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業文化的對比分析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中日企業文化進行對比,有什麼分析?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中日企業文化的對比,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日企業文化的對比分析
  中日企業文化的對比

1.1 日本企業文化

1.1.1“經營即教育”的企業理念

就世界範圍而言,日本對待教育問題是最爲重視的國家之一。在日本企業,企業領導人往往會將企業員工教育作爲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重點,通過教育不斷地提高員工的個人綜合素質,以提高員工素質來培養和鞏固企業文化,進而促使企業的發展。鼎鼎大名的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被譽爲“日本經營之神”,他所倡導的企業經營理念是“經營即教育”,即將員工的教育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通過教育員工,提升員工素質,進而使企業的生產經營在高素質員工隊伍的共同努力下有序有效運行。他所經營的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就,關鍵在於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和培養,而不僅僅是爲了企業的經濟發展而發展,而是更注重人才的培養。

1.1.2 堅持以人爲中心

日本向來推崇儒教文化,信奉儒教文化,日本的多數企業都巧妙地將儒教文化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以儒教思想來感化企業員工,讓企業員工在儒教思想的薰陶下形成一種 “人和”、“至善”的思想意識,使得企業員工之間,員工和領導之間的相處都極爲和善,猶如生活在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一般,這種思想意識形態有效地增進了企業各級人員之間的情感。我國的企業文化比較注重的是儒教中的“仁”,將“仁”的思想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中;而日本的企業文化更注重的是“忠心”和“誠懇”,將培養企業員工忠誠的素養作爲企業文化的重點內容,形成企業員工上下一心爲了企業的發展而盡職盡責,將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在企業的各項生產活動中,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爲企業的發展進步而貢獻力量。

1.1.3 具有極強的羣體意識

日本的企業文化理念中有着極強的羣體意識,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不管是任何重大有關企業發展戰略性的決策,日本企業都會在決策確定前廣泛地徵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進而集百家之所長來改進和完善決策方案。另外,日本企業十分注重歸屬意識的培養,他們會通過建立各種制度及措施來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讓員工以企業爲家,以企業爲榮,爲企業的發展而奮鬥終生。比如,日本企業實施的 “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等,這些制度措施都能很好地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使企業上下擰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共同經營企業的生產活動。

1.2 中國企業文化

1.2.1 將傳統的儒家文化作爲發展企業文化的基礎

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是 “治人”和“仁治”,講究的是走情感路線,講究倫理觀念。企業由於受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會將人的管理作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而在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培養方面與日本企業相比還相差甚遠。

1.2.2 中西企業文化有所交融,但未形成主流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企業雖然積極地吸納西方現代科學管理經驗及理念,但基於儒家文化思想在我國企業中根深蒂固,還很難儘快地將西方的企業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中。在一段時期內,我國的企業文化還將以儒家文化思想爲主導,做不到以現代科學發展觀的精神來培養和發展企業文化。

1.2.3 抵抗情結導致不能有效地汲取外來文化的精華

由於受戰爭的影響,外國列強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精神上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雖然改革開放的政策已在我國頒佈與實施多年,目前有許多外國跨國公司紛紛入駐我國,但由於對外來者有抵抗情結,不能有效地汲取外來企業成功的生產經營管理理念及企業文化,使得我國企業文化與國外嚴密的等級制度以及服從意識文化相距甚遠,不利於我國企業文化向更深層次發展。

  中日企業文化對比引發的啓示

首先,我國的企業要針對企業文化的發展實際,對比與日本企業文化的異同,取其長、補己短,將日本企業成功的企業生產管理方法和模式引入到我國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大膽地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借鑑日本企業的“經營即教育”的企業生產經營理念,將企業員工的再教育放在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位置,以培養企業員工的.素質爲基礎,將員工素質和企業經營形成統一共同體,增強企業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其次,對於我國傳統的儒家文化要繼續的弘揚,在走情感路線管理的方法上,再融入日本企業文化的現代科學管理精神,培養企業員工的忠誠感和歸屬感,充分地利用企業員工的智慧力量來發展企業,高度重視員工,充分地尊重員工、關心員工,以圍繞員工利益爲中心。無論是在企業員工的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企業領導對待員工都不應持有高高在上的管理態度,而是熱情中肯地幫助員工解決工作中或者生活中的難題,使員工充分地感受到企業領導對自己的關愛與重視,有效地提高企業員工的忠誠度,進而激發員工更爲高昂的工作熱情,促進企業的發展。

  中日企業文化的異同

文化是一種包括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法律意識、道德原則和其社會成員在此環境中所獲得的能力、習慣、思維方式、行爲習慣等在內的複雜的整體。文化的主體是人,不管文化是一種什麼狀態,離開了人是無法稱其爲文化的。而企業作爲一個人組合成的團體,它也有文化的概念。學者普遍承認的是“企業文化”這一概念是由美國人提出來的。但是真正的實踐最早是在日本。日本的企業文化是有很深的淵源的,而中國作爲一個文明古國,企業文化也受中國悠久文化的影響,而有很多獨特之處,現把中國企業文化與日本企業文化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和探究。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其長期經營、發展、擴大的過程經過長期的沉澱、融合等而形成一種思維方式、精神狀態和行爲方式的表現。現實中每一個企業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企業在其發展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但是在同一個民族的文化環境裏,企業文化受其民族文化的影響而具有很大的共性。中國的企業文化和日本的企業文化有差異也有共同點,我們比較中日企業文化的重點放在,我們應如何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從比較中的找到不同並汲取其有益成份。

中日企業文化的主要共同點在於,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都比較強。中國由於傳統中國文化的影響,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集體利益,集體意識非常強,這種觀念在每一個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必然會影響企業的文化狀態。而日本人是世界上有名的集體主義很強烈的國家,事實上,日本人的集體觀念比中國人還要強烈。所以這種集體主義的觀念造成中日企業文化的共同點。

中日企業文化中的不同點主要有幾點:一是日本企業比中國企業更重視對員工的能力培養,他們常常要對員工進行培訓,一般經過培訓纔可以上崗。而中國企業對培訓的重視程度沒有他們高。二是日本企業重視員工的態度,即使很努力工作後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會受到鼓勵和肯定,這是他們做得非常好的一點。而中國企業在這方面做得並不是很好,中國企業往往更注重結果,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再努力也是白費。例如中國企業的獎勵機制,只是規定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有什麼樣的獎勵而從不強調過程,只要收到成效就不管是通過怎樣的方式。這一點非常不可取,這樣很容易打擊員工的工作熱情,只有注重態度,注重過程纔有可能更大的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三是,日本企業管理者很重視與員工的情感聯繫,他們願意儘量多的與員工溝通,傾聽和幫企業文化助他們。這是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達到情感的共鳴,員工的積極性才能達到最大的提高。情感對於很多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說“態度決定一切”便是如此,我們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成果。而中國企業重結果缺少溝通的做法是需要改善的。

我們在這裏說日本企業跟中國企業相比的種種優點,並不是說我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比較中發現他人的有點和自己的缺點,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這纔是我們最準確的目標。中國的企業文化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日本企業學習,我們要多注重情感的作用、重視員工的工作態度大於他們工作的結果、多注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使企業高速地發展,才能使企業實力壯大起來。企業文化作爲一個企業的軟實力對於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它的精神支持和前進的動力,因此我們要多吸收優秀的文化,多改善企業文化中的缺陷,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爲企業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