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考察五水共治的情況報告

2018年3月4-8日,我參加了**區黨政代表團赴**縣考察“五水共治” (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成果。在4天的時間裏,我邊走邊看,邊聽講解,應該說對**縣的“五水共治”有了些初步瞭解,也有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關於學習考察五水共治的情況報告

一、**縣環境污染與五水共治情況

**江源頭在浙江**縣,蜿蜒三百里後匯入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水晶加工作爲一項富民產業引入**,發展最繁榮時,共有2萬多家水晶加工戶,國內80%以上的水晶產品出自**,**有“水晶之都”美譽。但是,當璀璨的水晶裝點了外面的世界時,**的山水卻因常年累月的水晶作業而蒙塵納垢。

那時,**每天有1.3萬噸水晶廢水、600噸水晶廢渣未經有效處理而直排,導致固廢遍地、污水橫流。數據顯示,治水前,**共有462條牛奶河、577條垃圾河、25條黑臭河,全縣85%以上水體受污染,而**人的“母親河”——**江更是成爲錢塘江流域污染最嚴重的支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爲劣Ⅴ類。

2006至2011年,**曾兩度啓動水晶污染整治,但均以失敗告終。2013年2月,浙江溫州商人金增敏因老家河流污染嚴重,發微博稱“如環保局長敢在河裏游泳20分鐘,就拿出20萬”,此後全省各地“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呼聲不絕於耳。2013年3月,上海黃**出現大量死豬,其中許多豬的耳標均顯示來自黃**上游的養豬基地浙江。兩件事的相繼發生,引發浙江政府部門和民衆對水污染問題的高度關注和熱議。2013年4月,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明確要求,**治水要爲浙江全省治水撕開一個缺口,樹立一個樣板。2013年6月,夏寶龍書記來到**調研督辦水環境綜合整治過程,打響了浙江“五水共治”的第一槍。

五水共治以來,全縣投入治理資金50億元,累計關停污染水晶加工戶19680家,拆除違法建築2.04萬處;先後關停並轉印染、造紙、電鍍企業23家,依法取締廢舊塑料、鉛酸蓄電池等非法加工點360餘個;共關停“禁養區”內養殖場754家,減少生豬6.1萬餘頭,非禁養區養殖場全部實現廢水零排放和廢物全利用;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爲765起,行政拘留326人,刑事拘留77人,決心之大,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通過三年治水拆違,當地岸上污染源被切斷,生活污水截污納管,水質改善立竿見影。2015年底,**22條劣Ⅴ類支流全部消滅,全縣51條支流中優於Ⅲ類水質的達到42條,連續兩年捧回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獎——“大禹鼎”。2016年4月21日,環保部在**縣召開了全國水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水環境綜合治理也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成爲“浙江旅遊十佳發展縣”。

二、五水共治的具體做法

(一)層層發動動員,全民治水,不讓一個人缺位

該縣從以往多次整治的教訓中,深刻認識到“凝聚全民共識、動員全民參與”是**“五水共治”工作成敗的關鍵。爲此,縣委、縣政府以重整山河的巨大決心和勇氣,層層動員、全面發動,形成了縣、鄉鎮/街道(部門)、村(社)、羣衆四級共同參與的大好局面。

第一,領導幹部領銜治水。爲保障治水工作順利開展,該縣成立了“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下設辦公室和15個專項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和組長都由各縣領導擔任,組員由各鄉鎮(街道)、縣機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做到職責分工明確,四套班子成員全部上陣,相關領導都帶工作組下一線的工作局面。

第二,各鄉鎮(街道)、部門聯動治水。各鄉鎮(街道)、部門建立了專門的治水組織和聯動工作機制,形成全縣一盤、統分結合的組織領導網絡。縣裏建立護水大隊、每個鄉鎮建立護水分隊、每一個村建立護水小組,爲“五水共治”提供組織保障。

(二)行業整治全力推進,鐵腕治水,不讓一個違法排污者逍遙法外

“五水共治”涉及全縣幾十萬人的切身利益,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其困難之多、阻力之大、情況之複雜,前所未有。爲此,該縣充分用好用活法律和有關規定,實現哪個部門查處速度最快、哪部法律處罰力度最大,就由相應的部門承擔主要查處職責,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堅持以最嚴厲的措施打擊環境污染行爲。

第一,“分進合擊”整治水晶行業污染。專門成立綜合整治辦公室,整合各方力量,實行“統一行動、分進合擊”。2014年以來,由環保部門牽頭,夜間開展 “清水零點行動”;由工商部門牽頭,白天開展 “金色陽光行動”,由安監消防牽頭,關停存在嚴重安全消防隱患的水晶企業。由執法局牽頭,拆除水晶污染違章加工場所。同時,還通過實行重點村整村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大對水晶行業的整治。

第二,“重拳出擊”整治重污染企業。實施最嚴格的水環境監管機制,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繼續採取“零容忍”高壓態勢,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偷排、漏排、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排放等惡意排污行爲。對監管區內偷排漏排的企業,實行“一次發現整改,二次發現關閉”,把污染企業關停在監管的過程當中。

第三,“錯時執法”全天候打擊。打破正常的檢查規律,採取晨查與夜查、明查與暗查、工作日查與休息日查相結合的檢查方式,不放過節假日、雙休日及雨雪天惡劣天氣等特殊時段,檢查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實行全天候的環境監管。

(三)考覈督查全員覆蓋,依法治水,不讓一個工作層面成爲死角

第一,推行三級聯動河長制。制訂全縣河長制工作手冊以及15個鄉鎮(街道)河長工作分冊,明確了整治時間表、路線圖、責任單位、責任人,形成了一個由縣級領導班子帶頭擔任河長,相關部門捆幫,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面落實的完整治水責任體系。

第二,建立全方位督辦問責制。縣成立了32個以縣領導爲組長的工作推進督查組和17個部門紀檢負責人爲組長的工作督查組和暗訪組,對全縣消滅“五水共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定期督查,通過下發督辦單或現場播放幻燈片的形式進行通報交辦,並限期進行整改。形成督查責任倒追機制。實行目標考覈,在年終目標考覈110分中,五水治理考覈佔10分,可以決定任何一個部門目標考覈等次。五水辦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可以調動任何一個部門力量處置。

(四)工作機制善於創新,科學治水,不讓一個環節拖後腿

建立畜禽養殖場排泄物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制定《關於畜禽養殖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意見》和《畜禽排泄物應用配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細則》,進一步探索構建沼液配送服務體系,啓動萬噸畜禽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養種對接,構建畜禽排泄物全面、有效、持久、綜合利用的新機制。自沼液配送服務體系(運輸車輛安裝GPS定位、糞污交接運輸使用臺帳等,非禁養區村民限養豬5頭以內,並實現零排放)建立以來,全縣農產品種植基地已建造貯肥池33處,計4159立方米,異地消納沼液44696噸。

三、我區水環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較突出,大渡河沿岸約有10多戶養殖戶存在直排現象,嚴重影響到我區出境斷面生態補償水環境質量(NH-N3指標)。

2、工程施工、探礦及沙石採選點治理設施不完善對流域水環境質量存在一定影響(總磷指標)。

3、工業企業洗選礦石廢水和生活廢水設施不完善,一定程度影響到大渡河水質(NH-N3、總磷指標)。

4、鄉鎮、部門未形成合力,環境整治中存在畏難情緒和相互推委現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議

我區“先污染、後治理”的狀況與**中期階段有共同的特徵。**在後期環境保護的`理念先進、措施總體效果明顯,在推進循環型綠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吸收。

(一)健全機構,明確目標

爲保障治水工作順利開展,建議進一步完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區級領導任組長。下設辦公室,組員由各鄉鎮(街道)、區機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工作人員在相關部門抽調組成,做到職責分工明確,爲全面開展治理工作提供組織保障。水環境治理工作關鍵在於黨委政府重視,單靠環保部門單打獨鬥是很難見效的。爲此,按照區政府印發的《樂山市**區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的重點工作任務和時限,認真抓好落實,對於履職不到位的,嚴格按照《**區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進行責任追究。建議全區污染治理目標納入年終目標考覈,分值不低於年終目標分的10%,目標導向明確。

(二)加強政策引導,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倒逼機制。

第一,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①冶煉行業。按照“園區集聚、統一治污、產業升級”的思路,推進工業集聚園區建設,加快冶煉行業轉型升級。園區集中建設廢水處理設施,對各排污企業實行“一企一冊一策”,關停取締落後產能。②重污染高耗能行業。對不符合規劃的企業,實行關停整治搬遷,整治後的企業原則上進入園區,在治污設施、生產工藝等上面都實現了更新換代。對大渡河沿岸、小流域的採砂及沙石加工點進行全面整治,促進流域水環境質量的改善。③其他傳統行業。鼓勵發展高新綠色的紡織、農產品加工、電子加工等產業,爲**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第二,重點扶持綠色行業。通過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等新興產業,並作爲下一步主攻方向。一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開展畜禽養殖全面整治,對在禁養區內的養殖戶,建議區政府及時出臺《**區禁養區畜禽規模養殖場和專業戶關閉或搬遷工作方案》,積極做好政策宣傳,限期關閉或搬遷。鼓勵養殖戶拆了豬棚建大棚,發展生態大棚農業。禁止在大渡河庫區進行網箱養殖,保護好大渡河良好水體。對有養殖發展願望的養殖戶,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和引導,選址時避開禁限養殖區域,鼓勵村民實行種養結合(糞污實行乾溼分離,建設必要的幹糞堆場、沼氣池和田間儲液池,有足夠消納糞污的土地1畝/5頭豬,養殖糞污禁止外排污染水體,實施養殖糞污登記轉移交接制度,非禁養區村民限養豬5頭以內,並實現零排放);對未經審批正在修建的畜禽養殖違法建設項目及時進行制止;對不在禁限養殖區域已建成的養殖戶,如污染治理設施不全的,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鄉鎮是責任主體,鄉鎮政府責令其限期整改,確保按時整改到位;二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結合我區提出的“綠色崛起,美麗發展”和建成“兩區三地”的目標,結合彝家新寨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養殖等生態環境整治,保護好我區的綠水青山,大力發展農家樂民宿經濟,積極實施大峽谷、大瓦山景區改造提升改造等工程,促進村民的脫貧致富。

第三,開展以整治重污染行業爲主的污染治理攻堅戰。採取“錯時執法”舉措,加大對冶煉、化工等行業以及畜禽養殖業的監管力度,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手段倒逼淘汰落後產能,提升企業治污水平,持續推進污染減排和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