的生詞,你們一般都通過什麼方法去理解?那麼,在字典中,奇蹟是怎樣解釋的呢?(出示幻燈:)

2、中國地圖。

這是我們居住的國土,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的中華奇蹟,誰能說說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蹟?

3、學生的回答力求簡練,只要說出名稱即可,不必具體描述。

  二、在圖上找出長城和運河的位置,導入新課

1、我們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盤古開天劈地,到現在,有過多少人間奇蹟啊!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個人間奇蹟——請看地圖,圖上有兩條線,一條從東到西的橫線?饈淺こ牽灰惶醮穎鋇僥獻菹擼?饈薔┖莢撕印#ò迨椋撼こ?amp;nbsp; 運河)

2、誰去過長城?誰遊過運河?今天啊,佘老師就帶着304班的同學們去看一看長城,去遊一遊運河。

3、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飛機上,從長城和運河的上空去觀看(俯瞰),長城和運河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想知道嗎?哪趕快打開書,看看你有什麼發現(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長城和運河的句子)

第一部分:長城的教學

  三、瞭解長城的特點,指導美美地誦讀

1、在作者的眼裏,長城是怎樣的?

像巨龍穿行大地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1)像巨龍穿行在大地:在這句話中,“巨龍”是指什麼?爲什麼用巨龍來比喻長城呢?(因爲長城長)長城有多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俗稱萬里長城。(出示長城示意圖、及嘉峪關和山海關的圖片)

(2)爲什麼說像巨龍“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爲“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麼地方看長城?對,飛機上,穿行更生動)

(3)穿行的大地間的長城,有什麼特點呢?(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這“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是什麼樣的呢?(請看錄像)

(4)什麼叫連綿起伏?什麼叫曲折蜿蜒?爲什麼會有起伏?爲什麼會曲折?(因爲長城是順着山勢而建,隨着山勢,自然有起伏,有曲折)

(5)詞語積累:山峯可以有起伏,長城可以有起伏,那麼還有什麼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麥浪)有時候,心情的.變化,故事情節的變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燈片:連綿起伏、波浪起伏、麥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 dàng)跌宕起伏

小結: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習語文,積累詞語,這叫舉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學習的竅門。

2、在我眼裏,這是一和什麼樣的景象?(奇異)

看到這樣奇異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樣?(興奮、激動、)

帶着這樣的心情去讀詩句的前六句。教師指導讀,要讀出驚奇,要讀出對長城雄偉壯美的那種情感來。

  四、瞭解長城的建築,指導自豪的讀。

1、想想看,這樣一座前不見到,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築?又需要多少條石和城磚?當時,建造長城的條石,一塊有二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你說,能夠建造這樣宏偉的工程,這是不是“人間奇蹟”?而我們最應該讚美的是誰?(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面對着這樣的一個人間奇蹟,面對着我們如此智慧的祖先,你最想說的是什麼?(祖稱真了不起,讚美我們的祖先,內心充滿自豪)

2、帶着這樣的心情,讀長城部分的詩。

  五、瞭解長城的歷史,理解“不朽”,指導深層次地感悟長城。

1、書上說“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實際上這萬里長城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應該說是我們的祖先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而這詩篇就是萬里長城。在這裏說是“萬里長城譜寫詩篇”是一種擬人手法,課文爲什麼會說是不朽呢?你是怎樣理解不朽的?

2、一段萬里長城,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啊!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修築長城,直到秦始皇的時候,才修築了“萬里長城”後來,歷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築了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明長城,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長城。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流着我們祖先的血汗。

3、起初修築長城,都是爲了保護一方平安,可是歷代的長城都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秦始皇修築了長城,結果沒有延遲秦朝的滅亡;明朝修築了長城,可是清明入山海關依然輕面是易舉,“長城”濃縮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啊!

4、(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物化。每一塊磚石,每一方泥土,都記錄着豐富的歷史信息。萬里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燦爛文化歷史的縮影,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象徵!)於是:長城成了一種精神,成了一種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是巍然峨然的一個民族的魂

出示圖畫:

“衆志成城”這是一種精神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一種文化

國歌中不是不有一句嗎“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像徵。你說,還有什麼樣的字眼比不朽更能表達這樣的精神呢?長城不朽的是精神;長城不朽的是中華民族的韌勁;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啊!

所以畫家用畫歌唱這種精神(出示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