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紙船寄母親詩歌讀後感

《紙船——寄母親》這首詩就是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寄託對母親的思念。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冰心紙船寄母親讀後感,僅供參考。

冰心紙船寄母親詩歌讀後感

  紙船寄母親讀後感篇一

慢慢讀完冰心的《紙船——寄母親》有一種濃濃的惆悵,淡淡的,冰心用溫潤的筆調寫出了對母親的思念,就算風吹雨打也不放棄,繼續疊着,我不禁爲冰心的執着所打動,是啊!母愛是偉大的,是不分種族和國界的,我何曾又不是這樣呢?常常惆悵着,啊!多麼美得詩句啊!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一位出國留學的學子對母親的思念。

也讓紙船帶去我的思念吧!

  紙船寄母親讀後感篇二

從古到今,作家筆下歌頌母愛的文章不計其數,詩人口中吟唱母愛的詩歌層出不窮,使世人都瞭解了母親對我們深沉且深刻的愛.但人們似乎忘記了它--我們對母親同樣深刻的愛.在所有人都高歌母親的功德,膜拜母愛的偉大時,冰心女士替天下所有的兒女作出了迴應,唱出了我們對母親的愛.

《紙船 寄母親》這首詩我不止一遍的讀過.初讀時才10歲,那時什麼都不懂,只覺得很美,帶着絲縷的憂傷,現在讀來就很不一樣了.在讀過數遍後,竟發現初讀時的感覺是對的,只不過這美的背後藏着深刻的愛戀,那憂傷中間透着無比的思念.

我最佩服冰心女士的地方,是不用一絲華麗的辭藻,就將這愛詮釋的如此完整.呵,也對,愛本就不是華而不實的言語,愛也許就是那一個眼神,一抹思念……文中,作者用一張紙,一隻紙船代表了她的愛,一張紙有多重呢?就物理學角度說,一張紙的質量是80克.80克?可別小看它,這80克所承載的是我們對母親數以噸記的愛.堅強的船兒啊,滿載着沉甸甸的愛,在茫茫大海中搖曳着駛向遠方,駛向母親的心河……

  紙船寄母親讀後感篇三

讀着讀着冰心的《紙船-寄母親》,感受着紙船中載着的那顆執着的真誠的憂而美的心,看着它脆弱的身軀顛簸在洶涌澎湃的無情的大海,真希望它的靈魂可以穿越時空,向母親傳達着自己的真摯熱烈的情感,對母親的愛戀。紙船飄着飄着,似乎它就這樣地,輕輕地,不知在什麼時候,就飄進了我的心湖,蕩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想想自己,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奶奶和父母身邊,以前總覺得受不了奶奶和媽媽每天在耳邊總是有完沒完地對我的嘮嘮叨叨,什麼“起牀啦”、“喝水啦”、“吃飯啦”、“上學啦”、“做作業啦”、“關電視啦”、“睡覺啦”……那時總覺得她們有不對的地方,例如,每天一大早把人叫醒,難得週末還不讓睡多一會,心愛的電視又不讓看……我都那麼大個人了,還處處管着我。雖然我知道她們這樣做都是爲了我好,可是我就像一隻籠中的小鳥一樣沒有自由。我渴望自由,就像渴望新鮮空氣一樣強烈。似乎有這麼一句話“壓迫得越厲害,反抗的力量就越大”,自由的被“壓迫”了,內心反抗的情愫越演越烈。漸漸的,和媽媽說話,動不動就大喊大叫,還經常回媽媽的嘴,媽媽疼我,不打我,我卻不知好歹。現在想想很後悔,我實在太不孝順了。其實,我跟冰心一樣很愛很愛自己的母親。雖然有過不愉快的相處,可是母親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又很想很想她。那種思念,我相信每一個離開過母親身邊的人都有過。我一點都不想離開母親,哪怕是短暫的分開。如果說我們是花,父母便是我們的根。有根,花香才持久。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我們有義務照顧父母。另外,無論我們的年齡有多大,只有當父母在時,我們纔有做孩子的權利。所以,我希望以後工作可以留在父母身邊,做他們的乖孩子也好,壞孩子也罷,享受爲人子女的樂趣。

  紙船寄母親讀後感篇四

誰的心中都有愛,但每個人的'愛卻有所不同,。但是都明白,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母愛如春雨滋潤着孩子的心,滋潤着萬物。手捧着那首小詩,品味着想回報那“春雨”的愛。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她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這是詩的一段,抒發了冰心奶奶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詩人用孩子的天真角度來頌揚母親!也是對母親的一種回報,用紙船來寄託當時的心情,也象徵着紙船在大海漂泊無依,隨時會被大浪拍倒的,象徵這孤獨。但只要小船停靠在祖國,停靠在母親身邊,就多了一分安全感,或許不再恐懼孤單。

我在一次郊遊的旅途中看見了一幅回報母愛的畫面:我們都打着雨傘向目的地走去,在一棵樹上,一隻老麻雀在窩裏蜷縮着,只能依靠別的動物才能活下去。就在我準備爬上樹救它時,一隻小麻雀銜着食物,一眨眼就飛到了巢穴中,老麻雀看見它興奮地尖叫了起來,那隻小麻雀銜着食物輕輕地,一點一點地往老麻雀嘴裏送,那一張一合難道不是孩子回報母親的愛嗎?看到這我早已熱淚盈眶,回報這二字如此簡單,但蘊含的深意卻永遠不能說清,當孩時承諾過長大後報答父母,還記得嗎?當孩時要長大後孝敬父母還記得嗎?爲什麼要長大後呢?回報其實有時很簡單,在學習上有優異的成績不讓父母擔心也叫回報,在父母勞動時,說一句,我來,那也叫回報。要讓父母知道,他們的付出也是有回報的。

百善孝爲先,如果不把“孝”字的意思傳承下去,那中國的傳統美德豈不是失傳了?學習麻雀,學會反哺。

  紙船寄母親讀後感篇五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對日遊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遊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

數數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甦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從吳掀口出發後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時得以復活和重現。而“母愛”則因遠離母親而無法親近。因而詩人格外懷念母親,甚至因思念母親而得病,又因在夢中得見母親而病癒。這首詩就抒寫了詩人思念母親的深情。

詩的第一節從自己充滿天真重心的行爲——摺紙作船寫起,說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棄一張紙,留着它摺疊成船,從船上拋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詩,爲感情的噴發作了鋪墊。第二節寫從船上拋出的紙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溼,沾在船頭上。”這種種去向,都不符合詩人誠摯的心願。她“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爲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着”。可見她這種願望的強烈、誠摯。至於希望那紙船流到什麼地方去,詩人在這一節中沒有明白說出,從而造成懸念,耐人尋味。詩人自然明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身邊的,於是詩的第三節翻出新意。詩人遙想母親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如果說這一想象還屬一般的話,“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就顯示了詩人設想的奇特。那麼,爲什麼要讓母親不要驚訝小船的入夢呢?詩人採用“卒章顯其志”的方法,在詩的結尾點明想象中進入母親夢中的紙船是她含着淚疊的,她祈求紙船載着她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流到母親的身邊。這一結尾,是全詩的高潮所在。

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於空洞浮泛。這首詩構思新穎,詩人採用託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發就顯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