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著作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著作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著作讀後感

幾乎所有從事一線的教師都在感嘆,現在教書越來越難了,我想這也確是實情。教學中,一些孩子的行爲和表現常常令人困惑:爲什麼面對我們精心備出來的課無動於衷?爲什麼不能專心致志學習35分鐘?爲什麼老師的苦口婆心轉眼就忘得一乾二淨?爲什麼連起碼的認真、規範書寫都做不到?......這些看似瑣碎的問題常常讓我們老師迷茫困惑。當我與再一次與蘇霍姆林斯基超越時空相遇時,重新解開了我的不少迷茫,讓我彷彿又看到了教育的曙光。讀書過程你會發現,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通俗易懂,語言樸實無華,不是說教,而是談話,是作者與讀者的傾心交談。它說的是教育工作的痛苦和歡樂、教訓和經驗。它熱情洋溢,富有詩意,既有精闢的理論概括,又有生動具體、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還穿插着許多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讀這些書的時候,我不能不被作者的熱情、坦城、睿智和人格所吸引、所感動,也不斷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得失。

他提出學校不是存取知識的倉庫,而是引燃智慧之火的火種。孩子們的秉性千差萬別,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儘可能好的發展。今天,我們新課程倡導的不就是這種精神嗎?

蘇霍姆林斯基和他領導的學校的座右銘是: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他在智力發展上是不行的,在學習上註定要落伍的。他深信,在少年和青年當中發生的許多悲劇的根源正在於此:一個人如果感到自己無能爲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會產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別人和冷酷無情的現象。他說:“每個兒童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沒有重複,各有特色”,決不能忽視孩子的個性。他時時想到自己也曾經是一個孩子,他認爲,一個只在上課時隔着講臺跟學生會面的人是不會了解兒童心靈的。作爲一個教師,還應該懂得,決不能僅僅把孩子關在“黑板的小世界”裏,對於孩子們來說,教室之外的“大自然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不要讓學生爲分數而奮鬥,而要讓他們由於獲得知識而感到愉快。決不能讓分數成爲兒童的鐐銬。

蘇霍姆林斯基把老師熱愛學生視爲“教育的奧祕”,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他認爲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提出:“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爲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正因爲愛,所以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爲有創造的喜悅,所以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這種愛與創造永無止境的良性循環。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如果教師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啓發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痛改前非,最終他們也會成爲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中又寫到:正像醫生研究病人的機體,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進行治療一樣,教師也應當深思熟慮地、仔細耐心地研究兒童的智力發展、情感發展和道德發展的情況,找出兒童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採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醫生首先是人道主義者。可是如果他竟對病人說:“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事毫無希望。”那他能夠算是一個真正的人道主義的醫生嗎?而在我們這些當教師的人當中,不是也有一些人,每天都在讓兒童感覺到,甚至有時直接對他說,他是一個毫無希望的人嗎?這是不能容許的。

“教育學的人道主義精神在於,要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一種人類最崇高的樂趣--人生的樂趣、智力勞動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實踐,對兒童的腦力勞動和精神生活的研究,--所有這些都使我深信:兒童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後於別人,其原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於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如果別人都能接受的東西他卻不能接受,那就說明他在童年時期沒有從周圍的人那裏獲得對於它的發展來說應當獲得的東西。”

“我們當教師的應當記住:對於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它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生活中站住腳。”

“我們崇高的使命就在於: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一條生活道路,不僅有一塊夠吃的麪包,而且能獲得生活的歡樂,有自尊感。”

談到教師如何做學生思想工作時,他形象地指出:“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發出自己的音調,因此,要想讓那顆心能與我的話語相呼應,就得使我自己也能和上這根弦的調門。”“對孩子的最細心和善意的幫助,就是既分擔他的痛苦,又不去觸及他內心的隱痛。”

在談到教學問題時,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對一些片面追求智育發展的人不啻是一帖清醒劑:“教學,這只是稱作教育的這朵花朵上的一片花瓣而已。教育沒有主要與次要之分,如同在構成美麗花朵的諸多花瓣之中沒有主要花瓣一樣。教育中一切都是主要的--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對兒童多方面興趣的發展,或集體內學生間的相互關係,都是主要的。”在具體教育教學技巧和藝術方面,蘇霍姆林斯基坦誠告訴我們:“我總是盡力在孩子們對觀察對象進行的勞動興致還很高的時候結束學校活動。寧願讓孩子們懷着急切的心情去期待明天,要讓明天預示着能給他們帶來新的歡樂......”。不應希冀在課堂上把自己所知道的關於所學事物的一切都講出來,潮水般的知識可能淹沒求知慾望和好學精神......”

在談到師生關係,他認爲師生之間需要“精神紐帶”,如果教師感受不到孩子“隱祕的內心活動,不能同孩子們休慼與共,沒有竭力從思想上把自己置於孩子的地位”,那麼,教學過程很可能會變成“一場殘酷的鬥爭”。他認爲,“刻意挑選一些尖刻的字眼”刺激學生,也是“缺乏最起碼的教育常識的表現”。他精闢地指出:“教師的話應該首先使少年平靜下來......想用呵斥來壓制少年的倔強,迫使他們處於一種顫巍巍的俯首貼耳的聽話狀態,這就如同是擠壓彈簧,我們愈是用力擠壓它,危險就愈大,因爲它會壓斷或是反彈起來擊中那個擠壓它的人。”

掩卷沉思確是靈魂洗滌之旅。閱讀他的著作,就似一位虔誠的教徒重踏禮佛之路。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着,他深愛着每一個學生,他關懷着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勤奮地分析研究着每一個看似細節的教育現象, 32年如一日地寫着自己的“教育日記”......他是一位導師,他是一本教科書,他也是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