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企業文化成爲噱頭

不能讓企業“文化”起來目前某些企業文化建設成了命令指標,文化徵集、文化策劃、文化CI化、文字遊戲、文化辦會、文化評獎等形式主義氾濫,一些企業文化體系反映的是企業員工表面認同的理想文化,有些所謂文化理論是研究者自己對企業理想狀態的傾向性闡述,不是針對企業的管理問題,不是基於企業管理的實際,企業文化成了研究者文化。這些都是企業文化不能很好落地的原因所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在某種程度上越來越背離企業文化的價值本源,進入能看不能用、能說不能做的表層泛文化狀態。所以那種靠形式“哄”熱企業文化、讓企業“文化”起來的噱頭只會把中國企業文化帶向不歸歧途。

不能企業文化成爲噱頭

企業文化的作用(不是凝聚力所能承載的)

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理順價值差異,清晰組織個性,提高組織運作效率,增強組織承諾和團隊士氣,提升整體形象和品牌信仰,通過對內的整合達到對外部競爭環境的適應,繼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鑄造長青基業。沒有持續業績,就無法承擔一個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比如減少失業率、保持社會穩定、創造更多的價值衍生機會等等)。如果業績失敗,企業領導者就會被股東、政府、員工、消費者和公衆懷疑,被質詢、審查、罷免甚至驅逐。

企業文化是個性的個性是企業文化的生命,企業文化是基於個性價值的,而個性價值是基於企業經營績效的。企業文化首先是個性文化,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都必然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必定有支撐企業發展的經營個性,它外化爲企業個性的經營方式、行爲準則和品牌特徵。所以文化建設首先要尋找經營個性(DNA),然後通過層層驗證,使個性與企業的行爲準則相對應,形成企業的羣體個性。

企業文化建設的`要點是實戰和科學先進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可測量性和可操作性。企業文化的重點是要讓員工清楚地知道爲什麼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化如何解釋、我究竟如何做。企業文化不是講一堂好的課程、寫本厚厚的理論書籍或者創意和徵集幾個理念詞語就能形成的。企業文化是一個調研梳理、三定(定性、定量、定位)、提煉和提升的科學系統過程。

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有強有弱、有優有劣、有隱有顯。企業文化建設是讓弱勢文化變強大,讓零散的文化變系統,讓優秀的文化變卓越。

企業文化是簡單實用的而不是龐大的理論體系,龐大的文化理論體系可以用於研究,但不能用於企業實踐。企業文化面對的是企業自己的全體員工,不是教授和評獎委員會。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信你所行,行你所信”!

企業文化不是CIS(理念識別系統MI+行爲識別系統BI+視覺識別系統VI)企業文化反映的是企業的本質特徵,是基於管理績效的。CIS則是一種在企業文化統領下的傳播溝通活動和職能,是基於傳播的。CIS體現和承載企業文化,但本身不是企業文化。理念識別系統MI、行爲識別系統BI和視覺識別系統VI在組織文化體系裏屬於外顯價值觀和人爲飾物的範疇,把CIS當作企業文化來運作是對企業的一種嚴重誤導。

企業文化不是文化企業不能用泛文化來看企業文化,更不能拿着文化來套企業,企業文化的產生是先有企業然後纔有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認同和共享沒有認同的文化就沒有價值,而認同的關鍵是參與和共享。

那種主張“企業文化一開始必須是強制性地灌輸”的觀點更是對現代企業文化的曲解,是典型的單向傳播的落後觀念,是危害企業利益的。一切手段必須在認同和參與的前提下才有實效。文化諮詢不是讓企業把文化設計交給諮詢者,而是在專家的指導下,外腦與企業互動運作,共享價值。讓企業參與文化的構架過程本身就是對企業文化管理能力的培訓。我們堅持“問題不了,溝通不斷”的文化提升諮詢方式,堅決反對“貨款清、兩不見”的諮詢方式。