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登飛來峯》翻譯賞析

登飛來峯①

王安石《登飛來峯》翻譯賞析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②,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③,

只緣身在最高層④。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諡文,又稱王文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創作以論說文的成就最爲突出。

[註釋]

①飛來峯: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靈隱山東南(一說是浙江省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山上有應天塔)。

②千尋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爲一尋。

③浮雲:飄浮浮的雲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望眼:遠望的眼睛。

④只緣:緣,因爲。身:自身,自己。

[譯文,簡析]

高高的飛來峯上聳立着千丈高塔,聽說每當清晨雄雞報曉的時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紅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雲遮住遠望的視線,這自然是因爲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層。

這首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峯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爲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