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片斷賞析

  教材解讀:

卡羅納片斷賞析

這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的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個方面展開來寫。

 案例背景:

在實際教學中,略讀課文常存在操作誤區:或像精讀一樣的精雕細琢,或像自讀課那樣放任自流。“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應用。”基於略讀課文的性質,我們要大刀闊斧,敢於取捨,善於取捨,要花大時間引導學生緊抓課文精要部分自主閱讀,進行感悟,老師僅僅是做精當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而且,略讀課文並不代表着對咬文嚼字說“不”,要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中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再到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案例呈現:

在學生感受到卡羅納的悲痛、脆弱之後,我順勢引導學生走進“關愛”這一板塊,感受大家對他的關愛之情,而這關愛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來表現的,所以,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品詞析句,於文章精要處悟真情。

悟情

師:卡羅納是這樣的悲痛,這樣的脆弱,這時他最需要什麼?(關心、關愛、安慰、同情、愛)

師:和你們一樣,卡羅納身邊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苦。文中的老師、同學甚至同學家長,都用他們各自不同的方式,默默關愛着卡羅納。他們的愛隱藏在平凡的一句話中,一個動作中,甚至是一個眼神裏。請同學們靜靜地讀讀課文,找找在卡羅納最悲痛的時刻,大家是怎麼獻出一份份關愛的。有發現的時候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感受。

學生充分閱讀後,交流閱讀收穫,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品詞析句,感受這份愛。並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激情朗讀,表達這份愛。隨着學生的'反饋,隨機出示課文相關句子。

(1)昨天上午,我們剛走進教室,老師就對大家說:“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想一想,老師當時會懷着怎樣的心情說這些話呢?

如果不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如果跟他開玩笑,在他面前放聲大笑,那會怎麼樣呢?

指導朗讀。

(2)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師:這目光啊,真叫人感動,因爲這一縷縷目光,這一個個眼神,都包含着千言萬語啊!如果你就是卡羅納的同學,你就站在這些孩子中,你會用這目光對卡羅納說什麼?

生:……

師: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時候的愛呀,沒有千言萬語,有的只是一個關切的眼神。讓我們帶着對卡羅納無盡的關心和祝福再來讀讀這句話。

(3)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麼纔好,就把一隻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

找出兩個動作詞。(根據學生反饋,板書:貼放)

你們做過這些動作嗎?這兩個動作是那麼普通,是那麼平常,但在這裏,你還覺得它很平常嗎?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這一“放”一“貼”,一句“卡羅納別哭了”,讓卡羅納深切感受到同學對他的關愛。(指導朗讀。)

學生繼續交流、感悟,在看似平常的語言、動作、神態中,不但感受到那份可貴的愛,同時還欣賞和積累了課文準確的語言,對課文的語言特點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

訴情

師:是啊,卡羅納失去了母親,是那麼的悲痛,幸運的是他的身邊有那麼多關心他愛護他的人,他們都小心翼翼地呵護着卡羅納那顆脆弱的心,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都寫滿了大家對卡羅納默默的深深的愛。他們沒多說什麼,但他們想說的分明太多太多。這一切都深深的印在卡羅納的心裏。晚上他回到家,想起今天發生的一幕幕,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提起筆,寫下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如果你就是卡羅納,你會怎麼寫呢?

音樂中,學生寫話,交流,抒發內心的感動。

 案例反思: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當給足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研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後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教學略讀課文重在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教學時應緊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感悟和思考。通過反覆地讀,感動自己,感動他人,將“愛”的內涵在心裏有所提升。

一、敢於取捨最美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既不能等同與精讀課文面面俱到、精雕細琢,又不能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略讀課文並不意味着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其實,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更爲集中,教學重點更爲突出。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重點部分,提出特別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細讀解疑,方能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於是,我大膽取捨,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愛”部分,緊抓“在卡羅納最悲痛的時候,大家是怎麼獻出自己的一份份關愛的”這一統領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也對課文內容及語言特點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都獲得了一串美麗、感人、獨特的項鍊。

二、品詞析句悟真情

古人曾把讀書時品味,揣摩喻爲春雨潤花,清水溉稻,因爲唯有全身心浸染於語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本文的重點和關鍵部分就是大家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中所表達的關愛,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文本,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多次創設情境的引讀,總領描寫大家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引導品味關鍵詞語“同情和憐憫”、“屏息凝神”“默默”等,一步步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把愛化作可觸摸的東西,將一根紅線把文章主要內容串起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詞的敏感度。通過一次次深情品讀,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薰陶、心靈的震憾,感情達到高潮。我想正是教學中注意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把語言文字訓練與學生心靈感悟有機結合,注重了老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自由民主的構建,學生才得以敞開心扉,傾注熱情,與文本進行靈魂的擁抱、心靈的對話、情感的碰撞。

三、深情研讀表真情

讀是感情的基礎,讀也是感悟的昇華。讀得流利,感悟才能深入。在朗讀、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爲學生提供感情抒發的平臺,把最真摯、無私、偉大的愛朗讀出來,我只在關鍵處引導、點撥,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由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在紮紮實實的讀的訓練中用心觸摸語言,表達着這份真愛。我採取自由讀、默讀、合作讀、指讀、導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讀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思想感情的洗禮和昇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四、讀寫結合訴真情

在深入解讀文本,在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之後,讓學生寫下此時此刻卡羅納的內心獨白,可謂水到渠成。學生個個低頭疾寫,滿臉的凝重和感動,這時學生的語言也不再貧瘠,幾年積累的語言如開閘的洪水,傾瀉而出一會兒工夫,感人肺腑的話語汩汩流入我們的耳朵,流入我們的心裏:“媽媽,你看到了嗎?雖然你離開了我,可是,還有那麼多的人在關心着我,愛着我。媽媽,我感覺我不再是孤單的,我感覺我不再是被世界拋棄了。媽媽,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地生活着的。”“我真想大哭一場啊,但我知道,這是開心的哭。今天,我來到學校,老師那樣擁抱我,安慰我,讓我感覺又回到了媽媽的懷抱。同學也那樣關心我,讓我不再敢到害怕。雖然媽媽離我而去了,但我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愛着我,我想,我還是幸福的。”“我永遠也忘不了今天,永遠!”這樣的教學符合了“整體——部分——整體”的規律,在音樂渲染中,在學生交流中,實現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體驗,愛無價。整堂課,學生被愛打動,被課堂上那份濃濃的師生情所打動。

回顧課堂,之所以美麗動人,是因爲抓住了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爲本,爲生髮展”的宗旨,實施了略讀課文“自讀爲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積累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爲學生的語文素養。我想與其說這是師生共同在解讀文本,倒不如說這是我與學生進行的一次心靈的洗滌,一次心靈對話中激情的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